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学走路
等不到一岁生日,荷包就正式会走了。我其实不愿意他太早会走,要知道,一只宝宝满地爬行的样子有多么欢乐,就像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小猫。在电脑前坐着,听见嚓嚓嚓的声音,低头一看,他已经爬到脚旁边了,努力仰起来的小脸上满脸坏笑。可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荷包要走路。
但荷包决不肯承认自己会走路。当我们用带子松松地拉着他,他便愉快地踏踏踏地走起来;我们偷偷地放下了带子,若他没有觉察,他便仍旧愉快地走;若他忽然觉察到了,也并不惊慌,而是顺势匍匐或者蹲下。荷包是个好孩子的地方还表现在,他并不生气于我们的恶作剧,而是好脾气地、自嘲地笑起来。
纸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荷包隐藏不住自己会走路的真相了。他得意地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咬着一只手,流着一点晶晶亮的哈喇子,一只脚有点拖拉,像是中风后遗症那样。
学会走路这件事让他太兴奋了!半夜一点他还在吱吱地叫啊,扑腾啊,翻滚啊,欢庆自己正式变成了一个直立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不过,荷包得意得太早了!没几天,他生了一场病,病中都是抱着搂着,好不容易好了,他忘记了自己曾经会走路过,又变成了一只满地乱爬的宝宝。
但是,仅仅两天时间,荷包便重操旧业,开始独立行走,而且还开发了新功能——只见他把两手杵在身体两边维持平衡,手腕还不停地转呀转,假装是飞机螺旋桨。他甚至还学会了一项新本领——向后转!病前他在行走的时候,若我在背后喊:荷包!荷包!他并不停下,也不回头,而是迅速地抵达最近的码头——墙壁或者床,然后才回过身来。现在呢?只见他原地停下,思索了一会儿,便开始向后转的分解动作,小碎步挪啊挪,很快地转过来了!他得意坏了,却偏偏很含蓄地使劲收着,不过不小心,还是控制不住地流下了兴奋的哈喇子。
我家厨房在最北边,然后是客厅、卧室,阳台在最南边;荷包奶奶在厨房,荷包爸爸在阳台,荷包端坐于客厅的地上。我说,来来来,妈妈牵你的手去阳台找爸爸。荷包兴奋地拉着我的手一路小跑来到阳台。玩一会儿,我说,来来来,妈妈牵你的手去厨房找奶奶。于是,荷包又兴奋地拉着我的手一路小跑来到厨房。来来回回很多次,荷包每次都十足地兴高采烈,好像要奔向从未见过的广阔天地一般!
碰头呀,爱情呀
荷包在桌子底下玩儿,姥姥在一旁唠叨:你再不出来,就要碰头啦……
话音未落,嘣的一声。所有人的动作都停止了,因为那个声音挺大。
荷包很庄严地不吭声。一两秒钟之后,他大声宣布“碰头呀”,然后嚎啕大哭。
很值得纪念。因为这是小朋友遇到突发事件后,第一次首先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或者哭来表达。
后来我想,荷包肯定是在电光石火之间,明白了什么叫作“碰头”,于是忍着疼痛,先用语言把这个感觉表达出来,再用身体语言表达。
这是他第一次说这个词。后来这成为我们家一个典故,他以后每次碰撞,我们都会幸灾乐祸地模仿他的模糊发音:碰头呀——!(他不会发L音,总是自动转为Y音。)于是他总是来不及哭就笑起来了。
也许多年后有一天,荷包会在电光石火之间,忽然明白,什么叫作爱情。他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叫“爱情呀——”?
