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第一篇 往事如烟花飘去,乡土依旧情相续——与花有关的人
一、乾隆
盛世育花,花助民安
1 宫中用花的需求,为花乡带来繁盛
2 花匠,没有职称的技术工种,成为京城必需的职业
3 宫中插花“对午一换”,用花数量的增加需要花农人口增加
1.春天里
4 雍容华贵的花乡牡丹,是皇宫的首选
5 丰台芍药,既是牡丹的花期延续,又是花乡的地域特色,她,明朝时就出名了
6 稀罕的黄土岗白桃花,是京城春天里的一绝
2.夏天里
7 花乡月季,盛开三季的北京市花
8 花乡茉莉和花乡白兰花——奇香无比的花乡“白货”
9 花乡草花,一个不能不提的美丽家族
10 离不开花儿的四合院,少不了的夹竹桃、花乡石榴树和花乡丁香花
3.秋天里
11 草桥菊花独占鳌头,妆点金秋北京
4.冬天里
12 花乡腊梅和草桥煻花,是宫廷隆冬生活的珍贵礼物
13 旧时鲜切花全生态的营养土
二、朱德
引领新中国的“花样年华”
第二篇 世人都见水烟乡,谁知翠叶花语香——与人有关的花
一、好运、喜兆、揭榜花
1 腊梅预告“一岁四翰林”
2 芍药揭榜“文渊阁招贤”
3 送别的花束讲究
二、不会凌乱的女人花
1 戴在头上的晚香玉
2 别在身上的白兰花
3 涂在指甲上的凤仙花儿
4 姑娘出嫁必备的陪送嫁妆——草桥菊花盆景
第三篇 微风吹乱花乡事,繁星细数花叶枝——与花有关的事
1 九九寒梅报春来
2 “孩儿涎”——可是丰台芍药甲天下的“制胜秘笈”?
3 花田不可更!乾隆四十一年的争议结果,留下京城“踏青斗草”之处
4 冬季卖花——比冬季养花还难的事
5 花乡养育的“芍药花神”张曼殊
6 今天还被人称赞的雪六爷
7 早朝退散赏花去,一掷十两为留花
8 熏茶的花乡茉莉,夏天秤约冬天数朵
9 花乡花儿匠的幸福生活
——吃:饺子不炸了都不吃!茶叶不熏了不能喝!
——穿:花厂老板娘的行头一日三换
——用:京城里最早的有车族
——住:蓝砖盖房才算讲究
——也有惊魂一刻——就怕贼惦记
第四篇 城坊里巷说历史,落叶黄花有人识——与花“无关”的事
1 花乡人的理和礼儿
2 花厂兼种的草药和花儿匠的治病秘方——花乡还产“名医”
3 讲究的花会组织——京城花儿匠的文化自娱
4 花乡的头名菜户和花乡细菜
5 黄土岗的土和白盆窑的盆
6 槐树、水井、金剪子——明代授命京城花儿匠的证据
7 花乡名吃——有传承的“宫廷菜”
8 花乡的“圈儿”——花田也为皇上养牲口
9 镇国寺的射草狗与悠久的走桥健身
第五篇 花雨空濛欲化烟,眼前风物似当年——今日花乡“买”花去
1 花神庙的前世今生
2 看丹的药王庙和庙会
3 昔日花乡赏花,今日亭馆置酒
4 买花宝典
5 没有院子了——做个楼房花把式
注释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