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舍精选集/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
分类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抬头见喜》、《避暑》、《落花生》、《春风》、《想北平》、《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我的理想家庭》、《有了小孩以后》、《我的几个房东》、《考而不死是为神》、《谈幽默》、《“幽默”的危险》、《兔儿爷》……《老舍精选集》精选老舍先生在小说、散文、文论、书信等方面的经典之作,汇集为一册,并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读者一册在手,遍览文学大家之流风遗韵。

内容推荐

《老舍精选集》为《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中的一种。《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丛书,注重选择版本,精编精校,再现民国文学名家的文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本书精选老舍先生在小说、散文、文论、书信等方面的经典之作,汇集为一册,并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读者一册在手,遍览文学大家之流风遗韵。

目录

辑一 小说

 断魂枪

 月牙儿

 兔

辑二 散文

 济南的秋天

 济南的冬天

 非正式的公园

 趵突泉的欣赏

 抬头见喜

 避暑

 落花生

 春风

 想北平

 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以后

 我的几个房东

 考而不死是为神

 谈幽默

 “幽默”的危险

 兔儿爷

 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

 宗月大师

 敬悼许地山先生

 我的母亲

 梦想的文艺

 “住”的梦

 北京的春节

 悼念罗常培先生

 小麻雀

 养花

 猫

辑三 文论

 我怎样写《大明湖》

 我怎样写《猫城记》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关友声画集》序

 怎样读小说

 言语与风格

 文艺与木匠

辑四 书信

 致子祥兄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日

 致胡适

一九二六年九月三十日

 致黎烈文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致赵景深

一九三三年四月

 励友人书

一九三三年九月二日

 致李同愈

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七日

 致梁实秋

一九四二年夏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断魂枪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指张家口外的马匹),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在他手下创练起来的少年们还时常来找他。他们大多数是没落子的,都有点武艺,可是没地方去用。有的在庙会上去卖艺:踢两趟腿,练套家伙,翻几个跟头,附带着卖点大力丸,混个三吊两吊的。有的实在闲不起了,去弄筐果子,或挑些毛豆角,赶早儿在街上论斤吆喝出去。那时候,米贱肉贱,肯卖膀子力气本来可以混个肚儿圆;他们可是不成:肚量既大,而且得吃口当事儿的(当事儿的:有营养,吃了不至于不久又饿的);干饽饽辣饼子(辣饼子:剩下的隔夜干粮)咽不下去。况且他们还时常去走会:五虎棍,开路,太狮少狮……虽然算不了什么——比起走镖来——可是到底有个机会活动活动,露露脸。是的,走会捧场是买脸的事,他们打扮的得像个样儿,至少得有条青洋绉裤子,新漂白细市布的小褂,和一双鱼鳞洒鞋——顶好是青缎子抓地虎靴子。他们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虽然沙子龙并不承认——得到处露脸,走会得赔上俩钱,说不定还得打场架。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沙老师不含糊,多少不拘,不让他们空着手儿走。可是,为打架或献技去讨教一个招数,或是请给说个“对子”——什么空手夺刀,或虎头钩进枪——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教什么?拿开水浇吧!”有时直接把他们逐出去。他们不大明白沙老师是怎么了,心中也有点不乐意。

可是,他们到处为沙老师吹腾,一来是愿意使人知道他们的武艺有真传授,受过高人的指教;二来是为激动沙老师:万一有人不服气而找上老师来,老师难道还不露一两手真的吗?所以:沙老师一拳就砸倒了个牛!沙老师一脚把人踢到房上去,并没使多大的劲!他们谁也没见过这种事,但是说着说着,他们相信这是真的了,有年月,有地方,千真万确,敢起誓!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抹了一鼻子茶叶末色的鼻烟,他抡了几下竹节钢鞭,把场子打大一些。放下鞭,没向四围作揖,叉着腰念了两句:“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玩艺儿会几套,西北路上走过镖,会过绿林上的朋友。现在闲着没事,拉个场子陪诸位玩玩。有爱练的尽管下来,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他看着,准知道没人敢下来,他的话硬,可是那条钢鞭更硬,十八斤重。

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大家不出声。他脱了小褂,紧了紧深月白色的“腰里硬”,把肚子杀进去。给手心一口唾沫,抄起大刀来:

“诸位,王三胜先练趟瞧瞧。不白练,练完了,带着的扔几个;没钱,给喊个好,助助威。这儿没生意口。好,上眼(请观众注意看)!”

大刀靠了身,眼珠努出多高,脸上绷紧,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一跺脚,刀横起,大红缨子在肩前摆动。削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忽然刀在右手心上旋转,身弯下去,四围鸦雀无声,只有缨铃轻叫。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跺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一手持刀,一手叉腰,看着四围。稀稀的扔下几个铜钱,他点点头。“诸位!”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外层的人偷偷散去。他咽了口气:“没人懂!”他低声的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P3-6

后记

1966年8月,老舍先生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50年。50年来,老舍的作品一直畅销不衰,影响了几代读者,他的文字和精神,依然印刻在人们心间。《骆驼祥子》《济南的冬天》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茶馆》《四世同堂》亦堪称经典之作,《猫城记》《老张的哲学》也是读瞳老舍灵魂的“钥匙”。

出生于1899年的老舍,自幼丧父,寡母抚孤,备尝人世冷暖,他敏感多情的心灵终于抒发出悲悯而幽默的语言文字。老舍笔下有着鲜明的民间情怀和现代意识,时至今天,我们不该忽视和更应关注的是老舍对国民性的文化批判与反思。老舍的语言幽默、活泼、平易、生动,但那蕴涵更多的是“含泪的微笑”,是笑声背后的普世悲悯与人文关怀,如他所谓“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

老舍一生深爱着他的北京城,也念想着曾经的居住之地和如烟往事。特别是在山东时期(1930.7—1937.11),老舍生活安宁,娶妻成家,生儿育女,创作丰收,可称他一生中最温暖、最美好的时光。从1930年7月到1934年9月,老舍在济南住了四载,他说“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他对济南的冬天和秋天的诸多溢美之词,可映射出他当年愉悦的心境和舒畅的生活状态。

纵观老舍的一生,其性格与命运可谓一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缩影。他“国家至上”的情怀和看似随和而又刚强的性格,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的文学大作和文化人格,但也使得他跟着形势、不甘落后,以至争先恐后,陷入漩涡。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是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这就是“人民艺术家”的最后之作。老舍先生的墓碑下刻着太平湖的波轮,碑上刻着“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他的自觉和自绝,终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在其生前身后,老舍著作历经诸多整理、修饰和删改。时间已然过去半个世纪,我们期待着尽可能地还原版本的真实、历史的真实。编者依据有关文献,做了一些版本的勘正和汇校,以期通过这册小书呈现出老舍某个侧面的本真状态。

感谢我的恩师、著名老舍研究专家张桂兴先生的关心和指教。“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丛书得以出版,在此感谢齐鲁书社陈修亮先生、许允龙先生的鼎力支持。感谢责任编辑的认真审校。感谢诸位编者付出的辛劳。限于水平和时间,本丛书或有缺德之处,谨请读者指正。

编者王任

2016年冬记于旧闻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