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悬壶济乱世(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1928-1945)
分类
作者 (美)华璋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华璋所著的《悬壶济乱世(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1928-1945)》一书从多个视角介绍了抗战期间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既论述了抗战主战场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的工作,也勾勒了卫生署在中国西部重整旗鼓,积极推动预防和疫病控制,还介绍了抗战时期延安军民的医疗卫生工作,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医疗卫生的重视,以及国际医生们对于改善医疗服务所作出的贡献。作者指出,战火的硝烟和经济的凋敝并没能阻止政府、医学界及民众对改善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的专注,他们以微薄的力量向世人展示卫生工作对于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医务工作者的智慧与能力。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饱受疾病的折磨,各类流行病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干旱、洪涝和饥荒等自然灾害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分娩卫生条件的缺乏导致妇婴高死亡率,国共内战和全国抗日战争(1937-1945)为人民的疾苦雪上加霜。如此深重的苦难促使一小群医疗改革者着力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提倡卫生,并且使战场伤亡、传染病和妇婴死亡率得到控制。华璋所著的《悬壶济乱世(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1928-1945)》展示了生物医学医生与公共卫生人员如何携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栋梁。

目录

照片、图表、地图和表格列表

中文版序言

前言

致谢辞

简称名单

引言 在疾病、贫穷和战乱的环境里拯救生命

 传染病

 迷信

 父权压迫

 战争

 无视农民阶层

 立论

第一章 中华民国的疫病、战乱及对公共医疗卫生的倡导(1911—1928)

 1928年之前的疫病和公共医疗卫生

 缺乏科学严谨

 政府的冷漠

 将科学思维注入中国的教育与公共政策

 国弱民衰

 国家医疗与公医制度

第二章 中国国民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成败(1928—1937)

 卫生部的兴衰,1928—1931

 卫生署管理下卫生事业的发展,1931—1937

 将预防保健服务引入城乡卫生机构

 国民政府在江西农村的卫生工作

 护理、助产术与公共卫生

 卫生署对南京时期(1928—1937)公共卫生事业的总结

 结论:卫生署在南京时期(1928—1937)如何有所建树

第三章 红军在江西和长征中的卫生工作(1927--_1936)

 在内战的阴影中创建医疗卫生事业(1927—1930)

 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医疗卫生事业(1930一1931)

 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31年7—9月)

 医疗卫生工作的扩展:红军的军医学校和卫生材料厂反疫病运动

第四、第五次“围剿”(1932年6月一1934:年10月)

 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的医疗卫生工作

 红军到达陕北以及统一战线的形成

 小结

第四章 日本入侵、军队医疗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1937—1942)

 第一部分:创建现代军医体系

 1937年之前的军队医疗服务

 战时的军医组织:早期

 中国红十字会和战争救济

 林可胜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的组建

 救护总队工作的发展(1938—1940)

 第二部分:政治斗争压倒医疗卫生

 中国红会总部重组与林可胜降级

 林可胜为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及救护总队设计的宏远蓝图

 军医管理中的问题

 林可胜将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与救护总队改建为现代医疗中心

 林可胜遭受政治非难

 资产之争、林可胜的缅印之行以及从救护总队的引退

 结论:权衡后的结果

第五章 僵化思维、疾病和饥荒如何架空国民中国的军医改革者

 林可胜与救护总队的陨落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X部队以及美国医疗供给服务:林可胜的机构如何继承和发扬他的事业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Y部队和美国医药援华会血库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在华中的工作

 一号作战(豫湘桂会战),难民危机和疾病

 Z部队和美国的医疗援助

 “阿尔法行动”计划引发军医政策变革林可胜东山再起

 “阿尔法行动”计划对国民党军医野战指挥的影响

 食品:军队健康与战斗力的关键

 林可胜改进中国医疗供给服务

 征兵的遗留问题

 1945年:军医署重组

 结论:遗留问题

第六章 战乱中的公共卫生(1938—1949)

 抗战初期的挫折与恢复

 华西南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署再起波澜

 战时紧急需求:疫情预防与医疗救助

 重建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体系

 抗战后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与生存问题

 四川农村卫生工作的沉浮

 战后的艰难

 后记

第七章 毛泽东领导下的延安卫生工作(1937—1945)

 与饥荒和疾病作斗争

 医疗卫生在毛泽东心目中的意义

 建立中央医疗服务,加强中共医疗政策

 军医服务:以有限的医疗能力“救死扶伤”

 日军在华北的攻势及其对军民医疗的影响

 民用医疗:与迷信、妇婴死亡率及传染病作斗争

 农村卫生:应对西北妇幼卫生的严重问题

 与疫病作斗争

 细菌战对华北公共卫生的影响

 结论:毛泽东的卫生观念造成的影响

第八章 在战时中国救死扶伤:为何事关重大

参考文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