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怀抱太阳(中篇小说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选编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夜空渐明,天际显出了斑斓的彩虹。须臾间,日头从地表蹿出来,乳黄色的光顷刻间洒满了整个大地。

直面着阳光,一个老妇平伸双臂站在缓坡上。身上那件蓝色的外罩早已泛白,衣服的襟肘等部位依稀可见蓝色补丁。她的发丝凌乱不堪,像极了牦牛身上错综的皮毛,且已毡化了。这老妇叫阿努金。

迎着早晨的凛冽,临风而立的她眼皮稍稍地眯起,那无神的眼睛里早已蓄起泪水。此刻,正屏住呼吸的她,好像在嘴里咕哝着什么。

在这朝阳的下面,一辆蓝色的集装箱货车在铺满秋霜的柏油路上迎风疾驰。汽车顺着山边的路渐渐明晰起来的时候,阿努金的眼睛也正瞟向了这里。那边,在山一样耸立的黝黑垃圾堆上立刻显现出几个穿梭的人影,他们的衣着正如春天里脱毛的骆驼一样邋遢。阿努金拎着脏皱吧唧的黑袋子和三齿耙急匆匆下了坡。这处有着神似秃头的黄色崖壁的沟湾被人们称作黄崖湾。

阿努金与老头子百代俩人靠着在垃圾堆里拾荒过活。每个早晨,她都会面向刚刚升起的太阳站立,这样就不自觉地养成了与太阳对话的习惯。来到这垃圾堆之前,远在待嫁闺中之时,她这习惯就已经形成。父亲曾经领她到屋子后面的一个被叫作“小羊”的小土包上,讲述了一个传说。父亲满怀期望地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小姑娘到河边取水,她在河边坐了很久很久。这个时候,太阳跑过来把她的上半身拿走了,紧跟着,月亮也跑过来把她的下半身给拿走了。因此,太阳变成了男的,而月亮就变成了女的了。据说,因了这个原因,太阳从此以后就对女人特别地好了。女人长期晒在阳光下就能得到各种能量和美丽容貌的滋养。男人长期晒在太阳底下却对身体不怎么好。反而待在月亮底下,会得到许多力量、能量。从遥远的祖先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崇尚太阳,面对太阳解手、用手指太阳的动作都属于禁忌。太阳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力量,帮人类驱赶黑暗,照耀着大地万物。在这个地球上,除了太阳就再没有其他圣洁的东西了。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有着生机盎然的动物、植物,它也对一切肮脏不堪的东西进行清洁、涤荡。我的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毕生都不要忘记朝圣朝阳和落日啊!……”从那时起,阿努金就坚持这一习惯,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这也是她今日在那土坡上朝圣太阳的因由所在。

堆积如山的垃圾堆上散发出腐烂发霉的异味,这味道从很远的地方就剌鼻子。各种颜色的袋子像彩旗一般在风中摇曳。装满垃圾的蓝色汽车开到这里的时候,后面就跟上了许多衣衫褴褛、手拎三齿耙的人来回跑动。他们戴着类似尖顶的帽子,有的也罩着口罩。汽车蹒跚着爬上垃圾坡,用它庞大的屁股倒行着,冲着垃圾坡斜起那个铁盒子,满车的垃圾就一股脑倾泻下来。跑在车后面那些人此刻像是见了猎物的兽类一样你推我搡地往里挤。旁边,一些猪和狗也凑起了热闹,在撕扯着找吃食。

垃圾车顺着来路开走了。留下那些人低着头用耙子拾翻垃圾,寻找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阿努金扒拉着诸如酒瓶子、饮料罐、储物罐、纸盒、铁丝、骨头、煤块、木头、泥糊的鞋、撕烂的衣物、破掉的袜子……不一而足。人们就这样忙碌着,话也不说,一口气就将一整车的垃圾有条不紊地整理了出来。他们各自守着寻获的东西,得了宝贝一般互相说笑。此刻,太阳已经升高,笼在山顶的雾霜气也散去,天空如同无瑕的蓝色绸缎一般,越发清亮起来。

“今天这车还真是带了不少货来。”胡子拉碴、毛发似毡、脸如锅底漆黑,年近不惑的某人咧起白瓷般的牙齿这样说道。他叫那木拉。

“是啊,是啊。真是苍天保佑啊,今天可真是满载而归喽。”阿努金兴高采烈地说着,归拢她的收获。

“阿努姐!你咋收了这么多饮料罐呀?给我两个呗!”看起来也就是十岁上下,深陷着眼窝、双瞳暗淡无光且瘦小的孩子乞求说。这孩童拽紧他那件没有任何扣子的蓝色棉夹袄的前襟,用双手紧紧地抱在胸前站着。衣服的袖子已经结满污渍变得油亮又坚硬,仿佛能够被铲下来似的。这些人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名字,人们只是看着尚觉可爱的他,都习惯了怜惜地叫他玛牧。

