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美编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童年故事》中,不针对这个奖项进行描写,而是把这些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伟人作为主人公。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童年奋斗过程,可以体会到他们倾尽心血的艰难的心路历程,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在每一小节的最后,附有获奖者的名言,让他们更近距离地鼓舞广大青少年,使读者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体会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是如何打磨自己,用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最终摘得桂冠的。我们希望用最准确的文字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展示给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鼓舞和启示,也使这些伟人惊艳的才华、不朽的智慧和品格流芳百世。
高美编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童年故事》讲述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童年故事。他们是不同行业的精英,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童年或曲折或悲惨,但是他们不坠青云之志,终成大器,令人感动,读他们的故事,不仅能激励我们,而且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三、弗莱明:好孩子能得到上帝的垂青
弗莱明(1881—1955),英国细菌学家。他发现了现在广泛运用在医学消炎上的青霉素。194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莱明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他的童年过得并不好。因为孩子多,为了能够养活孩子,父母都非常劳累地做着重活。而就在小弗莱明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终于承受不住生活的重压,生病去世了。从此,留下小弗莱明的母亲一个人带着7个孩子生活。因而,他们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清苦。
但是,生活上的磨难并没有让小弗莱明停下对于知识的渴求。而在7个孩子中,小弗莱明最为聪明伶俐,而且很是好学。从小在山野之中成长起来的小弗莱明,对于山野之中的植物、昆虫和一些微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整日与这些生物为伴,观察它们的细微变化。长久下来,小弗莱明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这也为之后他的细菌培养积累了一些基础。小弗莱明14岁的时候,去了伦敦,投奔他的哥哥们,而小弗莱明也终于如愿以偿地上学了。在哥哥们的资助之下,他顺利地进入了伦敦的一家技艺学校进行学习。他扎实的基础和聪明勤奋的态度,让他学习得很顺利。当其他的同学还在为考试发愁、拼命背书的时候,小弗莱明已经能够很自如地去应对考试了,所以,一向好学的弗莱明又继续在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凭借着这样一种对于求知的渴望,凭着这样的一种坚韧的毅力,最终,弗莱明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学业。
因为哥哥们的资金有限,只能够勉强维持自身的生活,所以并没有多余的能力再去帮助小弗莱明了。但是,这并没有让小弗莱明停下求学的脚步。懂事的小弗莱明只能自己挣钱,供自己读书。就这样,年仅16岁的小弗菜明成为了一名船务公司的职员,主要负责记账。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学好问,弗莱明没有几天就熟悉了自己的业务和工作的职责。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会计训练,但是小弗莱明把账目处理得清清楚楚,小弗菜明的恪尽职守得到了公司老板的喜欢。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小弗莱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和数字打交道,对于这份工作他觉得非常无趣,这份工作不能够让自己激发起热情。他希望能够学习到真正感兴趣的新知识,希望有个人能够和他志趣相投,和他交谈,能够教授他很多的知识。
终于有这样的一个机会,20岁的弗菜明意外地得到了一位舅舅的一笔很可观的遗产。同时,弗菜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顺利进入了圣玛丽医学院进行学习。在学习期间,弗莱明获得了多种多样的奖学金。
在学习期间,小弗菜明一直善于发问和思考。有一天,实验室主任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观点,唯独小弗莱明一直不说话。主任转过头来问道:“小弗莱明,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做。”小弗莱明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小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唉,罐里又跑进去了绿色的霉!”弗莱明皱起了眉头。“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心的小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明了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了个名字: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终于,一向勤学好问的弗莱明用他的思考、他的观察能力,慢慢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1.不要等到运气降临,应该去努力掌握知识。我唯一的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
2.努力工作,好好工作,不要让以往的发现扰乱了你的想法,而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要好好把握。
四、赛珍珠:好奇,让我得到太多
赛珍珠(1892—1973),英文名字是珀尔·巴克,美国女作家,从小生活在中国,几十年后回国。她创作了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大地》。她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在现今的南京大学校园里,还有赛珍珠故居。1932年凭借其创作的《大地》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
1938年,她又凭借《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892年6月的一天,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位婴儿出生了,她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和其他婴儿不同的是,出生才满3个月的赛珍珠就被她的父母放在了摇篮里,然后随者父母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的镇江市。赛珍珠在中国一待就是40年,除了回美国上大学的4年和攻读硕士的两年,其他的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在中国镇江,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小城,小珍珠一天天地长大了,因为对中国的感情深厚,以至于她一生都觉得自己的母语是汉语而不是英语。
从小,小珍珠就跟一位姓孔的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学习中国话和写中国字。小珍珠学习了各种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非常地有兴趣。虽然母亲也教她英文、音乐,但是童年的小珍珠最喜欢听的还是中国阿妈讲的中匡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也正是因为这些民间文学对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P7-9
每一年,都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每一年,都会有人在诺贝尔奖获奖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诺贝尔奖几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高奖项的代名词。谁获得了诺贝尔奖,谁就成为世界的焦点。诺贝尔奖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于是,探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发现他们生活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的轨迹,就成了很多人的兴趣。
现在传记类的书中,很多都是关于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并且还会有更多这种书问世。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求,有更多的青少年希望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甚至深入他们的生活,探险他们的生活秘密。而且,伴随着每一年的诺贝尔奖的评审,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获奖者的行列。因此,这就是我编写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伟大人物童年故事的初衷。
科学家们都愿意投身于伟大的科学,并愿意为之奉献终身。但是,并不是每一位科学家都能获得奖项,而其中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更是凤毛麟角。诺贝尔奖项不仅是对其研究成果的肯定,更是对科学家们毕生追求的目标的肯定。它已经超越了奖项本身的意义,成为了荣誉的象征,超越物质的精神象征。因此,在我们的故事中,不针对这个奖项进行描写,而是把这些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伟人作为主人公。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童年奋斗过程,可以体会到他们倾尽心血的艰难的心路历程,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在每一小节的最后,附有获奖者的名言,让他们更近距离地鼓舞广大青少年,使读者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体会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是如何打磨自己,用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最终摘得桂冠的。我们希望用最准确的文字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展示给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鼓舞和启示,也使这些伟人惊艳的才华、不朽的智慧和品格流芳百世。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人与诺贝尔奖有过太多次的擦肩而过,有过太多次的功败垂成。虽然杨振宁、李政道等华人科学家曾经问鼎诺贝尔奖,但是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莫言一位。这个事实,是谁都无法忽视的。历史滚滚向前,学术永不止步。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了解诺贝尔奖,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或许读者中会出现下一位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