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上一年级的小王,今年18岁,15岁时从四川来美国留学,在美国的东北部读了3年的高中。她在接受我访问时说:“以我的角度来看,在美国上高中比国内压力大很多。”
小王说,首先,一个人在国外完全靠自己,尤其是刚来前几个月,要花很多时间适应环境。然后,因为她是在东北部上高中,那里的人相比其他大城市的人比较穷也很少接触到外国人,特别是亚洲人,所以想要跟当地人交朋友特别难。还有,虽然平时学的东西可能比国内简单,但做作业全部要靠自己,不像在国内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抄。尤其是在高中毕业之前,大学的申请都靠自己去写,想写好要花很多功夫,然后送去给学校老师修改再自己网上提交。那段时间她每天熬夜写申请,再加上要做其他一系列的准备,忙得不可开交,非常疲惫。总的来说,在美国读高中想要取得好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广西来到纽约的17岁的留学生小覃,正在读高中。她对我说:“在美国高中,学习的压力主要源自语言问题,因为英文不如本土学生,学习各个方面都比当地的同学吃力,课下要经常自习才跟得上学校的课程进度。”
来自北京的留学生小李,在美国从9年级读到12年级,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他对我说,出国留学前,以为来美国读高中很轻松,到美国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根本不轻松。在他看来,八九年级之前的美国中小学生上学很轻松,但读高中的最后几年压力非常大。他说:“在美国读高中轻松只是个传说。”
我注意到有不少教育专家对比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也认为中国学生在美国读高中压力大。其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饶毅就说过:“如果把美国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绝对不会是减负而是增负。”
以我个人对美国高中教育的观察与了解,在美国读高中表面上轻松,实际上是外松内紧。我略加归纳大约可以说有“两松”和“两严”:
一是高中学生上课很轻松,但老师对作业和考试的要求很严。
二是管理差的美国中学对学生要求很松,好的美国中学对学生要求很严。
先谈第一个“松”与“严”。在美国上高中,学生上课的情形的确是轻松愉快的,老师与学生经常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不像中国许多高中,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极少互动。但是对于学生的作业和考试,美国老师的要求却很严。
美国高中生的作业并不见得比国内学生少,只是作业形式相对自由,但强度却不轻。美国高中科目多,作业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做作业、写报告,有时一项作业要写几天。从初中开始,美国中学生的作业最突出的特点是阅读量大,英文原著都是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的负担不仅仅来自课本、教材。因此,不少学科都要求学生阅读大量参考书。有人做过统计,美国高中生一年需要背约52公斤重的课本和必读书,一些选读的参考书尚不包括在内。仅仅阅读量这一点,美国高中生的阅读量可能是国内高中生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另外,各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表现独立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再加上英语上的障碍,读高中的小留学生要完成作业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比之下,国内高中生的作业,大多是练习题和试卷,都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按要求去完成,最后得出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单单是看完成作业一项,美国高中生究竟轻松不轻松,就很好判断了。美国高中大多数上午七八点上课,下午3点多下课,一共上6节课。一般高年级的学生修的课程都较难,每门作业布置的时间上限是55分钟,如果一人修5门,5个55分钟就是4个多小时,作业负担相当重,很累人。许多小留学生常常要挑灯夜战写作业,到夜里12点才能休息。
加利福尼亚州圣心高中的学生杰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年升上十年级,我觉得真是太忙了。在圣心高中,人人都很忙。今年我的功课很多,考试也很多。除了周末以外,天天都要开夜车,不然作业就会做不完。
“我每天上学的行程都非常紧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6:40分起床,然后马上去上学,每天有5门课。放学后,一回到家就要写作业。因为经常很晚睡觉,所以天天都觉得很累。我忙到没办法从事任何自己喜欢的活动。虽然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但是时间还是不够用。我看我今年会忙不过来。”
P8-9
出国留学,对了解世界、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无疑是有益的。谢荣镇先生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以其所见所闻及独特的视角收集、整理了百余例留学的真实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读者在准备留学或在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学习、生活、工作、感情、人际交往、个人安全。等等,读者既可以从成功者身上学到经验。也可以从失败者身上汲取教训。我愿推荐给大众读者。大家读后若或多或少有些收获的话。我将会感到很欣慰。
——刘碧伟,现任中国驻丹麦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原总领事(大使衔)
《留学之路——你应该知道的故事》是一本所有要出国留学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的好书,你不妨认真读一读这本书,对如何在留学路上避免失败,获得成功。或许会有很好的启迪。
——左福荣,中国驻俄罗斯海参崴总领事馆原总领事、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原大使
