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善良,且有力量
从我的世界里路过的人实在不少,但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毫不犹豫地认定为真正能当得起“你当善良,且有力量”这八个字的人却寥寥。
在这里,我想向你们讲述一个真实的人和一个真实的故事。
1
我认识佳业是在六年前。
六年前的夏天,我在四川广安参加一个乡村义诊活动,身份是组织者之一。
活动前一天,在网上报名的医疗志愿者们从全国四面八方陆续赶来。
下午两点,负责接机的同事打来电话,告知一个令我们颇感意外和棘手的消息:他在机场接到的志愿者里,有一位腿部自小有疾、走路跛行的。
他就是佳业,来自山东滨州的一家基层小医院。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他先从滨州坐长途夜车抵京,再转机飞到重庆。
他一再向我们道歉,因为担心我们不同意他参加活动,所以在网上报名时,他刻意隐瞒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让我们犯了难。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对于医疗志愿者们来说,每场义诊活动都不是作秀、摆花架子,而是一场硬仗,是对体力、脑力的极大考验。
我们的义诊点一般都设置在较为偏远、不方便就医的乡村地区。届时,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闻讯赶来,就医人数之众,根本让我们无暇他顾,分出人手和心思去照顾他。
有时,我们还会扛着慰问品和药品,一路跋山涉水,去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家里出诊。拖着一条病腿,他的身体如何能胜任?
佳业一再向我们保证他不会拖大家后腿,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顾。这让我们难以决断,拒绝他、让他打道回府的话终于还是没能说出口。我们终是有些于心不忍,但心里仍少不了对他的埋怨。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时,天刚蒙蒙亮。从驻地坐车,一路颠簸,两小时后,到达提前做了点简单布置的义诊点。
门外已有陆续赶来看病的乡亲们在排队。志愿者们也不用多安排,各自找到摆有自己名签的位置坐下,顾不上喝口水,就迅疾投入了诊疗工作。
佳业的诊疗桌离门口最近,这是我们的疏忽。当时审看报名表,因为看他年轻,又是男性,所’以把他安排在了接诊量最大的位置。在得知他的身体状况后,我们忘了及时对这个细节做出调整,我暗暗自责。
和预想的一样,靠门位置的接诊量果然是最大的,在佳业桌前候诊的病人,一直排着长队,始终不见减少。
他工作起来的时候,那张年轻的脸上挂着严肃、认真的表情,不急不躁地和操着方言的病人反复交流。并不因病人众多,而有一丝一毫的心浮气躁。
那天出奇的热,虽然才是五月底,但气温已经爬到了38度。一个多小时后,佳业的额头上已经爬满了汗珠,后背也全湿了。
我们轮番过去劝他喝水,他统统拒绝了。因为怕喝水以后会上厕所,自己腿脚不便会耽误时间,让乡亲们等待。
到了中午,围在别的志愿者桌前的乡亲们逐渐散去,大家得以短暂休息用餐,唯独佳业那里,依旧围满了病人。
我们心疼佳业,向乡亲们解释,希望大家能体谅佳业的辛苦,先让他花五分钟时间吃点东西。佳业拒绝了,顶着一脑门细密的汗珠继续看病,直到下午两点多病人散尽,才吃上一口早已凉透的盒饭。因为用嗓过度,他的声音已经变得疲惫嘶哑,但面部表情始终轻松愉快。
完成了五六十个病人的接诊量,佳业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担当。
他的温暖善良、他的一丝不苟、他的固执坚持,有着极大的感染力,荡涤尽原本藏在我们心里的疑虑、曲解和抱怨,令我们有些自惭,更让我们心里翻涌起对他的抱歉和心疼。P3-5
自序:做一株向阳而生的向日葵
不知不觉,提笔写字已有一年多时间。我的写作完全随心随性,方向和题材全无规划,信马由缰,任由思绪和文字念我想念的人,带我去想去的地方。
只是回头一望,方知自己絮絮叨叨记录下的成长一途,从年少到青春,再至敲开中年的大门,多是一些泛黄的温暖回忆。
那些跌跌撞撞走过的青春,在时光里四散流离的友谊,轰轰烈烈后又归于幸福平淡的爱情;那些早已故去的老人,年少时真挚无二的玩伴,四季如春的亲人,亦师亦友的知己,令人感怀的陌生人……就像一束光和一把火,照亮并温暖着我,使装在左胸膛里的那颗心不至于变得坚硬、凉薄。
几年前的某个冬日夜晚,我在灯下翻看高晓松的一本书,书名叫作《如丧》。
直至现在,我都记得书里的一段话,高晓松写道:想起当年当日,有柔软的心和狰狞的表情,现下,表里正好换了个。还好有这些文字,记录下心如何变得狰狞,表情如何愈发平静,人如何变老,变成年轻的自己看见就想死的那副模样。
一字一句,让我悚然而惊,生恐这是每个走向中年的人摆脱不了的魔咒和宿命。我以此为自省,检视自己的表里。好在,自觉面上表情虽在慢慢变老,但心仍柔软、温度犹在。
我庆幸人生一路行来,所遇见的人多数温暖,沿途看到的风景大多明媚。
我也庆幸驻扎在我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善良的人、煦暖的事,他们让我窥见不同于盛满自怨自艾或森森恶意的另一种人生。他们的力量足以帮助我驱走内心偶尔的阴郁,牵引我走向一条洒满阳光和快乐的积极人生路。
我曾为一生善良的父亲做过一道算术题,从医50年来,他已诊治至少36万名病人,这个数字的增长至今未曾停歇。父亲让我明了—世间大多的伟大,不过是由一个个庸常的日子和所谓的坚持堆砌而成。
我那背着“移动厨房”往返于北京、四川两地的母亲,每每打开行李箱,献宝一样地把我儿时喜欢的那些吃食一件件掏出来时,我意识到—在母亲的眼里,在厚重的母爱庇佑下,我依然是那个爱撒娇、长不大的孩子。
我会在难以入眠的夜半时分,找出一位逝去的好朋友、好妹妹留下的录音来,一遍遍地听她说:生活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和知足……我每当遇到新一轮生命考验的时候,都会觉得之前的困境都是佳境。所以,大家都不要太贪心,安于当下的幸福很美好……那是盛放在我心里的一朵永生花。
……
我还庆幸,虽然眼镜度数越来越高,但对那些闪烁在平淡生活里的微芒,我尚未失去发现和提取的能力。 我还身处“易感”人群之列,还会为很多人很多事热泪盈眶。无论他们是菜市摊贩,还是街边小馆的老板;也无论是偶尔擦肩的陌生人,还是知交甚笃的知心好友。
原来,做一株趋光的植物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
世界如此之大,生命如此广博,如果要做,就做一株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吧。
剧不终
2017.03.06
剧不终著的《你当善良且有力量》是一本青春共鸣读本,是很多人曾经、正在、或是将有的类似经历。它截取人生多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关于友情、爱情、亲情的40余个温暖故事,娓娓道来, 让读者在感动、共鸣之余,重新审视生活中值得珍惜和把握的一切,卸下疲惫和铠甲,让心重新变得柔软。
我庆幸人生一路行来,所遇见的人多数温暖,沿途看到的风景大多明媚。
剧不终著的《你当善良且有力量》是一本散文随笔,青春共鸣读本,是很多人曾经、正在或是将有的类似经历,作者围绕着亲情、爱情、友情及青春等主题随心随性娓娓道来。书稿文笔优美,故事曲折,情感动人,并带有哲理性,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