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萤火谷的梦想家(精)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艾莉森·麦吉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萤火谷的梦想家》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感动亿人绘本《有》作者艾莉森·麦吉,历时六年,创作的经典获奖儿童小说,由美国知名视觉艺术家克里斯托弗·丹尼斯为全书绘制具有写实风格的细腻插图。

本书由美国《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学校图书馆》《书单》杂志、亚马逊、Goodreads书评网站星级推荐!

作者以敏锐的笔触写出了成长的磨砺与痛苦,并成功刻画了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形象,是一部当代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艾莉森·麦吉著的,克里斯托弗·丹尼斯绘的《萤火谷的梦想家(精)》讲述了萤萤是一只生活在萤火谷的萤火虫,她从小不仅要学会飞,学会捕食,还要学会躲避危险,尤其是躲避“巨人”——人类。尽管危机四伏,萤萤对萤火谷外面的世界仍然充满了好奇,她渴望有一天像人类一样飞上美丽的月亮。

某个夜晚,萤萤遇见了一只喜欢唱棒球歌的蟋蟀。蟀蟀和萤萤一样不怕危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于是,两个小伙伴结伴而行,他们不仅有惊无险地结识了人类小男孩彼得,还遇到了萤火谷最后一只传奇河鼠……

目录

第一章 我能飞那么高吗?

第二章 如果蟋蟀能接球

第三章 最后一只传奇河鼠

第四章 寻找一只蟋蟀

第五章 喂!

第六章 你有多勇敢?

第七章 小巨人

第八章 他真能看见他们?

第九章 我知道你们在外面

第十章 阿鼠什么都记得

第十一章 岔路口

第十二章 如果我能

第十三章 不是很奇妙吗?

第十四章 你为什么离开?

第十五章 我们别回去了

第十六章 纸船

第十七章 我们造个小筏子吧

第十八章 你做到了!

第十九章 她就想一直飞下去

第二十章 万物都有归宿

第二十一章 新东西

第二十二章 看我!

第二十三章 新的巨人

第二十四章 他们在巨人学校里做什么?

第二十五章 上学、上学、上学

第二十六章 孤独的感觉

第二十七章 我们来找蟀蟀

第二十八章 向前

第二十九章 遥远的呼唤

第三十章 抓牢!

第三十一章 她还在呼吸吗?

第三十二章 校车的刺耳噪音

第三十三章 知心伙伴

第三十四章 河流汇入大海时

试读章节

大多数长者都认为萤萤有点儿疯疯癫癫,对萤火虫部落孩子们的安全和幸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是前辈不这么看。前辈是萤萤的救命恩人,那时萤萤还是个一厘米大的小宝宝,还没来得及学飞,有一天夜里她从自己的蛛网吊床上翻下,顺着小房间的边缘掉了出去。

“当心点儿,小家伙。”前辈说,及时飞到萤萤身下托住了她。

“哟嗬!”萤萤当时喊道,“再高一点!再高一点!”

她朝其他萤火虫宝宝挥动一只翅膀,他们都在自己的蛛网吊床上,看得目瞪口呆,前辈背着萤萤,在树洞里一圈一圈地飞。最后,他把萤萤送回她的吊床,安顿她睡下,把乳草毯子盖到她的下巴那儿。

“你会教我自己飞吗,前辈?”萤萤小声问道。

“很快,”前辈说,“等时机成熟的时候。”

“可是我现在就想学。”

“很快。”前辈又说了一遍,微微笑了。

“你保证?”

“我保证。”

那天夜里,萤萤入睡前,把脑袋转向一边,这样就能透过小孔看见外面漆黑的夜空。月亮,星星,亮晶晶地挂在高空。

“真美啊。”萤萤悄声说。

“是的。”前辈赞同道,“但是不要让别人听见你这么说。”

然后,他眨眼发出催眠信号,让萤萤进入了梦乡。

前辈说到做到。后来,萤萤和其他孩子都学会了飞。那些小萤火虫,没有一个飞得像萤萤这么好,但好歹也都会飞了。

此刻,萤萤展开翅膀,嗖的又飞到外面。她太喜欢被风呼呼送入空中的感觉了。想想吧,如果她不得不迈着细弱的腿,像走兽那样在路上艰难行走,那是什么滋味。想想吧,不能飞的感觉多难受啊,要知道她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飞啊!

空翻、回环筋斗、8字形——她发明了所有这些动作,不断练习,起初在空地的一角,前辈在附近盘旋,随时准备在她掉落时把她接住,后来她开始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别的小萤火虫都害怕得不敢尝试。很小的时候,长者在空中安全课上就反复给他们讲那些规则:不许飞到空地以外;不许飞得比那棵雪松树的第一根大树枝高;不许在雨里飞。

除了空中安全课,还有眨眼基本原理课,萤火虫宝宝们在课上学习怎么示意向左、向右、向前、立刻。但是什么也比不上害怕巨人课。在每堂课开始和结束时,所有的小萤火虫都要背诵三条巨人基本法则。

一、必须害怕巨人。

二、巨人是萤火虫部落的敌人。

三、要不惜任何代价躲避巨人。  可是,要完全躲避巨人是很难的,因为萤火谷里就有三个巨人,住在河湾那儿的一座房子里:巨人妈妈、巨人爸爸,还有一个他们称为彼得的小巨人。巨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小巨人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住在跟其他巨人分开的房子里——不像萤火虫,老老少少都住在同一个树洞里,彼此的房间都挨着,大家一起吃蜗牛。巨人妈妈和巨人爸爸都是可怕的庞然大物。他们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动时,庞大的身躯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嗵、嗵、嗵。

“巨人出来啦!”小萤火虫们在玩“巨人要你命”,纷纷互相喊道,“快逃啊!”

