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好
不要因为暂时是一个人,就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放弃过更好的生活——哪怕只是看一部电影,开始一段旅行,也要让生命过得精彩。
一个人。
意味深长的三个字。
一个人的时光和生活,是好是坏,全在一念之间。
太多的人不知道怎么过好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日剧《孤独的美食家》、美食短篇《一人食》,人气高得令原创作者都始料未及。孤独的进食方式,不孤独的食物美学,似乎是形单影只的都市人最需要的正能量——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温暖。
多么治愈人心。
看着他们将一个人的日子过得那么滋润自在,你会觉得“孤独”“寂寞”这些词看起来也不那么可怕了。
为什么不呢?假如你真是一个人,那就骄傲地宣称自己正享受着奢侈的孤独。
网上曾有人将孤独的程度分成好几级,譬如第一级是一个人逛超市,第二级是一个人去快餐厅……直到最后几级:一个人去游乐园,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动手术。一路看下来,感觉越来越凄惨,但结果也只是引来无数人的自嘲:这就是我的真实生活写照。
这自嘲背后透露出的意味似乎是:谁想孤零零一个人呢?可是没办法。既然没办法,那就只能一个人把日子过好,一个人去做所有的事。就算看起来凄凉,也好过为此悲观绝望。
无数人对孤独的自嘲,加起来就变成一场安慰孤独的狂欢。你看到这世上还有人和你一样,宁缺毋滥,仍然在等待着一个对的人走进自己的生命;你看到很多人都和你一样,独自坚强,独自脆弱,独自向往梦想,为未来而奋斗,会觉得孤单也没什么大不了。
骄傲也好,自嘲也罢,总算都是接纳。可惜这世上总有人将“一个人”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某位同事,20岁出头的小姑娘,资深吃货一枚,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独自用餐时遇上熟人。原本,她喜欢四处寻觅美食,因为找不到和她口味喜好相同的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她自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身边的朋友、同事总是大惊小怪,所以她总是尽量避开熟人常去的餐厅。
一次,朋友送了一张高级日本料理的优惠券给她,她加班后独自去吃,谁知却遇上了同事和同事的男友。两人吃完正要离开,看到她,过来打招呼,问她:“你的朋友还没到?”两人都理所当然地以为她是约了朋友一起过来的。
她不擅长撒谎,实话实说是一个人。
两人立刻睁圆了眼睛:“怎么一个人来吃呢?可惜我们已经吃完了,不然可以陪你一起的……”然后,他们一脸同情地走了。
小姑娘本来吃得很自在,此时面对一桌子美食,忽然就没了胃口。
一个人,有什么不好?
从来不觉得“一个人享受美食”“一个人享受时光”是件羞耻的事。
有人陪伴当然很好,两人或者多人在一起的乐趣,独自一人的时候无法体会。但独处的乐趣,也同样难得。
两年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时,我一个人去看夜场。在IMAx大影厅里,身边无人打扰,透过3D眼镜看着巨大荧幕上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在暴风雨中嘶吼的少年,我被深深震撼,几乎热泪盈眶。
从影院出来已过零点,打车回家。司机问我怎么这么晚了一个人在外面,我当时还沉浸在少年派的世界里,随口告诉他去看电影了。他听了居然竖起大拇指:“一个人去看电影,姑娘,好样的!”分不清他是真心夸赞还是刻意调侃。
接下来,他开始絮絮叨叨:“一个女孩子,这么晚了不安全,以后不要这样了,看电影可以早点去嘛……”
我安然靠在车的后座上,一边听他唠叨,一边望着窗外微笑,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寒冷夜晚,我却觉得很温暖。
我常常和朋友、恋人一起去看电影,也常常一个人去看。如果有想看的电影,朋友、恋人却没有时间作陪,或者遇上更适合独自观看的电影,我都会果断地选择独自前往电影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我盼了一年多,当初是和男友约好上映后一起去看的,好不容易等到上映,我却已和男友分手。
我当时间自己,难道因为分手,就不去看我期待已久的电影了?
