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框里的男人装》是中野京子解读名画系列作品。每个章节介绍一幅名画,从画作中的着装、配饰切入,通过细节的分析串联出艺术家、肖像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人文风尚。每篇文字量适中,文字风趣幽默,易读性强。细节丰富细腻,知识性强。30篇逸闻趣事,用名画中的男子服饰,带领我们穿行于衣香鬓影之间,进入古典艺术的神奇世界,是名画鉴赏很好的入门读物。
| 书名 | 画框里的男人装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作者 | (日)中野京子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画框里的男人装》是中野京子解读名画系列作品。每个章节介绍一幅名画,从画作中的着装、配饰切入,通过细节的分析串联出艺术家、肖像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人文风尚。每篇文字量适中,文字风趣幽默,易读性强。细节丰富细腻,知识性强。30篇逸闻趣事,用名画中的男子服饰,带领我们穿行于衣香鬓影之间,进入古典艺术的神奇世界,是名画鉴赏很好的入门读物。 内容推荐 能穿出大长腿的红色高跟鞋,竟然是男人的特权!忍受瘙痒之苦也要穿豪华皮草!结婚纪念肖像画,为什么要玩COSPLAY?强调“男性雄风”的裤装设计竟然是……中野京子著的这本《画框里的男人装》通过30幅名画中的男装时尚,探究500年来社会风貌的变迁! 目录 前言 军装、生命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 雅克·路易·大卫 不是……伞蜥 《圣乔治城守卫军官的宴会》 弗朗斯哈尔斯 丹第,必须这样 《罗伯特·德·孟德斯鸠伯爵的肖像》 乔瓦尼·博尔迪尼 贵重的旧衣服 《穿礼服的少年莫扎特》 据传为彼得罗·安东尼奥·洛伦佐尼所绘 《圣经》时代的朋克 《施洗者圣约翰》 列奥纳多·达·芬奇 花哨的瑞士雇佣兵 《雇佣兵》 据传为汉斯鲁道夫·曼努埃尔所绘 优雅的和式棉袍 《地理学家》 约翰内斯·维米尔 只适合年轻人 《查特顿之死》 亨利·沃利斯 恶趣味的顶点 《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猎犬》 提香·韦切利奥 值得受到瞩目的丑角 《愚人船》 希罗尼穆斯·博斯 真正的海盗 《基德船长》 霍华德派尔 穿水手服的王子 《阿尔伯特·爱德华王子》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 有必要这么尖吗? 《接受著作呈现的善良公爵菲利普》 罗吉尔·凡·德尔·维登 美腿配红鞋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肖像画》 亚森特·里戈 不愿输给太阳王 《穿戏服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 托马斯·杨 平常裤子 《扮成长裤装的歌手许纳尔》 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 比魔鬼更华美 《圣奥古斯丁和恶魔》 迈克尔·帕切尔 正统的化妆男子 《秋千》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小偷的守护神 《扒手的墨丘利》 乔舒亚·雷诺兹 没有比这方便的了 《安达卢西亚的步行道》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 靠须留名 《马上的查尔斯一世和圣安托万领主》 安东尼·凡·戴克 名牌包? 《拿着歌利亚首级的大卫》 雅各布·凡·东 有刺青的勇猛战士 《沃尔夫将军之死》 本杰明·韦斯特 乱莲蓬 《芒萨尔肖像》 亚森特·里戈 再痒也得忍着 《大使像》 小汉斯·霍尔拜因 哥萨克人 《哥萨克》 匿名画家 穿衣也是件重要工作 《圣·洛克》 卡洛·克里韦利 人偶服装 《跳蚤幽灵》 威廉·布莱克 帅气的横格装 《玩足球的人》 亨利卢梭 有始有终的美——军装 《匈牙利穿军装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米哈伊蒙卡奇 试读章节 军装、生命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 雅克·路易·大卫 这幅作品不愧是政治宣传画的范本之作。 