本书是近些年来涉及留学主题方面的一本非常接地气的好书,完全可以作为“留学须知”“留学指南”来阅读,作者把出国留学真实的一面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殷切希望这本书对准备出国留学和已在外留学的学生及家长能有所帮助,真诚期待莘莘学子在平安留学、成功留学的道路上,能够多一点阳光,少一点阴霾。
——单耀忠,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原教育参赞、教育部退休干部
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望着窗外东方渐渐升起的曙光,我忘掉了熬夜的劳累,心里不由舒了一口气,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完成了。
随着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美国的情况不了解,盲目送孩子出国留学,导致了不少严重问题的出现。于是,早在三年前,我就希望把自己在美国十多年来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出来,让国内读者对美国的学校和留学生的真实情况有一些感性认识。我的恩师刘培育先生很支持我的想法,鼓励我写好这本书。
没想到动笔伊始就遇到了很大困难,主要是我的工作很忙,平时根本抽不出整块时间来安静写作,往往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才能下笔,经常是直到旭日东升才停笔。有的文章我要反复推敲、修改,也花去不少时间。可以说,这是我多年来着力最多的一本书。
书中所有故事,大部分是我亲身经历或见闻,部分取材于美国媒体,有的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用了化名,但事情都是真实的。
除了列举求学各方面的事例,书中用了很多篇幅谈到了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列举了不少案例。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沉痛的教训,引起留学生和家长们的警觉与重视。
另一个重要着墨点,是工薪家庭子女留学的问题。笔者用了许多事例,鼓励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出国留学,通过争取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同时去争取自己应该获得的福利。
我并非留学专家,对留学问题的许多观点,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见,仅供读者参考。不足之处,请有关专家多多指正。
在此特别感谢恩师刘培育先生的支持与指导,如果不是恩师的鼓励,也许这本书难以完成。本书引用了一些网上的数据,在此一并对网络数据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并越来越年轻化。在出国留学的家庭中,有的人在出国前对留学国家有关情况比较熟悉,有的人不太熟悉,甚至存在误解。在留学生中,有的人比较顺利地完成学业,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有很好的发展;有的人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经历了不同的挫折,甚至受到严重的伤害。
朋友,摆在你面前的这本《留学之路——你应该知道的故事》,是作者谢荣镇经过多年的思考,专门为想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及家长写的一本书,书中提供了多个在美国留学的案例,计划去其他国家留学也可用做参考。本书作者是20世纪80年代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新闻从业者,现在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总发行人。他的儿子是在美国读的中学和大学。在美国的这些年,他帮助过一些亲朋好友的子女到美国留学,同许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亲身经历和新闻敏感,让他对留美中国学生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本书问世之前我有幸浏览了大部分书稿。我深受感动,这是一本值得认真读的书,更是一本值得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认真思考的书。书中所说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或亲自考察过的,书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想法都是作者经过认真思考而得出的。在读书稿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那一份责任感和书中传递出的亲切感,他像是在回答朋友们的问题,也像是给朋友们的一些提醒。我曾把部分书稿内容说给我身边的朋友听,他们一致认为书稿的内容真实可信、针对性强,非常有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会长,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董事长
刘培育
《留学之路(你应该知道的故事)》作者谢荣镇用在美国生活近20年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以新闻工作者的敏锐触觉搜集整理了近百个真实的留学生故事著成本书,这些故事围绕着留学前的准备和留学后的学习生活等具体话题,有助于准备留学的读者对美国的学校和留学生的真实情况多一些感性认识,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享受留学生活、让留学经历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服务。
谢荣镇著的《留学之路(你应该知道的故事)》是一本不励志不鸡汤的留学用书,真实,不做作,用讲故事的方式,客观全面地娓娓道来留学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择校、面试、与外国老师同学的交流、等等。留学是一场一个人的征途,看完本书,或许当你独自一人面对书中故事里类似的难题的时候,能够多一点信心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