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选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获得者王选继《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后全新力作!

烟火深处的倾听与呈现,命运根部的倾诉与表达,光阴浩荡而来,浮生并不如梦。堪称中国版《米格尔街》!

畅销书作家笛安、徐则臣、黄灯、张楚 联袂力荐!

这本《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特殊而神秘的处所——南关的人间故事。这些故事,或悲,或喜,或温暖,或残酷,或清淡,或激烈……一个个平凡庸常,却满含温度,但被当下城市化大潮所挟裹和遮蔽。作者通过本书试图呈现当下中国城市生活真实且刻骨的一面,记录那逝去的人间烟火。

三十个市井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整日包裹在鸡毛蒜皮、针头线脑、悲欢离合里,卑微、善良、清贫。他们在岁月的晚风中渐渐泛白,在光阴的沟壑里慢慢暗淡,但他们坚韧地活着,活出了真正的人间故事和流年冷暖。虽低微如尘埃,却光芒四射。

内容推荐

南关,一个中国老城区。

王选著的《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用三十个故事,讲述了城市化激流中,老城中的芸芸众生,和他们被挟裹、被遮蔽、被遗忘、被拆迁掉的底层市井生活。

这些故事,或悲,或喜,或温暖,或残酷,或清淡,或激烈……看似庸常,却满含温度,真实刻骨。

他们借居、生活、死亡。他们整日包裹在鸡毛蒜皮、针头线脑、悲欢离合里,卑微、善良、清贫。他们在岁月的晚风中渐渐泛白,在光阴的沟壑里慢慢暗淡,但他们坚韧地活着,他们兴高采烈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活出了真正的人间故事和流年冷暖。他们是一粒粒盐,平凡,琐碎,而又饱含滋味,身怀微光。

目录

1. 南下

2. 白蔷薇

3. 我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4. 红

5. 本科生

6. 张三的爱情啊,终究还是易碎品

7. 弃婴记

8. 芳邻

9. 后青春期的酒

10. 如意

11. 鲤鱼

12. 腊花的男人

13. 表哥

14. 风声

15. 房事

16. 嗐!眼镜

17. 听风的人

18. 味道

19. 明锁

20. 鸽子啊鸽子,你要飞到哪里?

21. 南关旧事

22. 破裂

23. 雪拥南关

24. 饮刀少年和他的邻里

25. 共命鸟

26. 菩萨

27. 酒

28. 此生

29. 乡关望

30. 钉子

后记:烟火故人尽

试读章节

15 房事

念青敲门时,李敢正在自己的出租屋里做梦,梦见六岁的自己正举着小鸡鸡踮着脚尖拼命往院子的梨树上撒尿,他要让自己的尿到达制高点,超越上次撒尿时留下的高度。但奇怪的是,他一泡尿,冲垮了他家院子偏西的一间青瓦房。梨花像雪片,盖下来。他高举着小鸡鸡黯然伤神、手足无措。念青敲门的声音像打牛皮鼓,把他从梦中吓醒。这个干事像男人的女人,你真摸不透她肚子里装的是什么药,这么早,就跑过来找他,郁闷。

看李敢还没起床,她凶巴巴地扯着他腮帮子说:“我把你的嘴扯成鞋口子,你信不?你怎么一点心也不操,不到两个月就是结婚的日子了,你连个房渣都没买来,还有心思睡?你要不想结就打光棍儿去。”

一听房,李敢的头像被驴踢了一下,整个浑水了,一连串的数字在他脑袋里像残枝枯叶一样漂浮起来。传说北京买套100平米的房,种三亩地,要从唐朝开始至今才能凑齐,还不能有灾年;要是当工人每月工资1500元需上班170年,从鸦片战争至今才能凑齐。昨天河边上有一栋楼封顶,开盘价一个平米8000元,我的娘,买一套80万。80万元,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要33年才能攒够,还得处于真空状态不许吃喝拉撒。