想起来我就觉得很有趣。
P6-8
握住手中沙
阳光真好。
所有的阳光日我都觉得很幸福。
阳光照在我的书桌上,楼下一群连幼儿园还没资格上的孩子们在老人的看护下正在咿咿呀呀,或者叽哩哇啦。时间真快,不久前荷包也忝列其中呢。
时间就是手中沙。
刚结婚不久,各路人马都来劝说我要孩子。我一律振振有词地顶回去:“我认为二十当头的这十年比三十当头的这十年有质量多了。我要把握住这段时间,做一个自由的人。”其实,怎么自由才算自由?怎么把握才叫把握?把握就是握紧手中沙,眼睁睁看着它簌簌落下。
过了三十岁,忽然有一天,生物钟当当地敲响,觉得两只胳膊空空荡荡,想要抱着一团软软的肉,亲它爱它。路上看到小婴儿就走不动路,回到家赖着老公:你假装是个小婴儿好吧?你假装喊我妈妈好吧?老公左挡右挡,不胜其烦。其实我也很烦:喂,这个人怎么这么大一只,太不好玩了!
于是有了荷包。荷包四个月大的时候春暖花开,第一次抱着他到楼下游行,原以为他会心花怒放,没想到小人儿从头到尾表情严肃,甚至不抬眼睛看东西。后来才想,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没见过的,他没见过路边那么茂盛的蔷薇花,没见过汽车,没见过高楼,没见过那么多的人,也许他很恐惧,就像我们忽然深陷到一群群恐龙、一群群猛犸的包围中一样。但他不会表达,他甚至也不哭,只是很沮丧,这个世界仿佛不如他的意。
而我紧张地抱着我的肉宝宝,像每个人都要抢走他一样,真是“敝宝自珍”。
再不久,荷包加入到一堆尿布小孩之列,开始在楼下歪歪扭扭地走路,哇啦哇啦地学说话。我在楼上看书,常常听见他兴高采烈地到处招呼人:呀呀——!呀呀。其实是“爷爷”。
我看一会儿书,就站在窗口往下看,看着荷包四处奔跑着,积极地展开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初的社交。活了三十多岁,这种场景最让我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再然后,荷包要上幼儿园了。第一天送他上幼儿园。他不知所以高高兴兴地去了。下午去接的时候,老远地看见他被老师抱着站在门口,眼睛里噙着一颗小泪珠。抱着哄着往家的方向走了好远,那滴眼泪才顺着小脸蛋流下来,叮咚一声落在我的肩膀上。
当妈的都会永远记得那滴含了很久的小泪珠。
后来就爱上了幼儿园。每天早晨,荷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到楼梯拐角处的时候响亮地给着我飞吻:妈妈我爱你,妈妈再见,妈妈你关上门吧。
于是,阳光好的时候,满世界都是一两岁小小孩儿吱吱呀呀的声音,里面却不再有荷包了。
现在呢,荷包长成了一个少年,在少年的世界里生活。那个世界他的妈妈进入的时候需要敲门。
在他全心全意依靠我的时刻,我给了所有我能给的。但不管怎么努力,生命就是欠缺和遗憾。
曹文轩在《草房子》里说: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那其实是一句伤心的话吧。
怀荷包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梦,大早晨摇醒老公强迫他听——有个白白胖胖的婴儿,远远地坐在地上,喊我妈妈。
时间,你是手中沙,你在不停落下。
我只能记住你扬起的金色粉尘,记住你带来的温柔的光。
火锅著的《为荷包记(精)》讲述了荷包的妈妈记下了荷包从小到大有趣的事。这些事情只有妈妈看得到,只有妈妈写得出。诙谐的文字配上充满童趣的插图,送给将来要当妈妈、刚当妈妈、当了很久妈妈的女人,或者忘掉了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人。
为了握住时间的沙,她用心记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快乐的,无奈的,惆怅的……
不夸张,不做作,真实自然的亲子日记,分享热闹温馨的家庭记忆。
读这本火锅著的《为荷包记(精)》,就像又抱了抱小时候的孩子,又抱了抱小时候的自己。
本书送给将来要当妈妈、刚当妈妈、当了很久妈妈的女人,或者忘掉了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