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三年级孩子(新父母教材)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在这个需要持证上岗的社会,做律师要拿律师资格证,开车要有机动车驾驶证,当老师也耍考取教师资格证……

但是,有一种“职业”,从业人员最多,却一直处于“无证上岗”的状态,那便是“父母”,而且目前还没有任何岗前培训。

大多数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或凭以往的经验,或道听途说,或抱着号称“育儿宝典”的图书按图索骥,基本都没有经历过科学、系统的学习。

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你是否会常常感到茫然与无助昵?

身为父母,除了用爱陪伴孩子。你还需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为朱永新、孙云晓、刘秀英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三年级孩子(新父母教材)》。

内容推荐

三年级是孩子生命成长的一个关键期,预示着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大脑发育,三年级(8岁左右)时,大脑已接近成人脑的重量;大脑对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越来越趋于定向选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反应越来越快,行为也越来越敏捷。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生活接触面的扩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获得进一步发展,喜欢探索新奇,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显现,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励。进入三年级,孩子将迎来成长的新机遇,您与孩子也可能遭遇新的问题与挑战。比如孩子成绩的波动、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以及孩子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等。对家长来说,不仅需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份积极健康的好心态。

本书为朱永新、孙云晓、刘秀英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三年级孩子(新父母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关注孩子的心智能力与兴趣探索

 1.认识孩子的记忆力

 2.孩子的“白日梦”

 3.站在兴趣的岔路口

 4.让我自己试试

 5.请为我“点赞”

 第=章 父母是孩子的健康卫士

 1.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2.物品有条理,生活有秩序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注意食品卫生与安全

 5.当好家庭医生

第三章 做关注科技的现代父母

 1.科技产品是家庭生活的必备品

 2.不做科技产品的“奴隶”

 3.不做科技盲人

 4.带孩子一起探讨科技新事物

 5.关心学校科技教育,主动进行家校合作

第四章 善于表扬与奖励,适时批评与惩罚

 1.什么时候该“夸”孩子?

 2.怎样夸孩子?

 3.学会批评孩子

 4.最好的奖赏在内心

 5.自然惩罚法是首选

第五章 注重家庭的“食育”

 1.爱心早餐用心做

 2.零食应该怎么吃?

 3.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4.培养孩子饮食的自主性

 5.重视家庭的餐桌教育

第六章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尺

 1.分数评价有局限

 2.学会面对孩子的坏分数

 3.关注成绩背后的问题

 4.您对孩子的期待理性吗?

 5.注意孩子的“考分焦虑”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1.不要把劳动当作惩罚的工具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在家里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4.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

 5.孩子的劳动职业启蒙

第八章 让诚信成为孩子人生的财富

 1.“曾子杀猪赚大了”

 2.诺不轻许

 3.孩子撒谎应重视

 4.诚信是心灵的修行

 5.孩子遭遇不诚信怎么办?

第九章 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

 1.教养是一张无形的名片

 2.从“心中有他人”开始

 3.注重规则学习

 4.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5.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第十章 你问我答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2.孩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怎么办?

 3.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4.孩子贪玩不学习,怎么办?

 5.孩子爱玩手机打游戏,怎么办?

 6.孩子自理能力差,过度依赖,怎么办?

 7.孩子总被老师告状,怎么办?

 8.孩子不自信,怎么办?

 9.孩子总是伸手要钱作为奖励,怎么办?

 10.孩子脾气大,爱使小性子,怎么办?

 11.孩子太爱看电视,怎么办?

 12.孩子讨厌家务劳动,怎么办?

 13.孩子爱指责、抱怨别人,怎么办?

 14.孩子学会了说脏话,怎么办?

 15.孩子开始写作文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小贴士

科学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养成提问的习惯,初步掌握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探索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多学科课程内容渗透科技要素

除科学课以外,学校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的课程内容都隐含着科技要素,这些学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会渗透科技的影响。比如,语文课文《捞铁牛》介绍了浮力的作用,《蝙蝠和雷达》显示了仿生学的巨大潜力;又比如,美术学习中色彩的调配跟光学密切相关。

现在,学校教育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在多学科之间建立教育联系,鼓励其他学科充分发掘和利用课程内容中的科技要素,在加深孩子对本学科内容理解的同时,也使孩子的科技素养得到提升。

学校的科技活动

在学科课程之外,学校还有科技活动,这是一种更为宽松、灵活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一般来说,学校多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开设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比如,生物小组、天文地理小组、机器人小组等,只要是孩子感兴趣、利用现有办学条件能达到的,学校都会鼓励孩子们试一试。对此,父母可以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孩子所在学校是否有特色科技项目,二是孩子在学校科技活动中的兴趣倾向。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学校的科技教育在很多方面需要家庭给予支持、配合和补充。比如,在科学课上,老师留下的作业,可能包括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完成某项实验,或让孩子在父母的协助下制作某一科技主题的幻灯片。又比如,学校组织去外地进行科技类的参观考察,或者代表学校去参加科技活动比赛,需要家庭给予支持。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首先父母应当重视学校的科技课程和科技活动,看到学校科技教育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奠基作用;其次,父母需要积极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孩子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辅助孩子学好这门课程;最后,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科技活动,帮助孩子找到科技学习的兴趣点。

