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的谱系》作者丹尼尔·沙拉汉畅想了这么一种前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要素可以为个人主义提供一种补充或替代,并创造出一种在未来服务于所有文化的均衡的世界观。
本书再一次激起我们思考个人主义在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国的遭遇:它为什么一直是命途多舛,受到的误解和攻讦远远多于理解与支持?个人主义的本意是什么,它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起正面还是负面作用?……
《个人主义的谱系》采用谱系学的方法,借助跨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视角,对西方思想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做了深入的描绘与阐述。通过对古代世界、基督教、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个人主义时代这些阶段的探讨,作者指出,西方的自我概念经过了“模拟的自我”、“外在授权的自我”和“内在授权的自我”这样三个演变时期。
在此基础上,作者丹尼尔·沙拉汉从关于自我本身的一些假定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个人主义进行了批评性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拉美天主教文化、亚洲(尤其是中国)文化等不同文化传统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研究,作者试图表明,个人主义范式的替代物不仅存在,而且可能也预示着一种以承认人类的相互依存为基础的新的世界观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