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管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春秋)管仲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管子》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群学者托名管仲所写的书。它将道、释、儒、法、兵各家思想的精华融为一体,内容庞杂,论述深邃精奥。其中极具特色的是他的“富国”主张和消费刺激就业的经济论,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中的奇异一笔,而且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内容推荐

管仲著的《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管子》一书以黄老道家为主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

目录

出版说明

牧民

形势

权修

立政

乘马

七法

五辅

法禁

重令

法法

兵法

小匡

霸形

霸言

君臣上

试读章节

牧民

【原文】

凡有地牧①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举辟②则可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③,四维④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⑤;守国之度,在饰⑥四维;顺⑦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⑨,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璋⑩两原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右国颂

【注释】

①牧:统治、管理。牧民,即治民。

②举辟:尹知章云:“举,尽也,言地尽辟,则人留而安居处也。”戴望云:“举、处为韵。”

③服度:服,用;度,法制。六亲:即父母兄弟妻子。

④四维:即礼、义、廉、耻。

⑤文巧:郭沫若云:“文巧,犹奇技淫巧。”

⑥饰:通“饬”。饬四维,即正四维。

⑦顺:通“训”,训导。

⑧明、祗、敬、恭:四字同义。祖旧:颜昌峣云:“祖谓宗亲,旧谓故旧。”

⑨菅:疑“荒”字之误,怠惰。荒、旷为韵。

⑩璋:塞也。两原:尹知章云:“谓妄之原,上无量也;淫之原,不禁文巧也。”

悟:疑为“信”字之误。信、神为韵。

校:尹知章云:“校,效也。君无所尊,民亦效之。”

【译文】

凡是拥有土地、管理百姓的君主,一定要致力于四季的农事,确保粮仓的贮备。国家财力充足,远方的人就会来归顺;荒地都开发了,人民就会留下安居;粮食充实,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百姓就会懂得荣辱。君主实行法制,六亲就能团结;四维得到推行,君令就可以贯彻。因此精简刑罚的关键在于禁止奇技淫巧,巩固国家的准则在于整饬四维,训导人民的办法在于尊敬鬼神、山川、祖宗和宗亲故旧。不重视天时,财富就不能增长;不重视地利,粮食就不会充足。田野荒芜,人民就会怠惰;君主无度,人民就会妄为;不禁止奇技淫巧,人民就会放纵;不堵塞这两个根源,刑罚就会大量增多。不尊敬鬼神,小民就不会信从;不祭祀山川,威令就不能远播;不敬重祖宗,百姓就会仿效;不尊重宗亲故旧,孝悌就不完备。不推行四维,国家就会灭亡。

以上为“国颂”。

【原文】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①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②,义不自进③,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右四维

【注释】

①错:衍文。

②节:规范。

③自进:妄自求进。

【译文】

国家有四维。一维断绝,国家就会倾斜;两维断绝,国家就会危险;三维断绝,国家就会倾覆;四维断绝,国家就会灭亡。倾斜可以扶正,危险可以挽救,倾覆可以再起,灭亡就不可恢复了。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有礼,就不会超越规范;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趋从邪曲。因此,不超越规范,君主的地位就安定;不妄自求进,人们就不会巧谋欺诈;不掩饰过错,行为就自然端正;不趋从邪曲,邪恶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以上为“四维”。

P1-3

序言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在2000多年文化流传的历史长河中,在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的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智慧。

习总书记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理解古代先贤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我社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宗旨,组织出版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我们从传统文化经典中精选了30种,作为第1批隆重推出,并精心设计,译注,以期达到深入浅出、今古相合、适宜广大读者阅读的效果。

本套文库有八个特点:

一、选目精当。入选这套文库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历经时间的积淀和考验。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旨在培养优良家风、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称的《颜氏家训》,等等。

二、注重实用。这套文库收录的经典图书,参照了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并强化了全民阅读需求。

三、这套文库所有收录图书,均依据版本进行了仔细校勘和认真编订,确保原文准确。同时,在校勘过程中,还对原编著者的笔误、录入错误予以订正。

四、节选适宜。这套文库定位于普及读本,对于《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阅微草堂笔记》等卷帙浩繁的古籍,我们特邀专家团队作了精当节选,辑录了最精彩、具代表性、最为历代读者传诵的篇章,努力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不朽经典的精髓。

五、注释精准。在这套文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注意精选古文中读者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的文字进行了认真注释,并全部由学者进行审定,保证了学术严谨性和文字准确性,从而力求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难度。

六、译文畅达。这套文库还邀请了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专家,按照“信、达、雅”的标准,对译文进行了认真梳理,确保意思准确,行文畅达,文字优美,力求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汉语之美。  七、阅读方便。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这套文库的译注过程中,我们还特意穿插了许多对文化典故、文化常识的解读,如古代制度、职官、服饰、器具、习俗等,力求帮助广大读者在欣赏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增加古典常识,提升文化修养。

八、插图精美。我们专门为这套文库选配了精美插图,以增加阅读之雅趣,提高本文库品位。这套文库插图笔法精细、图像生动、印制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因此,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是弘扬文化、传播经典的读本,希望能对全民阅读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在编辑过程中虽然进行了反复审读、校订,但限于水平,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及时更正。

编者

丙申年夏

书评(媒体评论)

当下国学热潮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一个民族除了要接受外来的先进东西,还要对本民族过去的东西有一种扬弃,糟粕要剔除,但是精华的部分更需要发扬。

——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历史学者 纪连海

古人云“经史者,国学之根柢也”,故而,年轻人要多读经、史,也就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哲学与史学。年轻人读书不是要博闻强记、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树立心中的根基、志趣,所以,要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去历史深处找寻属于自己的师法与传承。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为大家阅读经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文化学者 郦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