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的诗》收录徐志摩的经典力作,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部分,“诗歌篇”精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集子中最唯美的作品,“散文篇”精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意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意其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
| 书名 | 志摩的诗 |
| 分类 | |
| 作者 | 徐志摩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志摩的诗》收录徐志摩的经典力作,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部分,“诗歌篇”精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集子中最唯美的作品,“散文篇”精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意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意其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 内容推荐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极具才华的作家之一,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拔萃……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然而,他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洋洋洒洒、酣畅人间,带给了人们无数惊叹和拨撩。 没有徐志摩,民国的诗坛少了许多新奇、优美的新诗,《新月》也从此黯淡无光。没有他的民国,也再没有那轰轰烈烈的经典爱情。《志摩的诗》收录了徐志摩的所有经典诗歌,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富于变化,但又不失整饬;语言清新,洗炼,以口语入诗,但又不失文雅;音乐性强,但又不囿于韵脚,而追求的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旋律美。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不仅能学习锤炼语言的技巧。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真实的徐志摩。 目录 再别康桥 偶然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沙扬娜拉十八首 翡冷翠的一夜 我等候你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海韵 去罢 为要寻一个明星 雪花的快乐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苏苏 她是睡着了 她怕他说出口 我有一个恋爱 起造一座墙 客中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再休怪我的脸沉 决断 两地相思 新催妆曲 鲤跳 两个月亮 你去 为的是 难忘 石虎胡同七号 月下雷峰影片 雷峰塔 再不见雷峰 一个祈祷 悲思 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 希望的埋葬 你是谁呀? 月夜听琴 夜 草上的露珠儿 春 康桥西野暮色 康桥再会罢 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 沙士顿重游随笔 梦游埃及 地中海中梦埃及魂入梦 威尼市 马赛 地中海 留别日本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 在车中 在哀克刹教堂前(Excter) 卡尔佛里 在不知名的道旁(印度)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沪杭车中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 听槐格讷乐剧 给母亲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哀曼殊斐儿 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 默境 泰山 哈代 青年杂咏 悲观 残破 幻想 灰色的人生 自然与人生 问谁 古怪的世界 残诗 荒凉的城子 一块晦色的路碑 那一点神明的火焰 一星弱火 无题 运命的逻辑 这年头活着不易 大帅(战歌之一) 人变兽(战歌之二) 罪与罚(一) 罪与罚(二) 俘虏颂 月下待杜鹃不来 杜鹃 雀儿,雀儿 黄鹂 雁儿们 秋虫 春的投生 季候 最后的那一天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秋月呀 八月的太阳 秋月 夜半松风 清风吹断春朝梦 山中大雾看景 朝雾里的小草花 五老峰 在那山道旁 东山小曲 一条金色的光痕(硖石土白) 先生!先生! 谁知道 “拿回吧,劳驾,先生” 火车擒住轨 “两尼姑”或“强修行” 在病中 小诗一首给——献词 拜献 人种由来 天国的消息 一个噩梦 再不想望高远的天国 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 一小幅的穷乐图 太平景象 又一次试验 冢中的岁月 试读章节 沙士顿重游随笔 一 许久不见了,满田的青草黄花! 你们在风前点头微笑,仿佛说彼此无恙。 今春雨少,你们的面容着实清癯; 我一年来也无非是烦恼踉跄; 见否我白发骈添,眉峰的愁痕未隐? 你们是需要雨露,人间只缺少同情。—— 青年不受恋爱的滋润,比如春阳霖雨,照洒沙碛永远不得收成。 