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著名的衰落(阿左林小品集)(精)/文学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西班牙)阿左林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阿左林著的《著名的衰落(阿左林小品集)》包括作家四部重要小品集,即《城镇》、《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西班牙的一小时》(另附阿左林访谈录一篇),中文分为四卷,删去其中的五篇,按原作出版年份顺序排列出版。译者的意图是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展现作家的主要创作风貌。阿左林的文风简练、浅白、清纯、细腻,且颇有诗意,大部分原文对初学者来说,难度不算太大,而且实用,特别是文中极富生活气息的活泼对话。

内容推荐

西班牙作家阿左林也许算不上伟大作家,却是一个有着独特的美学追求、个性突出的作家。其小品文尤为出色,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怀旧,富于情调,充满诗意。中国现代小品文大家周作人称阿左林小品“的确好而且特别”,不禁为之倾倒,说:“要等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写这样的文章呢!”文学史家唐弢评说是:“阿左林文笔清新,疏淡中略带忧郁,如云林山水,落笔不多,却是耐人寻味。”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阿左林小品深受中国文学界的喜爱。除周作人、唐弢外,师陀、傅雷、卞之琳、冯至、沈从文、林徽因、李健吾、戴望舒、何其芳、李广田、金克木、汪曾祺等大批作家对阿左林亦推崇备至。

阿左林著的《著名的衰落(阿左林小品集)》选译了阿左林四部重要小品集,按原作出版年份顺序排列,分为四辑,即《城镇》《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西班牙的一小时》的全译,另附阿左林访谈录一篇。

对于阿左林小品文,国内几十年来有过零星译本,多由法文、英文转译。此次由著名翻译家林一安直接从西班牙文译出,是目前较完整的译本。

目录

卷一 城镇(省城生活随笔)

 节日

 萨里奥

 一位友人萨里奥之死

 塞万提斯的未婚妻

 斗牛

 好法官

 一首挽歌

 一个熬夜的人

 一座城

 镇上伟人

 在洛约拉

 在乌韦鲁阿加

 一位绅士

 蒙田的理想

 乌韦鲁阿加剪影

 悲情安达卢西亚

卷二 西班牙(人与景)

 坏农夫

 几位做帽子的姑娘

 一名学者

 德利卡多

 安娜

 在莱昂的几小时

 一名女仆

 一个可怜人

 堂何塞·涅托

 在阿尔汗布拉宫

 阿拉索拉

 卡洛斯·鲁维奥

 一个马德里人

 尼古拉斯塞拉诺

 卡斯蒂利亚的诗歌

 面包师傅

 在科尔多瓦的几小时

 修伞匠

 蒙特拉大街

 一个小农的生活

 在塞维利亚的几小时

 卖奶油糖的小贩

 菜万特一座城

 在山上

 胡安·佩德罗的儿子胡安

 卡斯蒂利亚一座城

 老大堂华金

 胡安娜和胡安尼塔

 托斯卡诺或乐天安命

 比利牛斯山结语

卷三 卡斯蒂利哑

 铁路

 客栈、旅店、旅馆

 斗牛

 一座城市与一个阳台

 大教堂

 大海

 云

 命中注定

 杯子的香味

 野丫头啊野丫头

 夜笛

 一小点红光

 关闭着的宅院

卷四 西班牙的一小时(1560年至l590年)

 序

 一位老人

 臣仆

 慈悲

 知道秘密的人

 驳杂

 阿维拉

 文书使

 一位教徒

 风格

 西班牙的现实主义

 虔诚灵感

 山和牧人

 关闭的宫殿

 旅人

 戏剧

 一位女教徒

 信仰

 老宗教裁判官

 西班牙的城堡

 精神祖国

 良亡、学

 军人的力量

 巴斯克尼亚

 加泰罗尼亚

 诗人的寓所

 马克达

 自然哲学

 书店

 海盗船

 荣誉

 传教土

 可怜的农夫

 一位圣徒

 人群

 林间空地

 著名的衰落

 宫殿废墟

 赎救俘虏

 教育

 真正的西班牙女性

 面对着大海的结语

附录

 与阿左林前辈的谈话

试读章节

节日

堂华金在门槛上停留了一会儿,由一名仆人陪着。

“您好吗,堂华金?”堂娜胡安娜对他说。

“您一向可好,堂华金?”堂安东尼奥对他说。“我们知道您今天上午到了,可怎么没想到您下午就来这儿了呢!“

“你们呢?你们呢?……你们好吗?真是的,说实话,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见面了。就是现在,我们也见不着面呀……我是说,是我看不到你们啦。”

