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菊次郎走失惹事变 宋哲元求和丢平津
志村菊次郎趷蹴在玉米地里,龇牙咧嘴地努力半天,才挤出一个空洞的响屁来。
那空洞的声响在漆黑的夜色里显得毫无动静,致使他极不满意力气的白费,以至于想到要放弃努力。但腹痛的强烈又让他不能放弃排泄的欲望,于是不得不再次抿起他那两片厚厚的嘴唇跟自己的直肠继续叫板……
这是1937年7月7日的傍晚,正值农历丁丑年五月廿九,农历五月的最后一天,也是这年小暑的第一天。
菊次郎不懂中国的历法和节气,他不知道小暑只是炎热的开始。他现在就觉得暑热难当。中国地方大是大,就是太热了。
灰暗的天上飘起黏灼的雨丝,焐烫的雨滴打在他汗渍渍的脸上,更加让人腻歪,丝毫没有清凉感。糟糕的心情,难以适应的军营生活,再加上千篇一律的伙食,很快就把日军二等兵志村菊次郎的肚子弄坏,吃药打针都不能立即消除阵阵绞痛。
菊次郎不屈不挠地蹲在玉米里,撅着胖乎乎的白腚接受着湿热地气的熏蒸。他变换了几次姿势,决计再度排泄,就是再放个空洞的响屁也会痛快一时。什么演习,什么清水,都滚蛋吧!
入伍不到三个月的菊次郎,自打迷迷瞪瞪地到中国以来,他第一次这样硬气。虽然是在这四下无人的玉米地里,那他也认为极其难得。于是,他傻乎乎地无声地笑了。
清水叫清水节郎,是菊次郎所在第八中队的中队长,一个清瘦无情的家伙,打骂起他们这帮新兵来,比菊次郎做兽医的爹还厉害。
清水队长尤其看不上菊次郎。因为菊次郎按中国人的说法,就是“蔫”,而且“二”,再加上“笨”,总括起来,就是一个“窝囊废”。
窝囊废的全部优点就是听话,于是清水就废物利用,让他做了传令兵。传令兵还算是相对“自由”,有随意走动的空间和机会。自从部队进驻丰台开进宛平以来,菊次郎“自由”的机会越来越多。清水这家伙太喜欢演习了,刚来时十天半月演习一次,很快就变成隔三差五演习一回,这两天更邪乎,几乎天天演习。荷枪实弹地在中国驻军阵地前面蹿来蹿去,似乎在找茬儿开战。而菊次郎却恨透了这种破演习,“演”得他晕头转向,“演”得他大腿抽筋,“演”得他大肠转筋,“演”得他跑肚拉稀……
刚才清水让他给各小队长传令:如果中国军队有动作,立即开枪还击!
菊次郎想到这里,似乎恢复了他是日本军人的记忆。他环顾四周黑压压的夜幕,再蔫再笨也会想到这里不安全。中国军人和老百姓瞅他们日本兵的那种冒火的眼神,他还是十分惧怯的。这个时候要是来个抗日分子,不活剥生吃了他才怪呢!于是,他恋恋不舍地不得不结束排泄所带来的享受,提上裤子抽上腰带回到大路撒腿就跑。
可是这个窝囊废全然不知,他跑的方向与他们中队的驻地方向,南辕北辙,截然相反……
晚上10点多,清水节郎带队回到驻地,再次结束了一次“毫无效果”的“演习”。日军演习想要的效果已经是司马昭之心……整队点名时,他发现窝囊废志村菊次郎还没回来,他猜到了这个笨蛋可能就是解决他的生理需要而掉队,他知道那家伙正在拉稀闹肚子。这些天很多士兵都在拉稀闹肚子。他也可能是走失了方向,这么“二”的兵,什么样的糗事都可能在他身上发生。还就是他可能趴在哪儿睡着了,他的士兵都已经困乏至极。突然,他的小眼睛里灵光一闪,如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菊次郎跑进了宛平县城,被中国军队掳进了驻地,那样的话,嘿嘿嘿……
这些天他奉命频繁演习,就是要试探中国守军的反应。中国部队一直是戒备森严,日军无从下手。这对于总想挑起事端借机开战占领宛平的河边步兵旅团来说,是个不小的折磨。今天菊次郎未按时归队,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由头呢?
