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日民族英雄韩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窦嘉绪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讴歌抗日民族英雄韩奎英雄事迹,传承革命英雄韩奎精神,窦嘉绪先生编著了《抗日民族英雄韩奎》,本书分十三章勾勒出抗日英雄韩奎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该书的出版发行将成为教育民众、弘扬革命精神的思想教育新读本。

内容推荐

韩奎,(1919~1942)山西介休人,家境贫苦。曾当过徒工。1938年2月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介休县工人抗日救国会主席。1940年任工人游击队指导员。曾率游击队巧夺敌军粮,铲除汉奸、叛徒。1941年8月,在铁路沿线涂写标语、发动群众时,遭敌包围被捕。在狱中,不为敌利诱和严刑所动。敌曾迫其母入狱劝降,其母大义凛然,勉其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做亡国奴。1942年3月12日,从容就义。时年23岁。窦嘉绪编著的《抗日民族英雄韩奎》从韩奎少年时期开始讲述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启蒙老师

第二章 跳出火坑

第三章 拿起武器

第四章 知错就改

第五章 除恶务尽

第六章 初战告捷

第七章 重任在肩

第八章 割耳挖目

第九章 借粮渡荒

第十章 保卫麦收

第十一章 威武不屈

第十二章 富贵不淫

第十三章 壮烈牺牲

附录

试读章节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向驻在北平城西南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满腔怒火,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从此全面爆发。7月底,天津沦陷。8月,日军又进攻上海,攻入山西,战火燃烧的范围迅速扩大,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卢沟桥事变一发生,中共中央就发表了国共合作的宣言,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抗日的主张,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1938年2月,日军侵占了山西省介休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同时,介休县也迎来了八路军工作团,他们组织抗日民主政府,动员群众奋起抗日。

介休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驻在绵山龙头寺、中岩和云峰寺一带,各区抗日民主政府也相继建立起来。

这一年,刚满十七岁的韩奎就参加了革命。他长得浓眉大眼,个高肩宽。虽然瘦削一点,但也不失英俊之色。他家住在上岭后村,父亲韩守年原先给城里一个姓吴的资本家当店员,整年给掌柜东奔西跑,后来外出经商,病死于湖北。韩奎只上了一年小学就辍学了。父亲去世后,母亲就靠给大户人家纺线织布,缝洗衣衫维持家庭生计。九岁的韩奎便不得不拉扯着弟弟,拾柴讨饭。全家人经常吃糠咽菜,忍饥受寒。为了活下去,韩奎十二岁那年,就到下李侯村的地主晋大镛家里当长工,说好了每月三块钱的工钱。每天天不亮,他就跟着大伙计东奔西跑,给晋家讨债。究竟有多少人家欠了晋大镛的债呢?韩奎觉得多得数不清,村里村外的受苦人都欠着晋大镛还不完的债务。晋大镛的债利究竟有多重呢?韩奎似乎觉得山有多重,它就有多重!谁借了晋大镛一块钱,每月就得出一角钱的利息,到下一个月,利又变本,本又生利,这种“驴打滚”“滚雪球”的利上加利,还不像座大山一样沉重吗?不少人家被这无情的高利贷弄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韩奎不忍心为他向穷苦人讨债,被晋大镛扣了一块工钱,又被打发到地里干活。妈妈病了,韩奎无奈借了晋大镛五块钱给妈妈看病。这五块钱的高利贷,便像条毒蛇似的死死缠住了韩奎,使他永远还不清晋大镛的债,永远也离不开晋家的大门了。正当韩奎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听说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到达了陕北。红军又改编成八路军,挺进抗日前线,打鬼子、救穷人。韩奎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着八路军能早一天来到他们这里。

村里有不少穷孩子,都是韩奎的好朋友,把韩奎看作是他们的“娃娃头”,韩奎也自封是个头儿了。他听说不少村设了岗哨,他就每天派小伙伴在村口站岗放哨,防备城里的日本鬼子突然来到这里烧杀奸淫,祸害百姓。

