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飞来几只黄蝴蝶和花蝴蝶。它们围着丹丹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飞舞着,丹丹高兴极了。
夏天还没有过完,丹丹就长大了许多。你看它,通体像暗红的缎子一样光滑、柔软、发亮;一双眼睛宝石般清澈、明净、美丽,简直是马族中的小王子啊!
丹丹成了我的好朋友,也是苏朗、木嘎、山梅的好朋友。放了学,我们就和丹丹在草滩上玩耍。
我们喜欢打扮丹丹。
采来野花,编成花冠,我们给丹丹戴在头上。还把一些花串披挂在它的脖子上,拴系在它的尾巴上。我们把它牵到溪边。它从溪水里看着自己的影子,故意撒娇,挤眉弄眼,傻乎乎地摇晃脑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呵,当丹丹驮着我们的书包,在晚霞里走回家的时候,别提我们有多快乐了!
孔雀舞
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
小孔雀脖子又细又长,绿蓝绿蓝的绒毛,真可爱。
小孔雀慢慢地长大了,越来越美丽了。喊凤带它们到小河边饮水、洗澡,到竹林里捉虫,到草滩上吃嫩草,做游戏。
孔雀喜欢跳舞,动作优美。喊凤跟着学,跟着跳,还唱着好听的歌:
孔雀啊,孔雀,
你像金子一样闪亮,
你住在太阳的家乡……
喊凤七岁了,要到民族小学读书了。两只孔雀咬住她的筒裙,不让她走。“听话,”喊凤说,“我去报名领新课本。我学会识字,学会算术,就来教你们……”两只孔雀还是紧紧跟在喊凤后面。妈妈只好拿竹棍把它们轰开。
民族小学在一棵大青树旁,周围都是凤尾竹。
喊凤来到学校,老师问她会不会数数,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喊凤只会数数,不会写名字。她怕老师不发给新课本,忙说:“我会跳孔雀舞!”
“真的?”老师说,“跳一个看看。”
喊凤大大方方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找食、饮水、洗澡、开屏呢!不知怎么的,两只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科科科”叫着,也跑来了。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呜叫。老师和小朋友都拍起手来。
喊凤领到了新课本,带着两只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泼水节
初夏提着花篮来了。
凤凰花、攀枝花、太阳花和依兰香……美丽的鲜花,开遍西双版纳;盛装的西双版纳,迎来泼水节了!
泼水节,傣民族古老而又永远新鲜的节日啊!
我们也来泼水吧!用小瓷钵盛满清清的泉水,用树叶蘸着,轻轻地泼吧——
泼给小草,小草点头欢迎。祝福你,小草,愿你永远鲜绿,永远有许多虫儿来做游戏,捉迷藏。
泼给小树,小树拍手欢迎。祝福你,小树,愿你快快长大,招来凉爽的风,招来唱歌的小鸟,也招来在树下讲故事的老人,还有唱赞哈的歌手。
泼给花朵,花朵笑着欢迎。祝福你,花朵,愿你用许多色彩打扮我们家乡的土地,愿你用许多蜜和芳香,招待蜜蜂,招待蝴蝶,招待在花地上读一本图画书的小姑娘。
呵,泼水节!人们在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我们向小草、小树和花朵泼水,我们还想向小兔、小猴、小乌,以及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们泼水祝福……
民族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学生,有傣族小学生,有景颇族小学生,也有阿昌族和德昂族小学生,还有汉族小学生。他们的穿戴不同,他们的语言不同。可是,他们来到学校,就都成了好朋友。他们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美丽。他们一齐向高高飘扬的国旗问好,向老师问好,向在校园里飞窜欢叫的小乌问好!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Ⅱ向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他们跟着年轻的女老师,用普通话读课文。老师读一句,他们读一句。他们的声音真好听!这时候是多么安静,连树枝都不摇动了,鸟儿都不吵了,蝴蝶们也停在花朵上,它们好像都在听小学生们读课文。(P4-9)
隆起的山脉
沈石溪
回眸二十世纪初叶,那年代,中国新文学运动春潮涌动,产生了很多大师级作家。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有不少作家涉猎儿童文学创作,也曾写出传世好作品。比如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小橘灯》,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等多篇童话,张天翼先生的《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开山名著,价值永存。但认真探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伟大的作家,都是眼看当时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一片荒芜,出于同情、怜悯和责任心,匀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提起笔来为少年儿童写点东西。或者是主业外的一项副业,主业是成人文学,副业是儿童文学,或者是两栖作战,主战场在成人文学,次战场在儿童文学。冰心先生的成人文学作品与她的儿童文学作品相比较,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叶圣陶先生在语言文字研究中的成就和长篇小说《倪焕之》,比起他的《稻草人》和数篇童话来说,分量肯定是重得多;张天翼先生其实更热衷于写官场讽刺小说,如《华威先生》,其成人作品的数量则远远多于他的童话故事。
