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银川市地名故事/宁夏地名故事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杨军利主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940年12月21日,宁夏省政府委员会第113次会议上,马鸿逵提议的《拟将夏朔平(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三县划分为五县请公决案》获得通过,决议日:“除宁朔县、平罗县仍用原名外,宁夏县改名贺兰县,原拟镇河县改名为云亭县,永固县改名为惠农县,均以渠命名。”这里说的渠,是云亭渠和惠农渠。

马福祥(字云亭)是马鸿逵之父,1932年8月19日在北京病逝,其时,马鸿逵正在河南作战。蒋介石得悉,派员慰问致祭,并以“顾念西北宿将”,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1933年2月,马鸿逵就任宁夏省主席。次年,马鸿逵以“医治战争创伤、开渠垦荒”为辞,在时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宋子文来宁视察之际,申请拨款20万元,在原地方士绅杨茂林倡修水渠的基础上筑渠,派十五路军官兵1万余名开挖。1935年5月,一道白王太堡至通吉堡,长60公里、灌溉20万亩耕地的水渠竣工,马鸿逵命名为“云亭渠”,借以纪念其父马福祥。

马鸿逵“原拟镇河县改名为云亭县”的提议,遭到宁夏官民及各界人士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这是假公济私。很快,反对以“云亭”命名一个县级行政区的声音传到马鸿逵耳中,令马鸿逵不安。于是,在1941年1月25日宁夏省政府委员会第114次会议上,马鸿逵首先提出临时动议:“增设云亭县原以云亭渠贯流县境,以渠取名,窃与先父同,愧有未当,拟请更名,以正观听案。”马鸿逵的转变,使会议进展顺利,与会者很快就达成一致,将原宁夏县和宁朔县划出的区域设置的新县定名为永宁县。

考究历史,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三个“永宁县”,分别是现今的浙江黄岩区、河南洛宁县、湖北武穴市。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原名黄岩县,是第一个永宁县,设立于东汉永和三年(138),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即改永宁县为黄岩县。湖北武穴市,乃579年所设永宁县。唐天宝元年(742),因与河南永宁县(洛宁县)和江南东道永宁县(黄岩县)同名,唐玄宗乃亲自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名广济县。河南省洛宁县,唐初名永宁县,1913年以洛河为名,改为洛宁县。至此,三个永宁县都消失了。而宁夏的永宁县,却应时而生。

远溯2000多年前,秦王朝统一华夏,今永宁大地为北地郡富平县地。西汉时期,今永宁县改属北地郡之灵武县。东汉以后,属地曾被不同的少数民族政权争夺。到了北周时期,成为怀远郡怀远县辖地。隋朝建立,在今望洪乡设立弘静县,管理其周边的广袤地区,这是永宁最早的县级政权,从县名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地方。唐朝时,先后改弘静县为安静县、保静县。但无论怎么改,都离不开一个“静”字,“静”已经深深植根于这块天地。

西夏时期,河西设静州(望洪堡东)、顺州(邵岗堡西)、怀州(张政堡南)、永州(杨和堡附近)四州,拱卫京畿,形成“四州抱兴庆”之势。这四州,很大一部分都在今永宁县境内。

1941年永宁县建立,至今73年。当初之所以叫作“永宁”,是因为西夏时期这里设立了“永州”这样一个“州”级政权,“永宁”就是永州地区安宁,企盼这里的百姓永久安宁、平安健康。“永宁”,也契合了永宁县曾经名“弘静”“安静”“保静”中的“静”字,体现出宁静祥和的愿景。更可贵的是,“永宁”包含一个“宁”字,就兼有了“夏地永安”之意,向世人昭示“永远的宁夏”。

永宁,一个吉祥、和平、安康、宁静的名字,像月光宁静地洒向大地,如花朵缓缓地盛开四季。P16-17

后记

地名是地理的脉络,地名是历史的精髓,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地名,代表了这片地方的形象、仪态、气质、文化。一个地区的历史、社会、民族、经济等都体现在其地名之中。地名传承了若干世纪以来人们的希望与记。记录了时代的演绎和社会的进化过程。现今,一个美好神奇的地名,往往引起广砭的关注,为这一方土地带来丰沛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各地以地名为标志的“地理标志产品”风靡了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版的当地地名故事,向世人昭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逸闻趣事,起到了骄人的效果和影响力。

银川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西夏政权在近200年的时期一直以兴庆府为都城,使银川步入了中国古都行列。银川所代管的灵武,是宁夏最古老的地名,曾经作为时国都带来了唐王朝的-中兴。银川的地名,具有明显的边塞、多民族、移民垦、西北风情等特色,并且还是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渊源长。明朝时夫量以人名命名的地名成为宁夏地名最重要的特色,是中国地名的亮点。发掘、保护银川地名,使其传承并发扬光大,为本地区文化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及丰富旅游产品作出贡献,是编辑出版《银川市地名故事》的初衷。

2007年,银川市就酝酿编辑出版《银川市地名故事》,并收集了一些文稿。

2013年年底,出版《银川市地名故事》的计划再次提出,并纳入了“宁夏地名故事文化丛书”的整体出版计划。这次,市民政局领导要求“马到成功”,于2014年上半年成书。

编写提纲很快拟定,本卷命名《银川市地名故事》,包含“银川地名由来” “银川探源” “银川地名故事”三部分,并附录了“银川地名概览”。“银川地名由来”,从全方位的角度探究了银川市及其所属三区、两县、一市还有贺兰山、艾依河等主要地名的渊源;“银川探源”由宁夏著名学者吴忠礼先生和何彤慧女士特别提供,内容涵盖银川旧街巷几百年来的历史沿革、社会功能,以及在这里产生的名人逸事; 《银川市地名故事》,则筛选了近年来银川市专家学者、资深记者、青年作家等在报刊、博客上发表的有关银川地名的故事和纪实,多是真实的地理历史故事,也有一些千百年流传于民间的史话。千年的地名,承载着真实的历史,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营造出银川的辉煌。

