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十字路(上下)》讲述关于平凡武士在贤内助的扶助之下平步青云的成功故事!
司马辽太郎唯一一本描写夫妇之情的历史小说!
日本战国时代织田家中一名默默无闻的平凡武士山内一丰,娶了一位极其贤良的妻子——千代。在千代的支持下,山内一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影响历史进程的变故,最终不仅存活下来,还成为了德川幕府体制下土佐藩的第一代藩主。小说通过对山内一丰与千代的一生的描述,赞美了山内一丰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一丰与千代历经患难、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夫妇之情。
| 书名 | 功名十字路(上下)/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日)司马辽太郎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功名十字路(上下)》讲述关于平凡武士在贤内助的扶助之下平步青云的成功故事! 司马辽太郎唯一一本描写夫妇之情的历史小说! 日本战国时代织田家中一名默默无闻的平凡武士山内一丰,娶了一位极其贤良的妻子——千代。在千代的支持下,山内一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影响历史进程的变故,最终不仅存活下来,还成为了德川幕府体制下土佐藩的第一代藩主。小说通过对山内一丰与千代的一生的描述,赞美了山内一丰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一丰与千代历经患难、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夫妇之情。 内容推荐 司马辽太郎所著的《功名十字路(上下)》讲述:他是一位平庸至极的武士;她是一位聪慧无比的女子。他只知上阵杀敌,博取功名;她助他腾挪周旋,化险为夷。在每一次命运的十字路口,夫妻二人同心协力,终于跨越乱世,筑成土佐一藩两百多年基业,功成名就。 永禄十二年(1569),织田信长势力如日中天之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武将木下藤吉郎也渐露头角。在妻子千代的提点下,原本身为信长近侍的山内一丰,转而投入这位武将麾下。他没有料到,这一不被人看好的举动,竟然是决定十三年后自己生死的关键! 庆长五年(1600)七月二十三日深夜,千代遣人十万火急从大坂秘密送来一个文书盒,山内一丰将其交给正为备战焦头烂额的德川家康。由此埋下了关原之战的胜局,以及山内家未来封疆拓土的伏笔…… 妾当若蒲苇,君当如磐石。愿倾一生绵力,只为守护结发之誓! 目录 一 新娘的小袖 二 战场 三 空也堂 四 姊川 五 唐国千石 六 长筱合战 七 乱世奉公人 八 十两的马 九 鸟毛长枪 十 贱岳 十一 家康 十二 秀吉 十三 春日迟迟 十四 挂川六万石 十五 伏见桃山 十六 卖虫小贩 十七 淀姬 十八 醍醐赏花 十九 疑风暗云 二十 东征 二十一 东征(续) 二十二 大战 二十三 再会 二十四 浦户 二十五 种崎浜 二十六 尾声 由山茶花漫谈开去——《功名十字路》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一 新娘的小袖 织田信长将居城从尾张清洲城迁至岐阜,是永禄十年(1567)九月十八日的事情。 清洲与岐阜两地,相距八里①。蜿蜒逶迤的道路上,除却织田军的将士三万人外,织田信长之妻浓姬与她的侍女们自然也在其列。加上同行的其他将士的家人女眷,浩浩荡荡,也可算作一次小小的“民族迁徙”了。 当然,单身武士亦不少,山内伊右卫门便是其中之一。