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生半个人
有个小故事:
蚯蚓小龙被一个顽皮的小孩用刀切成了两段。它在地上痛苦地翻滚了一阵子,就钻进泥土里去了。泥土里有蚯蚓的家,家的温暖治好了小龙的伤痕。当它的伤口完全好的时候,奇怪的是,被切去的部分又慢慢长出来了。虽然小龙又变成一条完整的蚯蚓,可是它始终忘不了那被切去的另一半。它常常想念那另一半,不知道那另一半生活的情形怎么样?会不会也变成一条完整的蚯蚓?它很想知道这一切,于是决定去寻找那曾失去的另一半……
故事中,无能为力的蚯蚓小龙,是被外力强行分割,在血与痛的折磨中,把原本完整的身体撕裂,成为两半。如果蚯蚓也有生命感知,我相信,它一定能清醒地意识到,从这一刻起,它的身体和灵魂要做天涯诀别。痛苦的相思,期待与另一半重合,必将折磨着它度过余生。此番情景,似乎与人类的命运,有着某种生命的契合。
我们每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那一瞬间,不管你是多么稀奇百怪,异于常类,外人都会想方设法地给我们的身体安置一个性别——“男”或“女”。有研究表明,孩子生下来24小时后,父母就会对男孩和女孩的将来有不同的期待。
不论今后你有多么反叛,多么特立独行,或者多么不愿接受这似乎是天定的性别,你就是一个男儿身,或为女儿性,在人类男与女的标尺上,都会被贴上标签,标定具体的位置。
也许有人会问,生活中不是处处可见“伪娘”或“女汉子”吗?不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生理结构,无法按世俗标准分辨男或女吗?看看不断汹涌的中性人潮流,使得男扮女、女装男成为惯常,如果仅从外表判断,恐怕真的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还有,同性恋,变性手术,再加上异装癖等身心疾患的存在,让原本简单的男女二分性别,变得愈加神秘和复杂起来。
甚至,专家学者为了帮助人们明辨是非,从更为客观和现实的角度,提出了“性别光谱”概念。意思是说:人类的性别存在,就如同光谱,从男到女的两极问,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每个人在光谱线上,都可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
人类穷尽一切办法,来划分和归属人类的性别,就是想弄清楚男和女的界限究竟在哪。但终究遗憾的是:每一个人始终无法把男女两性的所有特性和功能,都归结于一身,成为一个完美的性别统一体。
也因此,作为人类自身,能且只能以“男”或“女”半个性别状态来标榜自己,以此在世间“残缺”地存在。
这似乎是命定的,仿佛冥冥之中老天注定了人类的“半个”状态,也让“半个”成为不可改变的残酷现实和终生抱怨的缺憾。 人类祈求完整与统一。最早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对话录中有过记载,诗人阿里斯托芬讲了一个神话传说,描述了人类起源时的情景:在很久以前,最初的人类都是雌雄同体的球形人,和所有的四条腿的动物一样,很喜欢八条腿像个球一样环绕起来做爱,而且逍遥地走来走去,过着十分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人类越来越狂妄自大,傲慢并轻视神旨。终于有一天,宙斯决定处罚与惩戒人类,于是,就由爱与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用她金色的头发搓成绳子,将所有人类一分为二,一半变成男人,另一半变成女人,就此造就了不够完整的半个人。
人类的身体被分开后,每个人就变成了单一性别的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半个人。可是,每个人都飘荡在世问,努力寻找着本属于他或她的另一半,渴望能够重获完整。而且,人类也只有通过男女交媾结合,才能满足对完整统一的期盼,过上昔日快乐幸福的生活,这也成为最初男女相爱的原因所在。
生物进化论研究曾证实,任何生物在未进化之前,也是雌雄同体的,后来是经过复杂的进化演变过程,雌雄才分离了。所以,这也预示唯有雌雄相合,才能构成完整的生命统一体。
看来,要怪就只能怪冥冥之中具有超自然神力的上帝了,它在创造人类这个世问尤物时,就开了一个奇特无比的玩笑,让人类,在世间,注定先是“半个人”。
P3-5