堂娜胡安娜挪近一把椅子。

“您坐这儿,堂华金。”

堂安东尼奥拉着堂华金的手,把他带到椅子跟前。堂华金小心地、慢慢地坐下。门大开着,显现出黑白瓷砖铺地、宽敞整洁的门厅。大街上,熙熙攘攘蚂蚁似的行人来来往往。

“您安顿在自己家里啦,堂华金?”堂娜胡安娜问。

“我住在我妹妹家,”堂华金说,“我自己的家一定成了个牲口棚了,家具上一定全都是蟑螂、蜘蛛和尘土了。自从我出了门,已经有二十年没有打开过了……比希尼娅在信里告诉我说,她一年打扫两三次,可我不信……再说,我也不想进去呀。我什么也看不见,要认认那些看着我长大成人的家具,得去触触碰碰的,我会很伤心。”

“这么说,”堂安东尼奥说,“您是今年想起了故乡,来看看过节的了?”

“是啊,”堂华金说,“是啊,我是想今年来的。我心想,既然别的机会怕是没有了,我们就抓住这次机会吧,也许,就是最后一次了。所以,我就回来看看,就是说,来感受感受故乡,来向你们这样的好朋友问声好了……”

只听得一阵遥远的钟声,响亮而欢快;鞭炮在空中爆裂,天空渐渐呈现一片浅蓝。

堂娜胡安娜突然站起身子。

“您,堂华金啊,洛拉、克拉拉,还有您在马德里给她当过教父的孔奇塔,难道您都不记得啦?”

堂娜胡安娜走近楼梯口喊道:

“克拉拉,洛拉,孔查……!你们下来,堂华金在这儿呢!”

“她们大概在阳台上,”堂安东尼奥说。他探身街外,往上瞧着喊道:

“你们下来,堂华金在这儿呢。”

天花板上,可听得精致小巧的鞋跟一阵急促的声响,接着,在楼梯上,是一阵裙子、嗓子,还有疯笑的嘈杂声。突然,仿佛魔法显身似的,三个女孩子伫立在门口;她们规规矩矩地直立着,用蓝色、灰色和黑色的大眼睛瞧着堂华金。

“你们不认识堂华金吧?”堂娜胡安娜对她们说。  三个女孩子没吭声。

“克拉拉,你很小的时候,他还常常带你去花园呢,你不记得啦?”

“不记得,不记得了,”堂华金说,微微笑着,“她不会记得的。已经这么多年了!”

“你,洛拉,你一定也记不得了。”堂安东尼奥对洛拉说,“他走的时候,你才两岁。”

“我倒是记得她的,”堂华金说,“洛拉有一对蓝眼睛。她的眼睛是蓝的,是吧?”

洛拉有点脸红了。

“对,堂华金,她眼睛是蓝的。”堂娜胡安娜肯定地说。

“孔奇塔呢?”堂华金问,“她在这儿吗?”

“就在您面前呢。”堂安东尼奥回答。

“孔奇塔,”堂华金说,“十五年前,就是我抱着你在圣水池洗礼的呀。”

“是的,堂华金。”孔奇塔说,“我早知道您是我的教父了。”

“她好几次向我问起您呢。”堂娜胡安娜说。

“我看不见你呀,孔奇塔。”堂华金说,“你什么样儿啊?孔奇塔长什么样啊?”

“她高高的,瘦瘦的。”堂娜胡安娜回答。

“她头发怎么样啊?”

“她头发金黄、细长。”

孔奇塔的脸颊烧得像抹了鲜亮的胭脂。

“那眼睛呢?她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啊?”

“她眼睛是又灰又绿的:有时候像是灰色,有时候又像是绿色。”

“那嘴巴呢?”

