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会何时何地发生,无人能够预知,所以一旦发作,该如何冷静自救,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冠心病发作时,身边的人只要掌握一点急救知识便能帮上大忙。
三田村秀雄监修的、周志燕译的《你的心痛我在乎(图解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内容涵盖全面,图文并茂的介绍各种医学知识,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将枯燥的医学知识以更有趣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详细内容如下:
详细解读心脏的构造、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诱发因素及日常防护等。
科学指导突发心脏病的常用急救方法,解读关键时刻如何救人救己。
特别提示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宜忌、居家调养,指导患者如何更好的回归工作岗位。
精心遴选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方法、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等。
三田村秀雄监修的、周志燕译的《你的心痛我在乎(图解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冠心病及其引发的心绞痛,心肌梗死,乃至心源性猝死等疾病。全书通过手绘的方式,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心脏的构造、疾病原理、疾病症状及如何处理等,还介绍了常见的心脏疾病的诱因,以及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该如何抢救等。全书内容科学,语言浅显易懂,趣味性强,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医学科普书。
第1章 由冠心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猝死的现状
心脏病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中老年人与青年人猝死原因不同
心脏停止跳动的直接原因是心室颤动
猝死的原因
出乎意料的陷阱:精神压力与心脏病
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猝死的危险程度便会增加
必须在学校和体育场馆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导致猝死的其他疾病
心脏出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硬化
出现这些自觉症状,需要特别注意
第2章 心脏的功能与动脉硬化的真面目
心脏的结构
心脏发挥泵血作用,促使血液循环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脏的功能
冠状动脉是给心肌提供血液,给心脏供能的血管
为了使心脏正常工作,心肌细胞会一直发送电信号
心脏病
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2种
心脏病的并发症
心脏病还可能引起脑梗死、肺水肿、肾衰竭等
心律失常的真面目
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频率的失常
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动脉硬化的真面目
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硬化
多余的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综合征会使动脉硬化急速恶化
压力的真面目
生气、恐惧、憎恨等情绪,也会带来压力
第3章 正确认识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冠心病的真面目
心肌梗死并不是由心绞痛恶化引起的
胸痛、气喘、心悸是冠心病的3大症状
心绞痛
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胸部有压迫感的心绞痛与无症状心肌缺血
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
需要紧急治疗的症状
由粥样斑块破裂引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能引发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
第4章 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检查与诊断
受诊、问诊
建议先去心血管内科接受诊疗
诊察
如何诊查心脏病
检查
诊断心律失常不可或缺的心电图检查
检查运动时心电变化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能在画面上观察心脏的搏动情况的心脏超声检查
能用三维图像正确把握心脏状态的冠状动脉CT检查
RI检查能查看冠状动脉的血流状态
对诊断结果的判定、治疗方案的制订大有裨益的心导管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可查出心肌损伤标志物
第5章 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最新治疗方法
治疗方针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发生变化
药物疗法
想要控制和预防发作,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
能立刻控制心绞痛发作的速效型药——硝酸甘油
能预防心绞痛发作和恶化的抗心绞痛药
能阻止血小板发挥作用,预防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药
能预防心肌梗死发作和复发,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外科疗法
不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础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
一患上急性心肌梗死,就有必要开展紧急治疗
能建立新血管通路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无须使用人工心肺机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成为当下的主流
冠状动脉搭桥术已不受年龄及并发症限制
心脏康复
使心脏功能和运动能力恢复的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开始的时间
心脏康复的建议
第6章 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日常生活方法
总论
预防动脉硬化,让冠心病不复发
饮食
通过采取均衡营养,吃八成饱的方法消除肥胖
每天的盐分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巧妙控制胆固醇,让血流更通畅
积极摄入膳食纤维,巧妙控制糖分的摄入量
运动
每天都要做适量的有氧运动
热身运动与缓解运动必不可少
过度运动会导致疾病复发应以自己的心跳数为标准控制运动强度
生活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应马上戒烟
睡前和早起后都应喝一杯水
剧烈的气温变化会给身体带来重压
洗温水澡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冬天上厕所要注温差,且不可太过用力
拥有优质的睡眠,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
不要逃避压力,应以自己的方式消除压力
强烈的刺激对心脏不好
应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
第7章 心脏病发作时的应急方法
发作时患者本人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
如果呼吸已停止,请拨打“120”
从心脏停止跳动到复苏,5~10分钟便可定胜负
心肺复苏的实施方法
关键时刻如何采取迅速而又恰当的救命措施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专栏
请掌握一些心脏知识,好好呵护心脏
观察术后状态也是重要一环
心脏病发作时的应急治疗顺序
后记
必须在学校和体育场馆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众所周知,在马拉松等运动比赛中常发生猝死事件。而且,随着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越来越多,在马拉松比赛中猝死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2009年,日本演员松村邦洋在参加“东京马拉松”时,在跑了约15千米时突然倒下,并随后暂时陷入了心跳和呼吸骤停的状态。幸好当时工作人员用能给予电击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对他进行了紧急处理,使他恢复了心跳。据报道,他这次晕倒是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室颤动,这属于急性疾病,而非老毛病。据说在参加比赛之前他就曾担心地说:“100千克的体重,能跑得了吗?”
