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跋涉半生
分类
作者 赵凤山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赵凤山编著的《跋涉半生》里收集了很多关于广平县历史、地理、氏族、拳术的文章,按图索骥,看此书也会让对广平感兴趣的朋友有个大概了解,虽缺少《县志》一样的严谨,却让读者在快乐中长见识。本书分为:欧陆行、山水痕、亲情记、桑梓情、诗词集、精英谱。

内容推荐

赵凤山编著的《跋涉半生》收录了近十年作者的游记、小说、散文、诗词等作品。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景抒情,从历史人文到自然风情,无不涉猎;桑梓情不仅有家乡的美食、美景,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说。亲情记以事喻情,亲情自然流露。

目录

欧陆行

 凿空万里——写在中国卢氏太极赴欧洲文化交流之际

 奇妙之旅——万米高空的八小时时光

 灵魂天堂——新圣女公墓

 色彩道场——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世界心脏——克里姆林宫

 红色广场——卢氏太极有极大气场

 东正圣地——谢尔盖耶夫镇

 自然至上——卡洛明斯科娅庄园

 文明拓片——彼得堡散记

 人类宝藏——冬宫

 众神乐园——夏宫

 日夜兼程——从俄罗斯彼得堡到白俄罗斯戈梅利

 神奇功夫——中国卢氏太极拳白俄罗斯表演之维捷布斯克

 媒体聚焦——卢氏太极在白俄罗斯巡演引起轰动

 躬逢盛事——卢氏掌门人在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只言片语——欧陆行打油诗集

 光坚陆离——夜游维捷布斯克

 人地几许——明斯克郊外农村探访

 载誉而归——写在中国卢氏太极赴欧洲文化交流圆满归来时

 精英荟萃——卢氏太极代表团人员简介

山水痕

 香山寺钟声

 白园畅想

 龙门游记

 去了一趟八里沟

 开封游记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

 水乡木渎

 夜游黄埔江

 苏州印象之定园

 枫桥怀古

 西湖寻仙记

 华山游记

 骊山行

 荷花淀里寻孙犁

 苏州印象之虎丘山

 苏州印象之留园

 难忘的一次徒步远行

 春登林虑山

 金凤台怀古

 欲向卢生借枕头

 春游苍岩山

 曲阜游记

 人生没有返程票

 黑龙洞赏泉

 国庆草原行:三千五百里的穿越(行路难

 避暑山庄有三美

 游涿州三义宫记

 野三坡最美人家

 岳麓书院游记

 韶山散记

亲情记

 麦收记忆

 有一种节日叫麦收

 何日再闻咸豆香

 中秋饺子香

 愁肠中秋

 那些年我们一起上曲周师范

 又闻翟清洞

 让生命之舟泊港休养

 给父母的一封信

 一中我的家——100天的收获

桑梓情

 李白与清漳

 广平县拉洋片:绽放在民间的一朵艺术奇葩

 走进广平县望族——马氏

 广平县司庄——游氏从这里走向世界

 神秘的武术流派——卢氏太极

 中央公园功德碑文

 河北省广平县:精彩建城节与你相约四月

 写在首届鹅城文化节(建城节)开幕之际

 难忘首届鹅城文化节(建城节

 童谣里的年俗

 北靳庄序

 卢鸣金大师铭文

 300年前“广平八景”

 许明亭烈士墓志铭

 美食探源广平八蒸

 美食探源广平凉面

 广平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湖记

诗词集

 我和你

 朋友

 趣味短信之《路在何方》

 趣味短信

 崔君有子初长成

 祭志力文

 希冀

 侄宁成都骑行拉萨赠言

 草原之歌

 辽塔

 永济桥

 十渡行车难

 十渡路上穆柯寨

 读丰子恺《忆儿时·钓鱼》有感

 武安贺新婚四首

 采桑子·涉县前寨贺新婚

 半半生活

小说苑

 乞丐的雕像

 情人节的玫瑰

精英谱

 太极世界奇从容——记河北省广平县卢氏太极第五代嫡系传人卢尚奇

 卢奎恩:宗旨在四十五年坚守中闪光

 走近全国最美村医周松勃

 杏林之家争芬芳——记广平县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孙志宇和他的父亲及妻子

 传奇之路——记河北长昊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氏太极第五代传人吴峰

后记

试读章节

东正圣地——谢尔盖耶夫镇

宗教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分裂到统一、从狂躁到安宁,一个民族到一个个体,宗教在世界上无处不在。于是一些宗教人物成名居住地成了很多信徒寄托灵魂的天堂。如伊斯兰教的麦加、犹太教的耶路撒冷。而我们今天要去的谢尔盖耶夫镇就是一个这样的圣地,也是个诞生神奇的地方。

