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编著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襄阳卷)》是该丛书之一。
| 书名 |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襄阳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编著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襄阳卷)》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系列丛书中选编的1000多个故事,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编著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襄阳卷)》是该丛书之一。 目录 序 襄阳市革命老区概况 大小铜锤覆灭记 诗为媒 高泽普除恶“僧” 程克绳运枪 施化民赴会 将计就计 严父 巧筹枪款 芭茅湖里捉刘昆 借台唱戏抗禁戏 李麟刀劈彭瘸子 荆山雄狮 袁县长请“客” 石桥出了个李自修 神姑破团防 掌声献给童子团 蔡阳暴动 活捉叔侄俩 奇袭团防局 巧歼县中队 “要老子悔过办不至!” “老子生来就不会跪!” 第二次生命 小哨卡 藤条变通途 过歇马 “小诸葛”虎口拔牙 夜袭联保处 七块银元 智取花石街 乔装打扮俘敌顽 扁石岩上的战斗 神秘的“铁笔一号” 歌声唤我去抗战 余益庵脱险 敬老 十元钱救活一家人 三十株玉米苗 官庄筹款 “十五阎王”的来历 唇枪舌剑斗专员 智斗顽敌巧脱险 艰辛寻党路 “谢老虎”显威 张自忠血洒十里长山 红石岩 千里眼的故事 “八座坟”的来历 后记 试读章节 程克绳运枪 1927年7月的一天上午,随县南关外一个大院里出来一乘四人抬的大轿,里面坐着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头戴大檐帽,脚登长筒马靴的军官。大轿前有8个卫士开道,两边有8个护兵保镖,后面一帮勤杂、民夫担着上十口皮箱,威风凛凛往西北缓缓而行。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路口站着两个岗哨,见大轿走到面前,慌忙两腿一并,行了个“持枪礼”,轿子顺利地通过了岗哨。 轿子里坐的“军官”何许人也?原来是化了装的中共枣阳县委书记程克绳,轿子前后随从是他患难与共的战友。那轿子里面藏的,大皮箱装的,是家乡农民早就盼望的枪支弹药。这“宝贝玩意”从何而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不久,枣阳县暂编独立第九师补充团团长杜进德叛变。4月16日上午,他带领暴徒到枣阳县国民党党部(国共合作时有共产党员参加),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团体负责人。当时中共枣阳县委书记程克绳早有准备,率大家安全转移后,在乌金店集合后直下武汉。 程克绳到武汉后一面向党组织和武汉革命政府反映枣阳反动派的行径,一面思考着一个问题:“反动派为什么嚣张?无非仗其手中有枪。”为此他决定筹款购枪。怎样才能筹到购枪的钱呢?程克绳正为此发愁时,通讯员张显宗向他汇报:江边码头上发现三船棉花,打印着“进德花庄”几个大字。程克绳听后大喜:“进德花庄”是枣阳叛匪杜进德的商号,经常到武汉做生意。何不将此劫下变卖作为购枪的经费。主意一定立即行动,在革命政府的支持下,程克绳带人没收了枣阳叛匪杜进德的三船棉花。在省农协武装部的协助下,购买了96支枪和11箱子弹。 武器是禁运物质。从武汉到枣阳路途遥远,沿途关卡多,劫匪多,要将武器运回枣阳谈何容易?几经波折后,程克绳找到建国军秘书孙明久帮忙。孙是中共地下党员,与随枣驻军樊钟秀部第一师师长李山林是表兄弟。通过他为这批武器的包装箱贴上“建国军”的封条,终于将武器押运到了随县。 随县到枣阳还有100多里路,沿公路走,各种检查关卡难通过;若走小路,土匪、民团劫枪防不胜防。通过群策群力和集中大家的智慧,终于想出了“程克绳坐轿运枪到枣阳”这个大胆方案。 第二天晚上,运枪队42人已安全到达,在枣阳南街毓秀女子小学停下。当晚,程克绳主持召开了会议,把全县划为10个战斗区,将武器分发给战斗区和相关人员。 此后,枣阳的革命斗争以这批武器为重要物质基础,在发动农民进行武器斗争,建立农民赤卫军,开展武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万爽聂道平搜集整理P7-8 序言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恰逢新中国成立66周年、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来临之时,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两会”)倾力打造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即将面世。这是宣传湖北老区历史,缅怀革命先贤先烈,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力作;是对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最庄重的纪念和礼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 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称为“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创建的根据地称为“边区”和“抗日游击区”,统称为“革命老区”。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国梦、人民梦最早从这里策源。 湖北,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殷红沃土,曾经发生过许多震惊全国、闻名世界的重大革命事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是首义之区。1920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伯垂等革命先驱成立的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6个共产党地方组织之一。1923年2月,著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工人抗议军阀暴行,武汉成为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焦点。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从广州一路誓师北伐,鄂南民众参军参战,在成宁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城下的激战中,铸就了“铁军”的赫赫威名。6个月后,这支“铁军”主力从武汉出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在这里吹响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号角。紧接着,黄麻起义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荆江、洪湖暴动,武陵山革命,中共又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组建了红二方面军。彭德怀、罗荣桓领导了鄂南秋收暴动,创建了湘鄂赣根据地,成立了鄂东南的红三军团,与“朱毛”指挥的红一军团璧合,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红军长征后,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领导的红二十五军,留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历经艰难,最终到达延安。抗日救亡运动中,被称为“战时首都”的武汉,汇集了各路抗日力量。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于随县洛阳店九口堰诞生,成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震惊中外的宣化店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启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反攻,迎来了全国解放的最后胜利。 综观湖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1911年10月到1949年10月,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荆楚儿女在历时38年峥嵘岁月里,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相继走出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中国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块革命根据地中,以湖北为主和与湖北相关的就有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和湘鄂川黔4块,此外还有鄂豫陕、鄂豫边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遍及湖北的山区、丘陵、平原、湖区。