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心灵磁场,以传递佛陀梵音和聆听自然密语的神姿俯瞰众生,拂却万丈红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莲花,午后的西藏,阳光散去,面朝西方,走向远方。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再到他人活腻的地方,想想也确实如此。自己离开故乡至今,已经五年有余了,故乡的记忆在脑海深处已逐渐隐淡了许多,老家门前崎岖蜿蜒的乡村公路,清澈明亮的溪流,夏日池塘的蛙声和稻田里晶莹发亮的萤火微光……在现代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不断延伸到农村的时候,一切的美感便都来源于那些儿时的记忆了。如今身在千里之遥的西藏,但也愈发有种思乡情怯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对故乡故土故人的逆向朝圣吧,人总是难以捉摸和理解当下,反而更加愿意不断回望过去和憧憬未来。
西藏成为众多人心中的旅游目的地不是偶然,虽然朝圣和虔诚经常被周围的许多朋友和广大驴友挂在嘴边,想想也不过是贪恋此处的异域风情吧。对于未知和可能,人们永远充满无限的向往。而拍照、美食、艳遇便是人们远足的三个最主要目的和表现。相机成为眼睛的延伸和记忆的助手,同时也是寻找存在感的有力佐证;远方多未知,到他人活腻吃腻的地方,中国式土豪和中国大妈也顿时大国上民范儿十足;而必不可少的艳遇也成为很多人衡量旅行价值的标准。无法去批判什么,连古人都乐于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日看尽长安花,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想想偶尔的快意风流也不为罪过吧?
更多人来西藏朝圣的并不是佛陀的慈悲怜悯与宽仁大爱,仅仅只是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生活。
想想,归根结底自己也是如此。
二、在高处,也在生活
这片土地让我每天都有新鲜感和亲近心,从不拒绝任何一缕阳光和任何一场酒局。从每日午后拉萨城的倾城日光直射到一方室内开始,一天的生活就从音乐与厨房之间,延伸到酒吧与拉萨城角落之中。他们说,人生有三件事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穷、真爱,不嗜烟酒,不拒新词,生活从来不缺未知与新奇。似乎在许多朋友看来,我应该过着苦行僧式的清修生活,抑或整日里游荡在雪域之上,才不枉或不负在西藏。
拉萨城东,我所居住的小区外面有两所学校,远处是西藏大学,窗外便是拉萨特殊学校,但是怎么个特殊法,我至今也未弄明白。在西藏,有许多事情和规律无法用我过去二十年的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解读,因为在这里,往往会有许多令你诧异的事物存在。近来没完没了的失眠让我愈发恐惧和焦灼,黑夜让人性毫无保留地露出本质。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变幻的世界之中,注定是一场悲剧。人唯一不能离开的便是自己,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他不适合任何一种思维模式和惯性,包括未来。那些可能不可名状,但永远接近太阳。
每天早上,周围学校的歌声便会响起,初升的朝阳也会从我目之所及的达孜县城那边投射到拉萨城。一般来说,阳光亲自撒向我的床上之时,一天的生活便开始了。洗脸刷牙、开电脑、做饭……然后便是漫步于悠闲惬意的拉萨城的大街小巷。
我喜欢一些人迹罕至的巷子,但是在拉萨,特别是主城区,很少会有游人不曾踏足的地方,但是看看周围的当地人坐在一起喝茶晒太阳聊天却也是一种很舒适愉悦的事情。到过最多的地方便是八廓城区了。这里有着拉萨城最为集中的人口和最至尊殊胜的场地,同时,也是整个雪域高原的神经所在。在西藏这么久,大昭寺也就进去过一次,布达拉宫也是隔了一年之后才去。对于许多游客热衷和追捧的事物自己反而缺少更多兴趣和耐心。嗯,那就坐在街道旁的凳子上,看看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们,看看络绎不绝的信徒们,看看百态人生和迥异装束,也看看芸芸众生里的自己。
我不懂得怎样的人生才是正确的,但是来西藏,是自己作的第二个正确选择。在西藏,若想赎过,就去转经吧,去朝圣吧,去行善吧,或者,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行走在巨大法力加持的西藏也是可以的。那么,去八廓街吧。(P10-11)
序一 只要心在,星星就在
序二 夜空中最亮的心
魔都派对里的现世武侠传 忆湄
印迹: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 正一师太
去西藏,逆向朝圣 顾倾城
人们越来越需要美好的情感 田磊
今夜,对人类文明的维护没有国界 秦朔
媒体与广告:改头换面新玩法 简昉
灵魂的左脚 陆雪娇
扎克伯格的钱是女儿的还是用来改变世界的? 宋冰
文明和“好”相关,文化和“我们”相关 曹盛洁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秦朔
煤老板,开到荼花事了 刘晨茹
可不可以,别去走那千篇一律的人生 忆湄
山口县的木匠和酿酒师 陈言
这个散发着茉莉香气的男子是曾经的你我 Taro
在新疆,我想嫁给单于 叶叶
一个优秀的女性创业者如何完美平衡工作与家庭? 韩云芸
看过的风景,和爱过的人 Ella Bee
我们是怎么一步步不会读书的? 梁云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阿段
王阳明:强大的内心,谋略与匠人精神 水水
“神秘组织”龙泉寺:佛法与科学对立吗? 林思
职场上的中年危机 Ella Bee