那个年代,人们习惯把儿童文学看成大文学下的一个小文学,百花园里头的一块小苗圃,万家灯火旁的一盏小橘灯,大河边上的一条小溪流。大作家能匀出一点时间来关照一下儿童文学,俯下身来为少年儿童写点东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之后,有些作家在儿童文学领域埋头笔耕,努力填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历史空白,也曾写出了《小布头奇遇记》《神笔马良》《没头脑和不高兴》《我的朋友蓉蓉》《吕小钢和他的妹妹》《狐狸打猎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总的来说,专攻儿童文学的作家人数还很少,作品也不多。由于种种欲说还休的历史原因,很长一个时期,用传统名著或红色经典替代儿童文学,就连安徒生童话也不让孩子读了。
几十年了,儿童文学在中国都是一个弱小的存在,被戏称为小儿科,不仅写的人少,读的人也少,更多的是圈子里的人在自娱自乐,少量语文功课好、文学素养高的孩子关注并参与到原创儿童文学中来,但远没形成大规模阅读风潮和社会效应。
而在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家喻户晓,享有崇高地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出版一百年以后仍成为青少年珍爱的读物。
这真是羡煞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难望其项背,怕是赤脚也赶不上了。
但历史给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经济高速发展,儿童教育、儿童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少年已经成为阅读主力军。中国有两亿多青少年,处于如饥似渴的黄金阅读年龄。巨大的需求理所当然拉动巨大的供给。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与中国童书市场同步发育,齐头并进,迅猛发展。少儿类图书销售连续十多年增长,每年出版新书两万余种,每年销售码洋达百亿元,其中儿童文学书籍超过百分之四十。中国原创儿童文学,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本土作品,活色生香;母语写作,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作家们呕心沥血为当代少年儿童量体裁衣、量身制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受到读者热烈欢迎。中国青少年阅读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已蔚然成风,亿万读者汇聚成的巨大阅读能量,产生一种虹吸效应,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作家加盟到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中来,也吸引更多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参与到出版、发行和推广的伟大事业中来。涌现出许多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千千万万少年儿童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阅读一创作一出版一发行一再阅读一再创作一再出版一再发行,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并产生滚雪球效应,越良性循环越壮丽辉煌,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热点。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孙建江对当今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有一个颇为经典的词——黄金十年。我完全赞同他这个诗意的概括。我还想补充一句,就在2016年,曹文轩先生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第一次折取桂冠获此殊荣。这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一座光辉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不仅拥有自己的大作家和大作品,还产生了曹文轩先生这样的国宝级作家和《草房子》这样的国宝级作品。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已经是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骄傲,已经是一座光彩夺目的艺术宝藏,已经是一个不可撼动的历史存在。这是隆起的山脉,是与当代成人文学双雄并立的又一个文学高原。
当年大文学下的一个小文学,已经成了规模巨大、空前繁荣的大文学;当年百花园里头的一块小苗圃,已经成了百花竞放、姹紫嫣红的大花园;当年万家灯火旁的一盏小橘灯.已经成了群星璀璨、灯火辉煌的美丽景象;当年大河边上的一条小溪流,已经成了水量丰沛、激浪澎湃的大江河。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壮大还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当代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材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国家教育发展之重器,是民族文化振兴之利器。因此,历来教材的编选,都是慎之又慎,每层筛选都到了近乎严苛的地步。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名篇佳作,却受到教材编委会格外青睐,源源不断地进入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这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荣幸,也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骄傲。