对电影的热爱,最终战胜了分手对我的打击。
我很庆幸。
这件事情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情感、生活、心灵的主人,我为此感到安心、自足。
P2-5
前言 岁月给予的一切,都是厚待
上周末,我去咖啡馆闲坐。
点一杯老板自制的炭烧咖啡,一份手工烘焙甜点,整个人倚在二楼大窗户前的沙发上,懒散得刚刚好。
外面阳光明媚,照在胡同深处的树杈和灰色砖墙上,投下生动的光影。忍不住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
很快有人评论:偷得浮生半日闲。羡慕。
本意只是想说,那阳光下的光影,多美。未曾想,却换来一句“羡慕”。
这样的阴差阳错,倒也刚刚好。
我当然也有小小的虚荣心,这浮生的半日之闲,美好如斯的心情,想要被人看见,想让人看了就心生艳羡。
当然,羡慕的人们,并不知道我赶方案赶到昏天黑地,焦头烂额地熬过多少日夜,不知道我被总监和客户骂过之后躲在哪里独自哭泣,不知道当我拼命努力也没办法得到任何肯定时的悲惨心情。他们不知道,我是经历了怎样忙乱、繁重、压力重重以至于胃痛的一周工作,才终于有了闲情坐在咖啡馆里,看时光和风景沉淀在眼底,无限温柔。
道一句羡慕,多么容易。这会让人以为,一个人之所以不能活得像社交网络里的朋友那样光鲜美好,是因为岁月不曾厚待他,幸运不曾垂青他。
其实不是的。
那天有人问我,假如给你一台时光机,你是愿意回到过去,还是去看看未来?
“当然是回到过去啊!”我说,“那么多的遗憾,都想要弥补,如果可以回去指点十年前、五年前的自己,不走那条弯路,不犯下那个错误,人生该有多完美。”
但当我坐在咖啡馆里,遥遥看向窗外的湛蓝天空时,我忽然想,此时此刻的我,其实已经很完美了。
记得十年前,自己还是个懵懂的小女孩,见过的世界只有一点点大,梦想的边界也只敢收紧在眼前手边。
也记得五年前的自己,刚刚毕业,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却在面对一无所知的未来时,仍然胆怯无措,连去哪座城市、做什么工作都决定不了。
而今天,我在自己最爱的城市里,为生活奔忙,为理想拼命,坐在它的怀里享受时光和生活,一点一点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所以我想,即使真的回到过去,我也没什么要改变的。
无论时光倒流多少次,我一定还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走同样的弯路,犯同样的错误,在同一个夜晚痛哭流涕,在同一个清晨迎着阳光重新走出去。
岁月并没有厚待任何人。
每个人,都是要付出才会有收获,要迷茫过才会拥有清醒的目光,要受过许多伤,才能让那些伤痛处成为自己最强大的地方。
咖啡馆的年轻老板娘,是我熟识的朋友。她从国外留学回来,和男朋友一起开了这家店。我想,对她说羡慕二字的人,应该更多。
一问,果然如此。
她笑道:“我也羡慕我自己呢。”
笑得那样明媚,仿佛生活美好得不带一根尖刺,从不曾将她刺伤。
怎么可能呢?
早年她去欧洲留学时,和父母闹翻,与男友分手,一个人孤零零去了异国,过了整整一年才交到朋友。刚开始拿不到奖学金,找不到打工机会,生活陷入绝境,有一段时间,每天只吃得起一个面包。学业压力最大的时候,她甚至得了失眠症、厌食症。
很多次,她都觉得自己绝对撑不下去了。
但如今她和心爱的男友在一起,辞掉在欧洲的工作,刚刚结束环游世界的旅行,回来开了一家咖啡馆,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这是她应得的生活。
如果可以,我们都希望人生不必经历那些怎么也走不出去的绝望,不必见识这个世界不由分说的、谁也无力改变的残酷,不必在最好的年华里,爱不了想爱的人,做不到想做的事,青春灰暗,梦想搁浅……
但你终有一天会发现,岁月给予你的一切——所有的伤痛、磨难、磕磕绊绊、跌跌撞撞,都是最好的厚待。
《别在最能吃苦的岁月选择安逸》由泠然、谢小丁著。
如果可以,我们都希望人生不必经历那些山高水长的、怎么也走不出去的绝望,不必见识这个世界不由分说的、谁也无力改变的残酷,不必在最好的年华里,爱不了想爱的人,做不到想做的事……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岁月给予你的一切一一所有的伤痛、磨难、磕磕绊绊、跌跌撞撞,都是最好的厚待。
由泠然、谢小丁著的《别在最能吃苦的岁月选择安逸》收录了几十篇精彩的文章,其中有漂泊,有坚守,有动荡,有坚持,有甜蜜的回忆和无畏的精神。书中的文章写给那些正处于期盼未来,挣脱过去的年轻人,在字里行间传达青春的正能量,旨在告诉读者:就算世界再喧嚣,我们也一样心存高远,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