此君担任马回役②一职,相当于近卫士官。俸禄五十石,封地甚少。 这位伊右卫门,头戴南蛮盔,身着桶皮甲,手持一柄秃长枪,胯下的马儿老得不成样,四条腿儿还恁地短。 “真是个腌臌武士啊。” 这种话自然是难以启齿的,但对这个背上插着“三叶柏”家纹。小旗的年轻武士,沿道村庄的百姓、妇人、甚至黄口小儿们,却少不了隐隐的冷嘲热讽。 他的确过于显眼了。 地处尾张的织田家,那可是以气吞山河闻名天下的。武士的盔甲、长枪、太刀,哪样不是闪闪发光的?而在织田家里,外号叫做“荐僧①伊右卫门”的,便是这位年轻人了。荐僧,在后世亦被称作虚无僧,总而言之,不过是听起来冠冕堂皇些的乞丐罢了。 织田家中传闻不少,有人说伊右卫门自幼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还曾一时浪迹于荐僧市井之间。然而,从他的容貌上却丝毫看不出来。圆脸,肤色白皙,好似达官贵人的公子哥模样,脸颊上的红晕里还残留了些许稚气。 他过世的父亲,年少时的流浪与苦难,这些过往之事,就待笔者慢慢道来。在这里稍稍透露一下他的将来。这位眼下在织田家中无足重轻的寒酸青年,经历种种坎坷之后,竟然当上了土佐一国②的太守③,度过了不可谓不传奇的一生。 但是现在,与已逝的时光无关,与未来亦无关。对这个年轻人来说,关键是“现在”。如今他的心底里充满期待。 (千代小姐,究竟是怎样的姑娘啊?) 想到这里,他胯下瘦马的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 (据说在美浓这个地方,她可是有名的美人呢。) 虽说姻缘已定,可这个美貌女子他还没能亲眼见上一面。若宫千代——便是这位姑娘的名字了。借着织田家居城喜迁岐阜的彩头,伊右卫门山内一丰就要跟她成亲。离岐阜新城稍远的地方,迎娶新娘的新居已经建成。 (俺也要娶新娘子啦!) 美浓的天空,万里苍翠,晴朗无云。伊右卫门策马而行,深深吸了一口气。新娘、新娘、新娘——坐骑蹄下,一缕轻烟漫起。 岐阜城下的新居门庭前,自父亲过世以来一直侍奉左右的两位侍从,早已在道上洒过水,里里外外清扫得纤尘不染,等待伊右卫门归来。 “噢,挺干净嘛。”他的所谓武士府邸,也不过是一处陋室罢了。可无论如何简陋,长屋门①还是有的,那是两位侍从的栖身之所。 “对俸禄区区五十石的鄙人来说,貌似有些奢侈啊。”伊右卫门说着跨入了府邸。受封的领地共一百坪②。眼下修建了厨房,一间茅草屋顶、仅供就寝的正堂,以及一个仓房。单单这些的话,显得实在落寞,因此两位侍从特意从金华山(即稻叶山)移植了好些植物过来,于是各个角落里便有了松树、枫树、朴树枝繁叶茂的身影。 “这就是俺的府邸了?”伊右卫门坐在阳光甚好的房檐下,张望着自己的“府内”。 “可就俺这块料,怎么看都太大了啊。”伊右卫门亦有器量嫌小的一面。 “您可别谦虚。”侍从之一祖父江新右卫门批评道。 “您不久定会出人头地的。这点儿府邸,或许明年就显得狭窄啦。”说这句话的是另一位侍从五藤吉兵卫。 P1-3 后记 由山茶花漫谈开去 ——《功名十字路》译后记 每年春暖花开的三四月间,平索爱花的我总会去逛几次花卉市场。而今年,适逢翻译完毕,我特意去看了看以前不曾留意的山茶花。在日本的战国莳期因丰臣秀吉的钟爱而风靡一时的山茶,至今都人气健在,花市里总被安置在显眼的地方。可怎奈天气转暖,山茶的花骨朵儿却寂寥起来,或粉或白的败花残瓣更是让人看了心疼。由是转念,想到了千代。与姣好的花儿一般,伊人的香消玉殒也总是令人怅然的。虽然她在她的那个时代曾过得有滋有味,曾跟山茶一样在严冬傲骨盛开、久久芬芳过。 在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里,无论英雄、枭雄的面孔怎生变换,女性总是作陪衬的多。而司马辽太郎却选了千代来做主人公,用信长、秀吉、家康三代的演变历程做背景,刻画出了一位心灵手巧、聪颖过人的小家碧玉,一位温文尔雅、宅心仁厚的贤妻良母,使本书成为众多时代小说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至于司马辽太郎为何会以一位女性做时代小说的主人公,他曾在一次报社采访时透露:“我之所以开始写这样~部作品,倒不是因为喜欢千代。