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说孙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这部书,久传而不朽,不仅受到军事界的重视,而且也受到其他各行各业的推崇;不仅中国人对其爱不释手,而且外国人对其也如获至宝,被翻译成英、日、俄、德、法等多种外文在全世界流传。苏州市吴中区孙子兵法研究会编的《传说孙武》全面展示了流传2500多年的孙子兵学思想的风采和魅力,详细阐述《孙子兵法》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成书原因、创作经过和修改完善的过程,跨越历史时空,突破地域界限,自然令人开睿启智,余味无穷,必将为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把握“兵学圣典”的丰富思想内涵,发挥积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内容推荐

杰出的军事学家孙武子以其所著《孙子兵法》享誉古今中外,然而,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却缺乏历史记载,以至于他生于何年,死于何年,尤其是他那惊世骇俗的《孙子兵法》的成书经过,也都湮沦而不详。

苏州市吴中区孙子兵法研究会编的《传说孙武》针对这一不小的历史缺陷,以及一些学者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质疑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想原则,做了一些年代考证、纠偏改误、拾遗补缺的工作,共收录七十八个有关孙武的故事,分五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孙武子的生平事迹。该书虽非史家实录,却于史有征,生动具体,富于情趣,可读性强。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聪明伶俐小孙武

 孙武的祖先

 名字的由来

 儿时孩子王

 三箭同心圆

 观海明大志

 智救段木匠

 雪中救母子

第二编 避乱奔吴求发展

 避乱奔他乡

 别亲往吴国

 初隐螺浮岛

 崦湖遇渔翁

 老少结深交

 教授制弓箭

 鱼簖迷魂阵

 使计治怪病

 移居穹窿山

 破案得茅蓬

 观察蛇蟾斗

 治理游湖灾

 计擒黑獭王

 孙武与金涧

 朱村惩不孝

 东山治顽症

第三编 辅助吴王为将军

 两次孙胥会

 忠犬救伍员

 伍员初荐帅

 虎口救子胥

 献计除庆忌

 三顾茅蓬庐

 赞荐孙武子

 孙武见吴王

 练兵杀二妃

 搭桥渡孙武

 阖闾三试将

 吴王封将帅

 完善阖闾城

 孙武论治国

 君臣解心结

 孙武与胜玉

 助王治官吏

 巧断施暴案

 孙武祭王僚

 妙招传干将

第四编 南征北战立功勋

 草场识真凶

 唯才应是举

 巧练护卫军

 计破谍中谍

 五将八城门

 面献攻楚计

 攻楚茶助胜

 借兵收夏粮

 寓意剥蟹脚

 除害得民心

 点评传真经

 地道破巢邑

 战前练精兵

 首次槜李战

 赛登笠帽峰

 智战夺豫章

 救蔡为伐楚

 兵夺楚昭关

 巧破昭王计

 柏举大决战

 大破楚都城

 孙武三进言

 见虐生退意

 平叛逐夫概

 东山演武墩

 神秘南武城

第五编 终老吴地传智慧

 看穿伯豁相

 设宴探子胥

 伍员寻孙武

 定计潜脱身

 代友尽孝道

 临终说三愿

 墓葬孙墩浜

 后人徙富春

 兵法传四方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他们玩着玩着,来到了一座河神龙王庙前。原来,这个村东头的小河每到夏季,雨水一多,水位就上涨,经常泛滥成灾。于是,信神仙的村民就在村头建了个河神庙,塑了一尊龙王神像,以龙王为河神,镇守地方,祈保太平。

孩子们紧紧相随涌进庙里,抬头一看,大殿中间有一尊泥塑龙王金身神像,两厢是些虾神、蚌将的泥塑像,十分怪异,个个龇牙咧嘴。孩子们望着这些泥塑像,心里直发毛,好几个孩子差点吓得哭出声来。

小孙武一点不怕,为了给大家壮胆,他嬉笑着爬到河神龙王塑像前的供桌上,把自己手中的雪球,往龙王手里一放,并大声叱咤道:“龙王!你得给俺看好这个雪球,不许它化了,若化了,俺饶不了你!”

