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秘密调查师(Ⅰ黄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永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永城著的《秘密调查师(Ⅰ黄雀)》是中国商业调查小说开山之作,堪称中国当代商界的007系列。

国际注册反欺诈调查师亲笔撰写惊心动魄的商业调查内幕。

外企行业绝密卷宗首次大曝光!该系列影视版权全部售出!

全面揭开商业调查师“精英外表+福尔摩斯内心”的神秘面纱。

商业调查师:“我们的产品,是秘密。值钱的秘密。”

内容推荐

永城著的《秘密调查师(Ⅰ黄雀)》是国内首部商业调查小说,堪称中国当代商界的007系列。

秘密调查师——在美国被誉为“华尔街的神秘之眼”,隐没在商界的007。精英外表,无孔不入的高科技手段,跨越国境的历险,匪夷所思的秘密商业调查,斗争激烈的外企职场,生意场上绞尽脑汁的陷阱设计……

他们潜伏在金融区的摩天楼里,秘密执行着各种商业调查项目。与路人的擦肩、QQ上的几句闲聊、微博上的一张照片都能让他们获取制胜的筹码。

目录

自序

楔子

第一章 南太平洋的任务

第二章 意外的“晚餐”

第三章 祸从天降

第四章 神秘的问候

第五章 老谭

第六章 实地调查惊魂

第七章 新的突破

第八章 水落石出

第九章 黄雀在后

第十章 最后的晚餐

尾声

试读章节

燕子决定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尽管排队的长龙已经到了大街上。对于急着上班的IT族来说,不梳头不洗脸都不是问题,可如果不来杯咖啡,一天都没法儿过了。今天的五道口,跟燕子出国前完全是两码事。那时候就只是个被铁路横插一刀的丁字路口,马路不算宽,两排大杨树,路边是城乡接合的小店面,副食品店、游戏店、小书店、水果摊。再往外多走几步就是农民的矮平房。当年燕子虽是医学院的学生,却也经常到清华来约会,对五道口并不陌生。

可现在,这里的变化天翻地覆。马路宽了好几倍,轻轨站也起来了,最显眼的是那一群直耸入云的高楼。有人说五道口是中国的硅谷,其实真正的硅谷并没那么多高楼。后来者居上,就像中国的高铁、中国的快递、中国的购物中心。燕子出国九年,北京差点儿认不出了。

燕子也需要醒晨的咖啡。这是在美国惯出来的毛病,倒是跟没去过美国的IT男们差不多。可她洗了脸梳了头,而且还冲了澡、喷了香水。这也是美国灌的。她毕竟不是五道口的编程师。她是国贸的上班族。北京的CBD里有另一群高楼,比五道口的更高,也更时髦。那里的上班族,快赶上东京香港了。

可燕子穿得并不时髦。运动衣、运动裤、白球鞋。平时上班她就穿这些。三个月前,面试的时候,她也曾穿着意大利套装,挎着法国名包,却成了自取其辱。那家公司不需要裹着名牌的“花瓶”。它虽然位于CBD的最中央——国贸A座38层,却同其他CBD的公司不同;老板就更是不同。偌大的CBD,没几个人知道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燕子排在长龙的尾巴上,耐心等着往前慢慢移。

问题就出在这长龙上——实在太长,尾巴到了写字楼的大门口。所以燕子看见那个男人。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那个男人也看见了她。

那人中规中矩,戴一副金丝边眼镜,典型中年知识分子。夹着公文包,混在从轻轨站滚滚而出的人流里,其实丝毫不显眼。但燕子一眼就认出他。一个礼拜前,刚刚和他在地球的另一边,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共度了良宵。

燕子拔腿就走。

却听那男人在她背后怯怯地喊:“高小姐?”