一般认为,心跳停止3分钟,呼吸停止10分钟后再进行抢救,死亡率会超过五成。松村邦洋之所以能得救,是托了抢救及时的福。
而2011年,日本职业足球运动员松田直树在训练时也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而倒下,在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下被送至医院抢救。可惜的是由于抢救不及时,最终无法恢复意识,才34岁的他,2天后离开了人世。
在足球界,像松田直树这样因心脏病而猝死的现役球员并不少见。
日本足球协会已下发此项规定:从2012年起,比赛场所和训练场所必须常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该规定下发后,包括足球界在内的日本各地民众对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且,大众对猝死抢救的必要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据说松田直树为了提升肌肉力量,在比赛淡季主要吃肉食。而且由于平时喜欢吃快餐和甜食,他曾因此短时间内增重5~6千克。虽然过去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日本人并没有那么多,但这些年日本在饮食西方化的影响下,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人的增长幅度和西方人已趋进相同。
研究发现由血液黏稠度上升引发的心肌梗死(发汗可促使血液黏稠度上升)、由交感神经的兴奋引发的心律失常等,是促使人在运动期间猝死的主要原因。从年龄上来看,运动时发生猝死的人以10~19岁的青少年最多,其次是50~59岁的人。由于青少年在参加学校的俱乐部活动或上体育课时有可能会发生猝死,学校必须建立一套能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的急救体制。有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相比跑步,打高尔夫和登山更容易发生猝死。中老年人在参加运动会时,能否持有“不注重比赛成绩,只求乐在其中”的良好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也要注意安全
运动有助于我们维持健康。但是,当已经出现胸痛、气喘、心悸、头痛、关节痛等自觉症状时,就要多加注意了。因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意味着你的心脏很可能会在运动期间出现问题。
急速增加的城市跑步者 随着城市跑步者的增加,跑步时发生的猝死事件也在不断增多。一般,跑步者在跑步前应先提升自己的体力、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让自己具备跑步所需要的身体条件。
现役运动员也是猝死高危人群
在美国,篮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的猝死危险度很高。在欧洲,也是足球运动员的猝死危险最高。研究发现年轻运动员在运动中突然出现心室颤动,大多是由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P24-26)
由心脏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会使人突然倒下的可怕疾病。它同时也是一种会让逝者的家人和朋友无比震惊并陷入深深悲伤中的疾病——他们常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声:几分钟前还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就出事了?!
每年心脏病患者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在日本,心脏病已成为排在癌症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在中国,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是高于癌症的,是第一大死亡原因。虽然这是一种患者以老人居多的疾病,但现在30~40岁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心脏病患者数量正在增加,甚至有的青年人也已经患上了心脏病。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两种心脏病,是“冠心病”的家族成员。冠心病是由给心脏供给血液的冠状动脉硬化、堵塞引发的“生活习惯病”,是心脏病的一种。虽然动脉硬化的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不断发展,以致冠状动脉不断变狭窄,就会引发心绞痛;而冠状动脉突然被堵住,就会引发心肌梗死。
没有自觉症状是动脉硬化患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其实,大家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动脉硬化的病情发展。不过,一旦出现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室颤动的心律失常,心脏就可能在瞬间停止工作。这也是冠心病的恐怖之处。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容易导致猝死的冠心病进行了解说,还介绍了治疗冠心病的最新方法、心脏复健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心脏病发作时的应急治疗法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
若本书能使心脏病患者及其家人受益,我将深感荣幸。
三田村秀雄
国家公务员共济工会联合会立川医院院长
2015年6月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冠心病是需要尽早实施急救治疗的危重疾病。如果在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后让其保持原状,不仅会出现胸痛的症状,约有三成人会当场出现心室颤动,并继而陷入心脏停止跳动的状态。
人们经常把“Call and Push”视为救命的关键。“Call”指的是:呼叫倒下的人,问他是否要紧;呼叫“120”;叫身边的人去取自动体外除颤仪。而“Push”指的是“按压胸部的正中间、按下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开关、推动踌躇不前的自己赶快行动”。从患者的成活率来看,既呼叫救护车又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比光呼叫救护车要有效得多。
近来,日本配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多了。我们在上下班的途中也能看到自动体外除颤仪的身影。平时应多留意哪些地方配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将有助于你在危急时刻救人一命。
发作时心脏未停止跳动的七成人也必须马上送医院。因为这类人不知何时会出现心室颤动,所以自己开车或打车去医院等省钱的方法,最好不要选择!
心绞痛、心肌梗死无论何时出现在谁的身上,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因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三田村秀雄
国家公务员共济工会联合会立川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