清水马上向第三大队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汇报了情况和他的想法。
四十五岁的一木并不在乎菊次郎的“失踪”,却很赞同清水的想法。他知道,7月7日正是中国国民政府举办“国大”代表河北省区代表选举的日子,这一天国民党军队收操早,根本没有战备。如果今天发动进攻,再好不过。
蒋介石要当“民选”的中华民国大总统,1936年制定“宪法”并颁布了“国大”代表选举条例。各地“国大”代表名义上是民选,实际上是由黄埔系精英人物“十三太保”组成的复兴社和把持国民党党务的“二陈”CC派系之间游戏般的较量。“民选”虽然是走过场,可全国一起走过场,就是一件走不了过场极其热闹的事情。在这样的热闹里,军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华北唯一军事力量的二十九军,更不能缺席……
一木又把这些情况和想法报告给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牟田口廉也是个性情乖戾典型的日本军人。他后来在新加坡战役中曾以五万之众迫降十万英军,在缅印地区也曾将十万“皇军”搞得落花流水。恼羞成怒是他的个性,他将三个对自己有意见的师团长全部撤职,创下日军奇闻。人称“鬼畜牟田口”。
P1-3
第一章 菊次郎走失惹事变 宋哲元求和丢平津
第二章 国民党守军败战退 鬼子兵占领保定城
第三章 骑兵营大捷倒马关 刘云彪战火献青春
第四章 吕正操改编小樵镇 自卫军攻占高阳城
第五章 于坊村复仇杀敌寇 娘娘宫围歼日本兵
第六章 聂荣臻创立根据地 晋察冀“建都”阜平城
第七章 孟庆山回乡搞武装 吕正操面见聂荣臻
第八章 杨秀峰冀西建政权 杨成武飞马击狂胡
第九章 李运昌潜伏悬敌后 宋时轮仗剑闹冀东
第十章 于伸权摆阵南于八 熊伯涛激战鸭子沟
第十一章 陈正湘鏖战方太口 纪亭榭拼杀东西庄
第十二章 朱仰兴横刀战高门 翟家骏伏击塾头村
第十三章 贺炳炎独臂扫冀中 余秋里胜战板家窝
第十四章 许佩坚突围战野北 独立团雪恨党城村
第十五章 大龙华攻坚荡日寇 涞易路断然锁狂龙
第十六章 肖新槐神堂拼坦克 杨秀昆刺刀挑飞机
第十七章 贼宪吉败死雁宿崖 狂规秀命折黄土岭
第十八章 东团堡浴血战火急 三甲村空留长恨歌
第十九章 三羽鸟铁壁荡华北 八路军突转斩恶魔
第二十章 罗文坊首开电子战 聂总部脱险常家渠
第二十一章 杨成武突围梯子沟 白校生罹难道士观
第二十二章 王彦东喋血田家庄 厉广学风火斗古城
第二十三章 三烈士勇盖狼牙山 五壮士名垂棋盘陀
第二十四章 陈坊仁阻敌松树岭 五勇士跳崖鸡蛋坨
第二十五章 “大扫荡”冀中烽烟起 巧周旋闪破“铁环阵”
第二十六章 常德善喋血突雪村 王远音饮恨滹沱河
第二十七章 上坂胜施毒泯人性 北疃村千人遭屠戮
第二十八章 程子华倡导地道战 张森林怒戟斩凶顽
第二十九章 陷末路倭寇烧杀抢 屠无辜铁账永不销
第三十章 马卫华诱敌十八弯 成少甫保卫神仙山
第三十一章 王通川大战青虚山 陈舜玉命名西胜沟
第三十二章 骑兵团亮剑马耳山 李贵利树碑吟挽歌
第三十三章 甄凤山定县震敌胆 李向阳游击大平原
第三十四章 张丛新搏拼战日伪 刘继仁血洒张村营
第三十五章 地雷战英雄千百万 熊大缜科技兴兵工
第三十六章 张树荣铁道逞英豪 郝庆山八炸火车头
第三十七章 武工队称雄保定府 李仲玉火烧司令部
第三十八章 雁翎队架起大抬杆 白洋淀风涌红波涛
第三十九章 侵略者奸计“新国民” 西梁淀绝灭“示范队”
第四十章 解放区反攻驱穷寇 小日本败走大中华
序
高天民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董耀奎同志《保定抗战史话》一书的出版,是我市抗战研究工作的一项新的成果。表示祝贺!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全面爆发,北平、天津、保定、太原先后沦陷,整个华北成为敌后。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分兵五台,带领独立团、骑兵营和师机关部分工作人员不足三千人,同罗荣桓、王平等一起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久将军区司令部迁入保定阜平城南庄。
保定全境处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是敌后的敌后,华北敌后战场的主战场,是抗击日寇的最前沿。据资料显示,在抗战八年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敌作战三万两千次,毙伤日伪军三十五万人。虽然这组数字目前我们无法保证其绝对真实,但至少说明在晋察冀、在保定军事斗争的严酷性。