燕子浑身一颤,仿佛后背中了一箭。那男人的目光就是箭。尽管在她印象中,他的目光并不凶狠,甚至还很温柔,带着些许暧昧的暖意。可她已经犯了行里的大忌。她根本就不应该再让他看见她。一辈子都不能。

燕子兜了几个圈,不见那人追上来,心中安稳了一些,钻进停车场的宝马小跑车里。这也是忌讳。如果那男人是个高超的跟踪者,不仅发现了她,还发现了她的车牌照。简直就可以把她连根挖出来。她确实有点慌不择路。入职几个星期,本以为已经轻车熟路,可没想到真遇上突发状况,她就是个彻底的外行。燕子万分后悔。她今天其实根本不必到五道口来。她只是自告奋勇地开车把快要迟到的同事送过来。结果却遇上了他!

冤家路窄。

尽管他也许还不明白,燕子就是他的冤家。

四周都是人流,还好没有他。他原本急着上班,此刻肯定已经上楼,到他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燕子渐渐平静下来。(P2-3)

序言

上次为《秘密调查师》写序是2010年的初冬,在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七年之后,为《秘密调查师》的再版写序,仍是在飞机上,这次是由北海道飞往北京,舷窗外的北国大地又是白雪茫茫。也不知我有多少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早年是漂洋过海求学谋生,然后是肩负着公务四处奔波,现在则是全职码字的闲云野鹤。无论调查报告还是小说,加起来总有十几万字是在机舱里写就的。看来,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注定是一个漂泊的人生。

转眼离开商业调查已有数年。但既是为《秘密调查师》作序,总要再提一提那“神秘”的行业。

每当有人让我从《秘密调查师》里挑一句最具概括性的话,我总是不假思索地选出这一句:

我们的产品,是秘密。值钱的秘密。

这是小说中充满神秘感的GRE公司中国区老大对前来面试的年轻女子说过的话。这两个人物自然都是虚构的,就像这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和情节。但生动的故事往往来自真实的素材。比如,作为中国区的领导,我也曾面试过许多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从中外名校毕业,拥有数年的金融、媒体或法务的工作经验,但对商业调查一无所知。因此目光里总是交织着忐忑和兴奋。他们希望加入的,是鼎鼎有名的“华尔街秘密之眼”——全球顶尖的商业调查公司。其数千名员工,隐藏在六十多个国家的金融区摩天楼里,秘密执行着数百起商业调查项目。他们为投资者调查未来合作对象的背景和信誉,为遭遇欺诈的公司找出销声匿迹的罪犯,为陷入经济纠纷的客户寻找对手的漏洞和把柄。另有一些为VIP客户提供的隐秘服务,是公司里大部分员工都不知道的。

十几年前,当我心情忐忑地接受面试时,对此行业同样一无所知。参与了数百个项目,走过十几个国家,顶过南太平洋的烈日,也淋过伦敦的冻雨,在东北的黑工厂受过困,也在东京的酒店避过险。在积累了许多经验之后才真正明白。一个商业调查师到底需要什么。面对那些拥有傲人简历的面试者,我总要问一个问题。这问题和英美名校的学历无关,和硅谷或华尔街的工作经验也无关。那就是:

应对一切可能性,你准备好了吗?

我这样问,因为我也曾被问到过同样的问题,并不是在面试时,而是在更尴尬也更紧迫的时刻。

那是在大阪最繁忙的金融区,一家豪华饭店的餐厅里。

“老兄,你准备好了吗?”

问我问题的,是个铁塔般巨大的西班牙裔男人,短发,粗脖子,皮肤黝黑,戴金耳环和金项链,体重起码有三百斤。若非见到他的名片,我会当他是西好莱坞的黑帮老大。可他并非黑帮,他叫Mike,来自洛杉矶,是国际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身边是个身材娇小的西裔美女,那是他的私人秘书,他身后则是四名人高马大的保镖:两名白人,两名日本人,表情严峻,严阵以待。Mike低头凑近我,补充道:“他们几个都带着家伙!”

我摇摇头。一个小时之前,我才刚刚在关西机场降落。民航不会允许我带“家伙”搭乘客机,即便允许,我也没有。

Mike也摇摇头,脸上浮现一丝不屑:“没人告诉你吗?今天要见的证人,有可能是很危险的。我们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但我们知道,他有黑帮的背景!”