所有的萤火虫生活中还害怕一样东西:罐子。

罐子放在“巨人制品博物馆”那个专门用绳子圈起来的角落里,博物馆就在附近蟋蟀小学的那条小路上。馆里存放的都是被冲上岸的巨人部落的东西。

一把蓝色的刀子,刀刃是可怕的锯齿形。

一团黄线,线可以用来做许多坏事。

一只硕大的红鞋子,如果一只正在休息的萤火虫被它踩到,肯定必死无疑。

这些只是巨人制品博物馆里的几件藏品。还有一些区域专门展出巨人世界的各种恐怖物件,其中一个类别是“运动”。运动的名字有棒球、篮球、皮球和足球,反正就是各种巨大的球,如果从一只正在休息的萤火虫身上滚过,肯定当场就会把他碾得粉碎。

可是,让萤火虫部落感到特别害怕的,还是那个罐子。那个罐子里面装着萤火虫的尸体啊!只要看过那个罐子,就永远也不会忘记。

“如果你离一个巨人太近,就会发生这种事。”长者们说,用翅膀指着那可怕的东西。

哦,那些可怜的萤火虫,竟然在罐子里丧了命。多么可怕的命运:在半空中飞得好好的,突然被巨人抓住,那些迈着长腿、伸着长胳膊的巨人,手里拿着罐子,罐盖上戳了许多洞眼。每次上野外考察课,参观到这一部分时,巨人制品博物馆里尖叫声此起彼伏,叫声太响了,淹没了附近蟋蟀小学持续不断、千篇一律的□□鸣叫声。

P10-13

后记

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漫长而曲折,其缘起是:有一天,我通过邮件收到几张影印的图画,是一位名叫丹尼斯·克里斯托弗的画家的作品。我把图画摊在那张大木头餐桌上,站在那里一张张仔细端详。

最初,我想写一个绘本故事来配这些图画。我喜欢有任务,然而这个任务却令我心生畏惧。那些图画太美了,有一只戴水手帽的河鼠,一只蟋蟀,还有小船和小河,夜空和月光,每幅图画的色彩都如同宝石一般璀璨。

我写的绘本故事能配得上这些图画吗?我这样希望,也这样尝试了。我尝试了一年半。可是我写的东西——我写了许多许多——总是扩展成复杂的故事,而绘本的字数和篇幅有限,难以容纳。

于是我放弃了。“真是对不起。根据这些图画,我大概可以创作出一部小说,但似乎写不了绘本。”

没想到,画家对写小说的主意表示赞成。好吧!我又拿起那些图画,用全新的、写小说的眼光开始研究它们。

我最喜欢它们什么呢?色彩;河鼠眼睛里的温情,他俯身面对小蟋蟀时的那份温柔;小船,小河,月光。我梦想着写一本经典的小说,适合所有年龄的读者。我脑海里存有《夏洛的网》《柳林风声》和《山居岁月》中的画面。(既然要做梦,就做一个很大的梦。)现在有了自由施展的空间,我便又塑造了两个新的角色,一只名叫萤萤的萤火虫和一个名叫彼得的男孩,然后我开始潜心写作,一写就是好几年。

四年?五年?还是更久?说实在的,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关于萤火虫、彼得、蟋蟀和河鼠,我写了三本完全不同的书,但没有一本成功。它们阴郁、沉重,充满愤怒和恐惧,至少在我的记忆中是这样。有记忆就够了,我不想再把那些手稿拿出来进行验证。一想到它们我就觉得疲惫。我一个接一个地放弃这些手稿。把图画收起来,再拿出来。再收起来,再拿出来。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它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它的心脏和灵魂在哪儿?

答案慢慢在我面前浮现:孤独,爱,渴望。

我从童年起记忆如此清晰的一切,孩子们藏在内心的沉甸甸的心事、担忧和梦想;孩子们所经历的那种深刻的、苦苦探索的生活。对此,周围的大人们经常未予肯定,也许是他们忘记了。

于是我又回到起点,决心写一本关于孤独、爱和渴望的书。我收集了三个图腾:一只木头小蟋蟀,一张精彩电影《野兽家园》的插图,以及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诗《秋和春:献给一个孩子》,初读这首诗时我还是个孩子,后来一直对它记忆犹新。

我写作时,把这三个图腾放在桌上,再次尝试这部我在冥冥中感觉到的小说,这部我如此渴望写出来的小说。渐渐地,大约又过了一年,作品成型了。萤火虫、蟋蟀和男孩分别告诉我,他们有多么孤单,为什么孤单,以及各自多么渴望拥有一位真正的朋友。其中,河鼠相比其他角色更难塑造。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在我笔下慢慢丰满起来。

实际上,创作《萤火谷的梦想家》的整个过程都是缓慢的。只有当时机成熟的时候,这本书的心脏和灵魂才呈现在我面前,而且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不似我先前那样欲速而不达。我甚至有生以来第一次要求延长交稿期限。

现在终于大功告成。从开始到完成花了五年多时间,我的初心没有变:写一部经典的作品,配得上那些温柔而美丽的图画。

艾莉森·麦吉

书评(媒体评论)

书中描绘的是一个激动人心,却又危机四伏的世界,到处布满了巨人的“古老器物”,它会勾起每一个读者的好奇心,而那伤感的结局又会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出版人周刊》

美丽的插画让人联想起《柳林风声》,也为该书的阅读之旅更添一份智慧和乐趣;甜蜜而难忘的故事,值得期待其续集和电影。

——《科克斯书评》

萤火谷里每一个族群的描写都很好生动丰满,正如书中的几位主人公一样。伴随着冒险、友谊、失败和勇气,这个故事定会照亮你的内心。

——《书单》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