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看绽放在红色春天的残弱生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红春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冯红春是巨野县大谢集镇吴庄村人,1984年,上小学三年级的冯红春因误食毒甘蔗导致脑部中枢神经受损,从此全身瘫痪不能自理。

《看绽放在红色春天的残弱生命》是她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包含“感恩父亲、守候、党恩”等文章。冯红春的书里除了讲述自己的经历,表现对命运的抗争,更多的是传达感恩之心。她说:“我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大家,以此来激励在人生迷茫路途中游走的灵魂,希望生命可以感染生命。”

内容推荐

《看绽放在红色春天的残弱生命》是山东省菏泽县巨野县残疾人妇女冯红春的散文集。这些文章均为冯红春这20年来一笔一划手写出来的已经发表的文字,冯红春的文章,除了讲述自己的经历,表现对命运的抗争,更多的是传达感恩之心。《我生命被困的这30年》、《守候》、《人生总有不完美》、《我亏欠三个男人的恩和爱》等文章中,有对自己30年人生的感悟;有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和不离不弃丈夫的感恩;有对儿子未来的憧憬;有对政府、好心人帮助的感谢。

目录

残缺也是一种美

党恩

等爱的孩子

父亲的脊背

感恩父母

感恩父亲

感悟挫折

广播是我没有围墙的大学

今生共相伴

人生感悟

守候

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我的军旅梦

我和婆婆相处的这十五年

我亏欠三个男人的恩和爱

我生命被困的这三十年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智慧从这里启程

夫妻之间

母亲做的手工布鞋

人生启示录

一盏灯

在酷刑中修炼心境

后记

试读章节

党恩

党委政府的公务人员又一次来我家走访慰问。他们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我备感温暖。此刻,我怀揣着满满的感动和深深的感激,重温那些渗透在生命里的回忆。这一路的苦涩艰辛中,承载了太多人的关照,如今我把这漫漫人生路上表达不出的情感用文字来抒写,以示感恩!

我庆幸我生活在当今社会。在黑暗的旧社会,那么多四肢健全的正常人还被活活饿死,更何况我这样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障人。党对我的恩情,就如同那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父母恩一样深厚,这份不舍弃的关心帮扶,我不知该如何回报与答谢。

1994年,我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想象着生活上会有一些改善,可事与愿违,我丈夫原本的家可以说一贫如洗。我这样一个全身瘫痪的女人和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结合,没有谁认为我们组建的这个家庭会有长久的未来。日子一天天在苦中熬,为了不让这个小家分崩离析,我们在家徒四壁的困境中用心坚守者。

1997年,孩子小,一家三口仅靠着四亩地微薄的收入来糊口。即使是粗茶淡饭,也经常是饥肠不饱。我们靠着别人给的旧衣服,夏天遮体,冬天保暖。丈夫因为要照顾我,不能外出打工挣钱,除了种地,我们再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生活的窘境无法改善,无可奈何中只有过一天是一天了,又有什么办法呢?

1997年秋,政府把温暖的援手伸向了我们这个特困的弱势家庭,给了我们第一笔救济金30元钱。这是我们孤立无援时的救命钱,这一帮就是二十年。政府各级各部门一届又一届的领导干部深厚绵长的关爱给了我生活的动力。若是没有党春风化雨的引领,没有好心人的帮扶,像我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又怎能活到现在?

2003年雨灾,我们成了有家无处安居的人,房倒屋塌,一片废墟,是政府和众位乡亲帮我家建了两间平顶砖木房。党委政府和好心人无价的真情大爱我无以为报,你们的恩泽我会铭记在心间,烙印在生命里。我把这一笔笔困苦危难时候救命的善款、物品都记录在册,一袋面粉、一桶食用油、一件衣裳、一把菜、一个馍馍、一句暖心的话语……这些,都让我残存的生命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每个人都在希望和梦想中追寻着美好的生活,我也一样,我不想让自己的心在无知中颓废堕落。尽管四十六年的人生路中有三十二年是在病痛中度过的,但我也渴望未来的日子是明媚的。

