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开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当前“十三五”规划制定阶段,我国如何认识和使用产业政策,如何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的制定流程、内容设计和实施机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复杂性和理论挑战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对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最新实践进行研究,黄群慧、贺俊等著的《真实的产业政策--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最新实践(中国产业智库报告)》是这些研究的理论成果。
第一章 当前中国工业化的阶段与特征
一、当前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一)2010年工业化水平
(二)2013年工业化水平与发展趋势
1.人均GDP
2.产业产值比
3.工业结构
4.城市化率
5.产业就业比
二、当前中国工业化的特征
1.工业化发展很不平衡
2.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3.中高速增长成为工业化的“新常态”
4.进入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5.进入“四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三、工业发展的意义
1.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工业是重要的就业吸纳部门
3.工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4.工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5.工业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力
第二章 美国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最新部署
一、工业化中后期的美国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工业化中后期美国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
历史经验
1.为信息通信技术(ICT)、生物技术和
先进材料3类核心通用技术提供持续的
高强度研发投资
2.每年支出数亿美元支持中期性的应用型
研究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3.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支持小企业开展
技术研究以激发产业界创新活力
4.通过立法促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技
成果转化
5.利用政府采购和国防军工合同为新兴
技术创造市场以促进先进技术突破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围绕创新链配置稀缺的政策资源
……
第三章 日本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最新部署
第四章 德国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最新部署
第五章 韩国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最新部署
第六章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工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调整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