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马君王传(精)/西方传记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古罗马)埃利乌斯·斯巴提亚努斯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维鲁斯传

尤利乌斯·卡庇托利努斯

I.1据我所知,有非常多的人曾用文字及史实书写过马可与维鲁斯的传记,他们把维鲁斯放在另一位皇帝之前,以这样的方式将作品展现给读者,这么做并非出于他们的当权顺序,而是因为他们的享年长短。2可我考虑到,虽然维鲁斯死在马可之前,而后者开始统治的时间要先于他,于是,我就把维鲁斯放在了后面加以细述。3那么就从这里开始讲述吧。卢西乌斯·契尤尼乌斯·埃利乌斯·康茂德·维鲁斯·安东尼努斯(根据哈德良的意愿被唤为了埃利乌斯,又出于同安东尼努斯的关系①,他被称为了维鲁斯和安东尼努斯)既不属于贤君之类,亦不位列暴君之流。4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既不以斑斑罪行而闻名,亦不以德行兼备而著称;后来在出任元首的时候,他享有的并非是毫无节制的权力,而是一种与马可相同的、平等的最高大权。而耽于嬉戏、生活放纵的他又与马可相去甚远,5而在秉性上,他还是一个率直的人,没有什么能够藏在心里。①6他的生父是卢西乌斯·埃利乌斯·维鲁斯,曾受到哈德良的过继,并史无前例地得到了恺撒的尊名,他去世的时候就在恺撒的任上。7他的祖辈、曾祖辈,甚至祖上的大部分成员都担任过执政官。8卢西乌斯出生在罗马,生日是十二月十五日,与曾经执掌大权的尼禄同一天,②年份是其父出任裁判官的那一年③。9他父系的祖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伊特鲁里亚,母系的则来自法文奇亚。④

Ⅱ.1维卢斯出身的家族世系正是如此的,而在其父被哈德良过继之后,他进入了埃利乌斯家族。在他父亲以恺撒之名辞世之后,他仍留在了哈德良家族里。2为了充分考虑到未来,哈德良想要过继庇乌斯为子,并让马可成为养孙,在这种情况下,卢西乌斯‘维卢斯将会被过继给奥勒利乌斯,⑤3并且是以如下的方式达成的:维鲁斯需迎娶庇乌斯的女儿。而正如鄙人之前在马可的传记中所叙述的那样,由于他在年龄上看起来同她相差太多,于是她后来被嫁给了马可,⑥4而卢西乌斯·维卢斯则迎娶了马可的女儿卢西拉。⑦他在提比里安纳屋被抚养长大。5他听从了哈德良的语法老师斯考鲁斯之子、拉丁语法学家斯考里努斯的教导,他还听从了希腊人特勒福斯,以及埃菲斯奇奥、哈伯克拉奇奥,还有修辞学家阿波罗尼乌斯、契勒尔·卡尼尼乌斯①、埃罗德斯·阿提库斯②的教导,他向拉丁人科尔涅利乌斯·弗隆托③求教,还向哲学家阿波罗尼乌斯④和塞克斯图⑤学道。6他深深地敬仰上述所有的人,于是他也反过来受到了他们的爱戴,虽然如此,不过他却在文学上缺乏天赋。7在童年的时候,他喜爱作诗,长大之后又爱上了演讲。而且据说,与一位优秀诗人相比他实际上是一位更优秀的演说家;然而要我讲得更确切一些,与一位糟糕演说家相比他是一位更加糟糕的诗人。8也有一些人说道,是朋友们的智慧给了他帮助,甚至另外有人替他写了那些鸿篇大著,因为,据说他的身边总有许多颇具口才与学识的人。9他以尼科米底斯为抚养人。他既放纵自己又极度沉溺于快乐,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一切嬉戏、竞技、玩笑话都极其在行。10六岁过后,过继入奥勒利乌斯家族的他在成长中受到了马可性格的影响。他喜好狩猎、摔跤,以及所有年轻人的体育运动。11他在帝王的家族内当了二十三年的凡民。

