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实的历史资料,有趣的风云故事!从调研、收集资料到向专业人士请教,作者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故事展开有理有据,有干货,有八卦,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李文辉著的《东林党(上下)》全新角度解读东林,别开生面的叙述方式带你重回历史现场:众说纷纭的东林故事,作者以生动有味的叙述方式重新讲述。鲜活的历史人物、性格鲜明的人物对话再现晚明风云历史,让历史自己说话!
| 书名 | 东林党(上下)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李文辉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详实的历史资料,有趣的风云故事!从调研、收集资料到向专业人士请教,作者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故事展开有理有据,有干货,有八卦,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李文辉著的《东林党(上下)》全新角度解读东林,别开生面的叙述方式带你重回历史现场:众说纷纭的东林故事,作者以生动有味的叙述方式重新讲述。鲜活的历史人物、性格鲜明的人物对话再现晚明风云历史,让历史自己说话! 内容推荐 李文辉著的《东林党(上下)》讲述了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东林讲学之际,明朝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明王朝风雨飘摇。此时,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围绕是否拥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条主线,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中与对立各派展开激烈斗争,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接连掀起……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儒林初飞 读书声声声入耳 少年立志 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二章 名教是非 无善无恶心之体 歧义纷呈 谁能诠释四句教 第三章 居正秉国 励精图治掌乾坤 太后驾驭 罪己诏颁布朝堂 第四章 天下为公 谁说草莽无英雄 诏毁书院 敢冒天下大不韪 第五章 江陵离去 王阳明从祀孔庙 万历大婚 郑贵妃独占鳌头 第六章 世风日下 堤防决人情放荡 为争国本 君臣间咫尺天涯 第七章 三王并封 馊主意游戏群臣 宁悍帝意 荐忠良罢仕回乡 第八章 岛国发狂 蛇吞象梦想拓疆 迎头痛击 试看我铁壁铜墙 第九章 宫廷大火 财源竭雪上加霜 反抗矿税 市民潮波涛汹涌 第十章 西学东渐 玛窦初遇瞿太素 川流不息 诚意引得活水来 第十一章 白鹿求经 问渠哪得清如许 有容乃大 正是海纳百川时 第十二章 为知本体 攀龙体味龙场驿 探讨静修 海若赠送牡丹亭 第十三章 名教是非 无善无恶心之体 社稷安危 儒家责任天下平 第十四章 离经叛道 千古是非入焚书 出世恋世 钵头何必向京华 第十五章 西来万里 玛窦奉献交友情 一路狂禅 卓吾魂断观音问 第十六章 居心叵测 妖书案风声鹤唳 党同伐异 沈一贯首开先河 第十七章 洛闽中枢 程朱理学今还在 鹿鸣东林 濂洛梁溪道果南 第十八章 讲学探理 天下清议归东林 闻风响附 一股清流洗乾坤 第十九章 一物不知 岂不是儒者之耻 美目寸影 勿空过与时并流 第二十章 春光明媚 正是出门游玩时 烈女立传 宾尹永钉耻辱柱 第二十一章 由校出生 客氏有奶成皇娘 进忠得势 痞子会玩得攀龙 第二十二章 越房搜卷 考场舞弊汤宾尹 东窗事发 东林浙楚分道行 第二十三章 意见之歧 演绎成意气之激 东林何罪 顾宪成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处心积虑 诽谤天主害东林 梃击太子 宫廷斗争再升级 第二十五章 振荡内廷 祸东宫不可不问 审时度势 为社稷不可深问 第二十六章 光启护夷 鸽鸾本来不并鸣 攀龙潜学 人称顾高无异辞 试读章节 “爹!您怎么在那儿?” “春天嘛,山鲜多,采些蘑菇、竹笋什么的。” “原来是之沆呀!”一位身着极普通的清淡的服饰,相貌端庄的中年妇女手提篮子从竹林里走了出来。