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开花落聚散依依
分类
作者 黄世中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春梦石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忆儿时,我家东面的山坡上,村民引种了几十株石榴树。每当榴花怒放,红黄白三色,与绿叶相衬,漫山漫坡,天机云锦。那千瓣丽萼,柔条似烟,真令人心醉!

花开的日子,每天迎着仲夏清晨的微风,我都要来这里漫步,有时也驻足观赏那榴枝在轻风中摇曳的身姿。一天早上,刚走上山坡,坡上似乎已经有人了。瞥眼一看,好像是新近才来的那位女教师。正准备向老师行个礼,她就微笑着说:“早上好!你是哪个年级的?”

“六年级。”

“哦,秋天就可以上中学了。”

“是,老师……你也喜欢榴花?”

“喜欢。上个月知道有这样一个好去处,就来了。”

“上个月?还没开花呢!”

“是还没有开花。不过,明代李东阳诗说:‘纵遣无花看亦足。’虽然没有花,但是绿叶有时比花更好看。我存有一张照片,是我家院子里的一株安石榴。我很喜欢榴枝和榴叶。李义山《石榴》诗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就没有提到榴花。”

我从小由父亲教读唐诗,尤其是李贺和李商隐的诗几乎全都读过,知道她话中有深意,但猜不透她寄托了什么意思。心里想,不可对老师随便提问,何况还是一位新来的女教师,也就不敢多言,只是说:

“我读过这首诗,但意思还不大明白。”

回忆这位女老师来之前两天,就听校长说起,她在一个大户人家当家庭教师,课教得很好,后来辞职,应聘到本校的。

我壮壮胆,笑着说:“名册上看到,老师叫林玉霞……”

“是,谢谢你。”

林玉霞先是看了海榴、饼子榴、火石榴,然后又转去观赏干瓣粉红、干瓣大红,最后在一株千瓣黄白相问的榴花前面,停了下来,轻轻地抚摸着花瓣,似乎是十分爱冷。她伫立在花前,凝睇了好长时间,忽然转过身,问道:

“你好像知道很多诗词,知道欧阳修的两旬诗吗?”

“父亲只教我唐诗、宋词,欧阳修的词读过几首,诗却没有读过。”

林玉霞老师吟道:“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

看她那如痴如醉的神情,我不禁心里想:榴花今日又找到一位“知音”了。

此后,我常在东山坡地的榴园里,遇见林玉霞老师。她有时摘一两支回去,放在案头清供,有时则在园中流连忘返,甚而携带一本书,在榴下消磨个小半天。我因此同林玉霞老师渐渐地熟悉起来,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从交谈中,我知道了一些关于她的身世。

“九一八”那年,她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母亲早逝。1947年,父亲又患了肺结核,赋闲在家,家庭陷入困顿。她只好到一个国民党军官的家里,给军官的女儿当家庭教师。后来,鬼使神差地,她成了那个军官的三姨太。这一来,她在家中就成了军官大太太和二姨太的眼中钉。大太太女儿书读得不好,就怨她,到后来甚至破口大骂,扇巴掌,不给饭吃……

1949年4月,那个军官一家人逃之天天,不知去向。她失业了,父亲有病,还要靠她挣钱买药。据说,一支盘尼西林(即青霉素),就要花去她一个月的薪金。为了父亲,她只好到我们小学再执鞭任教。

林玉霞老师给我看了她母亲画的一幅红色的石榴花,画中还缀上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她说:

“画面上这株红榴花,母亲称它叫‘安石榴’。榴花下面的小女孩,就是我。年轻时我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作品,”接着她说,“石榴原产于中亚的伊朗等地,张骞通西域后带回汉朝。汉朝人说石榴出自安石国,大约是今天伊朗的东部,所以就称它‘安石榴’。”

林玉霞老师似乎想再说什么,却停下了没有继续说下去,而迅速转过身去。等她再回过脸来,我看见她眼睛有点红湿,说:“母亲去世了,父亲患病在家,我就只好挑起担子了。本来自己也曾想到上大学,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

“老师,你积攒一些钱以后,也能上大学。”

林玉霞苦笑了一下,只是摇头……

1950年秋,我到城里上中学,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林玉霞。

1956年秋,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外省一所师范大学历史系。报到的那一天,在历史系办公室,一位年轻女子在我的前面,刚好办完报到手续。她转过脸来,我迟疑了一会,很快就认出她就是林玉霞。

