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疫警时空(那些纠缠名人的传染病)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谭健锹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名人、瘟疫、历史,交织在一起,有的从巅峰坠落,有的披荆斩棘,有的功成名就,也有的遗憾终生;他们中有帝王,有医生,有文人,也有政客;遭遇的有战争瘟疫,有“黑色”瘟疫,有“白色”瘟疫,也有“美色”瘟疫。这些名人的故事,权当作者是胡说八道,但作者相信胡说八道也总能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请看谭健锹所著的《疫警时空(那些纠缠名人的传染病)》。

内容推荐

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疾病的历史,而传染病正是其中的主角。禽流感、登革热、狂犬病、霍乱、疟疾、SARS……这些令人讨厌甚至恐惧的疾病,不仅没有在文明社会销声匿迹,而且一直与人类如影随形,还不时地一鸣惊人、一举夺命。谭健锹所著的《疫警时空(那些纠缠名人的传染病)》通过分析郑成功、亚历山大大帝、柴可夫斯基、同治皇帝、莫泊桑等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死亡病因,把这些流行疾病一一细细剖析,把其来龙去脉、前世今生探索透彻。

目录

自序

引言 大流感,小生命

 一、流感一九一八

 二、大魔头的前世今生

 三、流行病,上帝之鞭

第一章 登革热,瘴疠窃命

 一、郑成功,神秘陨落

 二、溽暑丛林,暗藏杀机

 三、巅峰·低谷

第二章 鼠疫,黑云压城

 一、李自成,胜败易手

 二、“黑死”横行,谁主沉浮?

 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三章 流行性感冒,不容小觑

 一、张仲景,悬壶济世

 二、狡诈多变,为害中原

 三、不变应万变

第四章 流行性斑疹伤寒,雪上加霜

 一、拿破仑,一败涂地

 二、俄国冰原,劲敌伏击

 三、魔鬼在细节

第五章 霍乱,恶浪滔天

 一、柴可夫斯基,祸从口入

 二、肆虐频仍,悲怆人间

 三、习惯无小事

第六章 天花,死灰复燃

 一、同治皇帝,悲情天子

 二、遍体疮痍,谁人幸免?

 三、故步自封的代价

第七章 梅毒,情寄之疡

 一、莫泊桑,风流文豪

 二、花柳暗病,臭名昭著

 三、情爱诚刺激,爱情价更高

第八章 肺结核,毒焰燎人

 一、席勒,《欢乐颂》绝唱

 二、白色瘟疫,耗尽血气

 三、病痛是成就的另类催化剂

第九章 小儿麻痹症,贻害终身

 一、富兰克林·罗斯福,轮椅巨人

 二、一朝不慎,一生遗憾

 三、逆境不堕青云之志

第十章 炭疽病,为虎作伥

 一、罗伯特·柯霍,洞察天机

 二、尘封狂魔,罪恶黑曰

 三、纯洁·良知·科学

第十一章 狂犬病,丧心病狂

 一、路易·巴斯德,开创纪元

 二、瘊狗噬人,九死一生

 三、坚持,生命的动力

第十二章 疟疾,冷热交逼

 一、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

 二、嗜血毒蚊,助“咒”为“疟”

 三、人类,不能征服一切

结语 我们,路在伺方?——SARS十年祭

 一、那些年,我们一起守望的日子

 二、那一年,我们一起抗争的瘟疫

 三、那些年,你是合格的公民吗?

 四、这些年,我们反思过吗?

试读章节

斗争中,虽然郑成功军力不断增强,但由于与清廷相比力量相差悬殊,十多年间他始终未能反败为胜。在退守厦门后,郑成功开始筹划攻占当时被荷兰殖民者强行占据的台湾,以此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派长子郑经率领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主力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大军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蓄势待发,准备直取台湾。

4月29日(阴历四月初一)中午,潮水大涨,在当地人的引领下,郑军利用弥漫的浓雾作掩护,舰队顺利通过鹿耳门水道,突人鹿耳门港,出其不意地登上台湾岛。荷兰军队猝不及防,被郑军猛击,不得不龟缩在城堡内不敢应战。他们一面派人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试图以10万两白银换取郑军退出台湾。郑成功断然拒绝,并采用切断水源的方式迫使盘踞的荷兰人投降。其间,郑军还击溃了增援之敌的舰队。在围困了八个月后,郑成功下令向残敌发起强攻。荷兰军队走投无路,只得投降。1662年初,郑成功终于将霸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侵略者彻底赶跑。

驱逐殖民者,攻占台湾岛,是郑成功人生最闪耀之处,也是事业的新起点。他以生命最后一年的短暂时光,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其勋业之伟大,足以让他名列中国历史最伟大人物的行列。

在赤嵌楼受降后,郑成功将赤崁改为东都明京(今台南一带),并设一府二县,即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在台湾设立了与明朝一样的行政机构。在收复热兰遮城后,他又将其改名为安平镇,正式拉开了郑氏经略台湾的序幕。台南地区是他统治和经营的中心。汉族文化也开始在台湾逐渐生根发芽。