2013年9月5日,我把我唯一的儿子交给党和国家,让他去边关守边护防,这也算是我们这个家庭感恩社会的一点点回馈吧。把儿子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边防,也算是没有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个特困家庭二十年从不间断、从不舍弃的救助。我希望孩子也能加入党组织,做一个党旗下的勤务员。  想想以前那些度日如年的苦日子,再看看现在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是今非昔比了。身体的不便使我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泥泞,我永远都无法挣脱出这被困的人生轨迹。过去,我把大好的光阴都浪费在顾影自怜上了,倘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把曾经失去的都弥补回来。感谢党开启了我未来人生的大门。

党恩深似海,我只有用一生来感恩,我这点儿没有灭的星火里包含着太多好心人爱的温暖。

感谢我们的党,让每一个人都丰衣足食,把各项惠民的好政策都植在民生上,让大众安居乐业。

感谢亲爱的党,您那母亲般的恩情时刻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让我在前进的路上充满了力量。

这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我将用一生来感恩,因为,我一路上有您……

(发表于2016年8月1日《新巨野报》及2016年8月5日《菏泽日报》)

P4-6

序言

凭借文字,让心飞翔

赵德发

三十年前我刚刚开始业余创作,有一次回老家看望奶奶,她抓着我的手说:“孙子,听说你一天写两百个字,可别累着呀!”我听了这话,既为奶奶的关心而感动,又为她的“无知”感到好笑。我说:“两百字算什么?我一天能写两千字!”

三十年过去了,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个人一天只能写两百个字,我却对她肃然起敬。

这人叫冯红春,是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吴庄村村民,;一位四十来岁的残疾妇女。她本来身体健康,十一岁那年却因。为吃了毒甘蔗,脑神经受损,从此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1994年她嫁给一位青年农民,生活极度困苦,且因为不能干活,说话困难,身体畸形,连吃喝拉撒都要丈夫料理,被一些人视为废物、怪物。然而,谁也想不到,冯红春却有着丰富的内心、顽强的性格。她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努力扩展视野,不懈地学习语言文字,竟然拿起笔写起了文章。

健康人绝对无法体会她做这件事的艰难。将手拿到桌子上这个动作,她就要花去几分钟。她自己无法将仰着的脑袋扶正,需要别人帮忙。她只能手心向上捏着笔,像用犁耕地那样在纸上画出笔画。尽管如此艰难,尽管一天最多写两百个字,她却笔耕不辍,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文章,且在报刊上发表。

毋庸讳言,她因为念书只念到三年级,基础较差,文字功夫还有待提高,但是,她的每一句话都发自内心,饱含着真情实感。她的许多文章都传递出人生况味,表达了自己的诸多感悟。

《我生命被困的这三十年》,讲述自己在十一岁那年如何突然陷于重度昏迷,父亲带她四处求医,却丝毫没能祛除她的病症。她说:“外观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改变了,伴随我一生的将是那挥之不去的痛苦折磨。”虽然病躯成为她的牢笼,但她的意志却比正常人还要坚强。“既然今生是个人,在这世上活一遭,无论是站着走,还是爬着行,都要让这一撇一捺用心演绎。”这样的话,可谓掷地有声。

冯红春的文章,除了讲述自己的经历,表现对命运的抗争,更多的是传达感恩之心。她用四千字写婆婆,记录婆婆的悲惨身世,表达自己身有残废无法对婆婆尽孝的愧疚,让人读后感慨万千。《父亲的脊背》《感恩父亲》等文章,写父爱之伟大。父亲因为奔波操劳,早早衰老,她看到父亲掉的牙齿,“长长的三个牙根,像金鼎一样”。这样的形容,催人泪下。《母亲做的手工布鞋》写母爱的深厚,写女儿的拳拳之心,令读者动容。《守候》一文,写她与丈夫相濡以沫二十年,我想,没有谁比这对夫妻更能体会“相濡以沫”的滋味了。她对丈夫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幸福感溢满心田。近年来,她身残志坚的事迹广为人知之后,得到了政府和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她谨记在心,一再表达感恩之意。让人赞叹的是,她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儿子,等他长大后却没把他留在身边,而是将其送到部队。冯红春希望他磨炼意志、锤炼性格,遇挫不妥、遇败不躁、遇险不惊、遇荣不骄。一个“兵妈妈”的高尚情怀,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表露无遗。