“林老师……”

林玉霞笑了笑道:

“不是老师,我刚刚看到报名册上有你的名字,我们现在是同学了;不过,你是应届,我是‘调干生’。”

我和林玉霞竟然在这样的场合相遇!心里想,人生邂逅,成为师生,成为同学,或成为别的什么关系,纯粹是一种偶然。我忽然想起,当年她曾引用欧阳修的两句诗,就随口道:“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

“你知道欧阳子这两句是从谁的诗脱化而来的吗?”她问。

“不知道,你说。”

“《旧唐书》的《文苑传》记载:隋炀帝的监察御史孔绍安和夏侯端,都当过李渊军队的监军使。后来李渊起兵反隋称帝,就是唐高祖了。夏侯端先归唐,授三品官;孔绍安归唐在后,晚一些,只授给五品官。有一次在御苑侍宴,李渊指着榴花让孔绍安题咏。孔绍安即席赋了一首‘永明体’小诗:‘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欧阳修的‘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就是从孔绍安的小诗脱化而来的。”

我听了,说: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孔绍安咏石榴是有感于仕宦的不遇,欧阳修似乎是咏爱情的失落。”

“说的是,欧诗有‘絮乱丝繁’可证,但也未必不有身世之感。像孔绍安和欧阳修的榴花诗,就是既可以言情,又可以喻道。‘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不仅使消逝了青春的痴男怨女产生一种伤春的情怀,同时也让一切因失去机遇而事业无成的人,感到春期永逝,从而引起一种美人迟暮之叹。”

我静静地听着,想到林玉霞六七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不无感慨地说道:

“您曾想到上大学,将失去的青春,抢救回来。上苍不负有心人,您的努力实现了……

P23-25

后记

这是一册诗文合集,含散文与随笔九十余文,又新、旧诗歌及集句、楹联等。

笔者在高校教授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史,学术研究主要则在唐宋诗词。文学创作,只是业余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偶尔为之。

年轻时,曾将诗文、小说的写作,当作一种理想和追求。可大学进入历史系,兴趣很快就转移到学术上了。然每每回首,对于未能从事文学创作,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1969年6月的一则日记,曾有自度曲《潇湘水云》一首:

悠悠魂梦过潇湘,

独立苍茫。

欲寻湘妃无觅处。

山也寂寂,

水也凄迷,

寒鸦数点天际。

欲穷河源问织女,

灵槎西溯。

但湘漓分派,

南北东西。

且涉漓江采芙蓉,

回梦潇湘水云无限意。

在曲词未了,日记赘言云:

义山《有感》诗云:“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余亦胡诌此

长短不齐之句。今而后,谁人睹此,当知有寄托,莫作情诗读。

“回梦潇湘水云无限意”,寄托了对文学创作的“无限”眷恋。2005年告别杏坛,除继续将350万字的《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完成并在黄山书社出版外,立即“回梦潇湘水云”,去寻觅“妃子”,开始着手整理年轻时积累的辛亥革命史料。2008年,赴美国定居,第二年即完成并出版55万言长篇小说《昨夜群星陨落》。至于新旧诗、散文随笔,因其相对短小,即在教授生徒和学术研究之余,就曾胡乱刊了百余篇,并有二文在某评奖会上获奖。2010年2月,选编了八十万字,汇成《昨夜星辰》(上下),由王蒙先生题签,交由华龄出版社印行;新旧诗则随意选了约百篇,以《潇湘水云》为题,在环球出版社出版。算是从“漓江采芙蓉”折回“潇湘”,寻觅“妃子”;正不知“妃子”首肯否?

近年将重点一直放在长篇小说《血魂》的写作上,《相忘于江湖》《风雨兼程》尚在修改之中。余之散文随笔,随即选录、修订、汇编,成此三十余万言之《花开花落,聚散依依》。

根据题材,约略分为三辑:卷上《前尘烟梦》(散文)、卷中《人生如梦》(随笔)、卷下《风灵雨梦》(新旧诗歌)。书末附录几位友人为笔者几种小书所写之序言及评论。这些学界友人均与本人交情深厚,其中有的人已经仙逝,留下些些评述,亦雪泥鸿爪之意。

是为后记。

目录

卷上 前尘烟梦

乡梦紫薇花

何处寻觅洛阳花?