“哈”的一声,孩子们全笑了,也都不怕了。他们在庙里又痛痛快快地做起了游戏。

时间很快,六个月过去了,炎热的夏季接踵而至。一天,尚忠先生正在给孙武授课,突然感到困乏难忍,他急匆匆给孙武布置了几道题后,竟趴在太师椅上睡着了。

他睡梦中听到哗哗的水声,又听到有人呼他的名字,“尚——忠——先——生!”尚忠抬头一看,眼前竟然是村头河神庙中的龙王,直直立于他面前。龙王愁眉苦脸地对着尚忠先生深深一躬,说道:“今有一事,烦请先生做主。”

尚忠先生吓得半死,赶紧朝龙王还礼,结结巴巴地说:“请……请龙王爷吩咐。”龙王娓娓道来:“尊师的弟子孙武,腊月时分放在小神手中一个雪团,请小神守护,至今六月有余,天气炎热,雪团实在难以保存,求尊师劝您弟子,将雪团拿了去吧!”

尚忠先生听罢,不由得笑出声来,忙说:“孙武乃一个孩娃,孩娃的戏言,龙王爷怎么去理他?”

龙王叹口气,说:“尊师有所不知,这小孙武乃是上天玉皇大帝的宠臣——智虎星神下凡,小神我职小位卑,智虎星神的指令岂敢违背?故而今日求助于师长。”

尚忠满口答应:“这般说来,小孙武……请龙王爷放心!”龙王又深深一躬,于一阵烟雾中退去。

尚忠先生浑身一颤,猝然醒来,揉揉双眼,原来是南柯一梦,但他觉得蹊跷,急忙唤小孙武过来询问。

对于此事,小孙武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好一阵思量,才想起六个月前那日与小伙伴们打雪仗时自己的所作所为,再去庙里一瞧,在泥塑龙王手上的那雪团早已融化了,仅见泥手沾过雪水的痕迹……

但是,人们相传此事,加油添醋,说得神乎其神。后来,孙武名闻四周,孙家氏族又重修了一座气势非凡的河神龙王庙,原来的村庄也改名孙家庙村了。

又传,孙武小时候志向就很高,胆大心细。他住的村东头有一棵老槐树。这老槐树啊,长得怪模怪样,大人们经常讲老槐树与鬼的故事,孩子们既喜欢听又害怕,越听越对这老槐树感到恐惧,有的小孩大白天都不敢去玩。

P8-9

序言

杰出的军事学家孙武子以其所著《孙子兵法》享誉古今中外,然而,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却缺乏历史记载,以至于他生于何年、死于何年,尤其是他那惊世骇俗的《孙子兵法》的成书经过,也都湮沦而不详。这是一个不小的历史缺憾。它不仅影响人们对孙武子在吴越和吴楚战争中光辉战绩的了解,还导致一些学者对《孙子兵法》十三篇质疑甚至否定。特别是宋明时代,学术界刮起一股疑古之风,孙武子其人其书也未能幸免。一时之间,否定孙武子其人的存在、否定孙武子是其书作者的言论,迷惑了不少人,其恶劣影响也波及民间,使一些谱牒、传说也出现了真伪矛盾、相互抵触的现象,令人无所信从。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苏州市吴中区孙子兵法研究会编印了一部《传说孙武》,共收七十八个故事,分为五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孙武子的生平事迹。它虽非史家实录,却于史有征,生动具体,富于情趣,可读性强。

难能可贵的是,编纂者在《编后记》中明确表示:“本书在编纂中,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想原则,做了一些年代考证,进行了纠偏改误、拾遗补阙等工作。”这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对所有轶闻传说不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加工,那就会出现把孙武子说成是《晏子春秋》记载的“二桃杀三士”的“以勇力搏虎闻”的勇士田开疆——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毫无智慧可言的齐景公的贴身近臣(保镖)那样的“考证”。毋庸讳言,传说不是信史,民问文学也不能等同于历史典籍,但它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想象,生动地塑造了人物,演绎了情节。比如说,书中第一编中的《名字的由来》写道:公元前545年(丙辰年),孙武子诞生,父辈们以“止戈为武”、“安邦定国”的含意为其取名为“‘武’,字‘长卿’”。这个故事便是颇有缘由的。