保定既是华北占领日军的“治安区”、“准治安区”与“非治安区”,也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沦陷区”、“游击区”和“根据地”。因此,无论是日军对“治安区”的“清乡”、对“准治安区”的“蚕食”和对“根据地”的“扫荡”,保定都是首当其冲。所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平均每天七八次的战斗,多数与保定有关。
日军对作为物资、兵站基地的华北的重视,又使保定军民遭受到无与伦比的灾难。日军五次更换华北方面军统帅,第四任就是狠毒、狡诈的冈村宁次。冀中“五一大扫荡”之后,他在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布置了3000个据点,动用了700辆巡逻车,把整个冀中分割成了2670个小块,“三光”政策让冀中“家家都戴孝,村村有哭声”……
保定地处燕南赵北,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汇之处,也是西北游牧民族经常侵扰与争夺的所在,自古战乱频仍。持久的战乱使燕赵民众形成了崇侠尚武的风气、共御外侮的豪气和古朴重义的品格,素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保定军民勇敢顽强,不怕牺牲,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
保定军民的抗战,始终坚持敌后游击战,根据保定特有地形,开展了山地作战、平原作战和水上作战,并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发明和使用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伏击战、阻击战、破袭战、联防战、车轮战、蜂窝战、围困战、铁道游击战、水上游击战、平原游击战等等,作战形式多种多样,战斗方式变化无穷。这一系列游击战术,破解了日军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等二十多种战法。
《保定抗战史话》选取发生在保定境内的七十多次战斗为历史背景,详细阐述了每次战斗的过程和意义,生动描述了战斗经过,将历史资料形象化,增加了可读性,读来不枯燥、有味道。作者使用“以事带人”的手法,描写了一大批与战斗有关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其中不乏我国著名的开国将军和勇猛无敌的英雄战士,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华北抗战看保定”感天动地的壮丽画卷!
我和耀奎同志相识多年,对他比较了解,很佩服他的学识和做事严谨的作风。董耀奎同志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也是我市知名作家,“记者型作家”和“作家型记者”的特点,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新闻记者对历史资料的正确把握和运用能力,作家对人物、对事件准确地描写和叙述的功力,融入其字里行间,故此形成了《保定抗战史话》独有的特点,在抗战历史研究上既难能可贵,又独树一帜。
衷心希望耀奎同志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是为序。
2015年4月17日于保定
(作者为保定市原人大副主任、保定市抗战研究会会长)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是插入华北日军心脏的一把尖刀。保定是晋察冀的中心地区和腹地,在“敌后都市”里发生的抗日故事当然就与保定有关。发生在保定的大小战役是勾画敌后抗战全貌的组成部分。小故事里有大人物,大人物里有小情节,有些人和事耳熟能详,有些人和事确实首次发现。于是,就有了董耀奎的这本《保定抗战史话》。
董耀奎的这本《保定抗战史话》选取发生在保定境内的七十多次战斗为历史背景,详细阐述了每次战斗的过程和意义,生动描述了战斗经过,将历史资料形象化,增加了可读性,读来不枯燥、有味道。作者使用“以事带人”的手法,描写了一大批与战斗有关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其中不乏我国著名的开国将军和勇猛无敌的英雄战士,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华北抗战看保定”感天动地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