在画中,绝世英雄拿破仑·波拿巴高高举着右手,肩上火红色的披挂迎风招展,仿佛在说“跟我上”,简直让人无法不追随。他骑着的马瞪圆双眼,以后脚站立的姿态定格在画里。 而真相是,当时他们行军跨越阿尔卑斯山时,骑的并不是马,而是最能走山路的驴子。但又有什么必要去纠正这些细节呢?拿破仑对画家的要求就是:“脸画得即使不像我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表现出我伟岸的风姿。” 于是,就像把驴子画成骏马一样,画家把矮胖的皇帝画成了一个任谁都会敬仰的英姿飒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了后世子孙的心目中。 据说,男装的最高境界就是军装。尤其是拿破仑时代的军装,其华丽程度是闻名遐迩的。当时甚至有人仅为了能穿上军装而志愿加入骑兵,因为穿便装不显眼,难以获得女性的青睐。拿破仑本人虽喜简朴,但他也很清楚地意识到法式服装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所以对于军装也倾向于华丽的外观。大家只要看一下这幅画像,就会认同的。 藏青色的司令官军装上绣着奢华的金线,与下身黄色的裤子绝妙地相互映衬。绣着大写字母的宽皮带上,缠绕着一层又一层柔软的丝绸饰带,结于腋下。饰带原本是战场上的必需品。“三十年战争”之前的士兵是没有制服的,所以那时候就以饰带斜挎在肩上或绑在腰上来区分敌我。不知何时,饰带上竟配上了这样的金丝流苏,变成了一种装饰品。 我想着重指出的是画中拿破仑的衣领。高高竖立着下翻的上衣领,以及宽到让人觉得多余的翻折出来的下衣领,这种领子被沿用于现代的战壕式风衣上,称为“拿破仑领”或“波拿巴领”。 说起来,猫王花哨的舞台衣装的领子,也是像这样高到可以遮住下巴的。 难道摇滚之王也崇拜拿破仑? 不是……伞蜥 《圣乔治城守卫军官的宴会》 弗朗斯·哈尔斯 挣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支配后独立起来的荷兰,在17世纪,因海外贸易而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其中心人物就是那些富裕的都市贵族。 他们自发成立了一个由上层人士组成的城市护卫队,类似现在的联防大队,还自己出钱建造了一个会馆,向画家订购他们的群体肖像画挂在大厅里。这就是其中的一幅画。画家哈尔斯运笔洒脱,每个人的个性及自然的姿态一一跃然纸上。 画面的背景设置,若以现代的日本来打比方的话,就类似市议会议员的干部们在高级饭店置办了一桌酒席,然后拍了一张纪念照。当然,在那样的场合,日本如今的官员一定都是穿西装系领带。而400年以后的人们若看到这张照片,说不定会对议员们脖子上垂下来的那条奇怪的带子感到匪夷所思。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画中荷兰城市守卫军官们围在脖子上的那个白色的像围嘴儿一样的东西,感到滑稽可笑一样。 这叫Ruff或Fraise,意思就是环状领。不仅是在荷兰,在当时整个欧洲,几乎在2世纪100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个环状领一直是一个不分阶级、性别、年龄的大流行。人们最开始是为了不弄脏领子戴上去的,但渐渐地,它脱离了实用性,转变成一种纯粹的装饰物了。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环状领有褶皱比较少的圆盘形,有波状形,还有后面稍稍竖立着的宽面形等,形状和大小都于微妙之处各不相同。它们的质地多是高档的薄纺,用糨糊粘在上面或用钢丝固定在上衣上。在流行鼎盛期,甚至出现了一种非常精巧豪华镶花边的、被戏称为“车轮”的特大号环状领。 无论如何,时常戴着这样一个箍着自己脖子的东西肯定是行动不便的,然而流行的价值往往不就在于能忍受这种不便之处吗?所以,也只能这样了。 若是年轻貌美的女子戴着这样的环状领,不由得让人遐想仿佛被花瓣包裹着一般,容颜也会显得越发华美而更显可爱。可戴在这些大叔身上,很抱歉地说,我只觉得像一个刚被斩下来的首级盛在一个盘子里(比如画中央那个半侧面的人物)。 话说回来,戴上环状领便无法低头,这就让人必须一直昂然抬着头。虽然必定看上去显得傲慢,但这对于保持身姿倒也不错。 P15-24 序言 绘画的品鉴方式五花八门。 其中一种就是关于如何鉴赏画中的服饰。