Ⅲ.1在维鲁斯穿上成人托袈袍的那一天,安东尼努斯·庇乌斯利用向继父贡献神庙的机会给人民发放了赏赐。2维鲁斯出任财务官的时候,曾为人民举办过一场角斗士比赛,就在那个时候他在庇乌斯和马可中间落座。3财务官卸任后,他随即被推选为执政官,同僚的是塞克奇乌斯·拉特兰努斯。几年之后,他同兄长马可一起再次被推选为执政官。4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既是一介凡民,又缺少马可不断获得的那些荣耀。5因为,在成为财务官之前他并未在元老院中占有席位,而在出行时,他并非与继父同乘一车而是与近卫军长官一起。除了被冠以奥古斯都之子以外,他没有在名字上加上其他任何彰显荣耀的称谓。6他对椭圆形竞技场里的比赛①的热情丝毫不亚于角斗士表演。虽然他放纵于嬉戏和奢靡,一可是安东尼斯看起来仍把他当成儿子,那是由于继父【哈德良】为了收他为孙,曾指令把他过继给了庇乌斯。至于对庇乌斯,他表现出的忠诚多过了爱戴。7然而安东尼斯·庇乌斯却喜欢他直率的天性和无邪的生活,甚至还鼓励他的兄长[马可]要像他一样。8庇乌斯驾崩后,马可把所有的荣誉都授给了维鲁斯,还让他分享了皇帝的权力。尽管元老院把国家大权只授予马可一人,可他仍让维鲁斯成了自己权力的共享者。P90-93

后记

《罗马君王传》(Historia Augusta)是一本由三十篇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皇帝传记组成的拉丁文著作,这些罗马君王不仅有经元老院正式确认的冠奥古斯都或恺撒称号的正统帝王,而且还包括了那些自立为王的或仅凭军队拥立就坐上王位的僭主。作者署名为生活在戴克里先至君士坦丁时代(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中叶)的六位历史学家,因此也有学者根据这六位不同作者而称呼这本书为《皇史六家》(Scriptores Historiae Augustae Ⅵ)。

正如在一开始的版本说明里所说的,该书现存最早的抄本据信可追溯至公元九世纪的加洛林时代,即现存于梵蒂冈图书馆的题名为《自被奉为神的哈德良至努莫利安诸位元首及僭主之传记:出自诸位不同作家之手》①的所谓帕拉丁抄本,后世传世各版本皆源自该抄本。现在通行的“罗马君王传”书名是根据1603年发表的伊萨克·卡萨波版命名的。

本书所述帝王上起哈德良下至戴克里先之前的卡路斯父子三人,起止年代为公元76年至284年,所记帝王(不算《三十僭主合传))中所列的)共计三十八人。其中皇帝阿拉伯人腓力、德西乌斯、特里波尼安努斯。伽鲁斯、埃米利阿努斯等人,即公元244年至253年间在位的诸位帝王的传记缺失,两位瓦勒良的传记则缺少前半部分。传记的内容体例大体模仿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帝王传》,即开头追溯帝王父母祖辈,随后顺次讲述其出生、少年时光、参军服役、担任官职、登上皇位、执政政绩、死亡、体貌特征、传世建筑或作品。出自古罗马作家之手的这类帝王传记往往通篇侧重于人物秉性的刻画与描写,因而通常会在开头为传主的人物特征定下一个主基调,然后所选史料都会为表现上述特征而服务,与之无关的则会被作者合弃。正如作者自己所言:“鄙人为了避免书的内容过多过杂却没有办法也没有心意将所有这一切都纳入这卷书里,而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其秉性和美德之故,会拣选出极少的一点内容。”①

在内容方面有两个地方需要读者注意。首先,作者声称:“我的目的在于,要把所有从独裁官恺撒(就是那位被奉为神的尤利乌斯)之后的,或叫恺撒的、或叫奥古斯都的、或叫元首的人,连同那些受到过继而被尊为恺撒的人(不论他们成了帝王之子还是亲人),都以分卷成册的方式叙述出来。”②由此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写作计划其实应当开始于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2年一前44年)。即便考虑从恺撒到图密善(公元51年一96年)之间的君主已有前人苏埃托尼乌斯的辉煌经典可资参考,这本书作为一本续写((十二帝王传》的作品,③那也应当是从图密善之后的涅尔瓦皇帝(公元35年一98年)开始写起。但为何现存的版本未见涅尔瓦的传记和图拉真(公元53年一117年)的传记,却是从他们之后继位的哈德良开始的呢?由此更引申出另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他们为何要写这样一部看起来有些“古怪”的作品。除去表面的因素,即把以往帝王的贤明之举或丑恶行径记载下来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呢?这是本书的诸多待解谜团之一。

