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不仅内向加外向的组合需要这本书,只要两人存在性格冲突,你都需要这本书里的心理学建议和解决方案。马蒂·奥尔森·兰尼著的《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中读者将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障碍:应对压力时态度不同,带来决策冲突;应对社交时态度不同,带来行动冲突;应对信息时态度不同,带来沟通冲突;这些不同,造成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和矛盾,有时甚至相互制衡,影响各自的成长。
| 书名 | 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 |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作者 | (美)马蒂·奥尔森·兰尼//迈克尔·兰尼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亲密关系中,不仅内向加外向的组合需要这本书,只要两人存在性格冲突,你都需要这本书里的心理学建议和解决方案。马蒂·奥尔森·兰尼著的《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中读者将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障碍:应对压力时态度不同,带来决策冲突;应对社交时态度不同,带来行动冲突;应对信息时态度不同,带来沟通冲突;这些不同,造成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和矛盾,有时甚至相互制衡,影响各自的成长。 内容推荐 马蒂·奥尔森·兰尼著的《爱的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亲密之道)》是关于性格和亲密关系的解惑书。作者根据其20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她和丈夫40余年的幸福婚姻心得,针对亲密关系的类主要问题,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并配有生动有趣的练习,还开出了一份多达44部的电影推荐列表。 目录 引言 分内向、外向的不止肚脐眼儿 第1章 “异性”相吸时:你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 “异性”可相吸 适应性强的性格 了解自己及伴侣 互相扶持 如何区分内外向性格 最佳状态点 新奇的步法 第2章 人人生而不同:外向型人格和内向型人格的硬接线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灰质 大脑分层 性格分类 内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的硬接线 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行为 你的大脑紧张了吗 第3章 夫妻组合:随着音乐舞动 差异至关重要 传统的“华尔兹”组合:女方内向,男方外向 探戈的游戏:外向的女性和内向的男性 跳恰恰舞步的同性伴侣 性格相同的夫妻 练习:学习新舞步——探戈,行动起来吧 第4章 学习彼此的说话之道:了解内向者与外向者的语言 关注代沟 以他人之观看世界 外向者和内向者的沟通优势 良好沟通的障碍 双语者 第5章 去还是留: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言 社会需求 社交技能 评估电池水平 检查自身内部的社会指标 合理安排社交活动 付出真爱 第6章 枕边密谈:共创亲密关系 亲密是什么 清除障碍,走向亲密 爱情催化剂 不同的人,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用爱暖心 爱的本质:性 引发情绪的电影和书籍 第7章 重获平衡和充电:增加电池量 压力对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影响 大脑能量获取和流失 在能量钢丝上保持平衡 第8章 不断改变自我:适应生活 适应生命中的变化 应对变化 生活的三个秘密 此刻的恩赐 伸出援手,实现蜕变 “变化-成长”循环模式 转折点 改变需要支持 扫除心理障碍 应对变化 四条准则 第9章 艰难的抉择:因碰撞而产生火花 冲突影响整个大脑 建立合作关系 感情升温的诀窍 第10章 发挥你的优势:团结起来共同面对 朝九晚五 育儿伴侣 享受运动 温暖大脑和心灵 一起玩乐 但愿你一切都好 参考文献 致谢 试读章节 “异性”相吸时 你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 如果我们现在不能解决彼此的差异,至少我们可以让世界对多样性多些包容。 ——约翰·肯尼迪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内向性”(“introversion”)和“外向性”(“extroversion”)这两个术语(虽然他把后者拼成了“extraversion”),他认为了解这些性格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至关重要(Liberty,2002)。荣格认为性格差异就像化学物质:混合之时,两者都改变了。当然,在混合的过程中,它们要么像牛奶和巧克力一样,能够轻松地融合在一起;要么就像油和水一样,看似在一起,实际上却是互相分离;更有甚者,有些物质在结合的过程中还会引发爆炸。性格相反的人可以学着欣赏彼此、改变彼此和提升彼此,当然,他们也可能会在愤怒、争斗和被拒时引发战争。在这一章中,我们会研究性格的进化过程、内外向性格的起源以及不同性格之人互相吸引的原因。 “异性”可相吸 为何性格截然相反的两者会互相吸引呢?