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进、熊辉主编的《诗学(2016第8辑)》为西南大学学术研究集刊,第八辑为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30周年特别辑刊。分“中国新诗研究所30周年纪念暨‘中国现代诗学丛书’选粹”、“格律体新诗研究”、“抗战诗歌研究”、“中外诗歌关系研究”、“研究生论坛”、“诗评家专访”、“诗学序跋”等几大部分,深入探讨中国诗歌、诗学问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书名 | 诗学(2016第8辑)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吕进、熊辉主编的《诗学(2016第8辑)》为西南大学学术研究集刊,第八辑为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30周年特别辑刊。分“中国新诗研究所30周年纪念暨‘中国现代诗学丛书’选粹”、“格律体新诗研究”、“抗战诗歌研究”、“中外诗歌关系研究”、“研究生论坛”、“诗评家专访”、“诗学序跋”等几大部分,深入探讨中国诗歌、诗学问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目录 卷首语 积淀并坚守一种诗学传统 吕进 熊辉 中国新诗研究所30周年纪念暨“中国现代诗学丛书”选萃(主持人:向天渊) 论诗的文体可能 吕进 意境及其历史命运 陈本益 《诗刊》的诞生及面临的时代语境 蒋登科 “立象尽意”与“立言救言”——为建构现代汉语诗学提供一份参考 向天渊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 熊辉 以诗集序跋为“事件核”的两级传播模式的建构 梁笑梅 论田间的《赶车传》兼及其版本问题 张传敏 被“压抑”的现代性 张立新 歌词的广场特征 童龙超 “历史意识”的变形记 余旸 文学制度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 魏巍 格律体新诗研究(主持人:万龙生)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中国新诗界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 丁鲁 论新旧体诗格律规范之异同 王端诚 格律体新诗和英语格律诗——从穆旦一节诗谈起 黄杲炘 诗家有女初长成——格律体新诗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良性互动 晓曲 抗战诗歌研究(主持人:张传敏) 试论抗战诗歌的文体流变 熊辉 从《童话》到《集合》——论绿原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 张传敏 中外诗歌关系研究(主持人:熊辉) 吕进诗美世界中的俄罗斯面影 刘静 方宏蕾 陈剑雨 论北岛的诗歌翻译——兼及当下文化语境中诗歌可译性的重构 徐臻 传统与西方的融合:卞之琳诗歌镜类意象分析 李晓静 研究生论坛(主持人:梁笑梅) 情景交融与辛笛诗歌的意象建构 梁圣涛 逃离与回归:从“自我”到故乡 李超然 传播视域下的地震诗潮 陈烨 观照现实,习禅修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钱桂平 李立扬诗歌中的死亡形象 任绪军 音乐文学研究(主持人:童龙超) 光未然歌诗创作的抗战文化语境 张蕊 词人学者的歌词论——毛翰《歌词创作学》评介 喻光明 《歌曲与性别: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简评 彭萍 诗评家专访(主持人:吕进) 异域笙歌本土瑶曲——熊辉教授访谈 马小凤 蒋一晨 诗学序跋(主持人:张立新) 心事浩茫——序黄亚洲诗集《舍她不得》 吕进 梁平:三面手与双城记——序《梁平诗歌研究》 吕进 追风的女子——序新加坡女舒然《以诗为铭》 吕进 洁白的完美与遗忘——澳大利亚女诗人西贝《静守百年》序 吕进 最后的吼声——序韦晓东《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吕进 多少话留在心上——序《一捧黑土,两国情怀》 吕进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