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民变,有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绝大多数都是被暴君暴官逼反。从《资治通鉴》上可以看出,暴君暴官往往手持钢刀,向人民怒吼:“你反不反?”人民胆敢拒绝叛变,官员就会把他活活砍死,或一直砍到他反为止。司马光编著的这本《官逼民反》里面有关隋朝末年官逼民反和江都政变这两件大事。
| 书名 | 官逼民反/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北宋)司马光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上的民变,有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绝大多数都是被暴君暴官逼反。从《资治通鉴》上可以看出,暴君暴官往往手持钢刀,向人民怒吼:“你反不反?”人民胆敢拒绝叛变,官员就会把他活活砍死,或一直砍到他反为止。司马光编著的这本《官逼民反》里面有关隋朝末年官逼民反和江都政变这两件大事。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三年)将其译成现代语言,亲自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亲切。 司马光编著的《官逼民反》介绍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顺服的民族之一,很少因种族之类的大题目揭竽而起,激起中国人反抗的最大因素,只有暴君暴官过度的暴行。在这方面,杨广应是最杰出的暴君之一。他能在短短十三年间,把全国人民逼反,把正蒸蒸日上的隋王朝帝国砸得粉碎。 目录 读 杨广三征高句丽王国 变民纷纷起兵抗暴,天下又陷大乱 杨玄感兵变失败 突厥围杨广于雁门 李渊晋阳起兵 试读章节 五月二十六日,杨广下诏命右屯卫(十六禁军第十四军)大将军(正三品)张定和前往搜捕;张定和对残存无几的吐谷浑部众没有看在眼里,也不披铠甲,仍穿日常衣服,奋不顾身,领先登山,吐谷浑军埋伏弓箭手,射死张定和。张定和的副司令官柳武建进击,大破吐谷浑军。 五月二十八日,吐谷浑汗国仙头王穷途末路,率男女十余万人,向隋帝国投降。 六月二日,杨广派左光禄大夫(九大夫之二·正二品)梁默等追捕慕容伏允,战败,被慕容伏允击斩。军械供应部长(卫尉卿)刘权从伊吾(新疆哈密市)南下,攻击吐谷浑,抵达青海湖,俘虏一千余人,乘胜追击,追到伏俟城(王庭-青海省天峻县东青海湖西畔)。 六月六日,杨广对初级宫廷监督官(给事郎·从五品)蔡徵说:“自古以来,天子有巡视四方、狩猎田野的礼仪。可是江东(南北朝时代的南朝)历代帝王,都是擦脂抹粉之辈,坐在深宫,不跟人民相见,这是什么道理?”蔡徵回答说:“这就是他们国家寿命所以短促的原因。” 六月十一日,杨广西游,抵达张掖郡(甘肃省张掖市)。杨广将出发时,命裴矩游说高昌王国(新疆吐鲁番市东)国王(十三任)麴伯雅、伊吾将军吐屯设等,承诺给付大量金银财宝,请他们到隋帝国朝见皇帝。 六月十七日,杨广抵达燕支山(甘肃省永昌县西大黄山),麴伯雅、吐屯设等以及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二十七国君王或使节,在路边迎接,裴矩命他们佩金戴玉,身穿绸缎和毛织品,摆设香案,演奏音乐,有歌有舞,十分隆重。杨广仍不过瘾,下令武威郡(甘肃省武威市)、张掖郡两郡青年男女,一个个服装华丽,围绕观看;衣裳不漂亮、车马不新颖的,由郡县政府督促改进;于是车辆、马匹拥挤喧哗,人声沸腾,场面长达数十里,显示隋帝国的强大富有。 吐屯设将军呈献西域纵深数千里土地,杨广大为高兴。 六月十八日,隋政府设置西海(青海省天峻县)、河源(青海省兴海县)、鄯善(新疆若羌县)、且末(新疆且末县)四郡。集合全国罪犯,充当边疆屯垦战士,放逐到四郡,从事农耕。