道林一见,跳上前去抱着她的膀子:“娘,这位是之沆哥哥,这位是燕山大哥。孙公子,这是我娘。” “婶婶!您好。” “好个英俊小伙子!难怪道林他爹说起孙家两位公子一直赞不绝口,果然是英雄少年!” “早盼晚盼的,今天终于来了,还不领之沆进屋。” “果然老糊涂了,道林,快领之沆兄弟进去吧。” 夏家的庄园很朴实,白墙黛瓦,是江南最普通的那种。大门外是一块很大的场地,场上有许多凉棚,凉棚下是竹匾,上面晾着采集来的茶叶。旁边是制作坊,伙计们正忙得热火朝天。见夏老伯进门,伙计连忙端竹匾过来:“老爷!可以杀青了吗。” 夏老伯接过匾仔细检查,鲜叶已经发软,并发出清香,点点头:“开始吧。” “杀青?” 见之沆好奇,夏老伯道:“进来看看吧。”他们一同走进去。 眼前的情景让之沆大吃一惊,只见燕山手托着大匾,飞快地跑进跑出。把茶叶摊放在匾架上后,又跑着把一篮篮的木炭拎到炉子边,看到木炭够了,马上又抢着要拉风箱。之沆惊奇得合不拢嘴,他瞪大了眼:“咦?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刚刚进来。小时候经常看娘拉风箱,也曾想去拉,可惜年纪太小怎么也拉不动。今见风箱就想起娘拉风箱的样子,忍不住就想去拉一下。” “原来如此!” “不要小看拉风箱哟!”夏老伯换了一身短打,走到锅旁。他试了试锅温,满意地“哼”了一声,把生茶叶倒入锅中,开始不停地翻炒着。抖、抓、扬,在舞动的双手下,叶片开始泛青。“低火!”随着夏老伯轻喝一声,道林立即减小风力,同时取出一个铁盖放在炉火中心,火苗顿时变得均匀而温和。夏老伯深吸一口气,展开双手拉开架势,边沿锅壁盘旋,边缓缓揉捻。随着道林不断改变火候,渐渐地,叶片上吐出银白色的绒毛。 “成了!”夏老伯长吁了一口气,叫来伙计继续,自己和孙家兄弟来到客厅。一会儿有伙计送新炒茶进来,给他们一一泡上。 似乎善解人意,茶叶开始盘旋并舒展出碧绿的叶、娇嫩的心,白绒绒的毫毛间,就有淡淡的绿液溢出,随后就有说不出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夏老伯抿了一口,满意道:“尝尝看!这就是‘雪浪吟’,专门为书院制作的,也是老夫最为得意的上品好茶。用二泉水冲饮,那种感觉啊,呵!呵!赛神仙呐!” 孙公子喝一口,香醇而爽口,顿时浑身舒坦,精神为之一振,不由连连称赞:“好茶!好水!不愧为雪浪吟,不愧为天下第二泉,奶奶只要提到江南,总要炫耀这名扬天下的天下第二泉,赞不绝口呢!” 饭后,夏老伯领孙公子到书房小憩。书架上放满了书,书案上摆有文房四宝,一本书正打开着。夏老伯拿起抚摸着,沉思良久,道:“沆儿,知道你爷爷为什么让你到东林书院来吗?” “爷爷常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儒家思想、圣人之言,那么你就到东林书院去!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贤良之士心系东林,那么你就到东林书院去!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天下清议归东林,那么你就到东林书院去!’所以我就来了。” “说得好!只有到了东林书院,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天下东林!” 夏老伯家的茶不但在周边地区畅销,还要发往山东、辽宁、山西、河南等地,一家人忙坏了,不知不觉天就晚了。晚饭后,孙公子被安排在第一间客房里,也许路上劳累,也许是茶叶的清香醉人,兄弟俩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夜深人静,远方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夏老伯辗转不能入眠,他走到院内,抬头凝望着那一轮高悬着的明月,似乎看到顾宪成正含笑看着自己,不由轻轻问道:“先生!八年了,您在天上过得好吗?” 夏夫人拿着一件披风过来:“又想书院的事了?” 夏老伯接过披风:“怎会忘记。书院是探索真理、研究学术的地方,东林的经世济国的教学思想,更激励了学士的心。风声、雨声、读书声,书香如此,怎么就那么恨它?恶风摧残、宵小毁之,竟令书院折于小人之手,每每想起饮恨不已!” “有高攀龙先生主盟,有乡绅和百姓支持,书院不会被压垮。孙大人还让沆儿到无锡来,可见他是多么相信东林。老爷!夜深了,明天还要去东绛,早点休息吧!”(P5-6) 书评(媒体评论) 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 ——美国学者 贺凯 东林书院以一场道德的改革运动重新确立了儒家行为的传统准则。 ——美国学者 费正清、赖肖尔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