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樊登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樊登著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从职场态度、习惯、技能、压力调解、带团队5个维度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一套精进自我的方法。通过详实的案例讲解科学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帮助职场人士在实践中快速武装必备的职场要素,不断提升。

工作不是人生之痛,而是收获成长与幸福的必由之路。

内容推荐

大多数人都有过的工作焦虑:

有的人把工作视为获得美好生活不得不忍受的痛苦。

有的人期待财务自由,而致富之路却如此漫长。

有的人厌倦于重复机械的工作,亟待解脱。

有的人渴望出类拔萃,却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在人生的漫长之旅中,工作才是*好的修行方式,学会与工作相处,在工作中磨砺自己,它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盈而厚重。

樊登著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汲取了14本世界级畅销书的精髓与智慧,帮您搭建起一套在工作中渐进成长的方法,从进入工作到“开疆拓土”,不管你在事业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有所收获。

目录

第1篇 正心

 01 工作是最好的修炼

荐语

工作究竟为了什么

什么才叫“认真”工作

学会和工作谈恋爱

做企业的四条“经营秘诀”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结语

知识地图

 02 一流的人才必先练就一流的心性

荐语

工匠的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秋山木工的10条规则

匠人须知30条

一流匠人的成长之路

结语

知识地图

第2篇 修术

 03 管理时间,在繁重的工作中泰然处之

荐语

心无杂念,安于当下

适度反应

自上而下的行动管理

五步骤高效管理时间

精明的人更容易拖延

结语

知识地图

 04 行动胜于回避,完成胜于完美

荐语

什么是拖延

撕掉“我是拖延症”的标签

克服恐惧,实践“立即行动”的哲学

从拖延到高效,五步改变法

践行承诺,终结拖延

结语

知识地图

 05 让改变轻松起来

荐语

改变为何这么难

象与骑象人

指挥骑象人

激励大象

营造一个路径

结语

知识地图

第3篇 精进

 06 杰出源于刻意练习

荐语

天才的真相

人类的极限

什么是刻意练习

在工作中刻意练习

在生活中刻意练习

从刻意练习到成为高手的四个阶段

对天才最合理的解释

结语

知识地图

 07 关键时刻,焉能掉链子

荐语

关键时刻,为什么我总是掉链子

从“心”开始:管好自己的情绪

建立先导性思维:关注你的真实目的

掌控情绪:关注谈话的氛围

开始对话

结语

知识地图

 08 你总能找到双赢之路

荐语

第3选择:一条双赢之路

构建“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

创造协同的步骤

无处不在的“第3选择”

结语

知识地图

第4篇 协同

 09 新管理者的第一个90天

荐语

履新,当心这些问题害了你

第一步,做好心理建设,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二步,加速学习: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第三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第四步,主动与上司沟通

第五步,保障早期成功

第六步,保持内部的一致性

第七步,打造你的高效团队

第八步,建立同盟和自我管理

结语

知识地图

 10 让他人自觉承担成长的责任

荐语

为什么给他人的建议总是收效甚微

教练存在的前提:相信人的潜能

教练与指导的本质区别

GROW辅导的关键原则

一次关于教练的实践

好教练的特征

结语

知识地图

 11 带领团队走出困境

荐语

关于悉尼到霍巴特赛事

“午夜漫步者”号的经历

十大策略

结语

知识地图

第5篇 开创

 12 培养你的商业直觉

荐语

你与真实世界脱节了吗

培养共情的意识

掌握共情的技巧

创建企业与员工的共情

结语

知识地图

 13 从0到1,开创伟大的事业

荐语

什么是“从0到1”

在潮流中保持独立思考

成功就是打造垄断的企业

创业的心态

创业前的准备

结语

知识地图

 14 激进创新,让你的创意一飞冲天

荐语

寻找方向:找对浪潮再起步

准备启航:组建初创团队

打造产品:爱它,但别太爱

锁定市场:吃透你的客户

持续创新:基业长青的秘诀

高速运转:走在市场的前面

结语

知识地图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荐语

日本有经营四圣: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唯一健在的,他创立京瓷时年仅27岁,而京瓷现在已成为日本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他在52岁时创办的第二电电(KDDI),在日本的通信界相当于中国的联通,也与京瓷一样成了世界500强企业。更令人叹服的是,他在78岁高龄、罹患胃癌的情况下,应日本政府的请求,接手日航,仅用1年时间就将其扭亏为盈,重回世界500强!

这样一位“经营之神”却在退休时将自己的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员工,转而追求更高层的心智提升。他认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这样的超脱,使他拥有俯瞰人生的视野。

在日本泡沫经济的萧条时期,“厌恶劳动”“逃避工作责任”的倾向在滋长,有的人期待“一夜暴富”后就脱离工作,享受生活,有的年轻人甚至不工作,依靠打零工甚至“啃老”度日。稻盛和夫于是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在思索中产生的质朴的“劳动观”写成《干法》一书,分享于众,希望帮助大家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的意义。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成百上千万的人,我是在春节期间读完《干法》的,看完后迫不及待地又画思维导图,又做PPT,想早日与大家分享。假期即将结束时的朋友圈,弥漫着那种对于工作的排斥。如果我们能认真学习《干法》,体会稻盛和夫所说的工作观,你会发现,工作本身就可以成为幸福的来源。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老板的洗脑术:我们努力工作就是他们的快乐!在国内,的确有三位著铝的企业家非常推崇这本书——阿里巴巴的马云、海尔的张瑞敏、新东方的俞敏洪。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勤奋程度,你根本看不到他们对工作的一丝抱怨。要知道,崇尚稻盛和夫的人们不是因为当了老板才提倡《干法》,而是因为《干法》才成了老板!

