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缘何被封“中国股市坏小子"
1997年,我发表了4篇有关中国股市的文章,股市随即暴跌4次。前3次暴跌,都是文章发表的当日,后一次是文章发表的次日。
对这件事情,《信息汇报·证券周刊》的主编曾采访过我,并以《中国股市纵横谈——专访中国股市坏小子唐晓康》为题在1997年11月8日发表。《环球市场》杂志的总编辑又以《超人归来——访唐晓康》为题在2007年9月发表了这类文章。当时,他们分别从报纸和杂志的角度及视野来看待报道了我的相关观点,但在我看来,用“中国股市坏小子”以及“证券超人”来比喻我,都不是很恰当。
发表4篇有关股市的文章,股市暴跌4次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巧合、市场走势与文章到底有什么逻辑关系?现在,我试着原原本本地还原此事的真相。
第一节我给股市开药方
在回答“中国股市”的相关问题之前,我先回答关于“自我”的问题,我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凡俗之人,没有任何神力,更不会什么法术。若说我发表一篇文章,中国股市就要暴跌,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且是在大白天说梦话,讲出来也没有人相信。
但客观事实就这样吊诡地发生了。
如果说第一篇文章发表后,股市出现暴跌可能属于偶然,那么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文章发表后,股市也出现暴跌,这就不好理解了。
现在,我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先讲讲我眼中的中国股市。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立的中国股市,还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据媒体公开报道,1986年1月,邓小平的头像第五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也是他第二次成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过去的几年里,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9月,邓小平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著名主持人迈克·华莱士的采访。
华莱士问:现在中国领导人提出“致富光荣”的口号,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对此感到很惊讶。这个口号同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
邓小平答: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年,股票、股份制、证券市场闯进了很多人的视野。
晚清洋务运动时,上海有了第一只股票——轮船招商股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股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达到鼎盛时期。1949年以后,带有资本主义烙印的股票被新中国废止。而37年后的1986年,邓小平的一个举动又使国人对它有了新的认识。
当年的11月14日,世界上的许多媒体都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人民大会堂,来北京出席中美金融研讨会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给邓小平带来了两件特殊的礼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因为股票、证券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长期在中国受到批判,这位美国人多少有点忐忑。出人意料的是,邓小平不仅收下了他的礼物,还回赠他一件更有意义的礼物:新中国刚刚上市的第一种股票,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告诉范尔霖,他目前是飞乐公司唯一的外国股东。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这样一个举动向世界宣布:股票市场并非资本主义社会所专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这一有效方式发展自己的经济。对此,《朝日新闻》以整版的篇幅发表评论,称邓小平的这一举动是中国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
几天后,范尔霖来到上海,为邓小平送给他的那张飞乐股票办理过户手续。当时的美国报纸评论说,这是世界上最大证券公司和最小证券公司的握手。
同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p079-081)
活到快一个甲子了,人间繁华见过,落寞尝过,山珍吃过,辛酸咽过,我开始追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想了很久,我终于承认,我就是天地之间一粒微尘,轻轻而来,轻轻又去,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可我至少能留下一瞬间的美丽和一刹那的智慧。
这智慧,是我穷尽半生的精神财富,其中有血有泪有悲有欢,也曾长夜歌哭,也曾年少轻狂,也曾返璞归真。这智慧是如此迷人,它让我不敢专美,愿剖开自己不甚完美的灵魂,与您一起分享。
(一)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2分左右,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我和家人匆匆跑出房间,看到街道上到处都是黑压压的躲避地震的人群。这一瞬间,让我感触良多。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都落实在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如何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如此才能大道自然,一切安好。
当时,我还有感而发地写下了一首小诗:
瞬间就是永恒
无论我这一生多么贫穷和富有,
能活多久都是不确定的,
而且在世界的天空里都是一瞬间的光阴,
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是一刹那的事情。
因此我必须时常告诉自己,
要珍惜自己,
要善待自己,
要用一生的快乐把这不经意的一瞬间,
一刹那活好,
让瞬间的美丽和智慧永恒!