郑成功对开拓台湾、建立抗清基地充满信心,他发布命令:“东都明京,开国立家,可为万世不拔基业。本藩已手辟草昧,与尔文武各官及各镇大小将领官兵家眷,聿来胥宇,总必创建田宅等项,以遗子孙计。但一劳永逸,当以己力经营,不准混侵土民及百姓现耕物业。”在具体措施上,他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即使以今日眼光观之,亦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远见卓识。譬如在经济开发上,他鼓励多种经营,包括渔业、农业、林业及商业等。在难以开发利用的汛地,积极奖励垦荒。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具有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开发山林陂池的过程中,“须自照管爱惜,不可斧斤不时,竭泽而渔,庶后来永享无疆之利”。

当时,台湾少数民族在荷兰殖民者的奴役下,生活十分贫困,生产力极端落后。郑成功大力推广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此,少数民族也同汉民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

经过郑氏集团的苦心经营,台湾这片原本荒芜原始却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处女地,渐渐变得生机勃勃、富庶太平。据郁永河《伪郑逸事》记载:“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以数千计,又交通内地,偏买人心,而财用不匮……通洋之利,惟郑氏独操之,财用益饶。”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与当时把目光局限于大陆的大部分中国人不同,久经波涛的郑成功并未以夺取台湾为满足,他的心中还有着更庞大的计划。

郑氏的海军实力在当时南洋首屈一指,那时候,整个南洋都在郑成功的影响之下,上天曾给了中国一个称霸南洋的千载难逢的机会。郑成功看到了,他首先把目光锁定在距离台湾最近的菲律宾群岛。岛上的华侨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下,经常被无辜杀戮。有着强烈民族主义思想的郑成功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他多次与菲律宾华侨进行联络,表示将率兵驱逐西班牙殖民者。

P16-18

序言

在一个被瘟疫包围的星球上,人活着,容易吗?

答案必定是多种多样。很多人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汗流浃背地奔波,在顾客挑剔的眼光中赔着曲意逢迎的笑容,勉强拿一份口粮养家糊口。也有不少人,白天开着宝马车在开阔的街道上绝尘而去,晚上泡在灯红酒绿之中,数着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数着酒杯中还剩多少醉人的陈年佳酿。更有一些人,事业有成,却突遭飞来横祸,倒在病榻上,一蹶不振,一睡不起。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真是吝啬,也真是无情。而人的一生则充满着无数的机会和陷阱,其中,传染病正是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时候,悄悄把许多人的命运锁定。

这三个月,我每天比同事们早45分钟到达医院,为的就是尽早了解呼吸科病患的病情变化和新入院者的第一手资料。对着电脑,我打量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病患的名字,还有那些疾病的名字。病患在和疾病抗衡,我们医者则竭尽全力站在人类的一方。这些被细菌和病毒折磨得苦不堪言的人,大多都存在肺部的感染。他们有的风烛残年,有的风华正茂;他们有的已经在棺材的边上歇息,有的却还在事业的加速道上飞驰。

我常常站在那幢很高的楼上俯视这座小城,从未感到一丝的平静。从日出到日落,从孤月繁星,到旭日东升,生活的压力,生命的重负,竟然是那样的沉甸甸,以至于我无法体会到作为医生成功治愈病人的快感。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人类就像被一记重拳击中,头昏眼花,鲜血淋漓。我可能总是看到污秽,看到危险,看到黑暗,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但有可恶的病菌和病毒偷偷向我们人类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更可怕的是,人类不知反思自己的行为,陋习难改,无形中成为了病菌肆虐的帮凶。

灾祸和不幸,病原微生物固然难辞其咎,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因为缺乏智慧、理性和良心,把这些灾难无限制地扩大化,直到把自己也彻底毁灭,害人害己。

2013年春天,中国暴发了新型禽流感。许多人把目光集中在新病毒的变异上,却不想想这些变异可能几千年、几万年都在重复,这是大自然自古就有的规律。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上,看看人类恶劣的养殖行为,看看人类不知收敛的贪欲。

如果把传染病比作红颜祸水的话,人类就是这祸水背后的昏君,荒淫无道,穷奢极欲,残暴不仁。由于人性的弱点,人类已经习惯于推诿责任。

瘟疫,是在执行对人类的惩罚。

前车之鉴,是人类最好的自省材料。

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些花样年华是怎样地猝然消逝?那些壮志雄心是怎样地灰飞烟灭?那些本该继续精彩的人生是如何地黯然落幕?那些本来残缺无助的躯体是如何地绝地反击?