乡思

忽然想起故乡的杨柳……

怀念五针松盆景

留得枯荷听雨声

寂寞的白杜鹃

春梦石榴花

朝开暮落花

千山雪拥,马后桃花

灵峰点梦

梦回“听雨楼”

特拉华湾忆念母亲

西风寒云落日

《江河水》的悲声

柳浪没有莺声

——漫忆西湖“柳浪闻莺”,还有一个人

情缘紫藤花

没有去看青梅竹马

——忆念圭峰小学,还有小伙伴陈缓歌

从洪水中趟过

第一次害羞

一丝淡淡的忧伤

筝弦突然断了……  

无定河边

——古战场的沉思

过零丁洋

明代状元杨慎和“滚滚长江东逝水”

沙湾访郭沫若故居

淡月疏星

秋之为气也萧索兮……

秋风,落叶,秋雪

过建溪黯淡滩

卷中 人生如梦

淡定人生,行云流水

人生永远处在一种“等待”之中

闲话人生如梦

再说人生如梦

五味人生

——酸甜苦辣成

人生与心物感悟

——心理时空与物理时空不等同

撑大胸怀与空明心境

——感悟贤人与高人

中庸,中行,中和

——一分为三与执两用中

养生,处世,审美

——天人合一与儒道的天道观

比德、移情、同构

——兼论物象、心象、意象

历史是一笔糊涂账

中国不存在奴隶社会

——兼论邦国社会、封建社会与专制社会

三千年前中国殷人东渡进入墨西哥

——在哥伦比亚彩虹中心的讲座(提纲)

隋代杨上善最先提出并阐述“一分为二”

中国思想文化的元范畴

说“道”

说“气”

说“阴阳”

说“境”

说“韵”

中国山水诗的孕育

曹公父子催生了中国山水诗

谢灵运的永嘉山水诗

乡关失路悲,归去烟中远

——孟浩然与张子容泛舟温州永嘉江二首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疏解

——附校注、集说、集评

李白轶事集录

杨贵妃入宫处子说

子夜,杨妃鬼魂的悲歌

杨贵妃的结局与《长恨歌》的立意

——在美国特拉华州的一次讲座

商山隐者与行义之山

隐篇秀句义山诗

千古言情第一人

《锦瑟》与庄生梦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疏解

民族音乐家王洛宾

薛宝钗名寓“分离”说补笺

“薛宝钗”不会写七绝

——评刘心武拟宝钗作《十独吟》

贾宝玉与史湘云联句既出韵又未对仗

——略说《刘心武续红楼梦》中的贾、史联句

不要愧对了诗的国度

——不懂中国诗词曲赋的当代作家,不要续写《红楼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窗前明月枕边书

墨史与家藏之墨

杂说茶书与品茗

一生坎坷为情多

——《古代诗人情感心态研究》后记

四易其稿,分类编纂

——《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序

风风雨雨四十年

——《钗头凤与沈园本事考略》序

块然天地间

——《与石居论集》自序

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唐诗与道教》前言

中国小说近百年才受到重视

——《昨夜群星陨落》出版感言

《血魂》(长篇小说)后记

《潇湘水云》(诗选)后记

《谢灵运研究丛书》编辑缘起

胡适写给沙菲(陈衡哲)的爱情诗

——兼谈自由体和新格律体

 说“宫墙柳”“东风恶”与“错莫”

 “鬼月”说“鬼”,兼及酆都鬼城

 关于“三八”“十三点”“二百五”的出处

卷下 风灵雨梦

恋情诗

 镜花水月

 苦涩,青青的梅子

 江上柳如烟

 晓雾朦胧

 梦幻的歌

 绯红的轻云

 飘瓦的梦雨

 五月十三

 心灵的镜

 白了梨花,红了杜鹃

 梦里心问

 执子之手

哲理诗

 圣人、常人、坏人

 栖息与复归

 自然人与社会人

 人生何处不悬空!

 广漠

 儒、道、佛、我……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感怀诗

 雨夜花

 云雨

 阊阖诗魂

 水的感怀

 诗是什么?

 梦是什么?

 爱是什么?