李敢和念青认识三年了。李敢是个快递哥,人腼腆,性格有点像女人。念青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人机灵,性格倒是像男人。虽然性格相反,但阴阳互补,反而还能合得来。他们本来要去年结婚,没房,就一直拖着,等房价降,结果房价不但没降,反而越来越高。他们观望了两年,走马观花一场空。

“我想着,没房我们先租着房结婚,不就是结个婚嘛,人家领导也说了,房价国八条、国十条都压不住了,年轻人趁早租房去。”李敢曾这样开导念青,可念青不同意,非要有自己的房,二手的旧房也行。她说:“结婚就是安家,安家没房能安心吗?”李敢郁闷地反问:“你这什么逻辑啊?”但她态度决绝,不容置辩,说房必须得有,她自己也掏钱,想办法两个人凑。她又说:“其实不是非要一套房才结婚,而是不能再等了,再等房价会顶破天的,长痛不如短痛啊。再说,这人,就得逼自己,不逼,啥事也干不成,不逼,你都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你说呢,老妹?”说完念青在他胸脯上捅了一拳,然后像个痞子一样笑了。

这不,前段时间他们到一个老掉牙的小区找了套二手房,六十平米,每平米四千元,二十四万。这个价位,对他们来说已经求之不得了。房向阳,结构也行,水电暖都有。屋里旧点,但一刷,也挺好。不过房款要一次性付清,房子便宜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可他们实在没有这么多钱啊。经过和房主三番五次、五次三番的协商,嘴上的皮都磨破了一层,最后敲定先付十四万,剩余的十万以后每年一万,陆续付清。  事情就这么定了,李敢便和念青开始搜肠刮肚筹集房款,凑啊、借啊、贷啊,缩衣减食、精打细算。用念青的话说,只差没把上下两头塞住了。最后拼死拼活弄了十三万五,还差五千,天啊,这五千实在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找了。借钱已经借得人断路息,能贷的几笔款都贷了。老家把刚生下不到十天的一窝猪娃连母猪一锅端起来,卖了。念青也把三尺长的头发剪了,卖了四百元,垫到里面了,她说,真想一狠心刮个光头,当男人算了。李敢把念青的手掰开,从床上翻起,准备洗漱。念青说:“就差五千了,办法想尽了,那边一早上打电话,问房子买不买,不买他就给别人出手了,一个平米还能涨五十元,一直唠叨着给我卖便宜了,有些后悔。”

李敢给念青倒了杯水,问:“你咋说的?”“我还能咋说,我说再等两天,两天后一定交钱,人家才勉强同意了。”他没有心思洗脸了,无所适从,蹲在椅子上挠着头,看头屑像面包屑一样落。心想,要是头屑像面包屑一样,多好,我就天天挠头,吃头皮屑,不用花钱了。他说:“看来等不到崩盘了,人都疯了,这样吧,我去献身了。”他做出大义凛然的样子,念青瞪了一眼说:“瞧你那小身板,经得起折腾吗?”然后嘴一咧笑了,水喷了他一裤裆。刚笑毕,她突然站起来,凑到他跟前,神经兮兮地说:“我有个办法,准行,不过有点刺激、有点邪恶,另外,你要拿出自己的男人气,别整天跟个娘们一样,否则,事情就砸了。”她把声音压下来,说出了那个阴险的办法……

P115-117

后记

烟火故人尽

当我写完这三十个故事,过了很久,才写这篇后记的。

在这段漫长而昏黄的光阴里,我一遍遍在这些故事里穿梭,顶着一头烟火,看他们的悲喜,听他们的哀乐。而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一部分呢。

在南关——中国大地上一个普通又陈旧的老城区,他们借居、生活、死亡。为了爱情,饱受寒酸;为了房子,绞尽脑汁;为了生存,满腔固执;为了明天,熬尽心血。可即便活得如此苍凉,如此匆忙,他们依旧活得情深意长,活得不折不扣。他们在逼仄的巷道、杂乱的院子、昏暗的屋子,把老城区的人生百态,一一铺开,借着从屋顶漏下来的阳光,不紧不慢地晾晒着。