正因为珍惜自己,善待自己,想要从过往的岁月中打捞出一个真实而不矫饰的“唐晓康”,我决定迎难而上,完成这部书稿的创作。
(二)
为什么说我写书是“迎难而上”呢?因为当下中国,人心浮躁,能平平静静坐下来写书和看书的人着实不多,而要在虚岁60的年龄,完成这部作品,对我而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人,永远不能逃过自然规律的影响,60岁的眼神,不能和20岁相比,长时间戴着眼镜敲打键盘,到了晚上,眼睛肿胀,直流眼泪,身体一次又一次向我提出抗议。
我的不少老朋友对我“老来写书”都感到万分奇怪,他们已经顺理成章地颐养天年,或者含饴弄孙,享受儿孙绕膝的退休生活;或者执着养生,为自己严格规定作息时间和健康食谱。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放着轻松日子不过,又要创业,又要写书,将自己累得像个陀螺?
我的回答很简单也很任性:我愿意。
千金难买“我愿意”。我愿意自己的人生不是到了60就乖乖退休,从此隐居山林,安心等死;我愿意我越长一岁,我的世界就越广博盛大一分,而不是越活越缩回去;我愿意真诚而冷静地剖开我半生经历,让您看到我的挣扎、奋斗、碰壁、溃败、坚持、崛起,让您也能从一个平凡的唐晓康身上,感受他用血泪织就的智慧。
我愿意,接受读者最挑剔的目光检阅,无惧袒露自己的过往。如果我的文字,能带给您一点点关于智慧的思索,我已心甘如饴。
(三)
是的,智慧。是智慧带我走入了奇妙的资本世界,也是智慧令我真正实现了人生可贵的三大自由——身体自由、灵魂自由和财务自由。智慧是我暗夜的明灯,雪中的炭火,受难时的慰藉。如果没有智慧,我注定走不了这么久,更走不了这么远。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一开头就深刻地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个时代,也许会有人拼爹拼妈,拼权势高位,以为这样便能呼风唤雨,抢占时代的头筹。但是,这远远不如拥有智慧更安全、更美好、更持久、更保险。
智慧是从您头脑中生长出来的“亲儿”,是从您的经历经验中获取的“财富”,是让您的生命之泉更有活力的“圣水”。拥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去拥有“最好的时代”。
如果,通过阅读我的书,让您得到一点点关于智慧的启迪,这将是我莫大的幸福和光荣。
(四)
我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我要感谢三顾茅庐“逼”我出山的好友罗大威,我们不但是儿时好友,如今亦是事业搭档。我要感谢我的女儿、女婿和爱人,家人对我的包容、鼓励和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令我永无后顾之忧,勇往直前。
我更要感谢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姚茂敦和何竞夫妇。他们其中一位是财经作家,已著书两本,现为某全国性专业财经日报编辑,另一位是在多家期刊辟有专栏的知名情感作家,省级文学杂志编辑,是他们两位,在我写作本书过程,帮忙搜集整理资料,认真润色修改,没有他们,我无法完成如此浩瀚细致的工作。同时,还要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王定宇主任。
当然,我还要感谢可亲可敬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我极大的肯定。通过文字,来梳理唐晓康的人生过往,来触摸唐晓康的所思所想,来感受唐晓康的起落沉浮,这让我十分感动。
与你们在文字之中相遇和相知,是今生难得的缘分。
最后,衷心祝愿你们能实现身体自由、灵魂自由和财务自由,拥有智慧和财富的幸福人生。
为方便广大读者朋友交流、指正,现一并将我的联系方式公布。座机:028—61302560,手机:13668266899。
唐晓康
2015年7月于成都
感受资本市场的魅力,树立资产股权化思维;
拥抱资本投资新盛宴,创富于瞬间的智慧中。
出口成章,落笔为书。乙未年,虚岁迈入花甲的我,几经思量,否定,再思量,最终选择用文字记下自己的生命历程以及在几起几落的人生之路上觅得的一点智慧,奉献给有缘看到的你。
在资本市场沉浮数十载,对我这样一个已经实现身体自由、灵魂自由、财务自由的人来说,写书的确是自找苦吃。在许多朋友看来,“写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远不如与家人好友闲散地喝茶聊天来得舒服安逸,纷纷劝我不要一意孤行,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写作上。
众说纷纭,且都是好意,此刻的我,却想起了1998年6月6日我为一位挚友所写的短诗:
过好每一天
面带微笑,不论春夏和秋冬。
笑得自然,笑得舒心,
笑出美丽与智慧。
心存快乐,不管痛苦和忧愁。
乐得自在,乐得坦然,
乐出个性与风采。
活在当下,不想过去和未来。
善待自己,善待朋友,
善待生命到永远。
当时,我这位挚友处境异常艰难,处于人生低谷,可谓一蹶不振、万念俱灰。我写下这段话送给她,真心希望她过好每一天,尽快走出那种迷茫无助的困境。3年后,她走出来了,简直像换了一个人,心态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她阳光而开朗,充实地过着每一天,事业和生活比较顺利,并攀升到人生的另一个高峰。