其次,不得不说的是,本书作者论文笔和修辞显然都无法与以文风华丽细腻著称的苏埃托尼乌斯同时代(即所谓白银时代)的作家媲美。在我读来,本书多篇传记从内容上来讲虽不乏令人眼前一亮之处,但叙述风格总体上颇为平实,文风非常简朴洗练,个别史实甚至还有自相矛盾之处。作者虽在多处地方都曾提到,其写作所遵循的准则并非是华丽的辞藻,而是历史事实本身。比如:“我现在许诺不了文笔的流畅和言辞的优美,但却保证写下的是些不该被磨灭的真实事迹。”①又如:“我认为保证真实性当高于其他一切,而不去顾及任何涉及修辞之类的东西。”②与其说作者在这里是表露了自己忠于事实的心声,还不如说更像是自知文风平实而寻求托辞罢了。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作者似乎是通过“口述”③,然后再由其他执笔人写作这些书的,这或许可以解释本书为何缺乏修辞。但无论其写作风格是否华丽抑或平实,在提到罗马帝国中后期的历史时,几乎不太有可能绕开这部著作。因为,但凡对罗马史有兴趣的人都清楚,涉及公元二世纪后期到四世纪初期这段历史的第一手史料留存于世的并不太多,而成系列地讲述那个时代帝王生平的传记作品可以说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在写作让国人切实感受到精彩程度不亚于华夏文明的罗马文明甚至西方古典文明的魅力所在,而我在翻译过程中就真切感受到了。比如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名哲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本书里的(《亚历山大·塞维鲁传))中居然就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表述:“Quod tibi fierinon vis,alteri ne feceris.”①而且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还将这句话刻在了建筑上。而作者(不论是一个还是多个)作为生活在四世纪帝国后期的罗马人,他们在文中也曾多次感叹帝国盛世时代的辉煌之景。比如文中就曾提到过一些罗马城内的宏伟建筑,其中有一些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就已经没有工匠能够按原样重建出来了。②诸如此类的地方比比皆是,相信除去帝王生平与暗涌不断的政治军事本身,这些带有别样风味的文明景象或许也会让我们产生兴趣。

为便于读者查对原文,译者在译文中完整保留了原文的章句编号,其中的人名、地名、族名,以及其他特别重要的专有名词在其首次出现在作品中时,我也一律以拉丁语主格的形式列于书后,并同时标注作品中首次出现的章句编号。另外,为便于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译者在翻译时也尽可能多地添加了注释,以便简单介绍罗马历史的知识及文本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希望我的上述工作能为大家带去帮助。

作为罗马史(特别是帝国中后期)领域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把它分享给更广大的读者,这一直是我真实的想法,也是一直不变的初衷。译者从六年前开始动笔翻译,期间无论是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还是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放下对拉丁语、罗马历史文献的热爱,也没有放下这本书的翻译。面对如此一部内容浩繁的著作,我付出了也失去了很多,但与期间所获得的帮助与鼓励相比,上述这些几乎算不上什么。

我首先需要感谢促使我有勇气翻译这本书的林国华先生。我找出六年之间和他的通信往来,看到此书的翻译一步步走向成型,喜悦与感激油然而生。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拉丁语老师意大利人白思凡博士(Stefano Benedetti,Ph.D),他给过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在我遇到问题时也总能尽其所能给予解答。我还要感谢我的大学同学,现任职于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王继雄先生,是他无私地帮助我找到了所需的版本。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亲友和朋友同事,尤其是张超先生、薛弘先生、秦川先生,感谢他们曾给予我的关心和鼓励。最后需要感谢的是为出版这部著作而付出努力的刘训练先生和王军先生。当然,鉴于译者资历尚浅而且也非该领域的专业学者,译文肯定还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错误,如有读者发现其中的问题,还望能及时提出批评,以便让我能有更正的机会,在此我也先一并谢过。