新西兰的“天堂熬客” 陈晓晨
移民加拿大,我最难忘的“第一桶饭” 汪凯
故乡在身后,梦想在远方 蓓蓓
永远的堂吉诃德 陈晓晨
我想做这座桥 刘佳妮
以观鸟为事业,多美好的匠人! 顾继东
儒家圣人的女性观及他们身边的女人们 水水
梁启超启示:你的精神趣味,决定子女成长的条件 苏清涛
为什么旅行? 张向东
中国式才媛指南 水水
如何优雅地“逃离北上广” 忆湄
大龄女现象与经济学分析 郝莹莹
不如留十年给北上广 忆湄
关不住的鸟儿才有自由的光辉 李工
只选择让你怦然心动的好东西、好股票、好伙伴 刘建位
你们的Circle,我的Moments 梁云风
一个旁观者的相信和践行 张向东
真相的信使——写在“秦朔朋友圈”一周年 江南春
亲爱的Gaudii,我想你 秦朔
40岁的人,该为未来40年做什么准备? 陈言
“实学”告诉你如何经营人生 水水
文明就是去实现你的愿望 秦朔
谁先崩盘:100亿元的壳费还是40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 俞铁成
戴西 水水
致房价乱心的时代和自己 秦朔
1998:乘风破浪 水水
子孙如我不如我,都不用留钱? 水水
马克龙:唤醒渴望自由的灵魂去努力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Taro
人工智能终将让学区房成为历史 Taro
足够彪悍的人生,就是“纯粹”的人生 忆湄
双城记:冈仁波齐与北上广深 忆湄
美式精英教育为何让你迷恋 Shoney
入的一生叠加另一生,灵魂才是黏合剂 水水
外资银行是如何从“狼”演化成“熊猫”的? 凯文
吴清友的10000天 Taro
夜空中最亮的星
“秦朔朋友圈”公众号2015年10月16日上线。据说在北极,北纬80度地区,在10月16日正午12点时,太阳将在正南方刚刚升起就立即落下。即从这一天开始,北纬80度进入极夜现象。每一日每一夜,天上都是星星。难怪,秦朔老师最喜欢的歌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建议的这个周五上线时间,冥冥之中,是有故事可讲的。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一切自有安排,朋友的陪伴自然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秦朔朋友圈”两周年了。一直有朋友在问,“秦朔朋友圈”究竟是做什么的?TA是这个时代经济社会的记录者,是汇聚所有能汇聚的朋友的智慧和能量的场,是集体探索商业文明的理想的实践者。关注财经商业热点,也注重内心灵魂人文修养,一个真正研究商业文明的团队始终以人为本,洞悉人性所需。
有朋友给秦朔老师一个称号,叫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老师当时在《第一财经日报》当总编辑时,就已经提出来,有些媒体有一种不好的空气就是不与人为善,而我们更要“追求正义,释放善意”、“追求新闻,坚持专业”,不可以去追求眼球效应,把自己的心态尽可能放平和,日久见人心。
这个求新求快的年代,我们做着热点商业评论,也做一些贴近灵魂、偏柔软的文字。就财经领域而言,越浮躁的地方越要修心修神。我们追求好金融、呼唤好人赚钱。我们是研究者、传播者、记录者,本身也是安宁的人,同气相求,“秦朔朋友圈”也聚集了这样一批作者,保护、修缮、保洁、守护些什么。
“秦朔朋友圈”的英文名是Chin@Moments,个人情怀和国家发展,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根源上一直是天然相系的。秦朔说,“秦朔朋友圈”就是要坚持温度、情怀、价值观,要“99度+1度”,所谓99度,是新闻素养、知识底蕴、职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另外1度,是情怀、天分、顿悟、灵感、修养等,有了这1度,其他99度的差距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迅速弥补起来。那么这本书,就主要表现这1度了。热点一过,还能历久弥新的文章,就在此为您呈现了。
水水
2017年7月16日于上海寓所
对商业文明的思考是本书的主线。更具体地说,秦朔、周水水编著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表达出的鲜明主题是:如何在当今异常汹涌的商业洪流中追求笃定的内心、丰富的生活、精致的人生,如何在身处逆境、人生低谷中保持乐观豁达、积极上进、独立思考,并呼唤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关注和建设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新商业文明。本书收录了秦朔、周水水、江南春、张向东、忆湄等财经金融领域的企业家以及资深记者、编辑、大学教师的随笔和散文,这是一本触达柔软内心的情怀文集,是新媒体平台“秦朔朋友圈”的年度精选,是有关温度、情怀、价值观的分享。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财经媒体人秦朔和他的朋友们——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一群在商业社会不停追逐奋斗但同时内心仍然保存着一份纯净天真的人。那仰望的人,心底有孤独和叹息。商业社会日新月异,其实最后还是人心和人性,浮躁、凄苦、奋斗与荣耀同时存在,守望相助,同气相求。
秦朔、周水水编著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是著名财经媒体人秦朔的“秦朔朋友圈”公众号成立两年多来发表的优秀散文精选集,作者都是颇有建树和名气的财经金融、投资领域的企业家、从业人员,以及资深记者、编辑、大学教师等,内容包含对商业文明的思考、对社会和人生的洞察,体现温度、情怀、价值观,触达内心柔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