在这里,爱和恨不必伪饰,直截了当;在这里,人和人彼此无关,却又藕断丝连;在这里,光阴停顿在每一扇老旧的铁皮门上,你推,它才会缓慢地走动;在这里,故事藏在每一张粗糙的面孔后面,他不说,一切就会在心窝里烂掉。

我依旧喜欢着老城区,即便破烂不堪,可在众生浮游的地方,有回忆、有温度、有故事、有人情。而当我们以封闭的小区为单位,以紧锁的防盗门为屏障,以冷漠的表情为态度的时候,即便住在高楼大厦里,屋内家电齐全、纤尘不染,可我们的内心,却寸草不生,荒芜萧瑟,这有何意义?

我真的是一个念旧的人,一个执拗的人,这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

关于老城,我总是看到人们更愿意谈论这里的建筑、风物、历史等,而我,只在乎他们的日常和命运。

我依旧会在某个黄昏袭来、倦鸟坠落的时候,想起他们,小招、张三、如意、腊花、眼镜、老朴、老许……他们曾真实地存在于我的身边,他们就像一粒粒盐,那么平凡,那么卑微,但他们却活得有滋有味,活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当想起他们,我就想起南城根,我曾经生活过多年的一个城中村,想起南城根里的小薇、安海、牦牛、老贾等。我也曾将南关和南城根做过很多次对比,她们是那么相似,都活在低处的光阴里,都沾染着满脸的烟火,都拥有恍惚虚幻的生活,都暗揣锈迹斑驳的心事。可她们又那么不同,她们性格相似却脾气不同,她们生活相似却命运不同。南关,背负着老城区所特有的沉重、繁杂,在这里,浮生并不如梦,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日子,真真切切的利益,就是人情世故、市井百态。南城根是行走的,她随着整个社会变迁中人口的流动,在不停地改变着存在的方式,就像衣服上的口袋,随着人走,里面总是不停地装上东西,又掏出东西。而南关,是独守的,她在城市演进的过程中总是默默无语,静候一切,像一个信封,装满故事和记忆,堆放在桌上,落满灰尘,等待时光判决。

她只会老去,直至消亡。

当我从三十个故事里撤身而出的时候,我满心疲惫。那些如皮影一般晃动的人,有的就那样在自己的故事里,死掉了。有的就那样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有的依旧活着但他们的未来我无从知晓。直到最后,南关,被一点点改造了、拆掉了。我们拥有了废墟。紧接着,我们又拥有了光鲜亮丽的新世界,可这又能如何呢?

真的,南关最后消失了。或许,她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只是一个虚构,就如同浮生一世。来过,或者,不曾来过。万物依旧静默如初,在大雪深处,门窗紧闭。

我的烟火故人,此刻,就等你,合上这本书。你会看到,尘埃四起,暗影归位。

最后,我还是想说,这是一些真实的故事,是我所见、所闻。只是被我这个讲故事的人,叙述成了这样。请原谅,一个笨拙的人。

丙申年雪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惊异于王选文字的素雅和人物命运厚重所构成的张力,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敬重和对弱者的悲悯,这些人物不可能深深植根于读者内心,南关的蔷薇、黑宝、老许等,或许就会永远与我们擦肩而过。

——黄灯,学者,著名作家。已出版《大地上的亲人》

王选身居西北,却有一颗南方人的老灵魂。在他笔下,那些底层群体以自己卑微的方式回望故乡,追逐爱情,破碎、死亡、流离、麻木等词汇总是如影随形,作为他们黯淡的标签。即便如此,王选仍然以氤氲、华美而沉静的文字,将这些畸零人的际遇作了后的抒情和挽歌,那些如盐粒般粗糙平凡的底层人,当灵魂被砸碎剖开时,不可避免地发出了幽暗的、带有咸味的光。

——张楚,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已出版小说集《樱桃记》《七根孔雀羽毛》《夜是怎样黑下来的》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