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今生只做红尘客(品味元曲的极致之美)
分类
作者 蔡玉青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元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高峰之一,可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元曲由于有很多俗语与俚语进入其中,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泼辣生动,读过后让人如饮了一碗烧刀子,让人身心沸腾。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夕阳西下,看饱一霎兴亡。翻开蔡玉青著的这本《今生只做红尘客(品味元曲的极致之美)》,且听元曲销魂。本书是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中长盛不衰的经典。

内容推荐

时人说起元曲,大多知之甚少,提起关汉卿、王实甫、白朴之辈,或许方有几人恍然大悟,但若再做深究众人便缄默不语了,令人遗憾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化精华竟被人忽略到如此程度。其实,元朝版图阔大,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蔡玉青著的这本《今生只做红尘客(品味元曲的极致之美)》精选经典元曲,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目录

离乱曲

 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愁,相思泪

 忘忧草,不解愁

 凌云志,悲欢歌

 柳依依,别凄凄

未了情

 情难尽,暗销魂

 芳心动,暗许谁

 铜豌豆,响当当

 怀苍生,忧黎民

 是枭雄,亦凡人

 弃微名,近林泉

风尘客

 且归去,且归去

 功名事,了无痕

 鹦鹉曲,谪仙人

 当休官,林下见

 归隐去,伴云霞

 潦倒人,江湖醉

风物情

 流浪人,四季歌

 窗外语,相思泪

 佳公子,高士心

 鸥鹭侣,渔父心

 寻梅影,慰寂寥

相思泪

 空付情,独憔悴

 别离短,相聚长

 定不负,相思意

 有情痴,死生随

 薄幸男,痴情女

众生相

 似芙蓉,落风尘

 枝头露,自在心

 温柔乡,寻慰藉

 红尘路,道在心

 生无定,死有期

思古意

 千载事,一笑休

 倦名利,访灵山

 天道微,义昭彰

 青冢上,空余恨

黎民殇

 天可鉴,窦娥冤

 弃逍遥,忧百姓

 未尝苦,安知贫

 诉羊冤,唱挽歌

试读章节

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从来都是一个难解的心结。中国自古即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离乡,或许是为了蟾宫折桂,实现“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潇洒快意;或许是被贬他乡,碰着同样的“天涯沦落人”,便湿了司马青衫……

无论如何,离乡都是一种无奈。在古人看来,人就像一棵树,只有把根牢牢地扎在故土中,才能枝繁叶茂,盛开浓荫。传统中八户人家围成一个方方正正的院落,像“井”字形,背对着院子就等于离开自己的老家,“背井离乡”即由此而来。这个古老的象形文字,蕴藏着浓浓的恋乡之情,历经千年风霜也不曾褪色。

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就好像海边的浪潮,纵然他们的心是坚硬的礁石,日复一日地被侵蚀,也难免留下伤心的孔洞。“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獭狁之故。不遑启居,獬狁之故。”一束束薇菜己经发芽,采一束薇菜,思乡之泪就要落下。然而说回乡道回乡,边防战事还未完结,家又如何回得?《诗经·小雅·采薇》一诗,传唱着战士征夫的一汪乡愁,凄切迷离。

在外颠沛的游子,与戍边人之愁又有何异。李白有妇孺皆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满腔愁情,感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马致远骑瘦马独行古道,“断肠人在天涯”;纳兰性德乡梦难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面对故乡,游子的心底总是翻腾着千层波澜,久久不能平静。孤独的岁月里,午夜梦回时,不眠之人的忧愁逐渐袭来,由淡而深,润湿了记忆。回不去的是故乡,冲不破的是时间和建筑的高墙。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与过往的王朝相比,国家民族的变乱,众多民族的聚居,一点点挑拨着元人敏感的思绪,他们的离愁仿佛也更加深切。元代科举时行时辍,因而仕途失意的儒士“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加之少数民族乐曲的传入和繁盛,正如徐渭所说:“北曲盖辽金北鄙杂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更易表情达意的杂剧和曲子便流行起来。

饱经离难的元人,把自己的情感笔酣墨饱地写入元曲,被传唱于市里坊间,一字字、一声声催人泪下。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雨》

在《汉宫秋》里,马致远曾借王昭君(王嫱)之口道出了离乡的一番折磨:“背井离乡,卧雪霜眠。”离开家乡就如同卧于霜雪之上,这是何等的痛苦。而他的这首《寿阳曲·潇湘夜雨》,亦是叫人心碎的断肠曲,每一字每一句都敲打着人们敏感的心弦。

潇湘本指湘、潇二水汇集的零陵郡,后来成为湖南一带的代称。宋人爱风花雪月,便封湖南的八处景致为“潇湘八景”。夏秋时节,此地淫雨霏霏,昼夜不停,沉闷而忧郁。尤其是渔灯四暗、夜晚将至之时,淋漓的小雨落在孤舟里,落在缥缈朦胧的水雾间,落在离家万里的游子面庞之上,让人不禁恍惚:在游子脸上肆意纵横的难道不是雨丝,而是自己的思乡之泪?

