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口猕猴》、《油漆味浓重的宾馆》、《杜甫草堂》、《峨眉山》、《成都的太阳》、《乐山大佛》、《千丈崖》、《八女投江》、《响水米》、《镜泊湖》、《沿途》、《鱼宴》、《龙门石寨》、《树和河是不会说话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本沈立新著的《北窗南窗》简单文字,别样情怀。
| 书名 | 北窗南窗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沈立新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龙口猕猴》、《油漆味浓重的宾馆》、《杜甫草堂》、《峨眉山》、《成都的太阳》、《乐山大佛》、《千丈崖》、《八女投江》、《响水米》、《镜泊湖》、《沿途》、《鱼宴》、《龙门石寨》、《树和河是不会说话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本沈立新著的《北窗南窗》简单文字,别样情怀。 内容推荐 继第一本散文集《青菜白菜》成功推出之后,作者沈立新又推出了第二本散文集。和第一本讲述往日老上海“乡下人”生活不一样,紧随浦东发展脚步,作者的“现代生活”和陆家嘴的发展一样天翻地覆;不过可贵的是,延续第一本的文字精神,这本《北窗南窗》也是简单文字,别样情怀。 目录 第一辑 杜甫草堂 黄山 婺源两篇 成亨酒店 楠溪江 天涯海角 无知者岛 彩票 泳裤 潮州行 开封 红石峡 五龙口猕猴 油漆味浓重的宾馆 杜甫草堂 峨眉山 成都的太阳 乐山大佛 千丈崖 八女投江 响水米 镜泊湖 沿途 鱼宴 龙门石寨 老黑山 贵州酸辣 贵阳城 苗族和侗族 黄果树 天星桥景区 镇山村 山路 青岩古镇 漂流 国家大剧院 野生动物园 卸甲酒店 天坑 井冈山 阳泉 哈尔滨之行 第二辑 伊瓜苏的瀑布 签证 扔垃圾 阀门坏了 坐着睡 星光大道 金门大桥 尼亚加拉大瀑布 温哥华 导游 新加坡印象 海底世界 韩国料理 韩式用餐 青溪川 马兰头的妹妹 战争纪念馆 乘飞机 白金汉宫 温莎城堡 英餐 剑桥 巴黎圣母院 大英博物馆 红十字会和志愿者 圣馨教堂 农业展览馆 凡尔赛宫 卢浮宫 伦敦 牛排 容膝之安 虚幻 路边 巴拉顿湖 倒时差 多瑙河三镇 国会大厦和国王教堂 布隆格维克庄园 马加什教堂 多瑙河 画眉乌街 牛 滴滴湖 新天鹅城堡 HB啤酒馆 伊瓜苏的瀑布 马月岛 马赛鱼汤 翻译 第三辑 鸽子 某店趣事 防盗门 非标 “罗马假日”和“欧尚” 开发票 升降龙头 软玻璃 床垫 黑胡桃木家具 鸽子 夏晨鸟声 一幅画 双桥 窗户 黄道吉日 新居 皮鞋 赚了元 洗衣机 书 第四辑 北窗和南窗的云 九段沙 北窗和南窗的云 让乌栖在森林里 胎菊 牛奶柿子 广玉兰树 走夜路 小船 川沙县城 吃河豚 划船 桃花 采草莓 钓鱼 食堂世相 车钥匙 食堂 写纪要 树和河是不会说话的 穿正装 停车位 醉鬼的故事 成猪头 荷包蛋 青毛豆 珍品 北冒雨面 咸肉 青占鱼和黄占鱼 火锅宴 第五辑 读《金刚经》随手写下的诗 《金刚经》 实相般若 金叶子 乞食 化缘 此心如何住 善护念 罗汉 不住相布施 歌利王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其实无佛 如来开悟 佛与人 天女散花 夹山乘船 观音和善萨 稻草 究竟 出家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悟 无题 试读章节 这家宾馆房间新装修,散发着浓重的油漆味,连眼睛也感到有点辣。宾馆园子里还未全部装修好,各类材料堆得遍地都是,有几个工人正在堆假山。这样的宾馆竟然会被准许开张,我想当地有关机构制定的验收标准肯定别具一格。 在房间里呆不住,就走到室外阳台上,这里是宾馆的最后面,一片开阔的平地上树草杂芜,不远处是一座横卧而睡的小山,山上草木葳蕤,一团团薄雾点缀其问。山脚下有草路,路上堆放着刚割下来的青青黄黄的油菜,淋在淅淅沥沥、闷热湿黏的雨中,远远近近皆无人迹,僻静得仿佛是李贺诗中鬼唱虫吟的坟场。只有鸟在山里叫,偶尔有一只鸟在雨中斜斜飞过,是灰色带白圈的鸟,飞起来像一只车轮在旋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 夜里睡下不久,就被蚊子咬醒,开灯一看,胳膊、大腿和脖子上已有五六个红肿块。于是起来搜捕蚊子,但房间大,屋顶高,蚊子总是搜捕不尽,起来拍打时,蚊子高飞而去,睡下后蚊声又在耳边,只能睡睡起起,起起睡睡,如此反复三四次,至清晨五点,终于把房问里的蚊子搜捕干净。 此时风雨声大作,走到阳台上感到大为凉快。风从山前横着吹过去,把雨吹成漫天的白帘。有一农妇在山脚下劳作,大概是种高梁秧。我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总是赶在雨前种高梁秧或玉米秧,虽然被雨淋得湿透,但雨前种下去的秧苗容易成活。此时已是五月下旬,正是收割麦子和插早稻秧的季节,想起在农村时的种种艰辛,宾馆里的油漆味闻起来也就不那么刺鼻了。 去杜甫草堂。进门见一尊杜甫铜像,颌下胡须颇长。导游说摸一下杜甫的胡须能得到杜甫的才气。那胡须锃亮无比,说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已经无数人摸过。想不到千年之后杜甫的胡须比他的诗句还要吸引人,真让人惊叹不已。 杜工部祠堂里塑有杜甫像,稍胖。但壁上画像颇清瘦,导游说诗圣一生颠沛流离,穷愁贫病,忧国忧民,焉能不瘦?应是画像更接近杜甫本人,故一般书本上都用此画像。祠中还有黄庭坚、陆游画像,导游说挂此两像是此两人均在成都居住过,诗歌也学杜甫之故。 祠东侧有一草亭,亭中有一石碑,刻着“少陵草堂”四字。导游说这可能就是草堂原址。我原来想象杜甫草堂应该有几间草屋相连,屋前有庭院场地、篱笆,还有柴门花径枣树。想不到草堂踪影全无,只树一碑聊以说明。想来杜甫草堂搭建时所用的只是树干、竹子、茅草、泥砖之类,没过多长时间就会朽坏。因此,真正的杜甫草堂早就坍塌了。后人如要仿造,从唐朝至今千百年间,不知也会坍塌多少次。因而草堂只能任其一开始就坍塌,后人只能想象其原始的模样而爱莫能助。好在这草堂一直留存在杜甫的诗里,千百年来似乎一直未曾坍塌。 少陵草堂碑后面倒是有几间茅草屋,说是根据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意而建,场院前有一柴门,远非唐人诗意中的那种,可以掩藏一份隐逸的情致和千里归人的温暖。我没有走进茅草屋里去看,因为我怕没有看到我想看到的东西而失望。我想象这里有着杜甫失落的诗思,在堂前灶间灰暗的尘埃里静静闪光。茅草屋前有曲廊回亭,亭前有池塘,一大群鲤鱼挤簇在一起争相啄食,把一大片水面染得金黄粉红,正是现世热热闹闹的风光。P30-3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