诚然,这里面不全是黑暗,光明也不时地照耀你我的心。

只有让历史来告诉未来。

我是一名医生,把传染病魔细细地解剖是我的天职。但我不想让自己仅仅是一名医生,因为医生的影响毕竟有限。扁鹊的神技,的确可以医治一个时代的病患,但司马迁的如椽之笔,却可以影响我们民族在公元前一百年之后的历史。

就在这个令人感到压抑的夏天,我把自己封闭起来,就是为了让一束“正能量”从瘟疫历史的暗处划破深夜,堂堂正正地发出一缕光芒,传达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一个需要搭救的灵魂。这于我,简直就是其乐无穷。

名人、瘟疫、历史,交织在一起,有的从巅峰坠落,有的披荆斩棘,有的功成名就,也有的遗憾终生;他们中有帝王,有医生,有文人,也有政客;遭遇的有战争瘟疫,有“黑色”瘟疫,有“白色”瘟疫,也有“美色”瘟疫。这些名人的故事,权当我是胡说八道,但我相信胡说八道也总能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欣慰之余,耳边时时响起日本词人阿木耀子为《假面黑骑士》作的主题歌词:

你是不是看到了真爱红颜烧殆着

黑暗的底层有人策划着什么

梦中看到的是我的幻觉

喜欢活着的感觉,天空中飘浮湛蓝的世界

为了这个星球,超越时空,翱翔天空

为了明日洒下热泪是为序。

谭健锹

2013年7月26日夜

后记

这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踏入元旦,人们对SARS十年的追忆尚未降温,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的同门师弟——已经把许多人惊出一身冷汗。随后的春天,依旧充满了惶恐和谣言,新年的欢乐消遁得无影无踪,那是一场在中国大陆神秘出现的新型禽流感,连台湾地区都没能躲开。

世界在进步,中国也在进步,新疫情似乎并没有重走SARS的老路。然而不到半年,就在人们以为可高枕无忧的时候,台东突然爆发狂犬病疫情!首先发难的肇事者竟然不是犬类,而是鼬獾,还有钱鼠。

我们不是生活在末世,却怎么也摆脱不了末世的必有情节。

科学家、医生、防疫人员、普通民众……演好自己的角色吧!这个地球,不是缺少了谁就不能转动,然而,机器如果少了一个微小的零件,总会有那么一点点运作得不协调。

于是带着一种莫名的冲动,作为内科医生的我,冒昧地试图用三个月的短暂时光,探讨一下瘟疫的密码,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染病的秘密。我不是免疫学家,不是细菌病毒学家,也不曾拥有实验室,我有的只是一个不停运转的大脑,一支写过许多荒唐言的铅笔,一台老爷车般的旧式电脑,还有那一柜的古籍杂书,只能从历史的深处细细发掘,化身为一个业余的“医学考古学”研究者。它们陪我走过风风雨雨,伴我度过无数的不眠之夜,现在,还是那样的不离不弃。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瘟疫就与我们形影不离,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有时,它甚至会迟滞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改写人类的历史。瑞典病理学家汉森(Folke Henschen)就曾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他们的疾病历史。”

讲瘟疫,谈历史,论名人,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今人获得更多的知识,打开更广阔的视野,走好未来之路。试问,人类历史上的每一场瘟疫降临,难道都是细菌、病毒一手导演的吗?天灾人祸,人祸天灾,谁也离不开谁。庆幸的是,我们还能从那些灾祸中喝到挽救自己、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苦口良药。

我与时间的竞赛,我的不务正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暴风骤雨,我的业余时间总是那么充实。无数个寂寞的夜晚,没有磨灭一点点前行的信念,耐得住寂寞的人,绝对不是生命的弱者。

生活依旧艰辛,日子依旧困顿,可这并不妨碍一颗带着希望的心,熊熊燃起一堆篝火,哪怕只是照亮身边的几个人而已。

夏季的澳门,是一个多雨的小城。

在困惑、烦躁之时,我会到卢廉若公园散心,最好就是微雨润物细无声的时候。那雨的银丝,拂面微凉,触衣即润;园中小径,路轻湿,草未枯;两旁树木,叶未落,枝条扶疏;我振衣前行,清风做伴,默然相对,意逸神飞。

雨儿常会慢慢变得滴沥,那声音最是迷人,似有憔悴,似有愤懑,似有忧伤。湖面弹奏起无数的涟漪,继而泛着莹莹的水光。当平实的地面也充满了内容时,人的胸襟岂能不开阔?那星星点点的雨丝,抽打着我的肌肤,稍稍作疼,敲打着我的魂灵,深深一恸,于是心中的土壤便植满了晶莹的种子,萌发着一个个灵感……

于是,三个月后,有了这本小书。这里有一名医生口中的疫病历史、他眼里的历史名人、他笔下的心灵鸡汤,还有他手上的防病之策;或肤浅无聊,或令人忍俊不禁,让世人评说吧。

在7月25日完稿的这一天,我告诉自己,你成功了,不是因为你写完了一本书,而是因为你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在他们的否定怀疑中,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的方向是否正确,只有历史有资格判断。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我心光明。”

我无怨无悔!我衷心地感谢爸爸妈妈潜移默化的教育,感谢内人、儿子难能可贵的体谅,感谢素未谋面的方鹏程先生热心的鼓励,感谢我现在工作的这个科室程鲲和梁振盛两位上级医生的教导和关怀。

谭健锹

2013年7月27日于澳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