在我们惊叹画家怎样运用高超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衣着的材料质感之余,那些衣饰还能激起我们无限的想象——不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无名小卒——他们当时身处一个怎样的世界,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在生活。他们身上的穿戴之物都是很重要的线索,让我们可以窥探到那个时代的样貌。 这一次我之所以特地选定男装为主题,首先是因为关于女性服饰已被再三地讨论,到了让人腻烦的地步,其次是因为日本的白领男士们永远固守着西服加领带这种单调刻板的类似于制服般的穿着打扮。希望大家能通过本书见识到不同时代的服装潮流,来“养养眼”,或者看完这本书觉得还挺有意思,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通过衣饰彰显一个人的地位、财产、权力的年代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前的那些王公贵族还有富豪们,都爱通过把自己打扮得像孔雀一般来炫耀自己的身份。不过,原本除了“人”以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更加鲜艳美丽,所以过去的男装完胜女装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在专制主义时期,人们会拜伏于对方华丽的服饰之下。哈布斯堡王朝的约瑟夫二世留下了与水户黄门中的印笼-相似的传说。据说当他惩戒完恶人,就是以脱掉斗篷显示给对方看自己华丽的服饰这种形式,来亮出自己真实身份的。在照片还没有出现的世界中,并非“人靠衣装马靠鞍”,只不过是“比起容貌,衣着更能代表一切”而已。路易十六出逃瓦雷纳时也是换上侍从的衣服进行伪装,结果几乎没有人能认出他(在那个时代,比起真实容貌,回像至少被美化三成,所以更没有人能认出谁是谁),最后还是叫来宫廷里皇帝身边的仆从,才最终确认了他的真实身份。通过服饰来区别阶级的时代,就是可以这样简单有效地进行乔装。 和今天相比,IT(信息技术)界的富豪穿着毛衣加牛仔裤出现在大众面前丝毫没有任何违和感,而奥巴马总统装扮成牛仔想必也会马上被认出,这就是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巨大差别。 100多年前,“腿部曲线美”这个词还只是属于男性的专用名词。在这个用语的顶峰时期,有人在露出半个臀部的裤子上(就像芭蕾舞演员的那种紧身裤),特地缝制一块遮阴布来强调男性性别。不久之后,这种不雅的遮阴布终于渐渐消失,露脚的时尚延续下去,最后遮掩腿部竟成了强烈反抗体制的一种手段。服饰传达的信息力量也是够惊人的。 以前穿衣和脱衣的困难程度也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当时的面料缺乏伸展性,在一个没有摁扣儿、拉链和橡皮筋的世界里,把无数的纽扣穿过扣眼儿的程序是免不了的。王公贵族让仆役帮忙穿衣,不是傲慢,更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只是靠自己实在太花时间,没有办法而已。那些全部得自己穿衣脱衣、贫穷又手笨的贵族,想必每天一定忙得想哭吧。另外,当时跳蚤、虱子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当我们在欣赏那些穿着豪华、神态傲慢的肖像画时,想一想其实他们当时忍耐着浑身的瘙痒,是否觉得他们又可亲些了呢? 流行一般都是从上层阶级扩大到下层阶级,有时也有反转的。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情形就是,不但不分男女,而且是老幼贵贱全民一起着装的大流行。你知道那是什么服装吗?答案请在本书中寻找吧。 不但是衣服,还有假发、胡子、鞋子和帽子等,今天的我们看到当时的那些奇装异服也许会惊讶不已,但那时的人们若看到我们现代人的服饰,必定也会大惊失色或者哈哈大笑吧,所以大家就算彼此彼此了。 这30篇趣闻逸事和这些名画就请大家一起来赏玩一番吧。 本书是由共同通信社的各地区报纸连载10期,又在角川书店的《书的旅人》杂志上连续刊登了两年后的续作。 衷心感谢共同通信社的齐藤泰行先生和角川书店的藤田有希子女士。 书评(媒体评论) “当我读到布瓦伊的《扮成长裤装的歌手许纳尔》,最令我惊讶的就是,现代男性穿长裤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当时却正好相反……了解时尚的历史真是太有趣了。” ——日本时装设计大师山本宽斋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