孤舟总是离索,夜雨更让人惆怅。根据史载,马致远有“二十年漂泊”生涯。当他在日益黯淡的岁月中,留下无奈的泪水;当生命的花瓣即将枯萎,落下蜷缩的残萼,流露在他曲中幽深慷慨的离愁,便更容易让人领会。

然而,漂泊天涯的人又怎独马致远一个呢?每个团圆的节日,每个似曾相识的景物,都让游子的思乡之情无处藏身,戚戚然暴露于眉上、心间。

冬至是唐时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会向父母尊长祭拜,相互庆贺。某一个冬至夜里,白居易独自在邯郸驿里,唯有影子与之相伴。他抱着膝头瑟瑟发抖,“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心里想着家中的亲人也和他一样辗转难眠,思念远人,那一份孤苦伶仃的思乡之情便来得更加沉重。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白云西去雁南翔。推蓬望,清思满沧浪。[幺]东篱载酒陶元亮,等闲间过了重阳。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汤式《小梁州》

思乡本不论季节,但一年中总有些日子会令人离愁遍生。重阳节亦是历来团圆的时刻,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家乡的亲人携手登高,观花饮酒,一派和乐,而自己独在他乡,无人相伴,越发觉得孤独。同样,在九月九日深秋之际,曲人汤式也不免发出这番慨叹。

汤式生于元末明初,历经元、明两朝的更迭。虽与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大不相同,但汤式入明不仕,同样经历了落魄江湖多年的日子。生于乱世,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颠沛流离的印记。据说他后来曾得到燕王朱棣的赏识,宠遇甚厚,但在此之前,汤式流落江湖多年,他对漂泊的感悟,深入骨髓。

P1-3

序言

曲也销魂,人也销魂

如果问一个中国的读书人最想生活在历史上的哪个朝代,那么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宋朝;如果问他最不想生活在哪个朝代,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代宋而来的元朝。宋与元这两个朝代,一前一后,就像是历史给现代人的样本展示,一个绝对重文轻武,文人占有绝对地位;一个绝对重武轻文,马上得天下,也习惯马上治天下。虽然两个朝代的文化氛围截然不同,但中国传统文脉并没有在文人地位式微的元朝断绝,相反,承接宋词的辉煌,元曲也走到了文学史的高峰,可以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总称。金元之际,随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新的文化也被输入进来,与中原地区的词曲文化结合,大量口语、俚语出现在文人的笔下,渐渐地形成了元曲。元曲的内容驳杂而庞大,然而不外乎以下几个主题:

羁旅天涯的离愁难抑与心情的低回。此类曲子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九个意象式的名词并列,传神地描摹出了文人远离家乡,流浪江湖的感伤之情。

男女之间动人的爱情。这是一千古不变的主题,元代的很多杂剧表现的就是男女的情爱,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迷青琐倩女离魂》、鲍天佑的《王妙妙死哭秦少游》等,这些故事中的男男女女为爱可以不顾家人的反对幽期密约,为爱可以为情人肝肠寸断,为爱可以生生死死,动人心肠。

看透名利,归隐山林的急迫心情。文人自古都有林泉情结,特别是那些曾经在官场辗转,抑郁不得志的人,他们痛苦于官场的黑暗与波澜起伏,总想寻一方心灵的净土,而山林、泉水、鸟鸣、花香,就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向往。“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贯云石《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贯云石《清江引》),这些都是现实的教训后痛苦的领悟。

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百姓水深火热生活的怜悯。这也是有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的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一边是官商勾结,层层官员获利:“且说一季中事例钱,开作时各自与。库子每随高低预先除去,军百户十锭无虚,攒司五五拿,官人六六除,四牌头每一名是两封足数,更有合干人把门军弓手殊途。那里取官民两便通行法,赤紧地贿赂单宜左道术,于汝安乎?”(刘时中《端正好·上高临司·滚绣球》)一边是百姓绳床瓦灶,为衣食愁:“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才罄撒,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周德清《折桂令》)这正应了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曲的生命力就在它的这些表现题材里,生生不息地传承。由于有很多俗语与俚语进入其中,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泼辣生动,读过后让人如饮了一碗烧刀子,身心都沸腾起来。大多数元曲的用典不如唐诗宋词那样多,所以很容易理解。但是,其词语又并非一味通俗到直白,而是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了蕴藉的情感,它的难点在此,它的妙处亦在此。

从1271年到1368年,元王朝共存在了九十七年,元代文人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用曲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抒发自己的喜乐与哀愁。历史如滚滚江水东流不尽,元朝终究成了历史上浓重又暗淡的一笔,而元曲在文学的天空中永恒闪耀,夺人魂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4: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