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原因之一是因为性格差异之人相结合可以丰富我们的基因库,若一方拥有我们所不具备的基因优势,我们能用敏锐的嗅觉找到它,与之相结合便可以增加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机会。其实通过“嗅觉”寻找人生伴侣的说法并非全是玩笑话,实际上,我们真的能够“嗅”出对象的免疫系统(slater,2006),如果对方的免疫系统有异于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爱就开始萌生了。如果免疫系统不同的两方结合,孕育了孩子,那么其免疫系统的结合就会增加孩子存活的机会。性格迥异的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彼此能够学习来自不同背景或拥有不同能力的双方所带来的新技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外人”相结合让我们得以去欣赏且学会与我们不相关的人相处,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有益的,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成长,同时去扩展自我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世界。 近25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不断地将人及人类的行为分门别类。从最早的时候开始,试图描述人类行为的人就注意到了两个主要的模式。其一是善于洞察、长于思考,其二是善于行动、积极活跃。显然,他们很可能有所发现,因为内向、外向性格所能提供的数据与各个方面的性格研究都有最为有说服力的相关,例如思维和感觉(Johnson,Wiebe and Gold,1999)。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术语是由卡尔·荣格所提出并推广的。荣格对人的性格模式很感兴趣,并试着去理解他的两位同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观点和行事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以此来了解那些与“外人”结合之人。他观察到弗洛伊德注重适应外面的世界,他称之为“外向者”,相反,阿德勒专注于内部世界,他称之为“内向者”。荣格认为造成他们观念差异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基本性格和取向,同时,他也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性格都是有益且健康的。 后来,阿德勒和荣格因和弗洛伊德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而分道扬镳了(几乎每个和弗洛伊德一起工作过的人后来都和他产生了分歧)。弗洛伊德对荣格很失望,因为他本来希望荣格能当他的接班人,继续完善他的理论,但是,荣格却违背了他的意愿,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在得知阿德勒和荣格都属于内向型人格之后,弗洛伊德倍感愤怒,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有意贬低内向型人格。他形容内向型人格是神经质和专注于自我的,宣称只有外向型人格才是健康的思想。不幸的是,因个人冲突而产生的对内向性格的负面看法及对外向性格的推崇至今仍广为流行。(P12-15) 序言 分内向、外向的不止肚脐眼儿 “我想离婚,因为我们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简.方达(电影《冷战夫妻》台词,编剧尼尔·西蒙) 记得吗,小时候我们把肚脐眼儿叫作“凹子”或者“凸子”?凹进去的那种我们叫它“凹子”,凸出来的那种我们叫它“凸子”。人的性格(天生如此且伴人一生)就像肚脐一样,也分两种主要类型。喜欢独处的人,我们说他“内向”或者“含蓄”。活泼开朗的人,我们说他“外向”或者“开朗”(“开放”)。“内向”者从自己的内心想法与感受中获得能量,同时也享受自我反思。“外向”者从外部世界获取能量,喜欢参与外界活动,与他人互动。 上面的引言出自尼尔·西蒙的电影《冷战夫妻》,电影讲述的是一对新婚夫妻,他们性格和兴趣迥异。外向的简·方达想要离婚,因为她觉得自己那内向的老公(由罗伯特·雷德福扮演)实在太无趣了。在她眼中,他简直就是一个“老古董”,冬天让他在中央公园打赤脚玩耍,他死活都不愿意。然而,在电影的结尾,他们开始懂得珍惜彼此不同,因为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爱彼此的。 为什么写这本书 处理内向、外向者之间的差异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两种人像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因此,维持这种纽带关系通常需要借助于中介。作为本书的作者,我们夫妻二人的行为方式和世界观大相径庭,很多人都会好奇我们夫妻二人性格截然相反,那又是什么造就了我们这段长达41年的婚姻的呢?对于自己另一半的奇怪举动,人们也总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会气到想把她轰出去?”“他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为什么她要如此沉默?”“为什么她不能快点儿做出决定?什么都是‘让我想想。’”“为什么他总是想出门,难道不能偶尔待在家里吗?”“为什么每个旅游景点我们都要去参观一遍呢?”