韩奎每做一件事,晋大镛都要骂几句,不是嫌他做得不好,就是说他压根儿就不该这样做。可是对韩奎出去放哨,晋大镛倒表现得挺大方,他认为韩奎是给他家站岗放哨。

韩奎才不是为他家站岗哩,韩奎是为下李侯的乡亲们站岗放哨,也是为上岭后的乡亲们站岗放哨,看见鬼子来了,他就给乡亲们报信。

一天下午,韩奎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口放哨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原来,这些天村里流传着八路军打胜仗的消息,说得神乎其神。晋大镛怕共产党、八路军的威信在人们的心里提升,便放出谣言,说共产党。八路军是恶鬼转生的,长得凶神恶煞,满脸红胡子,专门来扰乱世道,见人就杀。这些话晋大镛也对韩奎讲过,韩奎不相信。他虽然还没有见过共产党、八路军,但共产党、八路军打鬼子、救穷人,这一点是韩奎敬佩的。况且晋大镛的嘴里能说出好话吗?狗嘴里是吐不出象牙的。但有几个小伙伴,却相信了晋大镛散布的谣言,他们质问韩奎:“你说共产党、八路军是救咱穷苦人的好人,不是凶神恶煞、满脸红胡子、杀人如割草的魔鬼,你究竟见过没有?”

韩奎压根儿没有见过一个共产党、八路军战士,他多么想见见这些人啊!听说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共产党领导的,有八路军参加,他觉得准能见上。

就在他们争吵得最激烈的当儿,一个身穿黑夹袄、头包白毛巾的年轻小伙子背着个小铺盖卷儿,走到他们跟前。韩奎拦住了他。

“你是哪里来的?”

“我是八区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来你们村协助工作。”陌生人一口外乡话,听起来很难懂。

韩奎用疑惑的目光打量了他一下,问道:“有证明吗?”

“有。”陌生人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封信来。

韩奎接过信,瞪大了眼睛,吃力地看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噢,你就是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你姓常?”

“对,对。你还认识不少字呀!”老常赞赏道。

“不,不,我只念了一年书,就给晋大镛当长工了,斗大的字还没有认下一石。”

老常出声地笑了。他瞅了其他几个孩子一眼,问道:“你们在这里干啥呀?”

“放哨。”孩子们齐声回答。

韩奎又接着补充了一句:“我们是给下李侯和上岭后村穷苦人放哨,看见鬼子来了,就给大家报信。”

“好呀!”老常夸奖了一句,又问:“你们是儿童团吧?”

“不是,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儿童团。”P2-4

序言

民族英雄——韩奎

韩奎烈士是介休人民代代传诵的抗日英雄。他十八岁参加革命。十九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介休县城后。他毅然决然投入抗日斗争。韩奎先后担任过介休县工人抗日救国会主席、工人游击队指导员、公安局侦察股长等职务。他机智勇敢、克尽厥职,常常率领游击队深入敌占区出奇不意地打击日军。一次次粉碎日寇阴谋而取得胜利。1940年夏,正值龙口夺食,日军从县城出发到农村抢粮,韩奎带着游击队在南两水、永庆村一带设下埋伏,待敌进入伏击圈,枪弹齐发,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狼狈逃窜。游击队缴获一百余麻袋小麦、十辆大车、马匹和十六支步枪、弹药,迅速运往根据地。日军为了控制介休县,在介休境内布防了碉堡林立、公路纵横的网格子。韩奎随时侦察敌情.带领游击队在网格子内炸碉堡、割电线、断交通、夺武器,护送抗日干部,与日军进行了五十余次战斗,威震敌营。他除恶扬善,惩处汉奸卖国贼,深得民心。1941年秋,他深入敌占区上梁村部署秋季“反扫荡”工作时被日军包围,为掩护同志突围而负伤被捕,被关押在日伪警察局,受尽各种酷刑,仍威武不屈。敌人又用金钱、美女、官位引诱,他全然不为所动。日本宪兵队长中岛又叫来韩母劝降。老母亲见儿子遍体鳞伤,老泪洗面又顿时怒火中烧,抱着儿子说:“好孩儿有骨气,妈也有脸见人!”韩奎对母亲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宁死不做亡国奴。”1942年4月26日,韩奎在日寇的屠刀下英勇就义,年仅23岁。

李修仁

二零一四年四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