这是一桩拖延了数年的跨国欺诈大案。骗子拿着巨款销声匿迹,直到三天前,Mike在日本的同事接到了匿名电话举报,声称见到过他。听声音举报人是女性,日语并不纯熟,操着些中国口音。同事在电话中说服她和我们秘密约见。我和Mike就是为了这次会面,分别从北京和洛杉矶赶到大阪来。时间地点由对方定,我们严格保密。尽量减少随行人员。

Mike的顾虑并不是多余的。销声匿迹的诈骗犯可不喜欢被人一直追踪,为了警告律所和调查公司不要插手,以“举报”为名把接头人约到僻静处“灭口”,也是发生过的。Mike无奈地看着我,抱起双臂说:“我给你半小时做准备。半小时后,我们在酒店大门见。”

重温一下项目背景:被骗的是一家美国金融企业,骗子和日本黑社会有染。Mike的律师事务所受聘为美国企业尽量挽回损失,而我所就职的公司协助Mike的律师事务所,在全球追查骗子的行踪。半小时之后,我将同Mike在他的保镖和本地律师的陪同下,去接头地点和举报人见面。对于这位神秘的举报人,我们一无所知。她曾在电话里声称是那骗子的情人。但,谁知道呢?

半小时,我能做什么准备?举目四望,酒店门外有一家便利店,想必是不卖枪的。就算卖,我也不知怎么用,或许比没有更不安全。我回到十分钟前刚刚入住的酒店房间,取出手提电脑,给在北京的同事发了一封邮件,简单做了些安排——如果我发生了意外,请帮我……

写完那封具备遗书功能的邮件,我微微松了一口气。举目窗外,是一条被樱花淹没的街道,身穿和服的女人们,打着伞在花下拍照。原来竟是樱花怒放的季节,之前竟然丝毫也没注意到呢。

生活是美好的,但危险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商业调查师,危险似乎就更多一点儿。母亲因为我的职业抱怨过很多次:不务正业!在她看来,一个获得斯坦福硕士的机器人工程师,就该毕生研究万人瞩目的人工智能,改进那些我曾经研发的“蟑螂机器人”——那是我研究生时的课题:为丛林作战设计的仿生学机器人——穿越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丛林,深入敌人腹地,拍照,监听,执行其他更为秘密的任务。

毕业十几年之后,深入“腹地”的却并不是那些“蟑螂机器人”,而是我自己——整天西服革履地出入全球各地的高级写字楼,同银行高管和企业家们打着交道。我远离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被众多的合同、账务、新闻、八卦、公开的和不公开的信息,还有无处不在的蛛丝马迹所淹没。

母亲一辈子做学问,无法量化商业咨询的技术含量和价值。一切用不上数理化公式的营生,她都当作不大正经。后来我辞了职,专心写起小说来。母亲就更失望了:“你凭什么能写小说?又不是文科出身。而且,想象力又未必出众。”我不敢言语顶撞,只在心中默默辩解:没有经历,哪来的想象力?

因此,凭着当年寒苦的漂洋,在硅谷设计和生产机器人,以及之后走遍世界的调查师经历,想象力似乎真的日益发达了。那些匪夷所思的调查,跨越国境的历险,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绞尽脑汁的陷阱设计,高科技伪装下的原始冲动,被财富和欲望撕扯的情感和良知。就这样跃然纸上了。

当然,事实毕竟是和小说有所不同的。商业调查通常并不如小说里那般惊心动魄,正规公司的从业者也绝不会轻易踏入法律和道德禁区。而且这一行最需要严谨,容不得半点儿的牵强和不实。所以专业调查师会补充说:“如果无法证明是真相,秘密一文不值。”

不过,前文所述的“大阪”经历却并非虚构。之所以要写这样一篇序,正是为了向读者透露一点儿藏在小说背后的真实情形。只不过,此类“情形”并不多见,而且只有资深人士才会亲自涉险,绝不会把既敏感又危险的任务推给普通员工。至于那次经历的结果:瞧,我还健在呢!至于其他细节,抱歉,那可不能直接透露。正如这部《秘密调查师》里写到的诸多“秘密”,是要经过了小说式的加工才能见人的。

说不定您手中的这部小说,就已经把谜底告诉您了。

2017年11月2日

于札幌飞往北京的航班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