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田往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陈一龄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引子

第一篇 往事如烟花飘去,乡土依旧情相续——与花有关的人

 一、乾隆

盛世育花,花助民安

 1 宫中用花的需求,为花乡带来繁盛

 2 花匠,没有职称的技术工种,成为京城必需的职业

 3 宫中插花“对午一换”,用花数量的增加需要花农人口增加

1.春天里

 4 雍容华贵的花乡牡丹,是皇宫的首选

 5 丰台芍药,既是牡丹的花期延续,又是花乡的地域特色,她,明朝时就出名了

 6 稀罕的黄土岗白桃花,是京城春天里的一绝

2.夏天里

 7 花乡月季,盛开三季的北京市花

 8 花乡茉莉和花乡白兰花——奇香无比的花乡“白货”

 9 花乡草花,一个不能不提的美丽家族

 10 离不开花儿的四合院,少不了的夹竹桃、花乡石榴树和花乡丁香花

3.秋天里

 11 草桥菊花独占鳌头,妆点金秋北京

4.冬天里

 12 花乡腊梅和草桥煻花,是宫廷隆冬生活的珍贵礼物

 13 旧时鲜切花全生态的营养土

 二、朱德

引领新中国的“花样年华”

第二篇 世人都见水烟乡,谁知翠叶花语香——与人有关的花

 一、好运、喜兆、揭榜花

 1 腊梅预告“一岁四翰林”

 2 芍药揭榜“文渊阁招贤”

 3 送别的花束讲究

 二、不会凌乱的女人花

 1 戴在头上的晚香玉

 2 别在身上的白兰花

 3 涂在指甲上的凤仙花儿

 4 姑娘出嫁必备的陪送嫁妆——草桥菊花盆景

第三篇 微风吹乱花乡事,繁星细数花叶枝——与花有关的事

 1 九九寒梅报春来

 2 “孩儿涎”——可是丰台芍药甲天下的“制胜秘笈”?

 3 花田不可更!乾隆四十一年的争议结果,留下京城“踏青斗草”之处

 4 冬季卖花——比冬季养花还难的事

 5 花乡养育的“芍药花神”张曼殊

 6 今天还被人称赞的雪六爷

 7 早朝退散赏花去,一掷十两为留花

 8 熏茶的花乡茉莉,夏天秤约冬天数朵

 9 花乡花儿匠的幸福生活

  ——吃:饺子不炸了都不吃!茶叶不熏了不能喝!

  ——穿:花厂老板娘的行头一日三换

  ——用:京城里最早的有车族

  ——住:蓝砖盖房才算讲究

  ——也有惊魂一刻——就怕贼惦记

第四篇 城坊里巷说历史,落叶黄花有人识——与花“无关”的事

 1 花乡人的理和礼儿

 2 花厂兼种的草药和花儿匠的治病秘方——花乡还产“名医”

 3 讲究的花会组织——京城花儿匠的文化自娱

 4 花乡的头名菜户和花乡细菜

 5 黄土岗的土和白盆窑的盆

 6 槐树、水井、金剪子——明代授命京城花儿匠的证据

 7 花乡名吃——有传承的“宫廷菜”

 8 花乡的“圈儿”——花田也为皇上养牲口

 9 镇国寺的射草狗与悠久的走桥健身

第五篇 花雨空濛欲化烟,眼前风物似当年——今日花乡“买”花去

 1 花神庙的前世今生

 2 看丹的药王庙和庙会

 3 昔日花乡赏花,今日亭馆置酒

 4 买花宝典

 5 没有院子了——做个楼房花把式

注释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陈一龄著的《花田往事》入选“中国地理标志文化系列丛书”,记录了京城花乡的旧闻辑佚,历史变迁。作者走访了多位花乡在世的老花农,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图片,以清丽雅致的文笔再现了——京城花乡。本书有相当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编辑推荐

几百年来,北京城在不断地变化着她的城市边界,北京的花田在京城连年的扩建中消失了,早前的花乡被千禧年开通的南四环分成了两“瓣”。京南“城外”的花乡,是水泽之乡,旷野花田,这里花繁香幽,曾引无数达官文豪、富户闲人,甚至乾隆皇帝也前来赏花踏青,留下无数传说与轶事。那时,花乡的花田里曾经种过“丰台芍药”、“花乡牡丹”,“草桥菊花”、“花乡草花”……那时的花乡,即使在冬季,也还能出产“牡丹”——最为“金贵”的“草桥煻花”,“一瓶值数千钱”。而今留下的只是史料的记载和花乡人深深的回忆。这本陈一龄著的《花田往事》用大量的图片辅以雅致的文字,重新翻开历史对花乡的记忆,告诉人们昨天的花田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