目录

安东尼努斯王朝

 哈德良传

 埃利乌斯传

 安东尼努斯·庇乌斯传

 哲学家马可·安东尼努斯传

 维鲁斯传

 阿维迪乌斯·卡西乌斯传

 康茂德·安东尼努斯传

五帝之年诸君主

 埃尔维乌斯·佩蒂纳克斯传

 迪丢斯·尤利安传

 塞维鲁传

 佩希尼乌斯·尼杰尔传

 克洛狄乌斯·阿尔比努斯传

塞维鲁王朝

 安东尼努斯·卡拉卡卢斯传

 安东尼努斯·杰塔传

 奥庇利乌斯·马克利努斯传

 迪亚多姆努斯·安东尼努斯传

 安东尼努斯·埃利奥伽巴鲁斯传

 亚历山大·塞维鲁传

三世纪危机诸君主

 两马克西米努斯合传

 三戈尔狄安合传

 马克西姆斯与巴尔比努斯合传

 两瓦勒良合传

 两伽利埃努斯合传

 三十僭主合传

 被奉为神的克劳狄乌斯传

 被奉为神的奥勒利安传

 塔西佗传

 普罗布斯传

 四僭主合传

卡路斯、卡里努斯、努莫利安合传

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序言

目前能见到的《罗马君王传》(Historia Augusta)各版本均源自现存于梵蒂冈图书馆的题名为《自被奉为神的哈德良至努莫利安诸位元首及僭主之传记:出自诸位不同作家之手》的所谓帕拉丁抄本(Codex Palatinus),该抄本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的加洛林时代。现在的通行的“罗马君王传”书名是根据1603年发表的伊萨克’卡萨波(Isaac Casaubon)版命名的。本汉译版所据版本为哈佛大学出版社1979年的洛布(Loeb)丛书拉英双语对照版,英语译者及注疏者为大卫·马吉博士(David Magie Ph.D.)。根据该书“前言”交代,该版前六篇传记原文由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的苏珊·巴鲁(Susan H.Ballou)女士结合自己对各版本的研究整理而出,从《康茂德·安东尼努斯传》开始,该版原文采用了赫尔曼·彼得(Hermann Peter)校勘的托伊布纳(Teubner)版作为底本。在翻译中,译者还同时对照了拉丁网络图书馆(thelatinlibrary.com)的版本,从其稿源信息看,该版本是由蒙特利尔大学(the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布拉泽乌教授(Prof.Brazeau)提供的。鉴于本译著只以汉语发表,而上述版本之间的差异又大都限于原文字词的拼写,因此,请允许我,凡对文意无实质影响的地方,就不在此逐一注出了。文中自然段一律按已有的章节编号分段。注释如无特别说明,皆为汉译者所加。

内容推荐

埃利乌斯·斯巴提亚努斯著的《罗马君王传》是一部重要的拉丁文历史文献,由三十篇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皇帝传记组成。这些罗马君王不仅有经元老院正式确认的冠奥古斯都或恺撒称号的正统帝王,而且还包括了那些自立为王的或仪凭军队拥立就坐上王位的僭主。作者署名为生活在戴克里先军君士坦丁时代(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中叶)的六位历史学家,因此也有学者根据这六位不同作者而称呼这本书为《皇史六家》 。

编辑推荐

埃利乌斯·斯巴提亚努斯著的《罗马君王传》(Historia Augusta)是一本由三十篇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皇帝传记组成的拉丁文著作,这些罗马君王不仅有经元老院正式确认的冠奥古斯都或恺撒称号的正统帝王,而且还包括了那些自立为王的或仅凭军队拥立就坐上王位的僭主。本书所述帝王上起哈德良下至戴克里先之前的卡路斯父子三人,起止年代为公元76年至284年,所记帝王(不算《三十僭主合传》中所列的)共计三十八人。传记的内容体例大体模仿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帝王传》,即开头追溯帝王父母祖辈,随后顺次讲述其出生、少年时光、参军服役、担任官职、登上皇位、执政政绩、死亡、体貌特征、传世建筑或作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