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佛典流播与唐代文言小说
分类
作者 俞晓红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俞晓红著的《佛典流播与唐代文言小说》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一定的时段和文体范围内,着力于考察佛典文化在中土流播过程中对唐代文言小说作者的观念渗透,藉此探究小说文本在结构、题材、情节诸层面所体现的佛教文化印痕,在更多的唐代文言小说文本中作更细致的发掘,将社会宗教心理、小说作者、小说文本三者结合考察,对前贤时俊研究的不足作深入思考和辨析,在较客观全面的层面上呈现独特而结实的唐代文言小说的时代文化风貌。主要观点是:佛教文化启发影响了隋唐时期国人佛教意识和文化心理;佛典的传译流播渗透唐代文言小说的创作,在题材选取、形象塑造和结构模式等层面深刻影响了唐人小说的文本构成;唐代文言小说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推动和促进了佛教文化对国人的精神渗透。

内容推荐

俞晓红著的《佛典流播与唐代文言小说》绪论和正文四章,以佛典流播与唐代文言小说的关系作为研究主体,以文史互证、史诗互证的方法切入,考察佛教文化东传后对魏晋隋唐时期君臣士民佛教意识的启发与影响,探寻佛典流播对唐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渠道,剖析佛典观念对唐代文言小说文本构成的多元渗透、佛典文学质素对小说文学价值建构所起的作用等。书后附录唐代涉佛文言小说作家小传、涉佛小说题材类型篇目统计、涉佛小说异质形象分类统计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佛典东传与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第一节 帝王的宗教需求与佛教的兴盛

一、精神崇尚,礼佛敬僧

二、以佛辅政,裨益王化

三、佛我相恃,依佛立身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僧侣的文化生活

一、博涉内外,熟谙三藏

二、交好名士,善于机辩

三、擅诗会文,兼工书画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期文士的佛学修养

一、相与名僧,讲经译典

二、兼修儒释,优游文学

三、禅机庄趣,并入诗画

 第四节 魏晋隋唐时期民间的佛教信仰

一、造寺铸像,道场庄严

二、浴佛烧灯,佛事蓬勃

三、听经写经,俗众洗心

第二章 从唐代文言小说看佛典文化的影响渠道

 第一节 寺院殿堂:佛典要义的传播空间

一、寺慕竹林,道存祗园

二、以形示现,借像表真

 第二节 讲经听经:佛典旨味的传播渠道

一、僧尼讲唱,说以证史

二、士女游寓,虚而补实

 第三节 僧士创作:佛教观念的主观介入

一、高僧撰异,真妄共存

二、士子传奇,诗释并发

第三章 佛典文化观念与唐代文言小说的文本构成

 第一节 果报:善恶一念,庆殃自取

一、礼敬三宝,事成身全

二、行恶不善,各遭恶惩

三、善待异类,动物报恩

 第二节 复活:幽明流转,向善而生

一、入冥的原因与见闻

二、复活的缘由与形态

三、复活后行止与态度

 第三节 灵验:受持读诵,效验灵妙

一、故事主体:商贩士子官吏贵族

二、灵媒触点:诵经持咒写经听经

三、情节模式:持诵一遇险一获救

 第四节 杂糅:多元并存,道释互融

一、转生往生,欲界轮回

二、异术殊能,法力释厄

三、征验修道,仙佛互涵

第四章 佛典文学质素与唐人小说的文学价值构建

 第一节 崇佛弘法的异质形象

一、僧尼:学识精进,道行非常

二、龙族:腾云作雨,幻形入世

三、信众:习经修业,虔心向佛

 第二节 双层组合的叙述结构

一、自述式:事主入冥,返世讲述

二、闻录式:亲友传说,闻者书录

三、见证式:亲历目睹,感而书录

 第三节 佛典观念的文学传载

一、说因证果,观念相续

二、同质异构,异脉同流

三、以释明儒,以稗襄政

附一 唐代涉佛文言小说作家小传

附二 唐代涉佛文言小说篇目列表

附三 唐代涉佛文言小说统计简表

附四 唐人小说异质形象篇目列表

征引文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