咏物诗

 风行水上

 春颼轻拂

 春笋

 竹歌

 紫竹幽怨

 出水芙蓉

 落叶

 昙花

乡情曲

 西风寒云落日……

 梦雨,雨梦……

 思乡曲,梦中的紫薇花

 故乡的小溪

集句

 旧作楹联选萃

附录 承教录

关于《钗头凤》(电影文学剧本)致作者函(郭沫若)

《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序(朱东润)

《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序(王蒙)

《中国古典诗词考证与解读》序(傅璇琮)

灵犀一点此传心

——评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李翰)

多解导读李商隐诗

——读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祝从善)

半世纪缘结李商隐(金丹蒙)

半生磨一剑,情钟李商隐(黄益群)

山河风景元无异苍松有幸吊英魂

——评长篇历史抒情小说《昨夜群星陨落》(李艺)

不应忘却的故事

——读《昨夜群星陨落》(佩玉)

快乐的“蛀书虫”(金辉)

学者型藏书家黄世中(王长英)

访黄世中“与石居书屋”(《温州都市报》记者)

后记

序言

花开花落两由之(代序)

东坡《水调歌头》结拍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人生圆时,是阖家团聚,是亲人相依,是友朋契合;是学业有成,是工作顺利,是远景灿烂……这时,你会觉得生活似酒,流年似歌;如痴,如醉!

但是,人生不总都是“圆”时,大抵是“缺”多而“圆”少。

有时为了等那么一回“圆”,要相隔数十年!所以人们心中,总是有悲欣,有不足,有残缺。是以东坡《水调歌头》,始终如此震撼人心!这结尾的一拍,实在可以同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匹。

人在特定情景下,会感受到人生的“圆”,而在另外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却每每更多地体验了人生的“缺”。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却谁也无法预测它什么时候“圆”,什么时候“缺”,往往只是“听天由命”,然后感叹地说:

“随缘任运吧,花开花落两由之……”

人生到了感叹地说一声“随缘任运”的时候,境遇大抵都不怎么顺利,恐是“缺”了,或即将“缺”了。

但是,我们总还是得活下去,还是得同命运抗争,总希望“缺”了能很快就“圆”起来;而“圆”的时候,又总是希望能“圆”得长久一点,最好是不要“缺”。但是,这可能吗?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成功,也必然会有失败,有远景灿烂的时候,也必然会有前程黯淡的时候。所谓生离死别,成败转头;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如此而已!

庄子说,生乃死之徒(延续),死乃生之徒。可知生死转化是人生之常态。庄周化蝶,蝶即庄周,庄周即蝶,人生不过是一场“蝶梦”。我身不过三十几种元素组成,火化时,70%的水分变成蒸气“升天”,其余的钙、碳、铁、磷、钠、钾、锌、镁、硒……则全在骨灰之中,最终是与泥土一同进入地球,这30%自然是“下地”。但是不管是“升天”是“下地”,它都存在于地球之上,参与万有的新陈代谢,在新的一轮中化成各个物种,包括有机的植物、动物,以及无机物等等。正如庄子在《大宗师》中对于死亡的论述,他借子犁对子来说:“(死)将把你变成什么?把你送到何方?把你变化成老鼠的肝脏吗?把你变化成虫蚁的臂膀吗?”

所以,人死了化为鼠肝,化为虫蚁的臂膀,化为什么都无所谓。其实,老鼠、虫蚁死了,也可能进入人体成为人身上的某些元素。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延续;聚是散的延续,散是聚的延续。生死依依,聚散依依,勘破这一点,则生离死别无悲欢,生死聚散两由之。所谓看惯了秋月春风,也就不管它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亦花开花落两由之。

人,就是以圆始而以缺终;以降生始,以复归终。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圆缺的怪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对待人生,应该勘破悲欢离合,生死存亡;管他月圆月缺,云卷云舒,一切顺其自然,随缘任运。借用鲁迅的一联韵语: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2009年2月15日于榕城旅舍

内容推荐

《花开花落聚散依依》为黄世中的诗文自选集,共分为“前尘烟梦”“人生如梦”“风灵雨梦”三卷,体裁分别为散文、随笔和诗歌。书稿从整体上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与文化的思考,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化价值。

编辑推荐

黄世中著的《花开花落聚散依依》是一册诗文合集,含散文与随笔九十余文,又新、旧诗歌及集句、楹联等。根据题材,约略分为三辑:卷上《前尘烟梦》(散文)、卷中《人生如梦》(随笔)、卷下《风灵雨梦》(新旧诗歌)。书末附录几位友人为笔者几种小书所写之序言及评论。

笔者在高校教授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史,学术研究主要则在唐宋诗词。文学创作,只是业余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偶尔为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