“她嘴巴小小的,嘴唇红红的。”

“孔奇塔,”堂华金大声说,“你是个漂亮姑娘,我很高兴我在你八天的时候抱过你……洛拉和克拉拉,你们也很漂亮;不过,你们哪个我也看不见了……”

一名女仆端着一个盛满鲜花的大托盘进来。

“花已经在这儿了。”洛拉说。

“花送来啦?”堂华金问。

“就是过了圣母节,我们要扔掉的花。”克拉拉回答。

“是什么花呀?”堂华金又问。

“是玫瑰花、石竹花和茉莉花。”洛拉回答。

“您摸摸,堂华金,您摸摸。”孔奇塔说,把托盘端到他面前。

“孔奇塔,”堂华金说,一面伸出他那双白皙、细腻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玫瑰花、石竹花和茉莉花。“孔奇塔,为了让一个曾经热爱花朵、如今又看不见花朵的老诗人得到安慰,你做得太多了……”

远处,继续回荡着狂热欢快的钟声;鞭炮爆裂着;可听到一阵音乐;明亮的天空已经暗淡,星星开始显现、闪烁。  堂安东尼奥蓦地站了起来,喊道:

“拉斐尔!拉斐尔!”

拉斐尔走过来,进了门厅。他是个长工,是堂安东尼奥在翁勃里亚庄园里的工头。

“拉斐尔,”堂安东尼奥问他,“你们是今天晚上看完宗教游行回翁勃里亚呢,还是明天上午回去?”

“今天晚上我们想看看焰火,”拉斐尔回答,“我们明天走。”

“听着,”堂安东尼奥提醒道,“这礼拜你们得把埃拉达的地全耕好了……每个角落都好好打上栅栏。还有,剩下的巴旦杏都得收完喽。”P3-7

序言

一九五五年夏,我在上海民立中学高中毕业,随即被母校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报到,被分配(那年头没有个人志愿)学习我从未听说过的西班牙语,心中老大的不高兴。我原本想投身造船业,心仪大连海运学院,事与愿违,纠结何似!

硬着头皮,赌着气学习西班牙语,懒懒散散,松松垮垮,自然兴味索然。到了二年级,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撺掇和诱惑,我居然大着胆子开始啃读西班牙文原文的文学作品了。什么塞万提斯、伊巴涅斯、加尔多斯(后两位的称呼虽然不确切,但当时人都这么说),我都觉得高不可攀,而且文字罗哩罗嗦,不对我的口味。不料,无意间,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西班牙文原文的Los pueblos(《城镇》),里面大都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清新可读,一看,作者是Azorin(阿左林),我素昧平生,立即借下,拿回宿舍就啃。后来,又经学长江志方先生的推荐,我读到了戴望舒、徐霞村两位先生从法文合译的阿左林的散文集《西万提斯的未婚妻》(上海神州国光社,1 930年版),再对照原文,学习观赏,欣喜若狂!

阿左林的文风简练、浅白、清纯、细腻,且颇有诗意,大部分原文对初学者来说,难度不算太大,而且实用,特别是文中极富生活气息的活泼对话,老实说,我受益匪浅。记得当时我还将其中的一篇散文《斗牛》从原文译出,与三两同窗好友把玩研讨,好不兴奋!从此,我便喜欢西班牙文。喜欢西班牙语文学了。

孰料,由于种种原因,阿左林的作品,我一搁就是数十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为研究需要,我重读了阿左林,仍为他独特的文字所迷恋。不过,六十年代崛起的拉丁美洲文学,声势浩大的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等一大批文学巨擘于八十年代以降在中国冲击着西班牙本土的所有文学作品,擅写凡人凡事的阿左林几乎被遗忘了,殊觉遗憾。