杨广命刘权镇守河源郡积石镇(郡政府所在城),大规模开荒垦田,防备吐谷浑汗国复兴,并保护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 本年,隋帝国共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县、八百九十余万户(《隋书·地理志》:共八百九十万零七千五百四十六户,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人);东西长九千三百里,南北宽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王朝的强盛,达到巅峰。 杨广认为裴矩对远方人士有怀柔的谋略,擢升他当银青光禄大夫(九大夫之五·从三品)。西京所属各县以及西京西北各郡的田赋捐税,全运送塞外,每年以亿万计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而又不断受盗匪劫掠,人夫牛马往往死在中途,不能送达;郡县政府反而认为农民拒缴田赋捐税,严厉惩罚,使他们家破人亡。于是,农民流离逃散,不能生产,隋西部地区最先陷入困境。 最初,吐谷浑越胡吕乌甘豆可汗(十七任)慕容伏允派他的儿子慕容顺到隋帝国朝见,杨广把慕容顺留下,不让他回国。现在,慕容伏允战败逃亡,不能自立,率数千骑兵投奔党项部落(四川省西北部),杨广遂封慕容顺继任可汗,把他护送到玉门(甘肃省安西县东),命他统御残余部落,而由汗国的大宝王慕容尼洛周当宰相,辗转抵达西平郡,慕容尼洛周被部属击斩,慕容顺无法深入,遂再回隋帝国。 六月二十一日,杨广登观风行殿(车上行宫),陈列各种文物,大肆铺张,邀请高昌国王麴伯雅、伊吾将军吐屯设,同登观风行殿,入席欢宴。其他在台阶下陪同的蛮夷使节,有二十余国;演奏“九部乐”,并演出马戏,娱乐嘉宾,然后依照等级,分别颁发赏赐。 六月二十三日,杨广下诏赦免天下罪犯。 吐谷浑汗国据有青海湖时,民间传说:把母马带到湖上,就会有龙前来交配。 秋季,七月,杨广在青海湖设立牧场,驱逐母马两千匹到山川河谷,希望得到龙种,结果没有成效,停止。 杨广东返,经过大斗拔谷(甘肃省民乐县南),山路险恶,只能鱼贯而行,正逢风雪交加,天色灰暗,文武百官浑身上下湿成一片,饥寒交迫,深夜赶路,仍赶不到指定住宿营所,士卒冻死一大半,马驴冻死十分之八九;后宫美女、宦官、公主,有的狼狈走失,跟军队士卒混杂住在山间。 九月十九日,杨广抵达西京。 冬季,十一月十三日,杨广再去东都。 8国务院财政部副部长(民部侍郎-正四品)裴蕴认为全国户籍漏列,以及对年龄做不实记载的(或多报岁数,或少报岁数,以逃避差役),为数很多,因之奏请作面对面察看,只要发现一个人作假,负责官员即行撤职。同时鼓励民间互相告密,只要检举一个人,就命对方代他缴纳赋税或代他服役。 本年,各郡呈报户口普查:增加适合服役青年二十万三千人,新近投降归附的外国人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人。杨广在金銮宝殿上阅览奏章,对文武百官说:“前代没有贤能人才,以致户政败坏,而今户口确实,都是裴蕴的功劳。”从此对裴蕴渐渐亲近信任;不久,擢升他当总监察官(御史大夫-正四品),跟裴矩、虞世基,共同主管中央机要。裴蕴很会观察领袖的脸色,而且迅速正确地猜中领袖心里在想什么。裴蕴对杨广想加害的人,一定扭曲法律,编成罪状;对杨广想要包庇的人,也一定寻出最轻微的条款,予以释放。自此以后,官司无论大小,全都交给裴蕴处理,裴蕴所作裁定,国务院司法部(刑部)、最高法院(大理),都不敢表示异议,甚至他们自己处理的案件,也一定先了解裴蕴的意向,然后才敢判决。裴蕴性情机警,反应迅速,能言善道,口若悬河,判刑应轻应重,全看他一张嘴,因为他说得头头是道,当时的人虽觉得不对劲,但无法提出异议。 9东突厥汗国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逝世。杨广特别停止朝会三天,表示哀悼。命阿史那染干的儿子阿史那咄吉继位,称始毕可汗(十一任大可汗)。阿史那咄吉上疏请求娶庶母义安公主,杨广下诏同意,一切依照突厥风俗办理。P6-11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