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小说借船医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格列佛生于诺丁汉郡,从14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不幸在苏门答腊岛遇险,漂流到利立浦特国。那里的居民身高都只有六英寸左右!后来,他又起航,但却在巨人岛搁浅了。那里的人身高六十英尺,格列佛又变成了“小人”。接着,他又展开了第三次航行来到了飞岛,那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封闭阻塞。
斯威夫特著的《格列佛游记(全译插图版)(精)》描写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和“慧驷”国的奇特经历,充满了异想天开的情节和引人发笑的妙趣。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揭露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辛辣地讽刺和批判了英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以及朝廷大员们腐化堕落的生活,同时寄寓了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部小人国游记
第一章
我父亲在诺丁汉郡有份不大的产业,他有五个儿子,我排行老三。十四岁那年,父亲把我送进了剑桥大学的伊曼纽尔学院。我在那里学习了三年时间,而且很专心、用功。家里给我的生活费不多,可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讲,仍是不小的负担。于是我又去伦敦待了四年,其问给著名外科医生詹姆士·贝茨先生当学徒。即便是在当学徒期间,父亲也偶尔会寄些钱给我,怕我在经济方面有困难。于是我就用这笔钱请人教我些航海和数学方面的知识。这些钱对于像我这种立志去旅行的人来说,可是非常有用的。我心中始终坚信,总有一天我会交上好运,有机会到处走走、转转。
离开贝茨先生那里之后,我便回家了。父亲和约翰叔叔以及几个亲戚给了我四十英镑,同时还允诺以后每年都会再资助给三十镑,以便我能在莱顿①求学。然后我在莱顿学了两年零七个月的医,而我也明确知道,掌握医学知识将会在漫长的航海途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从莱顿回来后不久,我的恩师贝茨先生保荐我去了“燕子号”商船,于是我顺利成为一名随船外科医生。一个叫亚伯拉罕·潘耐尔的人是那艘船的船长,我在他手下干了三年半,曾多次去过利凡特和其他地方。航行之旅结束后,我的恩师贝茨先生又鼓励我留在了伦敦。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有了几个病人。我在老周瑞街一幢楼里租了几问房,当时很多人都劝我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我便同玛丽·波顿结了婚。她是在新门街做袜子、内衣生意的商人爱德蒙·波顿先生的二女儿,这桩婚姻让我们得到了四百英镑。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我的恩师贝茨去世了。因为我不擅长跟别人打交道,朋友也向来少得可怜,再加上我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像同行们那样胡来,于是手中的生意越来越惨淡。我与妻子和几位熟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再次出海。我曾先后在两艘船上当过外科医生,在这六年时间里,也曾几次航行至东印度和西印度群岛,我的积蓄也因此有所增加。我知道在海上航行时会有很多闲暇时间,所以随身带了一些书来消磨时光。当船航行至某一地要上岸的时候,我常常会观察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时也学学他们的语言。因为记性不错,所以学起来挺容易。
除却最后一次航行有些小波折以外,我的航海生活可谓一帆风顺。但渐渐地我开始厌倦这种生活了,我非常想念以前与妻儿同在一起的那种安闲自在的生活。我从老周瑞街搬到了脚镣巷,接着又搬到威平,试图在水手帮里揽点儿生意做,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晃三年已过,情况还是没有丝毫好转,便接受了“羚羊号”船主威廉·普利查德船长待遇优厚的聘请。那时候他正准备前往南太平洋一带。1699年5月4日,我们从英国西部一个叫布里斯托尔的海港启航,起初是一帆风顺的。P1-3
本书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他是18世纪前期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从小家境十分贫寒,出生后七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由于母亲无力抚养他,是他的伯父负责教养他,直至将他送进了当时的都柏林大学。当时的都柏林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教学目的是为教会培养忠实的弟子,但斯威夫特十分厌恶大学里讲授的神学和各种烦琐的哲学,所以在毕业时,他只获得了一张所谓的“特许学位”文凭,致使他无法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工作。后来爱尔兰处于政治动荡时期,斯威夫特只得前往英国寻找出路,他做过秘书、牧师等职业。同时,在黑暗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他还写了不少讽刺小说。或许是斯威夫特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使然,在他的讽刺作品里往往包含着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此外,他还写了一些战斗性很强的政论和杂文。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幻小说,更是讽刺批判文学的杰作。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一位外科医生,满腹经纶、仕途顺利,似乎在职业和政治上都颇有见识,可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凡庸碌的人。作者正是利用主人公身上这种性格冲突来达到讽刺批判当时英国社会的效果。全书共分四卷,每一卷格列佛都面临着非同寻常的挑战。第一卷描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遭遇,在这个缩微国度里有着极度深刻的政治斗争。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因此官员们就像小丑一般可笑地表演着。这个国度其实反映了当时英国可笑、腐败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第二卷描述了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那里的居民都像铁塔一样高,格列佛一下从巨人变成了侏儒。格列佛不断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不断地为国家和自己辩解,可是对于大人国的听众来说,英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写满了“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的斗争故事。第三卷描写的是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故事。作者通过对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影射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同时还通过对飞岛的描绘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第四卷讲的是格列佛在“慧驷”国的经历。在那里,格列佛遭到了智者“慧驷”的放逐,无可奈何地回到了故乡英国。英国是他曾经十分迷恋,而今却极为厌恶的国家,从此他只好无奈迷惘地与一帮“野胡”一起度过了余生。
《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揭露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格列佛游记》于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时便受到了读者的热烈追捧,一周之内全部售空。几个世纪以来,它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也多次被搬上大荧幕。
如果你想了解18世纪英国的社会现状,如果你对讽刺文学艺术感兴趣,那么就来阅读《格列佛游记》吧!当你沉浸在作者描写的曲折离奇的旅行遭遇中时,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