这不由得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字是有温度的,也是有力量的。它如同寒夜里的一点薪火、荒漠中的一缕星光,能使得已经处于无助状态的人走出困境,锤炼出非凡的勇气、获得无穷的力量,并一步步去实现看上去遥不可及的梦。
于是,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唐晓康”坚定了信念,告诉自己:哪怕落笔千钧,哪怕笔头生涩,也要尽最大努力往前走,努力把自己所经历过的种种过往写出来。回望来路,那个曾经青涩、懵懂、狂放的自己,虽然曾经跌倒、流泪和受伤,但不管遭遇怎样的挫折和磨难,我都咬紧牙关,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一路走到了今天。
如今,年近花甲,回头望去,因为一直奔波不止,似乎从未认真去读过自己,即将自己当作一本书,捧在手心,一页一页地读,一页一页地翻,就像读随笔、读杂谈、读人物通讯……
如果要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虽然曾经有媒体将我称作“超人”,但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超人,我就是一介布衣,只知道名字叫唐晓康,除却这三个字之外,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留下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自己也未曾停下来好好总结过,当时间进入2015年,我才恍然醒悟:在人世间行走了快60年,我竟然并不认识另一个“唐晓康”。原来在茫茫天地之间,竟然还有另一个“我”,可就是这点并不复杂的道理,我跌跌撞撞半生才懂得!究其客观原因,或许是这个世界太现实、太浮躁,一上路就难以停下来,没有时间和机会让自己彻底静下来。或许,是自己总觉得力有未逮,时机未到。如今,我总算下定决心,来做一件不敢轻易去做但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借着写作这本书的简单日子,让自己倾听初心,触摸我微不足道的人生经验与智慧总结,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深情与感恩。
亲爱的读者们,在我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我力求让文字真实、自然,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不曾虚度的岁月以及这个大好的时代。我敢保证,书中涉及的事和所思所想,是自己的真诚总结和顿悟。我将会在字里行间与您轻声交流,将那些您可能不曾听过、不曾参与过的尘封历史告诉您,是否有所裨益,由您自行取合。
这是我忠于自己灵魂而写作的一本书。经历过59个舂夏秋冬,面对过无数次潮起潮落,见证过无数次花开花落,我选择在这一刻,将自己的人生真实呈现出来,期待能和相识或不相识的您,在有温度的文字中相遇、交流。这本书,或许不能让您马上变成亿万富翁,或许不能使您很快功成名就,但它一定能使您得到快乐,并悟出幸福的真谛。既然有了快乐和幸福,那么,其他的又算得了什么?温馨提醒一下,在您阅读过程中,请将书中的“唐晓康”当作一个普通朋友,谢谢您陪伴我,一起走进过往那些挫折和荣耀、悲伤与快乐之中。
再次感谢!
《瞬间的资本智慧》是一本探讨金融投资价值的书。作者唐晓康在20世纪80年代投身银行业、完整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多次主持并成功完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资本市场拼搏经历,总结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探讨如何通过资本运作创造一生的财务自由;并树立财富观,保持身体自由和灵魂自由。作者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金融投资者取得伟大成功的原因,认为只有智慧与金钱并重,才能发挥惊人的威力。此为平装本。
股市运作的至高境界不是抄底逃顶,而是通过股权投资实现财富的翻滚,优质企业必定需要通过股权的释放,合理运作资本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庞大市值的管理需要更多市场精英,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并确保控股地位。
在股市中谁是真正赚钱的人?不是天天盯盘的人,也不是精于抄底逃顶的人,股市里真正赚钱的——永远是股东!为什么中国没有巴菲特式的人物?因为过于相信单凭个人的智慧就能够战胜市场,因为还没有正确地看待金钱,因为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等待成功。
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化石”唐晓康,你就认识了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方向。阅读这本《瞬间的资本智慧》,为投资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