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人终会在岁月里相遇》是最具潜力作者 豆瓣、微博人气大咖米娅继《世界那么大,还是遇见你》后极尽暖意之作,写尽青春岁月里的爱恨别离。
15段暖心故事 15首青春序曲。超过百万人次阅读,让千万小伙伴转发并评论!
文章常被清华南都、睡前杂文、简书等百万平台竞相转载,口碑爆棚。
随书附赠情侣款明信片,献给在追爱道路上摸爬滚打的你,愿你继续和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
这世界上的爱情是圆形的。错的人早已习惯了对彼此视而不见擦身而过;而对的人,就算山穷水尽无数回,也终究是有缘千里再相逢。
米娅著的《对的人终会在岁月里相遇》讲述了:我知道,你的爱情之路平凡却并不平顺。
你或许被嘲笑,被辜负,也曾被强烈的不安与羞愧感所击败。
后来,你如愿长成了刀枪不入的大人,却将伪装出的虚情假意用作保护伞,你甚至觉得所向披靡和坚不可摧是这世界上最富安全感的词语。
可是我真的不喜欢你不动声色的脸和虚与委蛇的表情,不喜欢你默不作声地将一切失望与遗憾隐藏在眼底。
我希望你看似无情实则无畏,生于浪漫死于安定,愿你余生丰盛,能够满怀兴趣地,将这世界尽收眼底!
擦肩与拥抱,终将刻在一起
1.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末,我乘坐大巴车从匈牙利返回到这座久违了的百塔之城。
彼时,陈汐已经离开很久了。我找到那家位于喷泉广场南面的披萨馆,要了香草布丁和波特酒。
夜风四起,终于,翻过那一页,布拉格又变成了属于我一个人的布拉格。
2.
我爱上陈汐的时候,他并不爱我。那是二〇一二年,整个冬天都潮乎乎的,阴郁入骨。
我们在一次布拉格十八流艺术家组织的场地派对上遇见,当时,他正窝着身子坐在篝火旁边的烂沙发里抽烟,戴灰色的围巾和黑色毛毡礼帽,一杯Mojeto置于脚边。
我在他身旁的空位上坐下来,伸手问候,他注意到了我,弹掉指尖的烟灰点点头,率先介绍自己是贝斯手托帕的好朋友。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有些发霉的烂沙发上聊得开怀。后来,陈汐从身后不远的小仓库拿来廉价红酒,我们随着音乐摇摆,举杯小饮小酌。
派对高潮,陈汐扶着我的肩膀,醉意汹汹。他说:“你知道吗,眼前的一切就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有人,有狗,有篝火,有帐篷,有音乐,有美酒,有漂亮的陌生姑娘,外加三五好友。”
我将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抬头望朦胧月色,突然觉得陈汐的人生观有种好浅浮的美。
于是,毫无缘由地坠入爱河。
3.
陈汐是个学生,也是某个自组乐队的二十八流小歌手。虽说乐队毫不知名,可他依旧胸怀抱负。他十六岁就被家里送出国门,阅历无数,彼时二十过半,足以自行开疆辟土。
相识的第二个周末,我们相约去老城广场看画展,结束后去了一家河边PUB玩了飞镖喝了酒。算是约定俗成,自那以后,他叫我“白日小姐”,我唤他“夜晚先生”。因为我要上课,作息规律。而陈汐写歌,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
我们保持暧昧,长达半年之久。直到有一天我在午夜的广场纪念柱下向他告白。
我说:“我觉得我十有八九是爱上你了。”
他问:“那我要是现在就拒绝呢?”
“那我就更卖力地爱你,爱到天下无敌,直到有一天,就算你不喜欢我,也不得不装出喜欢我到无法自拔的样子,那时我一样会很满足!”说完,我将手中的冰淇淋咬掉一半。
陈汐听罢,仰天大笑,笑得背过头去,又猛地转过身来,一把抱住了我。他什么都没说,可我听得懂他的心跳。
从那天开始,我生命的主旨由“天大地大自由最大”变成了“全心全意为爱情奔波”。
青春尚浅的爱情,像偶像剧。年少气盛,代谢旺盛,满怀热忱,产物丰富。我们关注自己内心的喜乐,却更在乎观众的收视度。我与陈汐的爱情戏码总能轻易成为朋友圈里的头号新闻。比如陈汐生日,我为他织了双坠有小熊的长毛绒袜;比如他用自己攒下的生活费,偷偷在银行为我开了爱心账户;比如我们将布拉格广场附近的法式甜品店订下来举办“恋爱胜利日”为主题的小派对;再比如陈汐为我写了首名叫《布拉格小甜心》的歌,并且在一次乐队演出时演唱了它……
好友老鱼经常嘲讽我们说:“你俩可别爱得这么深啊,悠着点儿,指不定哪天发现彼此是百转千回的亲兄妹,到时候看你们是连连撞墙还是双双殉情喝敌敌畏!”
每每这种关头,陈汐总会搂住我的肩,扮出更加亲密无间的样子,冲着老鱼坏坏地笑,说:“你别逗了,我俩这缘分是上辈子修来的,生离死别都分不开,单身狗不会懂!”
老鱼总是气不过,甩下一句“锤锤儿的”,翻几个水灵灵的大白眼儿,大步走开。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