每个人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成年后携手另一半,走进婚姻,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相伴生活。不管是年老的父母,生命中的至亲,还是我们可爱的孩子,他们在人生旅途中陪同我们的时间,都要远远少于我们的伴侣,伴侣才是我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是我们生命中至为重要的另一半。因此,两性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它决定和制约了人类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可是,当牵手了另一半进入现实生活的时候,一切似乎出乎想象,浪漫和快乐顷刻烟消云散,平淡而残酷的生活令我们大失所望,爱的旅程也充满艰辛,布满坎坷,甚至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有人说:爱情才是人生最大难题,婚姻本是爱情的坟墓。君不见:为什么激情刻骨铭心,却又短若烟花?为什么情爱悲剧重复上演,仿佛诡异命运,操控了情爱罗盘?为什么常常多情总被无情扰,有情人最终魂断天涯?为什么旧恨难消,童年创伤阴霾笼罩,肆虐现今?难道两性亲密关系,真像钱锺书在《围城》中所提到的那则西方谚语——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事实上,人类追求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情侣无不在渴望幸福的亲密生活,能够找到并携手生命中的另一半,合二为一,让残缺的生命,更加完整而统一,让孤独的生活,重获多姿而精彩,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方向。
两性关系正是关系之镜,婚姻更是个人成长的最佳场所。情侣双方要有勇气、有能力携手生命中的另一半,审视和自省,不断完善和悦纳自己,挖掘内心幸福的原动力。只有两个健康、成熟的生命独立个体,才是建立幸福两性关系最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还在过去伤痛的阴影下生活,那只能与幸福背道而驰。只有伤痛者相信自己,敢于揭开伤疤,疗治伤痛,挣脱和斩断不良亲密模式的羁绊和禁锢,勇敢缔结健康幸福的两性关系的新模式,才能开创美好幸福的亲密关系。
毋庸置疑,情爱路上从来不会一路欢歌,一帆风顺。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总会发现在各种问题和困惑中挣扎的伴侣们,他们互相数落着对方,对两性关系进程中的风险和危机心理准备不足,应对困惑和坎坷的能力偏弱,缺乏消除冲突和促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对两性关系的实质、爱的构成要素模糊不清,常把假爱当真爱,这样必然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导致两性关系的不良甚至恶化。
本书从“理”和“术”两方面,对两性亲密关系进行了阐述,让身处情爱中的男女,拨开迷雾,走出困境,明确幸福和快乐的方向,领悟“爱”的真谛,学习如何去“爱”,提升“爱”的能力,智慧地面对和分析问题,对亲密关系进程、危机和任务,有一个理性认知,并掌握两性相处中一些必备技巧和方法。从内:悦纳、完善和提升自我,纠正不恰当的幸福观和态度。从外:降低不切实际的期望,本着尊重、宽容和合作的态度,共同携手,相互扶持,在人类最大的快乐之地——两性亲密关系中,创造快乐和幸福,尽享人生的美好时光。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是家庭维系、良性发展的基石。但是生活中。男人女人一旦结婚,往往忽略了夫妻关系的营构,会忽略对方的感受,漠视对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缺乏心灵的交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裂痕,甚至分崩离析。造成巨大的伤痛。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每个人的思考。《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解密两性亲密关系)》作者李亚鸣是心理咨询师,但她也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对生活中夫妻关系良性营造有着深切领悟,结合学理,她从心理学的层次,分析了男女关系进而夫妻关系的心理基础。也为如何把握、建构、经营夫妻关系,提供了学理解读和方案。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在寻找自己的另外一半。茫茫人海,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就不要再失散。
心理分析,理性解读,案例分享。需要你和你的另一半一起读。
李亚鸣著的《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解密两性亲密关系)》从“理”和“术”两方面,对两性亲密关系进行了阐述,让身处情爱中的男女,拨开迷雾,走出困境,明确幸福和快乐的方向,领悟“爱”的真谛,学习如何去“爱”,提升“爱”的能力,智慧地面对和分析问题,对亲密关系进程、危机和任务,有一个理性认知,并掌握两性相处中一些必备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