据史书记载,孙武子祖父陈(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给予了赐姓孙氏、食邑乐安的奖赏。从此,陈(田)书的陈(田)姓改为孙姓,乐安(今山东惠民)成为孙书的采邑。这一“赐姓封采”的殊荣,史籍却缺乏详细的记载。

我们知道,公元前512年孙武子见吴王,献兵书,吴宫教战,这个时间是明确的。

那么,陈书伐莒立功是哪一年呢?齐国曾多次伐莒,排除掉明确署名为“孙书”的记载外,《左传》还记载了公元前605年、公元前596年、公元前550年和公元前541年四次。前三次齐景公尚未即位,唯有公元前541年符合,而其时正值齐景公七年。

公元前541年与《传说孙武》所记孙武子诞生的公元前545年仅差4年。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曾在惠民县访问过一位叫马汉卿的老人,他满肚子的孙武子传说故事,曾向我讲述了孙书三喜临门的故事:齐景公因孙书伐莒有功,赐姓孙氏是一喜;得到封赏采邑乐安是二喜;喜得贵孙是三喜。孙书发现小孙儿手掌有纹,像个篆体的“武”字,又与他打了胜仗暗相吻合,便为其取名孙武。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541年与公元前512年相距29年。三十而立。孙武子正是立德、立功、立言干一番事业的年龄,无疑是可信的。而有的人把孙书伐莒立功的时间定在公元前523年,前后相距仅12年。当时孙武子只不过是一个12岁不到的少年,显然不合情理。

我虽然只举这一例,但也可以看出《传说孙武》一书有相当的文化内涵,更可看出编纂者学养之深、用功之勤。掩卷而叹,令人肃然起敬!是为序。

后记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抢救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市吴中区孙子兵法研究会在区委、区政府及区社科联的支持下,将有关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及《孙子兵法》列为研究课题,花了多年时间,广泛收集了孙武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事迹,加以整理,编纂成《传说孙武》一书。

《传说孙武》以民间文学的形式结集表述,系统地颂扬了古代先贤孙武杰出的聪明睿智、宏伟的思想境界、高尚的品德人格、巨大的历史功绩,以飨读者。《传说孙武》有助于大家加深对兵圣孙武及其《孙子兵法》的认知,从他的历史传说中汲取智慧营养,传承古代文明的精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传说孙武》初稿中,共收到小故事一百多个,编纂中为避免重复赘言、远离主题、矛盾情节、封建迷信等而有所删剔,现仅选录七十八个。为便于阅读,以孙武生平简历为序,辑分五编记述,统一标题和格式。以使全书格调和谐;并根据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书中尊重了原口述者、采集整理者的基本表述内容和语言习惯,保留了一些故事重叠或略有不同的传说情节,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孙武的远大理想和智慧人生。

《传说孙武》在收集、整理、编纂过程中,得到了众多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导者、民间故事传颂者、民间文学爱好者、书画摄影者们的热忱关心、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原副会长吴如嵩将军,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还得到了区财政局、区文体局、古吴轩出版社的积极帮助,才得以如期出版。

谨在此对上述支持、关心、帮助《传说孙武》编纂的各单位和个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纂中,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做了一些年代考证、纠偏改误、拾遗补阙等工作,力求上下联贯、脉络清晰、通俗流畅、有可读性。由于编纂人员水平有限、学识浅陋,加上千年流传久远、口传变异难以深究和时间仓促等原因,书中难免存在差错和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希冀各位方家、读者谅解,恭请大家不吝赐教指正。

苏州市吴中区孙子兵法研究会

2017年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