故事在蛇年之末开始讲述,如同“蛇尾”一样详细;故事在马年伊始继续演绎,要似“马首”那样骏悍。2014年2月月底,打印“三稿”,初构封面,呈宁夏地名故事文化丛书编委会审定。2014年7月18日,银川市民政局通过《银川日报》和《银川晚报》,发布征稿启事,广大市民热情参与。吴忠礼先生在百忙中细阅每篇文稿,并提出修改建议。之后的2个月中,书稿又进行两次增删润饰,于10月底交付出版部门。在整个编写过程中,银川市地名办文化雷主任、罗春燕女士始终进行沟通指导,宁夏民政厅原副厅长沈克尼先生倾力相助,银川市经委离体干部朱文华积极投稿,《银川日报》和《银川晚报》多位记者发来文章。在《银川市地名故事》定稿前,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2012年度人物”庄电一先生为该书作序《银川颂》……有了这些支持,《银川市地名故事》才得以付梓。在此,对来自各方的支持一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银川市地名故事》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专家学者、作家记者以“讲绎者”的身份现身,深入探究,娓娓讲述,力图给大家以置身其中的感觉。

银川市的上万个地名,其背后就有上万个故事。今天出版的《银川市地名故事》是第一本,今后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陆续出版,祈盼历久弥香。

编写《银川市地名故事》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也是一次快乐的历练。愿《银川市地名故事》首卷的发行,为“书香银川”增添芬芳。

郑济洧

2014年10月30日

目录

前言

银川颂

银川地名由来

银川市市名溯源

兴庆区:兴旺喜庆的古城

西夏区:西夏文化再现

金凤区:鸾翔凤集吉祥地

永宁县:一方宁静安康的乐土

贺兰县与贺兰山

贺兰山山名的由来

灵武和灵州两千年变易

情满艾依河

从“西马营”到“中山公园”

银川的“马”字头地名

银川探源

银川街巷探源

银川市地名中的文化记忆

银川地名故事

历史上银川的新城

银川的城门

官湖的故事

水洞沟:‘’数万年的时空长廊

康熙横城赋诗颂宁夏

镇北堡:从两座废堡到西部奇观

玉泉营漫话

银川平原地名与明代军屯

铁打的洪广营

回族古村——纳家户

芦花台劝妻

五亩宅记忆

骆驼岭是个土堆子

志锐题诗西花园

永通桥沉浮

五龙治水西门桥

镇远门和凤凰碑

红花渠寤梦

桃红柳绿大观桥

五百春秋平伏桥

平伏桥谣

贺兰山的山口

贺兰山三关

苏峪口古道

金山之变

解放街的前世今生

尘封纳家巷

上海新村的上海人

山河湾的风情画卷

裤裆巷的市井百态

平安街和吉祥路

银川地名概览

银川地名概览

后记

序言

地名,作为赋予地理实体称呼的专有名称和识别不同区域的文字符号,既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又是沉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发展进步的文化宝藏。地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足迹而前行。

宁夏历史文化悠久,众多的名胜古迹、多样的地方方言、丰富的移民文化、和谐的民族氛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古地名和历史地名。这些地名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内容,反映了宁夏的地理环境、生存状态、活动轨迹和风土人情,流传下来许多历史故事和美好传说。不仅是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化石和档案,亦是宁夏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地名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地名讲文化”的理念,将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到地名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为弘扬宁夏优秀的历史文化,激发全区人民爱祖国、爱宁夏、爱家乡的情怀,值《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这套五卷本的宁夏地名故事。

该套丛书沿着地名的脉络,上启夏商周,下至现当代,寻找形成千年、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迹遗址;走进了人们从事生产生活、世代居住或因军事、政治、经贸活动而形成的村落和集镇;见证了人群聚居形成的城市及其不可分割的古街古巷;探访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山山水水,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事件。宁夏大地上孕育而出的这些故事,林林总恩,难以尽述。

作为宁夏第一部以地名故事为主题的文化丛书,凝聚着全区地名工作者、爱好者和专家学者的辛勤汗水。我相信,该书的出版,一定会为宁夏地理标志品牌打造、旅游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

2016年11月

内容推荐

宁夏地名故事的初稿,由全区地名工作者和地名爱好者、专家学者提供,经过筛选,将与地名有关的、具有真善美思想内涵的调研分析、故事、传说辑录成册,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实地踏勘、修订形成。书中所选的,有的是以地名为载体记录下来的历史史实,有的是与地名相关联的民问故事和传说。宁夏各地地名所具有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也验证了地名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

这本杨军利担任主编编写的《银川市地名故事》是该系列其中一册,收录了《解放街的前世今生》、《上海新村的上海人》等故事。

编辑推荐

《宁夏地名故事》沿着地名的脉络,上启夏商周,下至现当代寻找了千年形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古迹古址;走近了人们从事生产生活、世代居住或因军事、政治、经贸活动而形成的村落和集镇;见证了人群聚居形成的城市及其不可分割的占街占巷;探访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山山水水,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和事件。宁夏大地上孕育而出的这些故事,林林总总,难以尽述。

《宁夏地名故事》是宁夏第一部以地名故事为主题的文化丛书。相信凝结着全区地名工作者和地名爱好者、专家学者心血的这套丛书,一定会为宁夏地名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承锦上添花。

这本杨军利担任主编编写的《银川市地名故事》是该系列其中一册,收录了《骆驼岭是个土堆子》、《镇远门和凤凰碑》等故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