“玛牧,你得学会活着!人都有双手、双脚,为什么别人能够得到很多东西,你却什么也得不到呢。如果像你这样只是揣起双手站着,你可永远得不到饮料罐。孩子啊,要学会动手劳动啊。今天就给你几个罐子吧。从明天起,你得自己捡了,知道吗?”阿努金如是说教着,给了他五个罐子。

五个罐子就这样归了自己,玛牧像是得了五块金子一样兴奋地手舞足蹈。

“你跟着我去家里,我给你那棉夹子缝几个扣子。”

听阿努金这么说,玛牧回应着“那好,走吧”,在地上熟练地跺扁那五个罐子揣在他那破衣兜内,转身要走。(P3-5)

目录

怀抱太阳 阿尤尔扎纳 著 苏布道 译

落在心中的魔影 罗布生 著 洛桑 译

再见吧,瓦柳什卡 色·扎木苏 著 岱钦 译

世界的色彩 扎赖泰·孟和陶格陶 著 陈萨日娜 译

翁根博格达之乡 娜仁高娃 著 席·照日格图 译

序言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的成果陆续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加以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内蒙古担当,更是对文学内容建设的草原奉献!

在那远古蛮荒的曾经年代里,不知如何称呼的一群群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山林间穿梭奔跑,维持着生命的存延。慢慢地,他们繁衍起来并开始有各自专属的族称,然后被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所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山林过起了迁徙游牧的生活。于是,茫茫的草原就变成了这些民族人群书写盛衰成败的出发地。挥舞着战刀和马鞭,匈奴人第一个出发了,紧接着是鲜卑人,然后是突厥人,再后是契丹人、女真人,之后是蒙古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踏着前人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如今,回首望去,他们奔腾而去的背影犹如一队队雁阵,穿过历史的天空渐渐远去……

雁阵飞去,为的是回到温暖舒适的过冬地。而北方民族依次相续地奔腾前去,为的却是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融汇对接。这是一个壮观的迁徙,时间从已知的公元前直到当今年代。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变化,但这种迁徙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岁月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迁徙的脚印一串又一串。于是,经历过沧桑的草原充满了关于他们的记忆。在草原的这个记忆中,有他们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跋涉经历;有他们从部落成长为民族的自豪情怀;有他们建立政权、制定制度、践行管理的丰富经历;有他们敬畏自然、顺应规律,按照草原大地显示给他们的生存方式游牧而生的悠悠牧歌;有他们按着游牧生活的存在形态创制而出的大步行走、高声歌唱、饮酒狂欢,豁达乐观而不失细腻典雅的风俗习惯;有他们担当使命,不畏牺牲,奋力完成中国版图的大统一和各民族人群生存需求间的无障碍对接的铿锵足迹;更有他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达和生存内容的一次次转型与中原民族相识、相知,共同推进民族融合、一体认知、携手同步的历史体验;还有他们带着千古草原的生存经验,与古老祖国的各族兄弟同甘苦、共命运,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灿烂篇章的不朽奉献……

承载着这些厚重而鲜活的记忆,草原唱着歌,跳着舞,夏天开着花,冬天飘着雪,一年又一年地走进了人类历史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节奏,草原和草原上的一切激情澎湃地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在它从容的脚步下发现了如土厚重的这些记忆。于是,我们如开采珍贵的矿藏,轻轻掀去它上面的碎石杂草,拿起心灵的放大镜、显微镜以及各种分析仪,研究它积累千年的内容和意义。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它就是草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向世界昭示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还有它留给往时岁月的悲壮忧伤的英雄主义遗风!这样,当世人以文化为各自形象,与世界握手相见时,内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符号——草原文化!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如今,这一工程开始结果了,并将陆续结出新的果实落向读者大众之手。

在此,真诚地祝福这项工程的作品带着草的芬芳、奶的香甜、风的清爽和鸟的吟唱,向大地八方越走越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乌兰

内容推荐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编的《怀抱太阳(中篇小说卷)》收入建国以来蒙文文学创作中的五个优秀中篇小说:《怀抱太阳》、《落在心中的魔影》、《再见吧,瓦柳什卡》、《世界的色彩》、《翁根博格达之乡》。

编辑推荐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应该是这样。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编的《怀抱太阳(中篇小说卷)》收集了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的“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