维蒙·诗丽帕布的小说作品《出逃的公主》,讲述娜拉公主如何一步步在宫廷斗争中成长为女王的故事。这是一部宫廷题材的年代小说,使用的是王室语言,很多在当今泰国社会已经弃用了。小说内容丰富清新,笔触生动有力。书中对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宫廷陈设的描绘非常细致,读来可以领略到独特奢华极致唯美的泰国宫廷文化的魅力,犹如身临其境。虽是宫廷题材小说,但本书前四分之一的篇幅并没有过多涉及同类型小说中充斥的官闱斗争、妒忌猜疑、争宠弄权。关于成长,是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蜕茧成蝶;关于忠诚无畏,是可以浑然忘我牺牲一切;生命、爱情,可以如泰山般执着投入,亦可以如鸿毛般轻轻放下。
维蒙·诗丽帕布的《出逃的公主》是一部宫廷题材的年代小说,讲述娜拉公主如何一步步在宫廷斗争中成长为女王的故事。虽是宫廷题材小说,前四分之一的篇幅并没有过多涉及同类型小说中充斥的宫闱斗争、妒忌猜疑、争宠弄权。关于成长,是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蜕茧成蝶;关于忠诚无畏,是可以浑然忘我牺牲。
四周围巨大的轰鸣声、沉闷的音乐混杂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下来,在热烈的掌声中厚重而鲜艳的帷幕缓缓拉开。主演躬身致意,上面的贵族包厢开始一阵骚动。颂扬国王德泽的歌声响起,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起立,几乎每双眼睛都凝视着上面的国王和王亲贵族包厢,人人身着盛装,晶莹璀璨,光芒闪烁,耀眼迷人。
歌声一停,围拢的人群俯首膜拜,齐刷刷像风拂过芦竹。王公贵族慢慢地行进,不时可以听到他们与熟人打招呼和轻声地回答以及轻微的笑声,每一次停下来打招呼寒暄,都会让行进的队伍突然停顿。
这样的情形几乎延续到队伍的最后。小公主身着白色礼服,皱巴巴的,—定是坐得太久的缘故,她伸长了脖子不断地望向队伍的前方,脸蛋白皙而瘦削。看样子睡了一阵,还不十分清醒。烦冗拖沓的话别,让她感觉更加无聊乏味。队伍几乎都不曾移动,手被母后紧紧牵着,苦着脸,面无表情地呆坐着。
“母后,我困了。”小公主轻轻摇着母后的手。母后转过脸,俯身看着她,抚着她的头,样子又凶又严厉。
“再等等,女儿。”
母后的话让神色厌烦不堪的小脸收敛了点。
“戏剧一点也不好看,我都看不懂。”
“但你不应该睡着了,要做上等人,就必须忍受所看到、见到的,喜欢的不喜欢的。”
“如果这样,我宁愿不要做上等人。”
‘你在说什么呢?”
母后严厉的声音让小公主抿紧嘴唇,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
“等下,你不管经过谁身边,你都要笑得甜美—点。”
“为什么,我又不认识那些人?”
看样子,接下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将层出不穷,母后轻叹一声,同样厌烦不已。
“不久,你常常需要这样做。”
“即使是对着我不喜欢的人,我也必须笑脸相对吗,母后?”
‘你喜欢不喜欢谁,只能放在心里面。”
“那母后您不喜欢宫务大臣,为什么母后逢人便说呢?”
“你!”
潘娜太后已经厌烦到了极点,用尽力气抓着公主的手,公主对母后的行为感到吃惊,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即便如此,也没有发出—点点惊呼声。
“别再胡说八道了。”
小公主不敢再出声,但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却蒙上重重疑虑。
列队的长龙又开始慢慢挪动。小公主经过的时候,竭力表现得和平常—样,但疲惫不堪的神情仍清晰无遗。尽管如此,她仍遵照母后的吩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两旁守候送别的^们露出丝丝笑意。
“戏剧好看吗,殿下?”
听到干涩的混杂着笑声的问话,她绷紧的脸立刻舒展开了,转向问话的人,定神看看清楚马上回答,表现得像个大人一样。
“非常有趣。”
声调和表情都—本正经、训练有素,让更多人忍俊不禁。
“女主角叫什么名字呢。殿下?”
