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转型期国家治理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莫吉武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莫吉武所著的《转型期国家治理研究》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要求,是我国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的根本标志,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研究转型期国家治理问题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社会转型期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社会转型概述

(二)现代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三)社会转型需要国家治理的变革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国家治理:西方的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古代治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三位一体的时代化:国家治理基石

 三、价值、制度、行为:国家治理的路径依赖

(一)价值

(二)制度

(三)行为

第二章 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

 一、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二)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

(三)“法治中国”:法治建设的趋势和前景

(四)改革、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权力制衡:现代法治形成的直接条件

(一)理论法学界若干法治形成条件理论评析

(二)权力制衡与现代法治的内在关联

(_一)中国法治建设的突破口

 三、政治运行的制度化、法治化

(一)建立健全政治法律制度

(二)充分发挥政治主体的作用

(三)普及和提高公民意识

第三章 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

 一、政治参与的民主基础及发展逻辑

(一)民主理论流变: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

(二)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的前景

(三)从无序到有序:价值意义的转折

 二、政治参与的障碍机制与政治冷漠

(一)政治参与的成本限制

(二)政治参与的社会限制

(三)政治冷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三、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趋向——制度化、程序化

(一)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体制及其结构

(二)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构成要素和范同

(j)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推展和完善

第四章 行政改革:国家治理路径选择

 一、国际视野中的当代政府治理变革运动

(一)当代政府改革的背景

(二)当代政府改革的主导理论

(三)当代政府改革的实践模式

 二、中国政府改革:从“行政主导”到“有限政府”

(一)政府失灵与有限政府

(二)有限政府才能是有效政府

(三)通往“有限政府”的宪政之路

 三、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基本制度设计与选择

(一)从公共物品基本性质分析人手,界定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与生产中的基本职能范同,选择公共物品提供与生产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二)建立全新的政府行为评价标准,以新的控制手段改造政府机

 关及行政官员的日常行为方式,重塑行政组织的文化

(三)通过政府内部市场化(InterMarket)和准商业化(Quasi—Commercial)制度的设计,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效率

(四)通过社区自主组织管理、外包、公私伙伴关系、民营化等途径,以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生产和提供各种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使公民组织、民营机构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公共管理的责任

(五)建立有效的分权结构,倡导地方治理,并大幅度改革与调整政府内部的工作程序,建立更加简洁、便利的行政工作流程

 四、以行政文化发展推动行政改革深入

(一)对行政文化概念的理解

(二)行政文化对行政改革的影响94

(三)行政改革中的文化整合原则96

(四)以行政文化发展推动行政改革97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10l

 一、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101

(一)社会管理创新及其特点lOl

(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功能定位103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范式与形态104

(一)国家主导型104

(二)社会自治型106

(三)多中心治理型108

(四)参与治理型110

 三、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目标、误区和对策112

(一)坚守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价值目标112

(二)诊断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面临的现实误区113

(三)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5

第六章 公权力治理结构与功能分析

 一、公权力异化:腐败的行为特征

 二、从多维视野加强对公权力制约

(一)制度控权

(二)权力制衡

(三)程序制权

(四)道德约制

(五)以民治权

(六)舆论监督

 三、公权力治理的监督机制效力

(一)领导者需要负连带责任

(二)监督者需要权力

(三)监督体系整合优化

 四、公权治理中的政治监督功能

第七章 用法律保护公民权利

 一、公民与公民权利

(一)公民:一个表征权利的概念

(二)公民权利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之争

(三)公民权利体系的法理依据与构建

 二、公民权利保障的一般理论

(一)权利保障的基本内涵

(二)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

(三)公民权利保障的原则

 三、中国公民权法律保护的若干思考

(一)转型社会中的权力悖论

(二)我国公民权发展的困局

(三)公民权的新近发展

(四)公民权法律保护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