但你们还有众多的伴侣; 在“大母”慈爱的胸前,和晨风软语,听晨星骈唱, 每天农夫赶他牛车经过,谈论村前村后的新闻, 有时还有美发罗裙的女郎,来对你们声诉她遭逢的薄幸。 至于我的灵魂,只是常在他囚羁中忧伤岑寂; 他仿佛是“衣司业尔”彷徨的圣羊。 二 许久不见了,最仁善公允的阳光! 你们现正斜倚在这残破的墙上, 牵动了我不尽的回忆,无限的凄怆。 我从前每晚散步的欢怀, 总少不了你殷勤的照顾。 你吸起人间畅快和悦的心潮, 有似明月钩引湖海的夜汐; 就此荏苒临逝的回光,不但完成一天的功绩, 并且预告晴好的清晨,吩咐勤作的农人,安度良宵。 这满地零乱的栗花,都像在你仁荫里欢舞。 对面楼窗口无告的老翁, 也在饱啜你和煦的同情: 他皱缩昏花的老眼,似告诉人说: 都亏这养老棚朝西,容我每晚享用莫景的温存: 这是天父给我不用求讨的慰藉。 许久不见了,和悦的旧邻居! 那位白须白发的先生,正在趁晚凉将水浇菜, 老夫人穿着蓝布的长裙,站在园篱边微笑。 一年过得容易, 那篱畔的苹花,已经落地成泥! 这些色香两绝的玫瑰的种畴在八十老人跟前, 好比艳眼的少艾,独倚在虬松古柏的中间, 他们笑着对我说结婚已经五十三年, 今年十月里预备金婚; 来到此村三十九年,老夫人从不曾半日离家, 每天五时起工作,眠食时刻,四十年如一日; 莫有儿女,彼此如形影相随, 但管门前花草后园蔬果, 从不问村中事情,更不晓世上有春秋, 老夫人拿出他新制的杨梅酱来请我尝味, 因为去年我们在时吃过,曾经赞好。 四 那灰色墙边的自来井前,上面盖着栗树的浓荫,残花还不时地堕落, 站着位十八的郎, 他发上络住一支藤黄色的梳子,衬托着一大股蓬松的褐色细麻, 转过头来见了我,微微一笑, 脂江的唇缝里,漏出了一声有意无意的“你好!” 五 那边半尺多厚干草,铺顶的低屋前, 依旧站着一年前整天在此的一位褴褛老翁, 他曲着背将身子承住在一根黑色杖上, 后脑仅存几茎白发,和着他有音节的咳嗽,上下颤动。 我走过他跟前,照例说了晚安, 他抬起头向我端详, 一时口角的皱纹,齐向下颌紧叠, 吐露些不易辨认的声响,接着几声干涸的咳嗽。 我瞥见他右眼红腐,像烂桃颜色(并不可怕), 一张绝扁的口,挂着一线口涎。 我心里想阿弥陀佛,这才是老贫病的三角同盟。 六 两条牛并肩在街心里走来, 卖弄他们最庄严的步法。 沉着迟重的蹄声,轻撼了晚村的静默。 一个赤腿的小孩,一手扳着门枢, 一手的指甲腌在口里, 瞪着眼看牛尾的撩拂。 七 一个穿制服的人,向我行礼, 原来是从前替我们送信的邮差, 他依旧穿黑呢红边的制衣,背着皮袋,手里握着叠信。 只见他这家进,那家出,有几家人在门外等他, 他捱户过去,继续说他的晚安,只管对门牌投信, 他上午中午下午一共巡行三次,每次都是刻板的面目; 雨天风天,晴天雪天,春天冬天, 他总是循行他制定的责务; 他似乎不知道他是这全村多少喜怒悲欢的中介者; 他像是不可防御的运命自身。 有人张着笑口迎他, 有人听得他的足音,便隍恐震栗; 但他自来自去,总是不变的态度。 他好比双手满抓着各式情绪的种子,向心田里四撒; 这家的笑声,那边的幽泣; 全村顿时增加的脉搏心跳,献欷叹息, 都是他盲目工程的结果, 他哪里知道人间最大的消息, 都曾在他褴旧的皮袋里住过, 在他干黄的手指里经过—— 可爱可怖的邮差呀! 1923年3月13日《时事新报·学灯》P120-125 序言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塘,字槱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又取小字幼申。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生活。小时在家塾读书,11岁时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1910年入杭州1府中学,与郁达夫等同窗。1915年,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1916年赴天津,进入北洋大学预科。1917年,随学校合并进入北京大学法科,拜梁启超先生为师。1918年赴美留学,两年后为追随罗素而到了英国,在伦敦大学、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在康桥两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集中了当时文坛上的很多精英。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1930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年仅34岁。 徐志摩是开一代诗风的“新月派”的主将,被誉为“中国的雪莱”,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没有他的诗坛是寂寞的。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然而,他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洋洋洒洒、酣畅人间,带给了人们无数惊叹和拨撩,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拨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没有徐志摩,民国的诗坛少了许多新奇、优美的新诗,《新月》也从此黯淡无光。没有他的民国,也再没有那轰轰烈烈的经典爱情。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所有经典诗歌,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富于变化,但又不失整饬;语言清新,洗炼,以口语入诗,但又不失文雅;音乐性强,但又不囿于韵脚,而追求的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旋律美。为了保持作品的原貌,其中有个别用字和当今现代汉语语法不统一的现象,我们都没有做改动。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不仅能学习锤炼语言的技巧,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充满文采的徐志摩。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