回顾与思考

1.跟孩子讲过去的故事:分享一段孩子尚未出生时的父母家庭生活经历,主要涉及家里添置或更换电器、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故事。

2.反思自己用手机的习惯,是否也存在“手机奴”的情况,若真如此,为自己确定调整方案。

3.选择家里的某个电器,认真研读说明书,看看自己能否对这个物件获得更多认识。

4.与孩子一起探索研究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教孩子一些相关的探究方法,并分享自已的探究体会。

5.阅读《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孩子科学课的教材,思考父母可以在哪些方面辅助孩子学习科学课。

P51-54

序言

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发展。

在教育中,家庭是成长之源。一个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生命场:母亲的子宫、家庭、学校的教室和工作的职场。其他三个场所随着时间改变,家庭却始终占据一半的分量,是最重要的场所。孩子的成长,最初是从家庭生活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滋养。人生从家庭出发,最后还是回到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抚养孩子并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也是父母精神生命第二次发育的最佳时机。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回顾和化解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再次生长。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朝向。“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就是让人们快乐、自主地学习,真正地享受学习生活,发现自己的天赋与潜能,在和伟大事物遭遇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教育本来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途径。挑战未知,合作学习,应该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家庭应该和学校、社区一道,努力创造让孩子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幸福还给家庭,是我们这套教材的核心理念。

“完整”的内涵比较丰富,但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我们的教育是补短,就算把所有的短补齐了,也只是把所有的孩子变成一样了,而不是扬每个孩子所长。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方向,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在这时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这就是新教育所说的完整幸福。

如今,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但家庭教育却在父母的焦虑中常常脱离了正确的轨道。为了“幸福完整”这一目标,我们的父母应该建设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家庭,自身也应该成为美好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方法没有价值,相反,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让好的理念真正落地。因此,我们邀请了知名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精心编写了这套新父母系列教材。这是国内第一套从孕期开始直到孩子成为大学生的父母系列读本,希望能够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孩子的父母提供蕴藏正确理念的有效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也不嫌多。父母如何爱孩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方法也在不断改变。如何才能更好地爱?我们以“智慧爱”的理念,探索着充满智慧的、恰到好处的爱的方法,对此还在不断研究之中,这套书也会不断修订。希望广大父母读者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让我们一起完善这套书,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世界,都能爱得刚刚好。

朱永新

2017年6月16日写于北京滴石斋

后记

《这样爱你刚刚好》是自孕期开始至大学阶段一套完整的新父母教材,全套共20册,0-20岁每个年龄段一本。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基于向不同年龄孩子的父母提供精准专业服务的需要。与常见的家庭教育图书相比,它不是某一位作者的个人体会和心得,而是40余位国内家庭教育专家集体研究和讨论的结晶,具备完整、科学的体系,代表了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主流。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最先提出了编写如此庞大规模的新父母教材的设想,并且担任了第一主编。我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蓝玫一起,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刘秀英编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燕教授三位分主编,讨论并确立了本套教材的编写框架。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领域,已经有多种多样的教材或读本,但水平参差不齐,而决定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编写思想与专业水准。因此,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一起组建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来完成这一重大而具有创新意义的任务。具体分工如下:由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承担孕期及学前教育阶段的编写任务,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承担小学教育阶段的编写任务,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承担中学教育及大学阶段的编写任务。

小学教育阶段的作者是:一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副编审张纯颖;二年级,刘秀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卫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编辑孟娜及副编审张纯颖;三年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钟晓琳;四年级,孟娜;五年级,刘秀英;六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弓立新。

我与刘秀英、孙宏艳和李燕三位分主编担任了审读与修改任务,在我突患眼疾的情况下,蓝玫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道博士承担了部分书稿的审读任务。第一主编朱永新教授亲自审读了每一册书稿,并提出了细致的意见,承担了终审的责任。

湖南教育出版社在黄步高社长的坚强领导下,不仅以强大的编辑团队完成了出版任务,而且创办了每年一度的家庭教育文化节,为推进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展现了优秀出版社的远见、气魄和水准。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事业45年的研究者,我撰写和主编过许多著作,却很少有过编写新父母教材这样细致而艰巨的体验:从研讨到方案,从创意到框架,从思想到案例,从目录到样章,等等。尽管如此,这套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同时我也深知,一套教材的使命,编写与出版其实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要依靠读者完成。或者说,只有当读者认可并且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了,才是一套教材的真正成功,也是对作者和编者的最高奖赏。

我们诚恳希望广泛听取读者和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我们对您深怀敬意和期待!

孙云晓

2017年9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