总之,内向、外向者有时候完全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才决定要写本书,剖析内向、外向者之间的关系。毕竟在生活中,我们夫妻俩积累了一些维护婚姻关系的技巧,尽管有时候我们也会走一些弯路。当然,在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开发了一些新的技巧。因为有许多内向、外向者走进婚姻,组建家庭,所以这两种性格的差异影响着很多夫妻。外向者帮助内向者打开心扉,内向者又为外向者“高明的”社交技巧所深深折服。经过40多年的相处,我们认识到任何一种恋爱关系都充满了喜和忧。理解且欣赏彼此的差异,对于内外向组合型夫妻而言尤为重要,我们也希望本书能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 性格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性格表现为人们一贯的行为方式,它塑造了我们的基本需求、核心价值和天赋,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个人对生活状况的反应。例如,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些人(内向型人格)会停下脚步,思考问题,另一些人(外向型人格)会先行动,再思考(Keltikangas-Jarvinen et al.,1999)。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有所差别,这两种不同的反应对人们的生活都有其各自的意义。关于性格对行为的影响的另一个例子是,研究表明,当交通信号灯变成黄灯时,内向的人往往会踩刹车,而外向的人则倾向于猛踩油门,加速前进(Zuckerman,2004)。 情侣之间初次见面时,性格特征显露并不明显。即便他们的性格明显不同,在热恋阶段,这些差异也会让彼此觉得耳目一新。然而,当光芒消失,差异就开始变得十分恼人,最初如华尔兹般浪漫的爱情变成了冗长且无聊的跆拳道比赛。随着生活稳定下来,相反的行为方式渐渐充斥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这些例子来源于我们夫妻二人多年的共同生活(均从个人视角出发),从中可以看到性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所不在。 制订周末计划 我(马蒂)一直都不喜欢把周末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所以现在每周末我只会参加一次社交聚会。然而,几年前,当我们的女儿还小时,周末时间往往一下子就被排满了。相反,迈 …… 怎么读这本书 首先,每个人的阅读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当你在阅读本书时,要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相似点和不同点保持好奇。在当今这个时代,抽出点时间来读书并非易事。你可以试着每周阅读一章,也可以先浏览一下本书的目录,选择那些你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把相关章节先过目一遍;或者,做饭时定时15分钟,利用这段时间读几页书,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时,还要有创造性思维,也要保持幽默的视角。同时,你也可以邀请你的伴侣和你一起阅读。 外向的一方可能不如内向的一方那么在意这本书的内容。大多数外向的人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也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因为他们代表了西方社会的主流规范,外向的人数也比内向的人数多出两倍(Myers and Myers,1995)。因此,外向的人可能不大乐意读这本书。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那么看看你能否和自己的伴侣讨论为什么他不愿意看这本书(开车或散步的时候谈论这个话题会比面对面讨论让外向伴侣觉得更自在)。如果你的外向伴侣只想阅读一小部分也没关系,不必广大J此而责备他。如果你的外向伴侣总感觉自己因你们存在差异而被责怪,你可以让他稍微浏览一下第2章的内容,其实很多人读完这一章以后会觉得“硬接线”的概念非常有趣。了解我们的风格差异是以生物和化学为基础的,这会立竿见影地帮助我们减少责备、消解愧疚。 保持灵活的阅读方式。也许你们俩想在某个周末一起看完这本书,或者想单独阅读,然后再进行讨论。你们还可以轮流大声地读给对方听(我们夫妻俩最喜欢的方式),然后停下来聊一聊你们感兴趣的部分。或者你们可以待在同一个房间,一起安静地看这本书。 对读者的期许 内向还是外向,这本身都不是问题。但这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凑成一对,生活中就难免会有磕磕绊绊,我们希望这本书会帮助你们消除前路的障碍。当你们彼此都了解了自己大脑的构造与身体的“硬接线”时,未来的道路就会少些愧疚与自责,多些包容与接纳。欣赏彼此的特质会让恋爱之路更加畅通无阻。当然,一些磕磕绊绊也会让事情得到新的发展,帮助你们的恋爱关系走向成熟。不要担心差异会破坏你们的恋爱关系,实际上,它们还会为恋爱生活增添乐趣。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里,我们将揭开内外向者塑造完满与甜蜜的恋爱关系的秘诀。我们也希望你们对这种差异心存感恩,请相信它们会为促进你们的关系提供更多的可能。 书评(媒体评论) 性格差异就像化学物质:混合之时,两者都改变了。它们要么像牛奶和巧克力一样,能够轻松地融合在一起;要么像油和水一样,看似在一起,实际上却是互相分离。更有甚者,有些物质在结合的过程中还会引发爆炸。 ——卡尔·荣格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