当然,真正的、有价值的文学是不会消失的,中国记得这位三十年代就在中国文坛颇受欢迎的西班牙作家。一九八二年,徐霞村先生把他与戴望舒先生合译的《西万提斯的未婚妻》改名为《西班牙小景》重新出版;一九八八年,徐曾惠、樊瑞华两位先生从西班牙文将阿左林的许多重要散文译出,题名《卡斯蒂利亚的花园》结集出版;二。一三年,桑农先生又将戴译全部阿左林作品,冠名《塞万提斯的未婚妻》整理推出。我以为,这都为译界借鉴各家译事提供了学习观摩的可贵平台。据桑农先生考证,阿左林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伊始,即受到中国文学界的喜爱。周作人、唐弢、师陀、傅雷、卞之琳(先生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英文和法文翻译过阿左林不少散文,其译品后收入《西窗集》)、何其芳、李广田、冯至、沈从文、林徽因、李健吾、金克木、方敬、南星、曾卓、唐浞、汪曾祺等一大批作家对阿左林极为推崇。戴望舒介绍说阿左林“为新世纪的西班牙开浚了一条新的河流”,评点他的作风“是清淡简洁而新鲜的——他把西班牙真实的面貌描绘给我们看,好像是荷兰派的画”。唐弢认为“阿左林文笔清新,疏淡中略带忧郁,如云林山水,落笔不多,却是耐人寻味”。周作人更是赞叹备至,当年他读到阿左林的几篇小品,即“……放下书叹了一口气:要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写这样的文章呢!”诸多中国作家如何其芳、师陀等,甚至还从阿左林的作品里得到启迪,进行文学创作。当然,戴、徐、卞三位先生所译,并非依据原文西班牙文,而且只是阿左林作品中的很少一部分(戴、徐二位选译自《城镇》、《西班牙》和《西班牙的一小时》,卞选译自《城镇》、《一个小哲学家的自白》等)。现蒙花城出版社不弃,约我从原文重译阿左林,而且,几乎是他的全部重要散文作品。

已有前辈译家戴、徐、卞三位先生的精妙译文在先,而且,他们大多还是诗人、散文大家,又有徐曾惠、樊瑞华夫妇从原文迻译的译品,我还敢挑战吗?

这样一位作家,经戴、徐、卞三位介绍进来,难怪会引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蒙受强敌欺凌的中国的知识界的强烈共鸣。

对于阿左林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西班牙语文学界评价也颇高。西班牙诗人、一九七九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赫拉尔多·迭戈(1899—1986)认为阿左林的作品是“散文诗,是一种真正的、纯真的、洁净的诗歌”。另一位西班牙诗人、一九七七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1898—1984)称颂阿左林为“一代散文大师,西班牙语创作界新情感的创造者”。而秘鲁一西班牙著名作家、拉丁美洲结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二〇一〇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的评价更是形象、生动。他说:“他是一位微型艺术大师,就如同在一枚大头针的针头上描绘风景、在一个酒瓶里用火柴棍搭建舰船的艺匠一般。对于细小次要的东西,对于极不引人注目或者瞬息即忘的东西,对于他的导师蒙田称之为‘普通的’人物,对于微不足道的事物,他情有独钟。他笔下描绘的(其实是创造的)小物件,譬如一把油壶,一个汤钵,常常会具有一种特殊的尊严。他是一位文学建筑师,能用各种色彩细致勾勒出一座城市的侧影,能用看似描写一泓泉水、一道大门、一个服丧的老妇的寥寥数语,令读者深入一座小镇,感受它的孤寂,它的常态,它的习俗,它的颓败,它民众的隐秘的伟大。”巴尔加斯·略萨还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大学时代就开始阅读阿左林的作品了,自此,我一直阅读,反复阅读,从未感到失望。值此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之际,我谨借用这个机会,对先生赐予我的愉悦公开表示感谢。”(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微型艺术大师》,西班牙《国家报》,1992年3月8日)

本书包括作家四部重要小品集,即《城镇》、《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西班牙的一小时》(另附阿左林访谈录一篇),中文分为四卷,删去其中的五篇,按原作出版年份顺序排列出版。译者的意图是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展现作家的主要创作风貌。

在翻译过程中,承蒙西班牙语文学资深翻译家林光先生、著名诗人兼文学翻译家荒芜之女林玉女士的热情鼓励,承蒙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罗马文学专家王焕生先生的帮助,得以从拉丁文原文准确译介阿左林引用的维吉尔等人的诗句,承蒙驻北京和上海的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教授盛力女士以及专攻西班牙语文化的刘轼颖小姐积极寻找并提供原文资料,谨借此机会,特表由衷的感谢。

北京太阳宫

2014年9月15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