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确定革命老区的标准,全省有老区乡(镇、办)855个,遍及全省83个县(市、区),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3.5%和乡(镇、办)总数的73%:老区人口394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63.9%;老区乡村人口占全省乡村人口数的70.1%。湖北,基本上就是一个革命老区省。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荆楚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节衣缩食,支前参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全省有70多万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其中载入《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的英烈就有387名。我省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6万人,无名烈士更多。被称为“全国烈士县”的阳新牺牲了20万人,红安县牺牲了14万人,大悟县牺牲了7万多人.开国大将徐海东一家26位亲人为国捐躯。巍巍大别山,滚滚长江水.滔滔洪湖浪。湖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到处洒有先烈的热血,埋葬着革命者的忠骨。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国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和高级将帅。中共一大13名正式代表中,有5位是湖北籍(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6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在湖北浴血奋战过;从湖北境内走出了230多位开国将军,其中“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就有61位;新中国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从湖北走来。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发生了难以数计的惊天地、泣鬼神,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历届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编写党史军史,编纂地方志书,修缮革命遗址等,为保护和传承湖北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史料,也包括无形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上述内容和形式多为史料记载,对那些流传于民间绘声绘色的革命历史故事,却少有部门和老区工作者专门搜集整理。时至当下,战争年代的幸存者已为数不多,并随着岁月流逝会越来越少。这是浩瀚的红色历史珍迹,也是刻不容缓的民间革命故事抢救工程!受武汉市老促会成功编辑出版《武汉老区革命故事选》的启迪,吸纳各市县老促会的建议,省“两会”以对革命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成立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组织专班全系统部署,全面搜集整理、编辑出版《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这是激励当代,传承未来,历久弥新的“湖北革命故事史记”,工程十分浩繁,意义极其深远。 这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系列丛书中选编的1000多个故事,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 “唯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唯有传承先烈遗志,才有国家更加光明的未来。”革命老区培育了革命,保护、支持了革命。革命老区是革命的靠山,革命的母亲,革命的源泉。现在国家建设欣欣向荣,改革开放步步向前,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当前大好形势下,“不要忘山乡水村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炕席的兄弟,不要忘一起缝缝补补的姐妹的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了解,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德,帮扶之行,进一步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发展老区,让老区人民过上同大家一样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和革命老区促进工作的党员干部,我衷心希望《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成为广大群众喜爱阅读的通俗读物,成为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和传统教育的良师益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系列丛书在手,能自觉接受生动、具体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为推动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加速“五个湖北”建设,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工作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2014年8月16日 (作者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湖北省老区建设 促进会会长、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理事长) 后记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组织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自2013年初开始筹划,历经两年多时间,于2015年8月面世。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 因为时隔久远,当年参与革命的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的指战员和军烈属、老房东等志士仁人健在的已很少。各县(市、区)及乡镇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广泛组织力量,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获取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史料。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适时指导县(市、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聘请宣传、史志、扶贫等部门和文联、作家协会、记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专门人员编选,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丛书专卷报送稿。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为编辑出版此丛书专门制发文件,统一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编辑部成员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分工负责,积极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书稿集中后,组织专门编辑人员认真编校,形成送审稿,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审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的出版,是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系统诸多老领导、老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更得到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有限,少数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