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祖宗说节令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郭梅//童涵冰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南宋范成大在他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中写有“拈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形容的是吴地正月十五包汤圆、炒稻壳的情景,诗人自己又在文后添注了一笔,说以炒糯谷的方式来占卜,俗称“孛娄”,在北方则被叫做“糯米花”。宋代以后,吴越民间就有正月十三、十四“卜谷”的习俗,即将糯谷放入锅中爆炒,若谷米爆白则为吉兆。

后来,以“占稻色”占卜收成丰歉的习俗在一些地方逐渐发生了变化,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在广州地区,每年年末,人们都会用烈火将糯谷爆开,这种做法被称为“炮谷”,而爆开的糯粉还有别的用处——做成煎堆,俗称麻团、麻球。将糯粉揉搓成大小相仿、形状可爱的圆球后,再放入锅中煎炸,口中最好还不忘念上几遍“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出锅后的食物可用于祭祀,亦能馈赠亲友。

也许是因为雨露滋润禾苗壮吧,在这段因为雨水而滋长出幸福与希望的时光里,与之相关的习俗也透着丝丝温暖与爱意。

古时由于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生了病却无法医治,于是一些地方有在雨水时让孩子拜干爹的习俗,想借助干爹的福气让儿女健康成长;而女儿女婿则要给岳父母送去缠着红带子的藤椅和罐罐肉,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与尊敬之情。此时长辈则回赠雨伞,寄寓为孩子的人生旅途遮风挡雨之意。

在川西民间,雨水这一天还有一项有意思的习俗——撞拜寄。在那一天的早晨,母亲会领着自家的孩子等在街道的一边,当街对面第一个行人迎面走来的时候,无论男女,母亲就会让自家孩子向对方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是干女儿,而此举的目的意在保护儿女健康、快乐地长大。

除去这些颇具地域特色又带有时代特征且不乏温情的习俗之外,“养生”也可谓是雨水节气重要的关键词之一。《黄帝内经》上说,“春主肝”且“湿气通于脾”。每年雨水时,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都会随着春季阳气的升发而变得旺盛,而肝木易克脾土,稍不注意便会损脾伤胃;加之雨水渐多,湿气不断加重,也会对脾胃造成负担。故而雨水节气,最应关注脾胃的养护,南汤北粥虽体现了不同地域环境中人们养生理念与方式的差异,却也可谓是殊途同归。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曾说:“春时宜食粥。”在北方,雨水时常以粥为主要食材进行食疗,莲子粥、淮山粥、红枣粥、薏仁粥,不仅种类丰富、味道可口,且利于疏肝理气、祛风除湿;不同于北方,在南方,尤其是珠三角一带,人们多喜爱煲汤。煲炖鲜汤时,辅之云苓、淮山、北芪、猴头菇等药材,亦可起到健脾利湿、补脾养胃的功效。孙思邈在《干金方》中还记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过旺,伤及脾胃。P3-4

目录

第一章 春

 立春——春驻心间

 雨水——润物细无声

 惊蛰——待得春雷惊蛰起

 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花朝——百花的生日

 春分——春半诗词雨意浓

 社日——古时的妇女节

 寒食、清明——杨柳青青四月天

 三月三——踏青游春好时光

 谷雨——花艳茶香诗意浓

第二章 夏

 立夏——青梅红樱夏色鲜

 小满、芒种——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梅雨——黄梅时节雨

 端午——五月五,粽飘香

 夏至——夏为大,至为极

 六月六——晒红绿,请姑姑

 小暑、大暑——蟋蟀居宇,萤飞草上

 伏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七夕——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第三章 秋

 立秋——立了秋。把扇丢

 七月半——中元河灯忆故人

 处暑——处暑到,暑气止

 白露——露从今夜白

 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分——一场秋雨一场寒

 寒露、霜降——霜重柿红秋意浓

 重阳——菊花黄,登高望

 寒衣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第四章 冬

 立冬——又是寒风乍起时

 小雪、大雪——冰封地坼雪漫天

 冬至——岁暮天清,消寒迎春

 小寒、大寒——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腊八——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小年、除夕——相守夜欢哗

 破五——吃饺子,迎财神

 人日——金钗斜戴宜春胜

 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序言

夏天晚饭后,院子里,星空下,听爷爷摇着扇子讲过去的故事。蝉鸣声声,偶尔有蚊子叮咬两口,黑夜中,凉风吹来,也吹来那些陌生又熟悉的事情。陌生是因为我们从未经历过,熟悉是因为来自我们老去的或者逝去了很久很久的亲人。“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小时候我们用聆听爷爷辈的故事,仰望辽阔的星空,打发用不完的精力和无处释放的想象力。我们就在那一刻穿越时空,接触到了过去,体验着当下,又对未来无限向往。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童年圣地,它供人们在那里安静地倾听,自由地想象。而编写这套“老祖宗说”也正是起源于这样的情怀。也许你是一个人倾听,也许是兄弟姐妹围坐在一起倾听,我希望亲爱的读者,你,在听爷爷讲故事的心境和氛围里来倾听我们共同的“老祖宗”,给你讲讲中国先人的那些事。也许首先你会觉得新鲜,然后觉得似曾相识,甚或发现我们的内心,找到自己依傍的信念、灵魂中回响着的祖先的声音。

为此,编者特请了四位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挑选了四道大菜呈上,让“老祖宗”来说说中国古代的节令、饮食、游艺和礼仪。“老祖宗”将借助历代典籍、诗歌、书画、文物等讲述我们先人的生活,也会提及那些“旧东西”在今天的变体。

万事都有自己的根源,不可能凭空而生。“老祖宗说”这套书,就是想带你追索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顺着凭我们自己难以寻觅的瓜藤,去摸一摸那只“古老的瓜”。那么,就搬来椅子、板凳甚至席地而坐,一起来听听“老祖宗”说了些什么吧!

内容推荐

“寒来暑往,兔走鸟飞,节令相催。”中国的节令文化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郭梅、童涵冰著的《老祖宗说节令》以春夏秋冬为序,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与一些重要节日的起源、传说、各地风俗等内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博大,也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善于思考、洞察真理的生活哲学和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在轻松愉悦中畅享一场美妙的华夏文明之旅吧!

编辑推荐

万事都有自己的根源,不可能凭空而生。“老祖宗说”这套书,就是想带你追索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顺着凭我们自己难以寻觅的瓜藤,去摸一摸那只“古老的瓜”。

郭梅、童涵冰著的《老祖宗说节令》是其中一册,以春夏秋冬为序,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与一些重要节日的起源、传说、各地风俗等内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