稻盛和夫热爱工作,认为工作是最好的修炼方式,并且一直身体力行。现在有很多人都把工作当成一种“必要之恶”:工作是为了拥有美好生活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必须要承受的苦难。而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万病的良药,是解决一切问题最重要的良药;只要认真工作,就能够治愈各种各样的病痛。

稻盛和夫经常会问那些将工作看成必要之恶的人:“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你人生的价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是你忍受了很多不愉快的工作体现出生活的价值吗?还是你账户上的钱体现出工作的价值呢?”这些当然都不是,稻盛和夫认为,只有在工作中磨炼心性才是价值的体现。这与王阳明的心学何其相似,把工作当作修行,挑战自我,磨炼心性,在业绩、报酬增加的同时,也使自己的阅历、能力、见识、智慧得到了精进。

工作究竟为了什么  稻盛和夫先生于1932年出生在日本的鹿儿岛,鹿儿岛位于日本的最南端,温泉、火山、森林密布,自然风景瑰丽,旅游业发达。稻盛和夫23岁毕业于鹿儿岛大学,这是一所以医学著称的日本二流大学。看起来,这就是一个小镇的普通青年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发迹的迹象。不过,另三位经营之圣也好不到哪儿去,除了盛田昭夫读的是大阪大学,松下幸之助连小学都没毕业,本田宗一郎也仅读完了小学。

因为战争,稻盛和夫的早年经历颇为坎坷,15岁之前因战火而挨饿受穷。那时候,他经常因为这些苦难而苦恼,盼望着战争能尽早结束。他想做医生,但后来考学失利,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医学部,也错过了那些一流的大学。无奈考入鹿儿岛大学学习化学工程的他,必须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喜欢的学校。不过他最终成功跻身这所大学最著名的校友之列。

1955年毕业时,稻盛和夫又不幸遭遇经济大萧条,经由老师推荐才进入一家陶瓷厂工作,这家陶瓷厂就是京瓷的前身。最初,陶瓷厂效益极差,连薪水都发不出,作为一名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这份陶瓷厂的工作看起来是没什么前途的。与他同时入职的同事都相继离开了,身边的人电都劝他离开。(P3-5)

序言

每到假期就看到很多人在网上秀各种放假攻略,算计着怎么能休一个更长的假期。但其实这种行为根本无助于提高假期的质量,反而会让放假期间的你更加焦虑。比如你会像期盼假期一样倒数还有几天上班。当我们把生活割裂成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分别心就在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你。结果是工作的时候总是想着海边的吊床,躺在吊床上的时候在谋划怎么搞定那个难缠的客户。当然,我遇到过更高级别的分别心拥有者。这个朋友已经是非常高级的职业经理人了,他说自己从不抱怨工作,因为他把工作视为一种必然之恶。为了获得生活的享受和美好,他愿意忍受这种工作的痛苦。想通了,也就不抱怨了。就可以带着职业精神的假面来应付工作中的种种不快。心理学上把这种想法称作“习得性无助”。也就是经过生活的教育,终于学会了用无助的心态来对待难以克服的困难。大象很少去挣脱并不结实的锁链,并不是不够力气,而是从小象的时候就是这条链子锁着它,它已经接受现实了。

但真相并不是这样。大象可以挣脱锁链,我们也可以重新认识工作。分别心让我们赋予每一个当下不同的意义,无论身体在承受什么,我们的思想已经开始叫苦叫累了。事实上,坐在办公桌旁写作和坐在咖啡馆里写作有多大差别呢?坐在会议室开会和坐在客厅里聊天又有多大差别呢?生活的真相就是换个地方行住坐卧而已,是我们自己的界定让工作变成了不得不承受的痛苦。换个角度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你的工作被很多人羡慕呢?尤其是那些根本没资格获得这份工作的人。当然,过度地美化工作也是一种分别心,也加入了幻想的成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用真实的态度面对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当下所做的工作,就是你当下人生的全部。投入其中,认真地谈话,写字,思考,行动,这几乎就是修炼的全部了。

孟子说“必有事焉”,就是王阳明强调的在事上磨炼。我们希望通过修炼来强化我们的内心,但强化的内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只有躲在深山里安静的茶室中才能平心静气的,那不叫修行,那只是一种修行的姿势而已。真正的修行就体现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如何和颜悦色地和同事说话,如何清晰明确地安排事项,如何在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坦白沟通,如何在获得成绩时不扬扬自得……这些事没有一件不是人生大事。

如果只是这样号召大家热爱工作,那就是真正的心灵鸡汤了。而这本书里提供了特别多能够让工作变得更亲切的方法,拾阶而上就能成为一个对工作有办法的人。有办法才能更加心平气和,所谓修炼也就有了迈开脚的第一步。

樊登

书评(媒体评论)

看樊登读书,学樊登读书,跟樊登读书。

——鲍鹏山 著名作家、学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