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王诩所著,通篇所言皆为权谋策略及口才技巧。“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用,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是《鬼谷子》思想的精髓。该书是中国古代作品中少有的成功学著作,是运筹帷幄的智慧宝典、决胜千里的实用指南。
《鬼谷子(典藏版)》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 书名 | 鬼谷子(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战国)王诩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鬼谷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王诩所著,通篇所言皆为权谋策略及口才技巧。“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用,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是《鬼谷子》思想的精髓。该书是中国古代作品中少有的成功学著作,是运筹帷幄的智慧宝典、决胜千里的实用指南。 《鬼谷子(典藏版)》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内容推荐 王诩著的《鬼谷子》是一部有独特价值而又最富于神奇色彩的书籍,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它开创了中国游说修辞的先河。《鬼谷子(典藏版)》主编史靖妍甄选了极具代表性的章节,配合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智慧运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目录 第一章 捭阖篇 第二章 反应篇 第三章 内揵篇 第四章 抵城篇 第五章 飞箝篇 第六章 忤合篇 第七章 揣篇 第八章 摩篇 第九章 权篇 第十章 谋篇 第十一章 决篇 第十二章 符言篇 第十三章 转丸篇 第十四章 却乱篇 第十五章 本经阴符篇 第十六章 纵横家 《鬼谷子》后记 附录:《鬼谷子》篇目考 试读章节 贺若弼渡江灭陈 隋文帝时,贺若弼预备从京口(今江苏镇江)渡江伐陈以统一中国。 贺若弼先派人用军中退役的马匹从老百姓手中换来大批船只.然后严密隐藏起来,在江边只摆下五十余只破船。陈国密探前来查看,见只有这五十多只破船,便估计近期内隋人不会进攻。贺若弼又下令给部下,凡军事调防,先全部集中广陵(今江苏扬州),然后再分赴各防线。届时,陈兵见江北大兵云集,吓得赶忙进入战备状态。等知道是在调防,便松了一口气。 经过这样几次,凡隋兵结集,陈人再也不惊慌了。于是,贺若弼传令,结集后渡江进军。在陈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举渡过长江天险.然后长驱直入,很快将陈国灭掉。 贺若弼暗中派人换来大批渡船藏了起来.是阴。是准备大举渡江,明里摆下几十条破船,是阳,是告诉敌人渡江条件还不成熟:他让人在广陵结集换防,大张旗鼓,是捭;麻痹敌人后暗中结集进军,是阖;经过这一番阴阳捭阖,终于取得了成功。 诸葛亮智激孙权 捭阖的游说技巧方面,东汉末年诸葛亮在运用上堪称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三国志·诸葛亮传》与《三国演义》两书中都提及了下面这个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追击刘备,使其退守夏口。曹军占据江陵要地,试图乘胜消灭刘备,并陈兵八十万欲打击孙权。刘军实力已经大减,没有能力与曹军对抗。而孙权的兵力基本未受损失,正处于观望之中。如果孙刘不联手拒曹,结局可能都会大败,都会失去与曹操抗衡的资本。孙权因为自己实力较强,结盟的紧迫性与积极性不高。诸葛亮征得刘备同意后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 诸葛亮到达孙权所在地柴桑后首先了解到了东吴现在情形:东吴绝大部分谋士都主张投降,主战派很少;而孙权犹豫不决,认为与刘备合作没有多大价值。在鲁肃陪同下,诸葛亮与孙权得以会晤。诸葛亮偷眼看孙权,看到相貌非常。分析认为孙权只可以用激将的手段而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服。献茶客套完毕.孙权向诸葛亮咨询曹军的虚实,诸葛亮夸张地回答:“马军、步军、水军加起来有一百多万。”孙权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诸葛亮说:“曹操在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后又得到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最近又得到荆州部队二三十万,这样算下来,总数不下一百五十万。我只说一百万还是怕吓坏你们东吴!”孙权又问曹操部下战将有多少,诸葛亮说:“足智多谋的谋士和能征惯战的将军,何止一两千人!” 孙权又向诸葛亮请教曹军下一步可能的动向,诸葛亮反问道:“现在曹军沿江扎营,准备战船,不想打江东,还能打哪啊?”孙权说:“假如他有吞并我东吴的想法的话.战与不战,请您为我出谋划策。”诸葛亮说:“先前天下大乱,所以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备则占据荆州,与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已经平定北方,近又新得荆州,威震海内。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真的有英雄,他也无用武之地,所以刘备才会逃到这里。希望将军量力而为。如果你觉得东吴大军能和曹军抗衡,最好是早点决战;如果不能抗衡,何不听从众谋士的意见。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孙权还未来得及回答,诸葛亮又补充道:“将军在外面背着投降服从的名声,在心里又怀着反抗的心思,事情紧急却又犹豫不决,用不了几天就会有大祸降临东吴!” …… P11-13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 开卷有益,忙碌的人们闲暇之时,应该用传统国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用先人的哲思来涤荡自己忙碌的心灵。我们应该坚持阅读的爱好,在潮流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让传统文化永驻我们的心田。“复兴国学,从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要甄选传世经典著作中最经典的部分来读,要以开放的胸襟和燃烧的激情去承接古人的经典大论与哲思华章,以自豪而不狂妄、执着而不僵化的精神风貌来直面当今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深刻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用经典历史文学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承传,得以弘扬光大,我们精心编排了本书。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在文章中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尽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后记 《鬼谷子》乃古今中外天下第一阴谋家书。何t~1-i言?——通观其书即可知也。 然《鬼谷子》说的是大阴谋,不是小伎俩。 大阴谋可以成大事,小伎俩却只能坏大事,这是读《鬼谷子》的人应该特别注意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 对于这十六字心传,《鬼谷子》一书的作者,体会是相当深刻的。 确实,人心深不可测,充满危险,但不能因此就不去探索它了。 因为人生在世,除了“人心”(你的“人心”,我的“人心”,他或她的“人心”)之外,还有什么大问题更值得去研究呢。可以这样说,懂得了人心,你就懂得了一切。 通过什么途径来弄懂人心呢,那就唯有道心了。 所谓道者,非常道也。以非常道之心去揣摩探求人心,乃《鬼谷子》一书之宗旨也。 然而非常道,亦即常道。愈是平常之极的道理,你只有愈加深刻体之.才能明白。 《鬼谷子》开篇即日:“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 什么叫“在天地之间”,以天地为家,不以穷巷陋室或花街高楼为家是也。 什么叫“为众生之先”,先知先觉,启蒙后知后觉之众生是也。 什么叫“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奉阴违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乃道之开阖,懂得道心之妙用,惟精唯一,允执厥中,亦可明白人心之机。 从开篇我们即可看出,《鬼谷子》的意思是: 唯有圣人之博大胸怀(在天地问),能先知先觉、懂阴阳之变易者,才能通晓大谋大术,而“守司其门户”。 大谋无谋,大术无术,此乃《鬼谷子》权谋术数之最高境界也。 昔者孔丘何以对三皇五帝推崇备至,以其行王道也。 王道者,无道之道也,以无道之道君临天下,而不心服者,未之有也。 言及此,对“阴谋家”一词,有必要正一正名了。 “阴”乃阴柔,乃水德。 老子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日:上善若水,水善利于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于“阴”,应作如是观。 而“谋”,应理解为谋国谋天下谋民众之大利,勿理解为谋一己之私利也。大利中自有私利存焉,而私利中必无大利容身之地也。 由此看来,最大之阴谋家,乃以水德取天下者也,非汲汲于小名小利。整日与人钩心斗角,身死国灭而不悟者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