车从莫斯科西南到位于市西北71公里的小镇,几乎横穿整个市区,和国内的北京、上海一样,1100多万人的俄罗斯首都堵车也很严重,但好在市区森林植被很多,天也很蓝,加上窗外不同的异域风景,倒也不觉闷。1个多小时后,进入城市的北郊,路已经在森林里穿过,白桦、松树、柏树、橡树让大地披上了一幅多彩的衣裳。树下芳草或稀疏或稠密,但都如油画的底色。深秋太阳光照在森林上,更增加了一些神奇的光芒。车随路转,地貌也发生变换。有小河,缓缓从谷底流过;有草地,似翠绿的织锦;有小教堂,如安徒生童话里的场景。没有喧嚣和吵闹,车里轻轻播放着俄罗斯歌曲,此刻我们宁静安详。

3个小时,我们也不觉得时间漫长,小镇谢尔盖耶夫到了。金色、蓝色穹顶,白色围墙,绿色屋瓦,与周围的森林、草地、溪流、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就如中国的“天下名山僧占尽”一样,小镇的自然美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里还有神奇迷人的宗教传说。14世纪,一个叫谢尔盖的富商儿子来到了当年还是荒无人烟的森林深处,苦修多年东正教义后,如佛祖一样顿悟,可沟通上帝,能创造神迹。其一,一天忽然黑夜如白昼,从天空传来上帝对谢尔盖的鼓励的话语,慈祥的和平鸽也纷纷在此地飞翔,和《圣经》里描述得很像,于是莫斯科等地的信徒便聚集到他的身旁;其二,人也多,原来小溪不能提供充足的水源,于是开始掘井,井成,喷出的泉水成十字架形状,并可以治疗手、眼等多种疾病;其三,1380年,将军顿斯特伊出征前来此祈福,没有想到,战胜了从未战胜的蒙古人,俄罗斯从此从战略防御走向了四面扩张,从5000多平方公里的小公国成为了横跨欧亚、面积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帝国。

与克里姆林宫的教堂是纯粹的旅游景点不一样,这里依然是教徒苦修的地方。漫步修道院有很多修士、修女,着黑衣、戴黑帽,与中世纪的一样。存放谢尔盖棺椁的三圣一教堂是游客和信徒必去的地方,深沉优美的唱诗班、高高的教堂、富丽堂皇的壁画,每一个来此地的人都不禁心存敬仰。此地也有个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伊凡雷帝怀念杀死王子的地方,如今也成了存放东正教圣人的殿堂。今天的十字架圣水上也建起了一座四角亭,虽然不是当年的圣水,人们依然在此洗手、洗眼,并带回些给家人祈福健康。

教堂里很多丛林、绿地,小径穿插其间,径旁有椅凳。我坐在那里,啥都不想,啥也想不起来。蓝天、流云、小鸟鸣唱,荣辱、升迁、生病、健康,一切一切都淡忘。

教堂旁的农庄里面提供传统的俄餐。褐色的餐桌、明亮的刀、叉,洁净的台布,列巴、甜点,三四样面包,一盘蔬菜沙拉,色与味绝妙搭配。随即,一杯红菜汤呈上,有奶酪,有鸡肉,有土豆,有红菜,各种香味掺杂在一起,快感从舌尖到口腔,到大脑,到肠胃,我们就如西游取经的唐僧师徒吃人参果,滋润每一个地方。主菜是鸡脯、土豆,很实惠,是饱腹之良物,但我们前面吃得多,浑不知滋味,为了显示文明绅士不剩菜饭,所以勉强吃下。饭后的咖啡,也很美味,苦苦的滋味,慢慢品酌。南开大学毕业的郑红女士最后说:来谢尔盖,我们精神和身体都吸收了绝佳的营养。P15-17

序言

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人生若梦。不觉之中,一生过半。回忆过去,少年时代对食物的渴望,青年时代对艰苦劳作的畏惧,寒窗苦读一朝得中的喜悦,工作后的彷徨,欢宴时的张狂,仕途的失望,寄情山水的所得,文字发表的自豪,失眠的煎熬,长跑第一的荣耀,练拳双膝受伤的无助,亲朋离去的断肠,一幕幕时现又没。跋涉半生亏平时喜作文,将往生片段记录,今整理收集,他岁不惑,娱己乐人!才疏学浅,此书力争四有:

一有景。常住一地,熟悉的风物,复杂的人情,今日复明日的重复工作,人人都有厌倦心理,徜徉山水是温饱有余的很多人追求。这些年,我也去了些地方,身心放松,文字自然。“游完全寺,凭栏西望,巍峨的卢舍那像似在欲语还休,俯视伊水清流,却再也找不到汉唐之舟。”《香山寺的钟声》一文里我的思绪与洛阳时空交汇;“山行越深,水逾清,林渐密,此时不仅游客们大饱了眼福,而且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也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隐隐成韵;蝉千转无尽,莺百鸣不绝……”《去了一趟八里沟》一文里我将短暂的太行视听盛宴化为永恒;“‘唉乃’一声,小船便划入了画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千年古镇——水乡木渎,就这样不经意地呈现在你的面前。”《水乡木渎》里我开篇也将江南小镇的柔情诗意呈现。华山历险,白洋淀泛船,西湖中寻仙,开封古城感叹历史变迁,莫斯科红场庄严,圣彼得堡东宫文物璀璨,白俄罗斯小村庄的散淡,很多景在书里,你品味也许有很多滋味。

二有情。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回忆往事,感恩亲人,我真情流露。《麦收记忆》一文我将少年麦收的心情自然抒发,麦收时我借口手被划伤偷懒,母亲血浸毛巾割麦不休,一场艰苦劳作,母子亲情自然展现,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正是那一年的麦收,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也正是那一年后,每逢麦收,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不管是在外省,还是外市,麦天我总要回家。因为那里有疼我爱我,一辈子热爱劳动的母亲,我不想让她老年再受年轻时的苦。我想让她自豪地对乡亲们说:俺儿子今天长大了。你家里可有母亲,你的老家是否还有麦田,你今年的麦天到哪里去?我肯定是要回去的”;童年家境差,饥肠辘辘多,对外婆的怀念,我寄情幼时喜欢的食物,《何日再闻咸豆香》里我这样开篇:“‘咸豆嘞,香咸豆……’冬夜的晚上,一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客居外婆家的我便迅速穿上姥爷的破棉袄,拿上2分钱,跑了出去。”而结尾我写道: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已可以天天吃成黄豆,但再也闻不到一当年的香味。老常早已作古,疼爱我的姥娘姥爷也相继过世,真不知天堂里是否也有成豆香!

三有趣。家乡民俗风情,我也把趣味融汇其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二;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我家所在的冀南平原农村,新年就在这首童谣的传唱声中到来并度过。”《童谣里的年俗》里我以民谣为纲,将有趣的人物风俗一一道来;《美食探源广平凉面》,我介绍家乡美食凉面时也加了个民间故事:民国时期,广平县某村一中年男子续弦一外地女子,新婚后虽然夫妻恩爱无比,但口音一时还难听清。一日女子问夫爱吃何物,夫曰:过凉面。正午夫归,其妻忙端上“过梁面”,只见面上布满灰尘和泥土,汤也浑浊不堪,夫不禁大怒。妻曰:君爱吃“过梁面”,我虽手巧,但力量小,咱家屋梁又高,擀好面条后,从大梁上只过了三次,面就成了这样。下次做面,还请夫君在家,我擀面来,你过梁。

四有用。这本书里收集了很多关于广平县历史、地理、氏族、拳术的文章,按图索骥,看此书也会让对广平感兴趣的朋友有个大概了解,虽缺少《县志》一样的严谨,却让读者在快乐中长见识。

请名人作序是惯例,今自作序,非狂妄,而是大家作序档期紧、润笔费高,同时也坚信因名人作序而爱一本书,实为买椟还珠之举,而今天读者大都不喜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

2015年1月5日

赵凤山

后记

此书终于要付印出版了,从谋划、到实施,几近一年,中间有几次反复,几乎搁浅,能够发行,得到了很多朋友师长帮助。

首先应该感谢吴峰(吴延军),他是河北长昊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个武林高手,他有传奇的经历,他有孟尝之风。虽素昧平生,但一起西游,对我照顾有加。我早有出书之意,奈何囊中羞涩,偶尔流露,吴君慷慨资助。自己一介书生,无法回馈吴君,只能把谢意牢记心里!

其次应该感谢卢尚奇和国际卢氏太极公司,没有他和公司的努力,就没有平生第一次欧陆行,会让这本书减少很多精彩的章节,旬月的俄罗斯、白俄罗斯文化交流形成近两万字的游记,一生珍惜。祝愿他和公司鹏程万里。

应该感谢学生时代的师长们和同学们,他们的培育帮助让我在文学路不断成长,没有你们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我不会有今天的素养,出书更是妄想。真心祈祷,愿你们健康快乐!《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张英军、《杂文报》主编单厚军、《金盾》出版社许永清也对此书的出版给予帮助!

此书能够出版也感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赵凤山

2015年1月5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