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布兰潘(1933—2016),生前为荷兰蒂尔堡大学教授,讲授比较与国际劳动法以及全球化等课程。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劳资关系协会主席、比利时参议院议员、国际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协会荣誉主席。担任《国际法律百科全书》《国际劳动法与劳资关系百科全书》等书主编。
译者简介:付欣,1971年生,陕西户县人。香港城市大学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教师。曾任某NGO组织法律项目官员、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吉利大学客座教授等职。曾主管过中美劳动法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刑事司法、人权法、劳动法、法学实证研究及法律翻译。先后在国内外发表 “论我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等论文10余篇,出版《中国刑事司法之实证研究》《欧盟劳动法》《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等著、译作5部。
马庆林,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黄文军,国务院法制办社会管理法制司一处干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
刘佳婷,西北政法大学教师,山东大学文学硕士。
曹文龙,重庆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
陈洁,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翻译)。
董欢,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翻译)。
王朵朵,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翻译)。
缩略词一览表
个人劳动法
导言
第一章劳动者的自由流动
第一节平等待遇
一、成员国国内法
二、集体协议与个人协议
三、工作
四、履行劳动任务
五、工会自由、劳动者参与及公共机构的管理
六、住房
七、劳动者的家庭成员
第二节适用范围
一、劳动者
(一)概述
(二)体育运动与劳动法
二、例外情形
(一)公共部门的就业
(二)公共政策、公共安全与公共卫生
第三节对人员自由流动的促进
一、劳动服务
二、职业培训
三、对证书与文凭的认可
四、蓝卡:高资质就业中*三国国民的准入与流动*
(一)一般条款
(二)准入条件
(三)欧洲联盟蓝卡、程序与透明度
(四)权利
第四节关于防止雇主非法滞留*三国国民的*低制裁标准及措施
一、指令的主题事项与适用范围
二、相关定义
三、禁止非法就业
四、雇主的义务
五、经济制裁
六、雇主拖欠的费用
七、措施
八、合同分包
九、刑事犯罪
十、刑事处罚
十一、法人责任
十二、对法人的处罚
十三、投诉便利
十四、检查
十五、更多有利的规定
十六、国内法律转换
第二章服务自由
第一节适用范围
一、服务
(一)物质服务
(二)个人服务
二、服务的有偿*
三、服务的临时*
四、跨境服务
第二节禁止限制服务自由与禁止歧视
一、限制条件
二、歧视
第三节有合理理由的限制条件与不平等待遇
一、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安全或公共卫生
(一)公共权力
(二)公共政策、公共安全或公共卫生
二、基于合理规则所采取的限制*措施
第四节对劳动者的保护
一、国内法与集体协议的适用:葡萄牙建筑工程公司案
(一)案件事实
(二)欧洲联盟法院的意见
二、一般规则的微调
(一)万德尔·埃尔斯特案
(二)阿尔布雷德案
(三)安德烈·马佐莱尼案
(四)费拉纳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案
(五)葡萄牙建筑公司案
(六)欧洲联盟委员会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七)欧洲联盟委员会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八)欧洲联盟委员会诉西班牙
(九)欧洲联盟委员会诉奥地利
(十)维京线案与拉瓦尔案:设立自由、服务自由与行业行动自由
(十一)鲁费特案
(十二)欧洲联盟委员会诉德国:文件临时代理机构
(十三)帕略塔案:未能事先提交劳务派遣申报(比利时)
第五节波克斯坦:服务指令草案
一、指令草案的适用范围
二、设立自由
三、原籍国原则
四、指令草案与共同体文件的一致
第六节关于内部市场服务的指令(2006)
一、指令的条款
二、欧洲社会合作伙伴对指令的反应
第三章国际劳动私法
第四章个人劳动合同
第五章儿童照顾与青少年劳动保护
第六章男女平等待遇
第七章对具有母亲身份的劳动者的保护
第八章工作时间、周日休息、夜间工作及育婴假
第九章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第十章企业重组
重要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跋一
跋二
《欧洲劳动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版以来,在欧洲深受读者欢迎,该书定期再版,其内容覆盖面广、信息更新及时,具有权威性和实务指导性。全书分为总论、个人劳动法与集体劳动法三大部分。第二册为原书的“个人劳动法”部分,包括了一整套涉及雇主与劳动者之间个别劳动关系的规定,具体包括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服务自由,国际劳动私法,个人劳动合同,儿童照顾与工作场所的青年保护,男女平等对待,母性保护,工作时间、星期日休息、夜间工作及育婴假,工作场所的卫生与安全,以及企业重组等内容。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欧洲劳动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其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平等就业、劳动安全与健康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本书所包含的法规、学者们的先进理念,以及欧洲法院的判例等对于我国劳动法领域的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均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欧洲劳动法》自20世纪90年代初版以来,在欧洲深受读者欢迎,该书不断更新再版,至今已出版至第13版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本书的内容覆盖面广、信息更新及时,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和实务指导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就我国的劳动法发展而言,虽然在劳动合同、劳动安全和劳动条件、工时与工资支付等涉及劳动基准的方面已经有了立法和相应配套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总体制度的建设仍然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工会的作用?如何安排集体劳动权利?针对劳动者跨地域流动的频繁性和广泛性,如何解决社保基金在全国联网或在不同省份之间转移?针对劳动法领域的工资拖欠、男女性别歧视以及个人平等机遇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针对未成年或女性劳动者,如何在实践中保障其基本权利?
将布兰潘先生的《欧洲劳动法》引进并翻译成中文出版,可能为我国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该书所包含的法规、学者们的先进理念、欧洲法院的案例及法官的判案思路等对于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律制度时有重要的镜鉴价值。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 欧洲劳动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其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平等就业、劳动安全与健康等方面, 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内容包括: 劳动者的自由流动 ; 服务自由 ; 国际劳动私法 ; 个人劳动合同 ; 儿童照顾与青少年劳动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