正好相反,我觉得一个女人那么聪明简直讨厌死了。可是,写着写着,却发现越来越有意思起来。无论怎样,一丰这位丈夫实在太听话了。可到底是什么让一丰这么听话呢?这的确很让人感兴趣。” 其实,我对千代的这种“驭夫魔法”也很感兴趣,妄想有朝一日可以如千代一般使得得心应手。历史上的千代与司马辽太郎书中的小说人物千代许是有差别的。抛却细节的不同,缘起、经历、结局应是大致不差。数年前我曾去高知的桂浜看坂本龙马时,顺便观摩了一下高知城,也就是千代夫妇最后筑就的城郭。因为那次看得实在草率,近日里总是思忖如果今后有机会再去,一定要好好看看千代的那块可以切菜量米两用的竹方斗(可惜真品已烧毁),以及她的那个或许并非真正装过十枚纯金的镜匣,还有一丰的那柄代代相传至今的鸟毛长枪。 读者会问为何会做这种蠢事?缘由无他,只是想沾染一下这些东西身上所蕴藏的那个时代的气息——前仆后继、奋发,还有罗曼。与连政客都仍等同于世袭的日本当代相较,千代夫妇生活过的战国时期无疑是翻天覆地的、精彩淋漓的。千代的夫君一丰能由一介平民登至大名之位,友人宁宁之夫秀吉能从提鞋小厮成长为实质上的君主,这在一贯由贵族统治的日本历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伊人已逝,留得物什让在一潭死寂中百无聊赖的当代的人儿缅怀一下,也是好的。由此,我便可以从译者的身份重新转化为一个纯粹的读者,长长久久地把千代珍藏在心底里。 我想,一定有读者跟我一样钟爱千代,虽然可能人人心目中的千代模样都不甚一样,可无论谁都难以否认千代的魅力。而千代夫妇形象的塑造成功,正是《功名十字路》得以畅销的原因之一。 这部司马辽太郎在不惑之年创作出版的时代小说,据统计迄今为止共售出395万部。这无疑是个庞大的数字。当然,与司马辽太郎成熟的叙事技巧和行文方式也是分不开的。他能从纷繁复杂的各色人事之中甄选出最为妥帖的,从崭新的视点出发加以精心描画,还时不时“说点儿题外话”,却不让读者有丝毫累赘之感。洋洋洒洒数十万字下来,竟是句句赏心悦目。 他所创作出的历史人物形象,毫无夸张地说,很多都就这样变作了普通日本民众对历史人物的印象。比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西乡隆盛、福泽谕吉等等人物,反复穿插于他的多部作品之中,填满了读者心中历史人物的空缺,个个血肉丰满、音容宛在。咱们的千代和她的一丰夫君也一样,烙印深深,已挥之不去了。 司马辽太郎当初取这个笔名的初衷,是因为“自己远远不及司马迁”。不过,司马迁写历史,司马辽太郎写历史小说,谈“远远不及”也太谦逊了。而他创作的这些人物形象毫无疑问还会继续影响着一代代的普通民众。作为译者,我只求能精准传达司马辽太郎字里行间的韵味,以不辱使命。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能给予批评指正,同时在心里都藏着一个自己的千代! 最后,我要郑重感谢重庆出版社给予我这次翻译的机会,感谢许宁先生、邹禾先生在翻译工作中的悉心指导,以及为本书的顺利刊行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同时感谢家人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感谢诸位关心和支持历史小说阅读与创作的朋友,希望本书的引进出版能成为中国本土历史小说创作的养分之一。中国历史浩瀚,我相信随便撷取一把,便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欧凌 2015年3月吉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