听到这句话,身体不禁一颤,稍稍迟疑了一下,四周响起了一阵轻笑声。
“我不知道,因为……名字太难记,但我觉得她是最漂亮的……”
“走吧,女儿。”
母后连声催促,面无表情,看也没看身穿礼服的人一眼。
“走了,女儿。”
“是,母后。”
边说边躬身行礼,比正常礼仪更恭敬,似乎替母后的态度转变致歉。
“你为什么要停下来和他交谈?”
“噢……是他先和我说话的。”
“母后不喜欢这个家伙。”
“母后刚才还告诉女儿说喜欢谁不喜欢谁,都只能放在心里面。”
P1-3
2008年的—部引进泰剧《出逃的公主》,让我们邂逅了阿诺泰和娜拉。于是,很多人的生活都为之发生了变化。拿到原著很偶然,似乎又是—种必然。翻译这样耗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一开始是朋友间的相托,慢慢地,就属于“自虐”了。
这是一部宫廷题材的年代小说,使用的是王室语言,很多在当今泰国社会已经弃用了。小说内容丰富清新,笔触生动有力。书中对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宫廷陈设的描绘非常细致,读来可以领略到独特奢华极致唯美的泰国宫廷文化的魅力,犹如身临其境。虽是宫廷题材小说,但本书前四分之一的篇幅并没有过多涉及同类型小说中充斥的官闱斗争、妒忌猜疑、争宠弄权。关于成长,是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蜕茧成蝶;关于忠诚无畏,是可以浑然忘我牺牲一切;生命、爱情,可以如泰山般执着投入,亦可以如鸿毛般轻轻放下。所有这些,我们称之为“阿诺泰精神”,一种在现实社会里湮灭了太久的精神。书中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动作形象的描述与刻画质朴细腻,娓娓道来。泰文中特有的语气助词,传达出丰富纤细入微的情感;许多从中文角度看来重复而浪费的用词都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边读边译,感觉很新奇、很清新也很沉醉。
名著改编成电视剧是—种解读。不久前,原著作者来沪,以本书创作为例讲述泰国文学创作的过去与现在,亲述了本书的创作历程与人物故事脉络。本书在泰国畅销不衰,一版再版,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我们拿在手中的是第13版。在出版社的前言中,编者给”弓一种思路,与剧情相似,但要深刻得多。字里行间可以感受编者的激情洋溢,发出一连串振聋发聩的叩问。虽然语言有隔阂,译来仍觉气血翻涌,心中澎湃。OK,这些不同解读,统统可以存在。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部《出逃》。名著不就是如此吗?名著不就应该如此吗?
本书至今只有泰文原著,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天书。所以,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但对此书中文版怀有深厚隋结的痴心之人却不在少数。渴望就是力量。
杰西达邦的完美演绎让我们深陷“阿诺泰精神”不能自拔。如果没有《出逃》剧,我就不可能会接触到原著,更谈不上翻译原著。看过原著,更知精彩不容错过。翻译整部原著虽近乎天方夜谭,坚持到底却成了心中的信仰。哪怕只是一个梦,也希望能够梦圆。
jane_xyp 2011年7月16日
lily与《出逃的公主》之间缘起2008年4月。那时是湖南卫视引进的泰剧《出逃的公主》的播出,让lily以及杰西达邦中国影迷会《将帅之血》翻译小组成员开始了解并感念阿诺泰和娜拉之间无法跨越身份的爱情,感念“阿诺泰精神”,感念这份“出逃情怀”。那就是:牺牲奉献,为了比爱情更高远的王权的建立和巩固所需要付出的智慧、忍耐、忘我、牺牲。电视剧和原著小说相比,是很成功很忠实的艺术创造。如今,原著小说出版在即,再读小说,仍旧让lily感怀于这份“精神”与“情怀”。
lily与塔玛音迪夫人之间缘起2011年5月。那时是泰王国驻沪使馆感怀于影迷会论坛成员原创《出逃》续——《在水之湄》的出版,邀请夫人_行到上海进行“泰国文学的发展,探讨改编小说和剧本的技巧”。lily与夫人以及其泰国版权代理之间自此开启了一份“缘”。在长达近两年的原著翻译过程中,在之后近两年的出版往来事务中,lily十分珍惜和翻译小组成员以及泰国友人之间的这份“缘”。
有人说,文字是一种纪念,是对青春的一种纪念。lily对此赞同,因为文字不仅仅是纪念青春,更是—种情怀的寄托,是一种力量的存在。愿此书的出版能让大家感受到激扬的青春、沉淀的岁月、厚重的情谊。
2014年11月29日于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