我读冯红春的文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精神力量。她诉说病痛和窘境,但绝不是为了讨得别人的怜悯。她说:“我将我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大家,以此来激励在人生迷茫路途中游走的灵魂,希望生命可以感染生命。”她说:“身有残障当然不幸,然而岁月如水,成长是岸,也许每个障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苛待自己的生命呢?”她还说:“人残了,我不想让自己的心和灵魂也残了,我不想让自己的思想在无知中颓废堕落。……人残了,心也要飞翔!”

我们欣喜地看到,冯红春的心,果然凭借文字飞了起来,飞离她的残疾身躯,飞离她的简陋农舍,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此同时,一曲生命的壮歌,回响在天际间,萦绕在我们耳边。

冯红春有个梦想,想将自己的文章结集成书,这事得到了齐鲁电视台《小溪办事》栏目组和济宁交通广播电台的鼎力相助。《小溪办事》特派员联系到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并在出版管理处的帮助下联系到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当即决定,出版冯红春的作品集。现在,书已付梓,一本有着独特价值的漂亮读物将出现在众多读者手中。我们祝贺冯红春,希望她继续写作,让心飞得更高更远,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强的正能量。

(赵德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后记

这一篇篇的小文章,是我四十余载艰辛苦难的写照,是我饱尝的人世间的冷暖,也是我生命中最本真的一面。我将我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大家,以此来激励在人生迷茫路途中游走的灵魂,希望生命可以感染生命。作为一个残疾人,我写字很难、很吃力,也许我的文字算不上优美,字数也不多,可我所写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我灵魂深处的呐喊。我有许多无法释怀的情感,只能在这方寸间倾诉。

我喜欢看街上的人来人往,看农田里劳作的人们,看运动场上奔跑的孩子。我想,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拥有自由的身心吧。在生命的这趟旅途中,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人,渴望健康的身体却不可得。如果您和我一样,是一位残障人士,那我们的梦想应该也是一样的:用残缺的生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为了心中的梦想不在风雨中飘摇,请在坚持中努力把信念点燃。生命中所经受过的每一次痛苦的蜕变都将会成为一次美丽的成长。

亲爱的读者朋友,这本书中若有哪句话能触碰到您的心灵,感染了您的思想,又或是在您落寞失意时给您的精神上带来一点儿慰藉和力量,就是我这残弱生命存在价值的最有力的支持。三十三年来,我被顽疾束缚折磨.囚困在方寸之间,仅靠着清醒的大脑和一点点没有颓废的思想,在人生的低谷中努力探索生活中的美好。我脆弱的生命能延续到现在,承载了人世间独特又深厚的爱,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的援手帮扶,你们给了我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给了我动力和能量。我把这些真善美镌刻在心里最阳光的地方,可我又该如何来答谢回馈你们给予我的引领和帮助?我想在自己有生的日子里把用极限生命书写的小短文结集成书,呈现给更多的人,以表谢意。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我贪恋着春天的美好风光,春意盎然的气息唤醒了天地间万物众生和那一粒粒小小的种子。种子虽小,却担当使命,蕴含着蓬勃的力量,从春天的萌芽到秋天的硕果,在自然界中生长,就要经历风雨的洗礼和打击,才能在渴盼和坚韧中孕育出希望和未来。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看!绽放在红色春天的残弱生命》,相信自己,每一个明天都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冯红春

2017年9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