这一次,新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这套书系,挑选了十位当今中国比较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进入这套书系的十位作家,有的以童诗著称,有的以儿童散文见长,有的专攻童话,有的擅长描写当代少年生活,有的喜欢将笔触伸向动物世界……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代表了儿童文学各个创作门类的最高艺术成就。
这十位作家虽然写作的体裁和风格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心无旁骛,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彻底、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在各自所追求的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
高洪波身材高大,却童心玲珑,文笔纤细而灵动,在童诗、童话和儿童散文上都有建树,他的散文清浅透明,却又意境深远,广受读者喜爱。张之路在少年小说和科幻小说创作都有很高造诣,《霹雳贝贝》和《第三军团》都是中国儿童文学无可争议的传世名作,在我心里,他就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小说圣手。金波老师年高德劭,作品却永葆青春,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优美的童诗影响了几代读者。葛翠琳老师一生致力于童话创作,她文笔老辣却又童趣盎然,和善慈祥却又见解犀利,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是原汁原味、最具阅读价值的中国童话。黄蓓佳在读者心目中永远是个年轻妈妈的形象,温婉、温情、温柔,用一支带温度的心灵之笔,深情描写当代少年儿童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和情感涟漪。薛涛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众多儿童文学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思想活跃,感情丰沛,为童年吹响悠扬的牧笛。吴然的儿童散文独树一帜,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美丽神奇的边地风情,其一篇篇精致的散文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五彩珍珠,是挂在祖国母亲脖子上耀眼的珍珠项链。冰波有自己独特的关学追求,他的童话作品文学品相极佳,既深刻又有趣,既想象奇诡又饱含真情,是永不褪色的艺术品。王一梅为人为文都热情奔放,她是在用心写童话,每一篇童话都是赤子之心自然流淌出来的爱之琼浆。读者就算生活中尝到了苦涩,读读王一梅的童话,就会让苦涩的心回味甘甜。
从这个角度说,新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这套书系,就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崛起的一个见证,是中国儿童文学“黄金十年”的一个缩影,是当代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优秀作品的一次华丽检阅。
这十位作家,因其作品曾入选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老师和同学最熟悉、最喜爱的作家。但中小学语文教材毕竟容量有限,讲究短小精悍,入选作品大多做了删减,只能是作家最出彩的某一篇短文或某一个段落。若能延伸阅读该作家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深入理解课本意义,必然大有帮助。这套书系,其实就是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拓展阅读的蓝本.为中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份教学参考资料,也为喜欢阅读的同学提供了一套阅读经典的范本。
我个人感觉,编辑出版这套书系,也是为有志于在儿童文学创作做出一番事业的后来者提供了一块做人和作文的模板。社会没有速成的事业,儿童文学创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呼唤忠诚与执着,只有心无旁骛、全身心地融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洪流中来,只有毫无保留地将一生奉献给中国儿童文学事业,才有可能取得非凡成就。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一项值得我们去深情拥抱的伟大事业,是一个可以尽情挥洒文学才华的广阔舞台,前景不可估量,前途无比辉煌。
是为序。
2016年9月8日
写于上海梅陇书房
吴然著,沈石溪主编的《火柴与冰帽子/课本名家精选书系》收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然撰写的多篇散文作品,包括有《我的小马》《鸟树》《玩月亮》等作品。冰心先生曾说过:“吴然的散文小集,朴素、自然,我很欣赏。”评论界亦认为,吴然作品的语言朴素、优美、清新、自然,是写给孩子们看的真正的儿童散文。这些内容精彩、风格各异的作品非常有利于小读者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品位,同时又可以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在吴然著,沈石溪主编的《火柴与冰帽子/课本名家精选书系》中,儿童散文独树一帜,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美丽神奇的边地风情,其一篇篇精致的散文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五彩珍珠,是挂在祖国母亲脖子上耀眼的珍珠项链。
本书入选课本名家精选书系,由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主编,并作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